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745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提出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第一个物理模型的坂田昌一先生曾指出,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见解确实鼓励了他,使他敢于同把基本粒子当做物质的原始的观点相抗衡。他同时认为,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对于科学研究也必然是强有力的武器。可见( ) A哲学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科学家只有认真学习哲学,才能取得辉煌成就 D没有哲学的发展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哲学见解确实鼓励了他,使他敢于同把基本粒子当做物质

2、的原始的观点相抗衡 ”、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对于科学研究也必然是强有力的武器 ”等表明,哲学可以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故 A、 D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C 项不符合实际,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12年 10月 14日 11时 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 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C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主观反映

3、D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世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 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由此可见, B相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故 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世界,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 D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

4、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这说明 ( )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 造世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人们能够对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进行精确预报 ”,表明人的意识活动能够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故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未涉及改造世界的问题,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认识的无限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以及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

5、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 “自在之物 ”转化为 “为我之物 ”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 (“自在之物 ”)_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为我之物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巾,天然自然这个 “自在之物 ”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 “为我之物 ”。这一过程就是自然

6、 “人化 ”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类世界又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使天然自然成为人化自然。这样,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分化和统一的。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 D三项表述均有误,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同是惜花,白居易诗说: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李商隐诗说: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而苏轼说: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 红妆 ”。这反映出( ) 人的立场不同影 响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

7、状况 形式相似,背后反映的都是认识的主观规律 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有助于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故 项中 “主观规律 ”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入选;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中三位诗人同是惜花但却不相同,表明了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 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否定按劳分配,片面强调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把提

8、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演变过程。这表明( ) 真理都是具体的 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在领导建设和改革 的实践中,党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否定按劳分配,片面强调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演变过程 ”,表明了真理是具体的,也表明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而不是不断被否定,故 项表述错误,

9、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拉斯科基金会把 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经历了多 次失败后,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 100%的抑制率。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 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尤其是儿童的生命。这表明 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人类可以改变规律从而认识事物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理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屠呦呦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

10、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 项符合题意,可 以入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屠呦呦经历了多次失败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体现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认识具有无限性。 鱼对水说: “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对鱼说: “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认识

11、没有是非检验标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本题材料鱼和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也可以看到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认识变化发展的问题,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

12、启示是( ) 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项中 “利用与被利用 ”的 表述是错误,故不能入选;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故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汉字成千上万,在书法创作中需要注意重心平稳、疏密匀称、参差有致、比例得当、点划呼应等,才能使人看了产生美感。这说明( ) A必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3、B做工作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应当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在书法创作中需要注意重心平稳、疏密匀称、参差有致、比例得当、点划呼应等,才能使人看了产生美感 ”,表明只有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才能增强整体功能。由此可见,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B项中 “立足局部 ”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C、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随手丢弃的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 100个普通干电池的污染量,可污染约 6万升水。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

14、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 ,其中可能瘫痪。这体现了 ( )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联系 联系具有主观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故 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废旧电池随手丢弃会污染水源,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 ”,表明了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故 两项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 物联网的创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家里的实时画面;回家的

15、路上按一下键,办公室的门窗就会自动关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来控制设备、管理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地双向互动。这说明 ( )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联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联网是人们根据事物自身的联系建立的新联系,反映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强调的是联系的客观性,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

16、为力的。 广西隆林县平板镇民乐村返乡农民王有定,利用多年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回家乡办了家庭珍珠鸡养殖场。由于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远近顾客的青睐。王有定依靠养珍珠鸡走上致富路,是因为 ( ) 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捕捉致富的信息 打破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开拓致富之路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创造致富的条件和机会 重视通过事物现象的联系改变其本质的联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利用多年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回家乡办了家庭珍珠鸡养殖场 ”,体现了 两项; 项中 “打破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规律具有客观性,故 项中 “改变其本质的联系

17、 ”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 2012年 6月 24日, “神舟九号 ”和 “天宫一号 ”在遥远的太空第一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 “在处置 意外状况的时候,人脑比电脑更可靠。 ”自动对接靠程序控制,响应迅速、控制精准,但一旦出现策略方案外的情况,就需要实施手控对接。如何理解 “在处置意外状况的时候,人脑比电脑更可靠。 ”( ) A电脑的思维能力不及人脑 B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电脑对意外情况的主观映像会失真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 A、 C两项表述有误,不能入

18、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故 B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在处置意外状况的时候,人脑比电脑更可靠 ”,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意识的特征。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 ”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世界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19、使得 低碳经济 、 低碳技术 等新概念应运而生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也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到哲学、价值观,故 两项与题意无关,不能入选。因此,答案: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 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如果想摆脱某些思绪,最好回忆一件久远的事情;想停止某些想法,最好的办法是想想其他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许久之前,或者文化差异大、空间距离远的事。这进一步佐证了 ( ) A 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回忆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忘却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人们 “可以摆脱某些思绪 ”、 “可以停止

20、某些想法 ”、 “可以选择去想其他事情 ”等表明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由此可见,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两项表述有误,故不能入选; 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特征。 以前人们遇到大旱,就到龙王庙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到干旱,就会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进行抗旱。从哲学角度看,说明( ) A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 B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到龙王庙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 ”的行为是唯心

21、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行为,而“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进行抗旱 ”的行为是唯物主义指导下的行为。由此可见,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D 两项不属于哲学角度,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项不符合题意,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

22、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由此可见,答 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2012年 12月 25日, “嫦娥二号 ”卫星在再拓展试验中首次拍下 “战神 ”小行星光学图像,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战神 ”的近距离探测。 “嫦娥二号 ”成功探测 “战神 ”说明了( )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可知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嫦娥二号 成功探测

23、 战神 小行星 ”,表明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存在决定思维,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下列选项与漫画立即表态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存在即被感知 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C天地合而万物生 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漫画中一位权威人士在讲话,说 “公 鸡能下蛋 ”,其追随者便异口同声地高喊 “我们亲眼见 ”。这明显与事实相违背,属于主观主义的观点。 A项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可以

24、入选; B、 C两项中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 D项中的观点是否认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活动中指出,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 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材料表明( )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完美的理论体系 A B C D 答案:

25、B 试题分析:客观实际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世界是变化发展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扩展,故 项中 “最完美的理论体系 ”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体现了 两项。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2012年 10月 15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确认距地球约 3 2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一 颗行星与 4颗恒星相伴,这意味着该行星的天空上有 “四个太阳 ”。这是天

26、文界首次发现此类天体系统。上述天象的发现证明了 ( ) 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上帝创世说是荒诞的 人们可以创造物质运动的规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距地球约 3 200光年的天鹅座行星与 4颗恒星相伴 ”,这说明自然界不以人的意识而存在,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 “人们发现这一天象 ”,证明世界是可知的,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 项 中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列宁说物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

27、是指 ( ) 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为我们 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的概念。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B方生方

28、死,方死方生, 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项中的观点属于否认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故不能入选; C项中的观点承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D项中的观点承认了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 静

29、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 “安能长少年 ”、 “变为桑田 ”等表明世界是运动变化的。由此可见,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属性,故 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 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热议,播出后不仅台词、故事备受推崇,食材、食单也受到关注。 “舌尖上的中国 ”成为互联网热词,说明了( ) A人们的立场不同, 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B当代中国人思想活跃、善于想象 C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于客

30、观存在 D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发热议,成为互联网热词 ”,表明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是指 (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故

31、 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 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 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主观性 D抽象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指的是如果人不用心进行思考,黑白颜色摆在人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你旁边响着也听不见,这充分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由此可见,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

32、能动性。 综合题 (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 4月 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 52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入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 ,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用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可见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

33、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答案: ( 1)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 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 5分) ( 2)规律是客观的,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航天人大胆探索、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5分) (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航天人在尊重客

34、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载人航天的成功。( 5分)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解答本题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是关键,本题的解答主要看材料中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去做的,再通过材料中航天人的做法去组织答案:。题中材料 “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 ”,表明航天人做到的按客观规律办事;题中材料 “航天人大胆探索、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 ”,表明航天人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5、 2012年 11月 8日至 14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如 “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 ”“建设美丽中国 ”“总体布局由 四位一体 到 五位一体 ”“全面小康社会从 建设 到 建成 ”等,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答案: ( 1)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是在新形势下研究新

36、变化、新特点制定的。( 4分) (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5分) (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6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 结合材料说明说明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本题的切口不大,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的理解与记忆。学生解答本题阅读分

37、析材料是关键,要找出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以从中归纳出相应的认识论道理。题中材料 “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是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变化、新特点制定的 ”,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题中材料 “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体现了认识对实际的反作用;题中材料 “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点:本题考 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 11月 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8、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 “中国梦 ”的一块块基石。 “中国梦 ”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 “个人梦 ”和 “中国梦 ”的关系。 答案: (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 “个人梦 ”和 “国家梦 ”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5分) (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

39、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践个人的梦想,为 “中国梦 ”的实现奠定基石。( 5分) ( 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个人梦 ”和 “国家梦 ”也是紧密相联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把 “个人梦 ”和“国家梦 ”统一起来。( 4分) 试题分析: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设问中 “个人梦 ”属于部分, “中国梦 ”属于整体。我们努力实现 “个人梦 ”可为 “中国梦 ”的实现奠定基石,学生可从部分影响整体角度去阐述;我们要把“个人梦 ”与 “中国梦 ”结合起来,以实现 “中国梦 ”为根本目标,学生可从整体的地位与作用的角度去展开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 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