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378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表乃根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 ) A皇帝重视将相 B突出社会分工 C将相出自布衣 D体现封邦建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能看出来,萧何、陈平、周勃等人出身较低,如布贩、狗屠等等,大都属于平民百姓所从事的职业,故 C将相出自布衣说法是正确的,而 A皇帝重视将相、 B突出社会分工、 D体现封邦建国以上三项从材料当中均看不出来,故选 C项。 考点:汉代官员出身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

2、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材料中的 “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 ”可以看出,新旧杂陈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和

3、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完全 ”和 “彻底 ”过于绝对;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与材料无必然联系。故此题选 C项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 ,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大公报载

4、: 1906年 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 “婢膝奴颜,有伤气节 ”,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晚清时期曾进行过社会习俗的改革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此时辛亥革命尚未发生,故错误;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和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C晚清时期曾进行过社会习俗的改革既与史实相符,又与材料当中的叙述相吻合,故此题选 C项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其变

5、迁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学习本专题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社会生活变迁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 因素,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下表反映了 1913年、 1938年、 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 GDP 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英国 13.3% 28.8% 41.5% 法国 8.9% 23.2% 38.8% 美国 8.0% 19.8% 31.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从

6、表中三个国家三个年份政府总支出占 GDP 的百分比看,呈逐步上升趋势,说明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开始于 1947年, A项不正确;政府总支出占 GDP 的百分比逐步上升,并不能说明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是 20世纪 70年代,是指美国、日本与西欧, D项错误。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点评: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府的变化): 1、原因: 根本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凯恩斯主义、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经验; 工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 2、三个方式: 实行国有

7、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制定经济计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侧重规划和指导,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国家福利制度:资金来源是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特点是制度化和法制化;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罗斯福认为: “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 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 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国家的

8、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可以看出是要援助不幸的公民,所以体现出的应该是社会保障的措施。故此题选 B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罗斯福新政: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 调整农业生产;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特点: 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影响及评价: 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历史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

9、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1921年 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 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这表明苏俄将 ( )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当中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可知此时已经取消了余粮征集制, A征收所有余粮和 D取消自由贸易都不符合题意,不能选。 B废除各种农业税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此题选 C项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

10、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内容: 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 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 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特点: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 凸显了“美国世纪 ”的到来,其标志是 A “美元帝国 ”形成 B罗斯福新政 C美国独立 D “冷战 ”开始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第 5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系史实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建立

11、起来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B罗斯福新政、 C美国独立、D “冷战 ”开始与此没有关系。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点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对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国以此建立了国际经济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对世界: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世界贸易发展。 1911年 11月 2日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 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据此可知伦敦华侨支

12、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是 ( ) A能够调和矛盾,建立君主立宪 B可以挽救危亡,实现民主共和 C可以取悦外国,获得支持协助 D能够打击满族,消除满汉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 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 ”可知,其最主要的因素是,挽救危亡,实现民主共和,其他几项虽有体现但不是重点。故此题选 B项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

13、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下列为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表,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女性而言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A.女性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14、B.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 C.提高了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社会地位 D.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中表格所示,是妇女接受教育的情况,妇女接受教育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促进妇女的解放有重要的意义。 A.女性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和 B.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 D.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言过其实;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此题为推理型选择题。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 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

15、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说 ,“公等从事西学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多非。即吾圣人之精义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这表明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 ) A用西方学说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中西方文化皆 有可取之处 C认为西方学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D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肯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叙述, “即吾圣人之精义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16、。 ”来看,东方文化需要借助西方文化来反观,才能知道东方文化的精妙,故中西方文化皆有可取之处。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严复的思想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据 1872年 6月 5日申报刊载 “

17、上海各租界内,街道整齐,廊檐洁净。一切秽物亵衣 ,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偶有遗弃秽杂等物,责成长夫巡视收拾。街面偶有缺陷、泥泞之处,即登时督石工为之修理;炎天常有燥土飞尘之患,则当时设水车为浇洒;虑积水之淹没也,则遍处有水沟以流其恶;虑积秽之熏蒸也,则清晨纵粪担以出其垢。 ”这反映了近代租界 ( ) A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近代文明 B市政管理呈现出法制化特点 C加速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D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的叙述, “上海各租界内,街道整齐,廊檐洁净。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偶有遗弃秽杂等物 ,责成长夫巡视收拾。街面偶有缺陷、泥泞之处,即

18、登时督石工为之修理 ”,可以看出租界之内注意环境的保护,生活文明。故此题选 A项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 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

19、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 A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协调矛盾、相互做出妥协的结果 B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国共两党一整遍军队为主要合作方式 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当中,史实的含义,史实即历史事实。 A.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协调矛盾、相互做出妥协的结果是符合的; B.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国共两党一整遍军队为主要合

20、作方式属于史论; 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属于史识。故此题选 A项 考点:第二次国共合作 点评:此题为概念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它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 本质的挖掘与提高。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因此解答概念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 “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

21、围内适用 ”;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 “该概念是什么 ”。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19世纪 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 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 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是对材料的

22、误读,从材料中看不出后来;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从材料当中看不出来;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与材料叙述没有关系,故不能选,此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 解答本题型

23、的关键。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 ”是指 ( ) A机器大工业生产 B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C工厂制组织形式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抓住材料当中的关键词, “经济社会运行规则 ”,和关键句 “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可知, A机器大工业生产 B工业城市 生活方式和 C工厂制组织形式都不属于规则范畴;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经济自

24、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这种自由主义的标语是 “自由企业 ”。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制,意味着移除法律上的障碍,如贸易的障碍以及政府施加的垄断和补贴特权。经济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越少越好、或者干脆没有管制,一些经济自由主义者会接受政府限制垄断,不过当中也有一些人认为垄断正是由政府干 所造成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雅典政制记载 :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有人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被处死。后经陪审法庭认真审理该案,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

25、时雅典的 (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经陪审法庭认真审理该案,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 ”由此可知,民众法庭是负责司法和审判的;联系史实可知,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是公民大会,故 A、 D不正确;五百人会议由十个部落用抽签的方式各选出五十人组成,是最高的行政机关, C项不正确;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

26、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 ”写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这场战争 ”指的是鸦片战争 “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 ”是指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 “界碑 ”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27、封建社会 “近代最初一步 ”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 从材料中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可知这一事件发生于 1840年,联系史实可知,指的应是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 ”指的是鸦片战争 “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 ”是指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 “界碑 ”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符合史实; “近代最初一步 ”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说法错误;故选 A项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

28、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 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2012 年 9 月 11 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实行所谓 “钓鱼岛国有化 ”,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 )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B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

29、擦碰撞 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D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抓住关键词 “本质寓意 ”所谓的本质是透过现象进行分析所得出来的。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对事件的过度解读; B.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说法表面化; 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与材料无必然联系; D.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说法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项。 考点:中日关系 点评:此题为以图补文型。此类试题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图像作为补充。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挖和解读,以图像所传递的信息为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判断,正确作答。

30、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不少对联以历史时间和人物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下列对联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古城遇劫,民族受辱,卅万同胞饮恨去;妇女遭淫,房屋被毁,不尽江水挟泪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为大跃进时期口号;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 古城遇劫,民族受辱,卅万同胞饮恨去;妇女遭淫,房屋被毁,不尽江水挟泪来。发生于抗日战争时

31、期;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大跃进、抗日战争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 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

32、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不解 ”是因为 “巨变 ” (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当中的关键句,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不解 ”,联系儒家学派思想的特点可知,儒家学派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强调 “亲亲尊尊 ”,而在秦代 “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这引起了儒家学派的 “大惑不解 ”故此题选 D项 考点:秦朝的政治制度 点评: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考试的必考点

33、,要熟练的掌握其内容。在中央: 1、最高统治者嬴政自认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 “始皇帝 ”。 2、确立三公九卿制。丞相为 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负责监督(包括丞相),太尉管军事,使彼 此相互牵制,最终大权归属皇帝。在地方: 1、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2、实行天下大一统。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而焚书坑儒;还有诸如制定秦律等等。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隶书刻印 A B C D 答

34、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是符合史实的;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说法错误,因为秦朝废除了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隶书刻印说法错误,因为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秦代加强集权的措施 点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一,传承制度不同。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二,职责范围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 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

35、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三, “治地 ”方位不同。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郡县制的情况多有不同。初建时,郡多在边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四,历史作用不同。 分封制体现了 “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 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 “干德三年( 965年)三

36、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 社会的矛盾 D削弱了地方割据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 “制钱谷 ”的措施。宋太祖下令各 州税收初地方 “支度给用 ”为一律送交朝廷。后又在诸路设转运使负责各地税收,使节度使和地方官没权过问地方财政。使藩镇没有了割据地方的经济基础了。但也给地方造成积弱的状况,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 1)收精兵。 “杯酒释

37、兵权 ”解除了高级将领的兵权,由皇帝本人直接统帅禁军,并把禁军分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部分。又设枢密院,行使调兵权,使 “三帅 ”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形成互相牵制的作用( 2)削实权。用文官担任地方一级长官,并 “州郡设通判,本与知州通判一郡之事,知州有不法者,得举奏之 ”,以限制知州( 3)制钱谷 明太祖实录载: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 A解除地方割据 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官制 答案: B

38、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朱元璋在总结元朝灭亡教训的时候,认为权臣专权是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弊端,朱元璋认为要, “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以此来,消弱权臣权利,加强皇权,故此题选 B项 考点:明代专制主义强化 点评:明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第一:废除丞相制度;第二:权分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第三:设立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第四:大兴文字狱;第五:在地方实行三司制度,布政司主管行政,按察司主管司法,都指挥司主管军事,三四分权,集权于中央 伯 利克里说: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

39、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 ) 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可见,在古代雅典重视法律的作用。 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 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在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雅典的民主 点评:要注意雅典民主制的内容: .公民大会 :(常设机构是 四百人会议 )是最高权力机关 ,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甚至个人小事 .五百人议事会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

40、陪审法庭 :是日常的司法机关 ,遵循原则 :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 ,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选出 ,统率军队 ,参与政治 . 轮流统率军队 ,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十将军委员会 史书记载: “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的描述。 “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描述的对象应该是筒车;联系史实可知,筒车出现的时间是在唐代,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 点评:古代的灌溉工具:东汉时

41、,出现了提水效率更高的翻车。翻车又称龙骨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由铰关依次连接,首尾衔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带齿木轴。转动上轴,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转,同时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翻车最初多用人力驱动,后来 出现了以风能或水能驱动的翻车。唐代时,出现了轮式的筒车。筒车多以水力驱动,在水流湍急处建一水轮,水轮底部没入水中,顶部超出河岸,轮上倾斜绑置若干竹筒。水流冲动水轮,竹筒临流取水并随水轮转至轮顶时,将水自动倾入木槽,最后再流入田间。 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

42、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要充分的理解 “政治权 力型经济 ”的含义,顾名思义所谓的政治权力型经济指的就是国家利用行政手段来知道经济的发展,所给的选项中 盐铁官营制度和 重农抑商政策都属于国家利用行政手段发展经济,故此题选 A项。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 点评:注意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 政策 (1)目的:保护农业,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表现: “重本抑末 ”的治国理财思想;传统的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歧视商人的规定;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3)后果: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43、;强化了自然经济。 综合题 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 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 三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 治本 材料四 “法治 ”的本质不是 “治民 ”,而是 “民治 ”,是人民当家作

44、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清回答: (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8分) ( 2)依据材料三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分) ( 3)材料四中的 “民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 6分)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分) 答案: ( 1)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 4 分

45、) 唐律注重伦理(或: “以礼入法 ”);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4分) (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重农抑商 4分 ( 3)落实: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2分);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 2分) 作用: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社会。( 2 试题分析:第( 1)问,从材料中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可见,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从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可以看

46、出,注重法律公平。 “(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可见,唐律注重伦理;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第( 2)问,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 ”可知,男耕女织,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第( 3)问,联系史实可知, “民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通过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来落实的。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

47、到了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社会的作用。 考点:古今中外法制建设与我国古代的经济 点评:新中国建国之后的民主建设成就,是考试的常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 立 发展线索: 建国后新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正式召开; 1957 年后趋于停顿; 文革期间名存实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发展、完善。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线索: 历史基础:民主革命时期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 1949 年新政协重建新中国,并代行人大职能,到 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1956年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19571976 年陷于瘫痪; 文革后恢复, 1982年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三、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1、法律依据: 1949年共同纲领; 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1954年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