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3729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哲学 ”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 “爱 ”和 “智慧 ”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人人都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 “文化的活的灵魂 ” D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故哲学不是人人都有的, A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它

2、研究人类最一般的规律, B说法错误;所有的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说法错误;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内涵。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 “隐形衣 ”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 利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 想变为现实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启示我们 ”需要选择怎么样做,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发。科幻小说中的 “隐形衣 ”是一种科学幻想,这种幻想激发和推动一下科学创

3、造,这些科学幻想经过科学实验最终变为现实,说明科学实验作为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正确; 不是启示,与题意不符;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人们意识中的东西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习知识,获得认识,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故需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是把学问用于装饰, D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人们获

4、得认识的途径有: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B说法错误;亲身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都重要, A错误; C 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 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 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B C

5、D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学发现中人们对生物和阳光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认识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需要不断发展, 正确;同时也说明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受其限制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正确;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但人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不是圆圈式的循环往复, 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 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

6、的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科学认识是人们的意识,意识中的东西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东西,故 错误;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 正确;认识的深化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错误;原理的发展 改变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 正确。故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在牛

7、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 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 “永恒定律 ”。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 “永值定律 ”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答案: A 试题分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说明真理具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的

8、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项正确。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但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B项错误; C项不符合题目主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非在任何历史条件下和范围内都适用,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真 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自 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 2011年 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 “中微子超光速 ”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9、题以中微子研究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在中微子研究过程中,有不断的深入,也有误差,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 A项正确;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二者有明确的界限, B说法错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说法错误; D项与本题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地球一直处于 震动状态 , 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 ” 专家的观点表明: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 质的唯一特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说明地球无时无刻都在运动,

10、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正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正确;专家的观点并没有提及静止,故 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说法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针对地震是否能够被预测,专家认为: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 是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没有认识到运动的绝对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11、,对地震进行中长期的预测是完全可能的, 正确;人们与对地震做出预测,需要加强对地震的研究,认识和利用地震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专家的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规律,预测地震, 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绝对的,对地震的预测只能是中长期的,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月亮绕着地球转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红灯停,绿灯行 A B C D 答案: D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是价值规律;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是现象, 是交通规则。该题

12、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含义及其理解。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 “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答案: D 材料中所提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D说法符合题意。 A中 “分泌物 ”说法错误,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

13、产生的源泉, B说法错误; 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 ,见天道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实践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排除。 选项强调只有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才是正确的,故入选。 选项观点

14、错误,该观点否定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故排除。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 “低、小、散 ”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 的上升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推动我国农业升级,要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户经营主体的作用,因为这些农户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的难题, 说法正确;认识是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

15、认识只有一个,故 说法错误;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说法与认识不符。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 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 说法错

16、误;地质地貌和气候类型是客观的自然条件,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们虽然复杂多变仍然是有规律的, 正确。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规律是客观的。 “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 ”。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在世界观指导下采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正确, 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17、二者不是相互转化的关系, 错误。该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错误;具体知识是某一领域的知识,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故 B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正确; D“决定 ”一词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的关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

18、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 结 C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 D哲学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D正确;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研究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说法错误; B是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题目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选项与题意不符;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把哲学看做 “科学之科学 ”,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C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 “告诉我为

19、 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 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 ” 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 这一改动反映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英语儿歌突出 “上帝 ”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 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下列选项与

20、 “我思故我在 ”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 “绝对精神 ”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思故我在 ”,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认为人的思考决定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 观点; A“理 ”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 B“吾心 ”即我的心,我的心决定世界,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生死富贵由天决定,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绝对精神 ”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 B与题目观点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

21、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就是能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发展理论。实际上就是说要行动。实践性体现在行动上,革命性体现在意义上,科学性体现在方向上。故 B正确; ACD与实践性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实践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

22、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其目的是指导实践,因此 A正确; 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 在方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 ”,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表面上看起来画面是静止的,而实际上放映机一直在放映,只

23、是播放的画面没有更换而已。 A项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这句话强调了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A项符合题意。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运动变化,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而运动变化不一定都是发展,材料是运动变化但不一定是发展,故 B与题意不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错误; D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的特点。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 “太阳每

24、天都是新的 ”;乙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丙说: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辩证法是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甲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是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丙说: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故该题选 A, 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综合题 ( 10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 “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被恩格斯 称赞为 “最博学的人物 ”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学科。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 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区别,二者研究的领域、回答的问题和功能不同。( 2分)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

26、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具有反思的功能。( 2分) 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联系,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2分)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人类哲学史上,一些自然科学家是在关注和思考某一领域的基础上才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同时成为哲学家的,显然,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2分)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的准确和全面掌握,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考虑。结合材料内容,对具体科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系加以分析

27、解读。 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 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 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

28、之路。 (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 (10分 ) (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 10 分) 答案: ( 1) 遇事求神灵保佑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分); 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分),其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用。( 4分) ( 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

29、提。( 4分)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 4分)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分) 试题分析:( 1)该题首先要明确答题的大致范围,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两大派别,每一派别又有不同的基本形态,学生需要根据材料中的哲学观点判断是哪一派别中的哪一形态,再简单阐述其主张。(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自然界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

30、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的发展有其规律,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学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探究世界的本质。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 5月,先行发起对华光伏组件 “双反 ”(反倾销、反补贴 )调查的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征最低税率为 31 18%的反倾销税。 9月 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 (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 )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表示欧方了解避免贸易冲突符合双方的利益,在立案调查的过程中,欧方愿意在世贸组织规则和欧盟法律框架

31、下,就此案与中方进行磋商和讨论。 有分析人士称,这对于以晶硅太阳能技术 (晶硅太阳能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耗能大、污染大 )为重点、且极度依赖国外市场的太阳能产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 出你的建议。( 10分)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及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分)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发展中国光伏产业要有规则意识、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的策略。( 3分) 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光伏产业要加强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拓展,同时

32、积极开拓国外其他新兴市场;依靠科技创新,开发节能减碳的绿色环保型产品。( 3分) 试题分析:该题的原理范围固定,学生需要运用生活与哲学第二单 元的相关知识点解读本题。对唯物论原理要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结合材料内容精确回答体现的原理。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是我国光伏产业该如何发展,结合材料内容从面对当前的形势、树立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遵循市场规律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

33、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 “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 15 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2分) 答案: 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34、。( 3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 3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3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3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世界地图分绘制历史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该题原理范围固定,指向性明确,学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真理性的检验标准、目的与归宿等方面回答原理。对材料内容要 具体分析和全面认识,简练概括材料要点,对应原理加以分析。注意原理和材料要紧密结合,切忌只回答原理而不联系材料,或者只分析材料而没有原理。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