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3715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河南开封市第二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马克思说: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符合题意,应选; A、 B不符题意,不选; D错误,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处处有哲学。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

2、主观能动性 D可知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B符合题意,应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不符题意,不选; C、 D 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可以把恩格斯的话拆成两句: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物

3、质的运动是不可想象的。很清楚的,恩格斯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符合题意,应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错误,不选; C、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

4、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错误,A、 B、不选;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符合题意,应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决定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决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符合题意,应选; 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僧肇说: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答

5、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属于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符合题意,应选; A说明的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不符题意,不选; B、 C的观点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符合题意,应选; “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

6、分寸上熄灭。 ”体现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符合题意,应选; 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 21秒,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 ,刘旺,刘洋(女)在内蒙古的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小题 1】 “神九 ”飞天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 ) A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B人们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C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小题 2】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十号 ”将在明

7、年发射升空,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巩固载人技术,在飞行时间、太空科学实验方面有所突破,神十的宇航员定为 3名,其中有望继续有女性航天员参与。这说明( )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 A错误,不选;人民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错误,不选; “神九 ”飞天的巨大成功是人们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 D符合题意,应选; C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D。 【小题 2】试题分析:人能够能动地改

8、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载人航天精神属于正确的意识,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B符合题意,应选; A、 C不符题意,不选;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D错误,不选,故答案 :选B。 考点: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 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中人生由命,命乃命运、天命,主观能动性表现得不强。不符题意, A、 C不选;

9、表现的是李白乐观积极的个性。符合题意,应选; 符合题意,应选; 强调的是否定主观能动性的。不符合题意, B不选,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能动性。 “好心办傻事、热心办错事 ”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事,要想少做 “傻事、错事 ”,就必须( ) 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用科学理论去改变具体实际 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以及。 符合题意, B应选; 不符题意, A、 C不选

10、; 错误, D不 选,故答案:选。 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 “愚 ”,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误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A符合题意,应选;实践的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 D不符题意,不选;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着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C 不

11、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及其特点。 元好问有诗: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 C 符合题意,应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A不符题意,不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不符题意,不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12、同表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认识结果不同。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无限性 B反复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C符合题意,应选;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 A、 C不符题意,不选;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 大自然不断 “改写 ”着我们人类的认识,这给我们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启示是( ) 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真理是客观

13、的、具体的、绝对的 客观世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不符题意, A、 B不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错误, C不选; 符合题意, D应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 “光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往往强调 “用 ”,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

14、。这启示我们( )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这启示我们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B符合题意,应选; A、C、不符题意 ,不选,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D错误,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求索真理的历程。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强调 “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 ,持之以恒 ”。其中 “法 ”指( ) A物质的客观性 B意识的能动性 C事物

15、的 规律性 D实践的历史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所以题中取法乎上的法是事物的规律性。 C 符合题意,应选; A、 B、 D 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 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人脑 基本路线 生产关系 思想观念 国家 辩证唯物主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属于物质范畴,符合题意,应选; 属于意识范畴,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世

16、界的物质性。 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A、 D 错误,不选; C 符合题意,应选;世界观人人都有。 B错误,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

17、学; 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符合题意, A应选; 错误, B、 C、 D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

18、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C符合题意,应选; A、 B、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

19、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B符合题意,应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不符题意,不选;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不符题意,不选;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与 “物是观念的集合 ” “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 ”与 “天不变道亦不变 ” “气者,理之依也 ”与 “理生万物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与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符合题意, A应选; “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 ”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 “天不变道亦不变 ”属于静止的观点。 不符题意, B不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观点,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说明的是获得认识的途径。 不符题意, C、D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 漫画 “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

21、笼 便无笼 ” 的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C符合题意,应选;形而上学,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A不符合题意,不选;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22、;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 化了。 B不符题意,不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D 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唯心主义。 下列观点与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A、B 不选;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题意, C 不选;

23、 符合题意, D 应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唯心主义。 “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句话说明( )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D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符合题意,应选;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步伐, A 错误,不选;真正

24、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 错误,不选;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错误,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是时代的总结和升华。 恩格斯指出: “正像在 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 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 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说明( )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影响时代步伐,影响历史进程。 A错误,不选;哲学有科学、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B 错误,不选; C 符

25、合题意,应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D 错误,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 A黑格尔的唯物主义 B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26、义。 D符合题意,应选; A、 B、 C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哲学就是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实现

27、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符合题意, A应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 错误, B、 C、 D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 A符合题意,应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B、 C、 D部分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

28、论 B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D 符合题意,应选; A、 B、 C 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综合题 西部某地政府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但满以为可以引来金凤凰,结果却一无所获。该地领导通过深刻反思和广泛调查,决定调整思路:根据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大力治理环境;引导

29、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种植,并加强技术服务;还聘请高新技术人员,办起了高新制药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信和服务业。三年下来,不仅使农民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甩掉 了贫困帽子,实现了小康,而且也使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结合材料说明该地政府思路的调整的必要性。( 20分)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从实际出发。该地政府开始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的失败,说明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后来调整政策,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0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政策属于主观的东西,最初的招商引资政策不符合客观实际,以失败而告终。调整后的政策

30、正确地反映了本地的客观实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 10分) 试题分析: “为什么型 ”主观题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 “这样说 ”、 “这样做 ”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设问是回答该地政府思路的调整的必要性,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等知识点来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 鉴赏古诗名言,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古

31、诗:“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舌静。 ” 请问:以上白居易的古诗和王夫之的名言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8分) 答案: ( 1)白居易的古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分) ( 2)王夫之的名言:大意是, “静 ”是运动中的 “静 ”,并不是 “不动 ”; “动 ”是相对于静止来说的 “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分) 试题分析:演绎型主观题( “体现

32、型 ”):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 。 ”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 联系 疏理 作答。本题从生活与哲 学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运动的观点、规律的客观性、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去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

33、。主要是运动的观点、规律的客观性、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等。 30年前,小岗村 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最终 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农村改革又面临着如何适应较高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问题。但我们相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广大农民会继续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进行伟大实践,在实 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 ( 12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小岗村 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 1

34、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农村改革又面临着如何适应较高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问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农业生产大包干 ”检验了农民想法的正确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试题分析:本题是需要回答体现什么原理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其答题要求是:一般摆出理论依据,二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设问是回答,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动力等知识点来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