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3712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书 艺文志序载: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 ”可以推断出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又依据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

2、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可以判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因此 D符合题意, ABC三项时间特征与此不符。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出现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提出此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史料的准确理解,史料的大意为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据材料信息分析,材料强调了

3、“爱人 ”,体现了墨家思想中 “兼爱 ”的理念,故正确答案:为 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A楚辞、宋词、唐诗、汉赋 B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C汉赋、唐诗、汉赋、宋词 D楚辞、唐诗、宋词、汉赋 答案: B 试

4、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准确掌握,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汉赋特点是气势恢宏,对仗工整,辞藻华丽, 是汉赋。 是杜甫诗歌,属于唐诗, 是唐后 主李煜的著名词虞美人,属于宋词。 是先秦楚国屈原的名句,属于楚辞。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下表的日文写法是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此书体的大家是 ( ) 平假名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书法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A表述不合史实,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时间不符; BC 表述有误,颜真卿、柳公权都擅长楷书; D符合题

5、意,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草书,而怀素是唐朝草书大家。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中国古代书法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理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

6、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 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作用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 )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 “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的感生电 动势 感的大小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等成正比 ” “物质的辐射能以取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 A 赫胥黎 法拉第 爱因斯坦 牛顿 B 达尔文 法拉第 普朗克 牛顿 C 赫胥黎 牛顿 爱因斯坦

7、伽利略 D 拉马克 牛顿 普朗克 伽利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科学家们贡献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是普朗克量子理论; 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进化论 经典力学体系、生物进化论、量子论 洛克说: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 ) A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 充分享有自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洛克思想观点的准确理解,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材料意在说明法律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并没有体现法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材料也没有体现 “限制政府的权力 ”,因此 A、 D表述不合题意。联系古代、近代的法律制度可知,法律是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并非专门为保护人权而设立的,因此 C项也错误。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洛克思想主张 法国学者费奈隆 (16511715) 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 ,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公民在演说诱导下作出的判断未

9、必正确 雅典的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信息,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及局限:高度发达的直接民主,但这种民主容易被个别野心家利用。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并不享有决策权,故 中的 “全体雅典居民 ”说法错误。 “公民在演说诱导 ”的说法不合雅典的史实,故 正确,民众很可能受到演说家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故 正确。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早在 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 R. 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 (Silent Spring)一

10、书,书中的标题如 “不必要的大破坏 ”、 “再也没有鸟儿叫了 ”、 “死亡的河流 ”、 “自天而降的灾难 ”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人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 D环境问题 始于美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辩证地分析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中 “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 ”反映了科技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水平质量提高,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是一把双刃剑,据此 A 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11、 科技的双重影响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 若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多个国家了。 ”这主要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能够凝聚人心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中国人 若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 多个国家了 ”可得出中国有统一的文字,中国的文字维系了中国的统一,据此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

12、发展,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子的演变与影响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 ”而进行的研究 “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前者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知识的运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 “属于前者的 ”即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联系已学知识分析可知题干中第一类发明的描述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即机器发明是

13、建立在生产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属于这一类发明的是 ;题干中对第二类发明描述反映的是第二次革命的特点,即机器的发明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属于这一类发明的是 。正确案答是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14、: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 兴起,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而三大发明在中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是欧洲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打破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状态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据此 BCD均不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 ,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 ,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 ,或是修士、修女 ,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

15、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 ) 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否定基督教 教权高于王权 反对专制王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中提出 “因信称义 ”;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简化天主教圣礼等主张。马丁 路德的改革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

16、了 道路。本题 项说法与所学不符,分析材料,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故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下图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 ) A提倡复兴古典文化 B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突出现实社会中 “人 ”的巨大作用 D痛斥资本主义是是非颠倒的罪恶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B是图片反映的是启蒙运动的作用, A、 C、 D不属于其影响,其中 A为文艺复兴的主张, C为智者学派的主张, D项没有出现在启蒙思想家的描述中。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

17、动思想内容 牛顿: “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世纪初 “站在 ”牛顿肩膀上观察时空,且比他 “看得更远 ”的科学巨人是 (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诺贝尔 D爱因斯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20世纪初 ”,站在 “牛顿肩膀 ”上,而且是 “观察时空 ”,由此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只能是爱因斯坦。因为他在 经典力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提出相对论。故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 “

18、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 ”、 “文革 ”中的 “批林批孔 ”、当前的 “孔子热 ”,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 “命运 ”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C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D “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孔子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曲折沉浮,即不同历史时期,对孔子的态度,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是为现实服务的。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根据

19、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历史中寻求合理的理论和史实依据,从这一角度出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据此 A符合题意, B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观性, B强调了历史让人通晓过去 ,后人从历史汲取经验教训, C强调历史的客观性。答案:选 A。 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 历史方法论 史学客观性 参加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美国 ( ) 不需建立统一的美利坚政府 采取措施防止个人权利的膨胀 建立公共权力机关协调社会矛盾 政府权力不应受任何力量的制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

20、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由于人的自私和无穷的欲望,使人无法像天使一样,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权力的控制和约束,防止专制独裁的发生, 因此 符合题意,而 A B D 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且违背美国的史实。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

21、是对材料的准确理解,而材料体现了黄老思想的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据此 B 符合题意。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 ,1580年至 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 ,许多人被迫害致死 ,其中 95%是女性 ,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 “排巫运动 ”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 )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

22、与准确解读,由材料中的许多 “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 ”被迫害致死,就表明了当时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缺乏理性精神;而由材料及已学史实可的判断出排巫运动的参与者是反宗教人士,据此C表述有误, BC 与材料主题不合,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都是为专制主义服务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

23、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依据材料中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结合已学知识可得出反对法为一家而立,主张立天下法,以限制君权,蕴含有反对 君主专制的思想。 A表述有误,材料无从体现,而且主要属于同时代王夫之的主张; B不符合史实; D不合史实,超越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范畴。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日本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那么,欧洲近代化进程首先进行的是 ( ) A智

24、者运动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C因信称义 D斯多亚学派提倡 “人生而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由材料中的 “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可得出欧洲文明首先是 “变革人心 ”即人的思想,又由 “欧洲近代化 ”可得出其进程首先从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开始,据此可知 B符合题意,而 ACD不合题意,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针对教师提出的 “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

25、以农耕经济为 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表述不合史实,文艺复兴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但当时是14-17世纪, 18世纪中期欧洲才开始工业革命; 表述有误,文艺复兴虽然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但当时王权与教权的矛盾也十分尖锐,因此还受到许多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庇护,由此可知排除 ,而 符 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与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真知和未尝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这和朱熹强调的通过实践获得真理的认知论 “ 格物致知 ”相一致。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 直至 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

27、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 “思想的天空 ”。德国拥有 “思想的天空 ”表现在 马克思主义 薄迦丘写出十日谈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康德创立 “批判哲学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德国在思想领域的重要贡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属于德国人;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 “幸福在人间 ”,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马丁路德和康德是德国人。由此可得出 均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薄伽丘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28、球通史中载: “他们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 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是指(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军事力量予以清除 ”“商人和学者 多余 ”,体现了其主张用军事手段废除世卿世禄制,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歧视商人和读书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这一派别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据此可知 C符合题意。 考点:

29、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 综合题 ( 11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尤其是 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 1) 17 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些对人类社会影响深刻的成就?(至少写出三项) (3分 ) ( 2)结合三幅图片,回答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 3) 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分) 答案: ( 1)经典力

30、学体系;生物进化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对论或量子论;( 3分) ( 2)对际格局的影响: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 3)对中国的影响:( 4分) 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企业兴起;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

31、识记,解题时注意“17 20世纪初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等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 17 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的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成就有经典力学体系;生物进化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对论或量子论。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图 片信息及“国际格局 ”是解题的关键。题干中的图片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准确理解,解题时需要联系两次工业革

32、命时期中国的社会实际解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同时也使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向西方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 军侵华,列强掀起划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清政府为了偿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也出现了诸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运动。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进化论 经典力学体系、生物进化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对论或量子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对

33、世界与中国的影响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 “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 明法篇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 (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 4分)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 1分)为什么?( 2分) (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分)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2分) ( 3)上述人物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1 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

34、 4分) 答案: ( 1)主要宣扬 “仁 ”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 ;( 2分)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 2分)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 1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 2分) ( 2)加强君主专制。( 1分)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 2分) ( 3)法家。( 1分)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注意 “政治和教育思想 ”

35、,回顾已学 知识可知孔子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主要宣扬 “仁 ”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第二小问,由已学史实可知未被认可,原因在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可得出其核心思想是加强君主专制,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 第( 3)问,本问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运用,解题的关键在于

36、 “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联系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春秋时期是兼并战争,战国时期是称霸战争,各国为了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推行法家的思想,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徒,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 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材料二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

37、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 “认识自己 ” 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 (神职 )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 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 1分),并指出其

38、实质 (2分 ) ( 2) 有人说苏格拉底是 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说明。 (2分 ) (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分 ) (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6分 ) 答案: ( 1)思想:信仰得救(因信称义)。( 1分)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 反封建斗争,肯定人的价值( 2分) ( 2)依据: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关注人的发展; 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 2分) ( 3)内涵: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4分) ( 4)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

39、然科学不断进步。( 4分) 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漫画,获取信息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漫画中的天平不平衡,且重于圣经,再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时期主张信仰得救;其实质是: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 第( 2)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是 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是指苏格拉底的思想与启蒙思想有相似之处,启蒙运动时期继承了其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一找出苏格拉底人文主义思想即可。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分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三中的三位思想家的言论可以直接

40、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 即可,即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第( 4)问,本问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 9分)材料一:阅读下面的图片: 材料二 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 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

41、,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三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 ( 1)以上作品中,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 2分)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 2分) (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不得摘抄原文 )( 4分) ( 3)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 1分) 答案: ( 1)清明上河图连年有余( 2分) 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传统轻商

42、意识逐渐淡化。( 2分) ( 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2分)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1分) 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条件。( 1分) ( 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1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片,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 “世俗化 ”的准确理解,即是反映民间风情,贴近市民生活的作品,由此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连年有余均符合世俗化的特征;第二小问可以

43、从从经济、观念、社会状况等角度来回答,如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 第( 2)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解题时首先应对卡特的话有正确的理解,即卡特所谈是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的影响,亦即中国四大发明的伟大作用, 而不是其传播本身,分别从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角度归纳概括即可。 第( 3)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题干要求的是分析产生不同用途的原因,回顾已学知识可得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