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3785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性质的政权,但它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工人阶级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 为十月革命的特点,故选 D。 是它们的共同点。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他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行的。十月革命的胜

2、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人类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都需要掌握。 据史书记载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光时期是徽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徽商在清末民初衰落 C清政府的压制导致了徽商的衰落 D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可以看出 AB正确; D项正确,从材料道光以后衰落就可以看出,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大量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C项错误,在乾隆

3、嘉庆时期却得到很大的发展,因而清政府不是徽商衰落的主要原因。 考点:近代前夜的商品经济:徽商的发展 点评:清朝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徽商和晋商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康乾盛世时期,徽商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下,传统的商品活动遭到很大的破坏。 下列语句出自 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乙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丙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丁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

4、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是商鞅 变法时推行重农抑商的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 “本业 ”,以商业为 “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乙是清雍正帝论述 “重农 ”思想时的言论,凡士人、手工业者、高人需要粮食都依赖农业,所以农业是天下最重要行业,而手工业商业都是 “末业 ”。丙是宋代思想家陈亮的主张,商业靠农业存在 ,农产品依赖商业而流通。丁是明代思想家黄宗羲的

5、主张,士儒们不体察国情民情 ,认为工业和商业是所有产业中最不重要的 ,妄加批判压制工商业。据此, ABD三项说法符合题意,而 C项说法错误,丙丁的观点应 是相近,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也为本。故选 C。 考点:古代的经济思想 点评:古代重农抑商思想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但是在近代前夜也出现了重视商品经济的新的思潮。重农抑商政策在初期保护了农业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学生应该明白从两个方面分析。 有学者认为, 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 “选择了海洋 ”,中国 “选择了陆地 ”。 “选择了陆地 ”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6、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世纪中期,西方积极对外进行海外探险、殖民扩张,故称 “选择了海洋 ”,与此同时 ,清王朝却实行 “海禁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故言“选择了陆地 ”,选 C。 ABD三项均不能准确的理解 “选择陆地 ”的含义。 考点:闭关锁国的政策 点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的限制对外贸易。这种政策实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外国列强的骚扰,但是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发展势头逐渐缓慢了下来,造成了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有学者称 :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 “知道

7、美洲对 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 ” 。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A技术支持 B原料的支持 C市场需求 D资本支持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 “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 ” 知 “美洲需要大量的钉子 ”,可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支持。故选 C。 ABD三项材料均无法体现。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 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而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是技

8、术变革的最主要的动力。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官办 ”自古就有,主要指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货币等实行专营专卖。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己与传统官办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 ;第二,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高低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 ;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由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洋务运动是我国工业化的开端 其中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实行成本核算在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更为突出 “官办 ”的本质变化表明当时的政府也发生了本质的

9、变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是我国工业化的开端; 项错误,洋务企业是官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质; 正确,民用工业面向市场生产,实行成本核算; 项错误,官办的本质变了,但是政府的性质依然是封建性质的,并未变化。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在兴办企 业的过程中虽然采用了某些资本主义的形式,但是其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官办变了,但是政府没变。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外题中涉及到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也是考试的重点。 1892 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 “张裕酿酒公司 ”,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

10、序幕。2010年 7月 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 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 “中国制造 ”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 金 ”时期 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时间 1915年来判断,此时正值一战,所以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情况,符合的只有 C。故正确答案:为 C。 A项明显错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就破产了; B项是在 19世纪 60年代前后; D项是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

11、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 19世纪 60、 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1933 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对蓝鹰运动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造成了盲目竞争的经济秩序 B起到了促进工业复兴的作用 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蓝鹰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最低工资制和政府干预企业,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

12、A 项说法与材料相反,故选 A。蓝鹰运动起到了促进工业复兴的作用,调节了劳资关系,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 BCD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 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凤凰卫视 “锵锵三人行 ”节目主持人在 “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 ”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 :“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

13、可以相差 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 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 3倍的钱。 ”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D富人乐于输纳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交税前后的对比来看,是不能够刺激富人的积极性的,排除 A。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也不符合史实, 排除 B。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夫人和穷人的实际收入差距缩小,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故选 C。 D项明显错误。 考点:福利制度 点评:福利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想着通过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福利制度的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4、,一是确实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另一个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 登州府志记载, “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基本仍属小农经济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古代登州经济为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中古文的含义,从纺织品自用、男妇皆从事纺织可以看出此时登州仍属于小农经济,因此 正确;手工业以家庭生产的方式出现,但生产出剩余的产品则可以拿到乡市出卖,而由布贾再贩到城市去,由此可见 、 是正确的反映了

15、当时登州情况,故选 B。 明显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区域分工的情况。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考试的重点,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 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大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王朝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安危 C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D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利于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都采用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主要原因是农业在封建社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小

16、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王朝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安危,稳定小农经济能够巩固封建统治。因此 ABC均是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原因。 D项错误,明代后期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故选 D。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7、 A “冷战 ”下的世界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图片涉及到欧洲欧共体成立、柏林墙的修建、中美关系、第三世界掀起的不结盟运动,四者都是战后国际格局的表现,结合选项,只有 A能全面反映图片的信息。故选 A。 B项表述不准确; C项不符合欧共体的建立和柏林 墙的修建等; D项不符合欧共体、柏林墙和不结盟运动等。 考点:冷战下的国际格局 点评:冷战是美苏之间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激烈的对抗,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和以苏联为中心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的较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柏林墙等反映了这一现象;在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

18、势,表现有欧共体的建立、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等。 1917年 4月 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他还提出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故选 A。 BC 项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通过的法律文件;D项是在十月革命发生的过程中发布的。均不符合

19、题意。 考点:四月提纲 点评:四月提纲是十月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有理想转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背景、意义需要掌握。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 ”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 “南京大屠杀 ”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答案: “它避免了多 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它 ”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20、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 ”可以看出这是说的我国的政协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故选 B。 A项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C项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地位。 D项是在城市居民和村民中间实行的基层选 举制度。 AC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新中国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即是重点之一。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此相关的其他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如 19

21、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者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2006年 4月 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 : “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 ”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浩劫 ”指开始于 19

22、66年文革,根据所学 20世纪 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认为只有通过 “文化大革命 ,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 “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 ”夺回来。这成为毛泽东发动 “文化大革命 ”在思想方面的主导原因。本题选 C项。 A项并非主要原因,是错误的估计了国际形势; BD项是 C项的表现和结果。 考点:文革发生的原因 点评: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个人崇拜思想泛滥,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 破坏,也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

23、坏,文革虽然早已经过去,但是对我们今天依然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力。从材料中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 村官 ”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村民自治,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故选 C项。 A项是国家的根本 大法,与题干中 “直接结果 ”不符,排除; C项是保障民告官的法律文件; B项是保障在少数民族地区行使自治权的法律文件。 ABC均与材料信息

24、不符。 考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为了保证农村基层民众的权力,在 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直接选举。与此相关的其他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如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的政协制度,三者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就在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 ”的提出 B “九二共识

25、 ”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 ”“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的是 1999年 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 D。 A项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方针,不是根本的保证; B项是处理台湾问题的确定; C项是 D项的结果。 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在一国两制方

26、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几句诗。该回答是针对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中美关系问题 D钓鱼岛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诗中的 “一心中国梦,万 古下泉诗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的意思来看符合国共两党的关系,前两句认为国共两党都是梦想中国富强,不惜流血牺牲,后两句是国共双方既有合作抗敌,又有自相残杀,最后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再度合作,

27、故选项 B较为符合题干要求。 ABD项无法体现“度尽劫波兄弟在 ”等材料信息。 考点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是兄弟关系, “一心中国梦 ”。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也对台湾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峡两岸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 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 “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 ”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

28、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答案: A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表述错误的即为正确选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联合国第 26届大会上,因此 A表述错误, BCD都是正确表述。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中美关系 点评:美国在 20世纪 60到 70年代,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在 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 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缓和带来了一些列的重要的影响。中日关系迅 速的改善并很快的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世界上掀起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综合

29、题 “一路风雨一路歌 ”, 28年风雨历程, 28年岁月沧桑,从 1921到 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 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 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曾为井冈山题词 :“井冈出,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 材料二 1937年 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 :“(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 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

30、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右图是 1945年大公报登载的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 双雄会 ”,记录的是毛泽东到重庆后同蒋介石相互祝酒的场景。 材料四 “总统府俨然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宫。地上、走廊上碎纸乱飞, 一片狼藉。走进最里头一幢房子 写字台的旧历翻开到 4月 23日。 ” (1)结合所学,指出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 (4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31、。 (6分 ) (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4分 ) (4)材料四反映的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分 ) 答案: (1)依据 :中国共产党在此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分 )并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道路。( 2分 ) (2)不同 :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 ;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取消苏维埃政府,红军进行改编。 (6分 ) (3)事件 :国共重庆谈判。 (2分 ) 成果 :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2分 ) (4)意义 :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或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垮台。 2分 ) 试题分析:( 1)主要依据是我国第一

32、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路。( 2)本问旨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归纳能力,材料共有四大内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不同点。( 3)从时间1945年和照片的信息可以看出是国共重庆谈判的事件;该事件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 。( 4)反映事件是攻占总统府,国民党的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考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即领导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逐渐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最

33、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二战后在美苏两极格局笼罩之下,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1951年法德 等国成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开始探索一体化道路。而法德和解被誉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 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 “势力扩张 ”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感力。 马文 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阿登纳 (曾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

34、任总理 )认为, “即使在处在民族国家的年代里,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 ”。他还厌恶军国主义的 “普鲁士精神 ”,反对极权,认为是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 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 “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 ”。 论二战后阿莹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 材料三 西德的国家精英一般承认,原则上应赔偿纳粹暴政的受害者的物质损失、身体和精神损害以及无尽的伤害。 在过去的 20年中, “负面记忆 ”促进了德国与其欧洲邻国的日益全面的和解。由于代际更替和冷战的结束,欧洲人已经承认他们对于纳粹和法西斯统治的责任,以及对占领时期的罪行和 1945年之后的歧视的责任。 民族记

35、忆与 欧洲记忆文化的诞生:二战后德国人与其邻人和解的曲折道路 (1)根据材料一,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3分 ) (2)根据材料二提炼阿登纳关于德法和解的观点并分析其作用。 (5分 ) (3)依据材料三,概括德国和邻国最终实现全面和解的历史原因。 (3分 )对此,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3分 ) 答案: (1)原因 :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 ;吸取战争教训 ;应对苏联 “势力扩张 ”。 (3分 ) (2)观点 :德法和解拥有共同的文化和生活基础 ;和解应建立在民主政治之上 ;和解的主要途径应以经济合作为主。 (3分 ) 作用 :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的建 立和欧共体的产生。 (2分 ) (3)原因

36、 :政治精英的推动 ;德国对二战历史的深刻反思 ;冷战的结束及国际关系更替。 (3分 ) 认识 :伟大人物促进历史的发展 ;(1 分 )要正视历史遗留问题,敢于担当历史责任。(2分 )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有共同的文化遗产 ”、 “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 “苏联的 “势力扩张 ”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2)从材料 “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 ”、 “厌恶军国主义的 “普鲁士精神 ”,反对极权 ”、 “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 ”等信息进行分析。( 3)从材料 “西德的国家精英一般承认 ”、 “由于代际更替和冷战的结束

37、”等可以分析出答案:。认识可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点评:欧洲一体化是在法德和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宋代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 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者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 “商业革命 ”。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

38、并产生出直至 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在宋代,商业资本不但继续发挥其愁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它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对产品的包买和预付定钱,显然是有利于生产的。这种商品货币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萌生出来。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曲折的。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 ;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所以商业资本在宋代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积极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 材料三

39、“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应当是宋以后 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二程 之 洛学 出,复兴古学, 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 内藤湖南, 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 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 “商业革命 ”有什么依据 (4分 ) (2)依据材料二指出 “商业资本在宋代没有更进一步发展 ”的原因。 (4分 )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商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40、的认识有何不同 (4分 )选择你同意的观点并概括理由。 (3分 ) 答案: (1)依据 :商品经济及相关行业发达 ;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 ;城镇兴起 ;出现最早的纸币 ;海外贸易兴盛,港口城市走向繁荣。(答出四点即可。 4分 ) (2)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 ;封建国家专制垄断政策的实行。 (4分 ) (3)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 2分 )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2分 ) 同意后者观点,宋代由于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虽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评价历史应客观,实事求是。 (同意

41、前者观点,言之有理同样得满分。 3分 )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结合宋代的城市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的打破和流通领域纸币的出现等角度进行分析。( 2)从材料 “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 ;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 ”进行概括分析。( 3)前者认为宋代发生的商业的变化具有近代的特征;后者认为对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二者的观点可结合自己的认识,选择一个,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宋代商业的发展 点评:宋代在商业上发展到了新的 阶段。城市经济功能

42、大大的增强,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但是宋代的商品经济实际上还是农耕经济的附属物,并未跳出农耕经济的轨道进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欧洲的商业上的革命有着本质的不同。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以前的城市的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 16世纪初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力、思想驱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 事业 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

43、料二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十三行史料展 材料三 (1)材料一中 “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其猛冲的经济活力是指什么 (2分 )为此其 “民族君主国 ”开展了什么活动 (2分 ) (2)依据材料一、 二简要概括导致十三行兴盛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3分 )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 )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联系 (3分 )分析材料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起了怎样推动作用 (3分 )

44、 答案: (1)经济活力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生义萌芽的出现。( 2分 )新航路开辟。( 2分 ) (2)客观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或开始形成。 3分 ) (3)工业革命。( 2分) 联系 :新航路开辟带来了殖民扩张和掠夺,而殖民扩张又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为工业革命兴起提供资金和市场条件。 (3分 )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分 )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的是

45、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2)中国十三行兴盛的原因在于当时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地的商品均可在同一市场上出现。( 3)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 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它们之间的相互推动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新航路的开辟后开始形成的,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后紧接着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市场进一步的扩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的形成,产生了第一次国际性的经济危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