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3740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景观,风景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这表明 ( )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教育中培养起来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应该是自从进入了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李白的诗歌是对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景观的描写,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故题肢 正确;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

2、情体现了文化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故题肢 正确;题肢 不体现,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知识。 2013年 4月 12日晚,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在百花剧院汇报演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手段,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 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的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持征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是因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这反

3、映的道理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特征、传统文化的特征、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知识,故排除 BCD;故本题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知识。 相传蒙古人打败西夏党项族后,并没有杀掉其全部族人,而是毁灭了他们的文化,最后党项族终于消亡了。这反映了 A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 B优秀的民族决定了优秀的文化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答案: C 试题分析: “毁灭了他们的文化,最后党项族终于消亡了 ”说明的是传统文化的作用,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选

4、项 C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知识,故排除 A, BD选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故排除。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传统文化的作用的知识。 “心态决定姿态,从而决定生活状态。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你的职责是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有一点理想。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这是中国企业家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马云诠释的对 “平凡 ”的理解。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了 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 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马云诠释的对 “平凡 ”的理解体现的是一个人要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题肢 符合题意;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渊持久的特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中华民族精神,故排除题肢 ,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知识。 下面漫画说明了 ( ) A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 B封建落后思想残余在当今社会还起着消极影响 C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D落后文化变换新的形式在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漫画中老总的话 “不必了,你不

6、但八字合我们经理犯冲,而且还姓裴 ”可见,落后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依然产生着深刻的消极影响,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排除 A; C选项说法错误,应该是腐朽文化; 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落后文化的影响的知识; 针对上述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的对策应包括 ( ) 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 化 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针对漫画中所反映的现象,我们的对策,我们可以转化成如何对待落后文化。对待落后文化我们应该大力

7、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故题肢 正确;我们应该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故题肢 正确;题肢 是对待腐朽文化的态度,故排除;题肢 与题目没有关系;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待落后文化的态度的知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故选项 D 正确;树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具

8、体措施,故排除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故排除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 根本标识。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知识。 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上,民族歌舞大联欢幸福大家庭展现了一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 ) 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民族歌舞大联欢幸福大家庭展现了一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

9、弟姐妹是一家 ”的民族画卷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额特征,具体的体现是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的特点;故题肢 正确。 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知识。 中华文明在古代有过辉煌的历程。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的时期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的统一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的时期是隋唐时期,故 C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雏形,故排除 A;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故排除 B;明清,中华文化的衰微,故本题答案:选

10、 C。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的知识。 “一个国家没有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超越的创造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 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故题肢 正确,不能当选;

11、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是本色,故题肢 说法正确,不能当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的知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洋溢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传统文艺( )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古代科学技术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故排除;中华文化

12、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 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具有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故题肢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知识。 2013年 3月 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对“文化机制创新 ”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包括文化内容、机制、形式的创新,因此文化

13、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繁荣文化,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机制创新的知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所谓的文化自觉是对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故题肢 正确;是对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

14、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故题肢 正确;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的是文化自信,故排除题肢 。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自觉的知识。 目前,我国影视文化市场在面对精品短缺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同题材、相同形式影视作品 ,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文化消费意愿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 ) 反映了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 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表明文化发展要改变人的消费观念 要求文化生产面向群众多样化需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我国影视文化市场在面对精品短缺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同题材、相同形式影视作品 ,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文化消费意愿下

15、降的现象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故题肢 正确;同时也说明文化生产要面向需求,生产出能够满足人民多样需求的人 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故题肢 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的知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 “中国梦 ”。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 “中国精神 ”,因为 “中国精神 ”是( ) A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C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16、,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故题肢 应选。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建筑,故排除 A;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的社会实践,故排除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知识。 江苏省 “十二五 ”期间将实现向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人为本, “以文化人 ”,是文化发 展的最高境界。为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 A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B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 C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17、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以人为本, “以文化人 ”,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 ”,可以知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故选项 B符合题意。选项 ABD 虽然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材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 D文化是经

18、济的集中表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但是材料中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这说明文化与经济并不是亦步 亦趋的,即文化具有相对对立性。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 古人曾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

19、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但是在现代能够通过网络或者手机来实现,这说明文化的传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故题肢 说法正确;材料中吗,没有体现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排除题肢 ;题肢 说法错误,应该是传媒的行使不断丰富,而不是取代;题肢 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传媒的相关知识。 “实事求是 ”一词源自班固所著汉书,本指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 “实事求是 ”进行新的阐释,从而形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材料说明( )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

20、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事求是本是古代汉书中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 “实事求是 ”进行新的阐释,形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体现了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选项 C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因为文化的继承是批判的继承; B与题意没有关系; D说法错误,因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 ,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

21、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国家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 ) 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 我们应该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国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继承发展本民族语言,一位的追捧外语。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故题肢 符合题意;题肢 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知识。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

22、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遗传因素决定的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是因为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之所以是多样的,是由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 AC 说法太绝对,夸大了自然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遗产因素不是文化差别的原因,故排除 B;本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多样性的知识。 2013年 2月 7日,南京 “江宁织造博物馆 ”面向公众 开放。其中,一幅 4D版的

23、康熙南巡图,以 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真实再现 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继承 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一幅 4D版的康熙南巡图,以 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 ”体现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故选项 B正确; A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创新不是对历史的真是再现,而是发展; C夸大了技术的作用; 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知识。 珠算是中

24、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 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2月 4日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申遗成功,是因为 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古代,中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珠算申遗成功,是因为其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题肢 符合题意;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的是民族节日,故排除 ;题肢 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 A; 考

25、点:本题考查了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 :“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 的审美意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康德观点是 “艺术作品的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这样才能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故他的观点体现了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题肢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精神产品的载体的问题,故排除题肢 ;题肢 与题意没有关系,故本题答案:选 C。

26、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特点的知识。 经过全球征名活动,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 “玉兔号 ”。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 ,“玉兔号 ”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 球华人的意愿。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 中华儿女对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玉兔号 ”来源于传说中的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 ,“玉兔号 ”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故题肢 符合题意,也能体现中华儿女对

27、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故题肢 应选;题肢 虽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 关,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传统文化的特点的知识。 “勤 ”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 “死脑筋 ”;勤奋学习被嘲笑为 “不聪明 ”;勤恳工作被定义成 “有点傻 ”。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答案: D 试题分析: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因此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28、,故选项 D正确; A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的精神; B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精神; C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知识。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该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为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应该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故题肢 正确,我们应该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

29、果由人民共享,故题肢 正确;题肢 与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没有关系,故排除。本题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 综合题 ( 25分)材料一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材料二 孔子学院被誉为 21世纪传播中华文化的 “新丝绸之路 ”。 2004年 11月全球首家

30、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至 2011年 11月,全球已有 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350多所孔子学院和 500个孔子学堂,全球学 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 1亿人。目前还有 76个国家的 400多个机构强烈要求申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材料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中宣传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 “走出去 ”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

31、一的理解。 (9 分 ) (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多样性和 我们的中华文化角度分析为什么孔子学院能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6分 ) (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中华文化 “走出去 ”提出自己的建议。( 8分) 答案: (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分)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3分)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 人通过中

32、华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分) (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使其对国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3分)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3分) ( 3) 立足于社会实践,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2分) “走出去 ”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分) 在利用传统文化的文 化传播途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2分) 文化与经济

33、相互交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贸易增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为话题,进行设题考查。直击现实生活热点,就有较高的含金量。 ( 1)考生在回答本问时,首先要明确设问中的知识限定是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 ”,设问指向是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首先要对文化的作用进行分析,我们知道文化的作用分为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个人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说明文化 是一种力量;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体现了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

34、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说明文化影响人,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只要紧扣文化的作用,这一题就不会跑题。 ( 2)考生在回答本问时依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 “文化的多样性和我们的中华文化 ”角度;设问的指向是为什么孔子学院能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使其对国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这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分析的;从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可以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的交流既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 3)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明确的是本题的指向是为中华文化 “走出去 ”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属于措施类的

35、题目。考生可以首先结合材料的第一点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提出立足于社会实践,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其次考生可以根据第二点 “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 ”提出在利用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 享的功能。的措施;再次是根据 “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贸易增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依据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最后要说明的是走出去是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作用的知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文化创

36、新、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 ( 14分)以 “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 ”为表述的新时期“辽宁精神 ”于 10月 30日正式确定。新时期 “辽宁精神 ”既是对辽宁人民团结奋斗、勇于创造的厚重历史文化和辉 煌发展历程的高度凝练,更是对辽宁人民共有精神气质与价值追求的高度升华,体现了辽宁气概、辽宁风格、辽宁特色,是 60年来辽宁人民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辽宁人民创造富庶文明、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结合材料回答: ( 1)新时期辽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 6分) ( 2)如何弘扬和培育辽宁精神? ( 8分) 答案: ( 1)辽宁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

37、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 3分)辽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3分) ( 2) 必须立足于辽宁省的实践,成为辽宁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分) 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 “主心骨 ”的作用。( 2分)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2分)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2分) 试题分析: ( 1)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 “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 ”为表述的新时期 “辽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中户全民族精神的内容;其次要明确的是以以 “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

38、、创新争先 ”为表述的新时期 “辽宁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回答本题与回答 “XX”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可以共用一个模板。 ( 2)对于回答如何弘扬辽宁精神时,考生可以结合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模板进行具体的分析。这里可以从立足于辽宁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践;其次可以从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再次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后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积极的借鉴国外和省外的优秀文化,又要地址西方腐朽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文化的危害。考生还可以说调动本省人民的积极性、让本省人民人人都成为辽宁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9、。 考点:本题考查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 ( 9分)前段时间在达州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三个小学生看到一位老婆婆摔倒,于是上前将其扶起,谁知刚被扶起的老人却死死抓住孩子的手,说是孩子们将她撞倒了,然而三个孩子却 坚持自己只是扶起了老人,并没有撞倒老人。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再次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也成为引发人们对当今社会道德、良知是不是滑坡的忧虑与思考。事实上 ,从 2006年的彭宇案至今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 ,一个又一个 “最美 ”人物用他们的行为在默默地宣示 ,真善美从未离我们远去 ,而是时时处处存在于我们身边。任何时候 ,在关注发生纠纷

40、的 “摔倒 ”个案时都不能忘记 ,“最美 ”远比 “诬赖 ”更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使国人面对此类事情 “与其一味痛心道德缺失,还不如从自己开始,唤醒真善美的人性 ”? 答案: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分)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要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 2分) 以培育 “四有 ”公民为目标,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分)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41、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 “老人跌倒该不该扶 ”的道德冲突问题背景,设置材料进行考查。对于如何使国人面对此类 事情 “与其一味痛心道德缺失,还不如从自己开始,唤醒真善美的人性 ”的设问,考生可以回归到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问题上。考生首先可以从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分析;其次可以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再次,可以从吧培育 “四有 ”公民为目标,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最后可以从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也可以从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但这 一题回答时要注意的是,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政府,因此不能从公民的角度进行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了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