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联往往能够反映某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中国近代有一副对联: “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宪章文武尽是公侯伯子男。 ”其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 “预备立宪 ” C辛亥革命 D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信息 汉满蒙回藏 公 侯伯子男 可判断其反映了中华民国的 五族共和 和中华民国制定的临时约法遭到破坏 ,这是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复辟帝制的恶果。故选 D。 AB项并未有五族共和内容; C项未体现 “公侯伯子男 ”等封建的等级秩序。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
2、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其逐渐的恢复帝制,使得共和成果遭到破坏。 以下为 19世纪 60 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该表能反映 时间 进口总值 (单位:银两) 其中(单位:银两) 棉织品和毛织品占 当年进口总值之比 棉纺织品 毛织品 1867年 6930万 1300万 740万 29% 1873年 7410万 1800万 590万 32% 1883年 7360万 1680万 390万 28% 1893年 15130万 2730万 460方 21%
3、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C中国这一时期外贸顺差不断扩大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明显错误,自然经济在近代并未完全解体; B项错误,并未体现出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C 项错误,不是外贸顺差,是逆差的情况;D项错误,出口不断增多,反映了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 点评:鸦片战争后,农产品的出口,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不断的减少,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
4、兼顾,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往往以对联来表明自己的经营思想。下列楹联不能体现徽商特点的是 A “铢两能均,陈平宰肉;方寸不失,韩子鼓刀 ”(肉店) B “二字箴言,惟勤惟 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 ” C “ 千年重贾传家业,万世耕读守古风 ” D “拈花一问 ,无人会笑 ;弄石千般 ,有字可传 ”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徽商文化主张以诚待人,讲究诚信,吃苦耐劳。A项能够体现这一点,强调诚信; B项强调文化修养,符合徽商的特点; C项正确,能够体现重商传家的特点。 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 D。 考点:明镜商品经济 点评:明清商品经济得到明显发展,出现了一些区
5、域性的商人团体,如徽商、晋商等。此外,其他的一些表现如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等这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 “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 ”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士人精通诗文, “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 ”,体现的是读书与治国相脱节。故选择 B 项。 AC 项不能准确的把
6、握材料的意思;材料也未体现出 D项内容。 考点:传统教育与近代治国的脱节 点评: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无法应对当时的环境,因此才有了赫德的观点。洋务运动中开办西方学校,培养技术工人等是应对这种局面的对策。 有史学家说: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 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可以
7、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则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故正确答案:为 B。 ACD均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考点:春秋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 点评:春秋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铁制农具开始出现,另一个方面在耕作技术上出现了牛耕。这使得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经济上井田制瓦解,私有土地出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苏州全晋会馆(图)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古运河西岸,是清乾隆三十年( 1765年)旅苏晋商集资创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也是“祭神灵(关公)联桑梓(故乡) ”的重要场所。与此相关的信息正确的有 当
8、时苏州运河流域经济繁盛,商铺众多 晋商注重联络乡谊 晋商在当时实力雄厚 全晋会馆是从事汇兑、存款、放款的场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可采取拆除法汇兑、存款、放款的场所应该是柜坊或钱庄,而不是会馆。排除带 的项即可。故选 B。材料中说的当时苏州运河流域经济繁盛,商铺众多、晋商注重联络乡谊、晋商在当时实力雄厚等都是正确的。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明清商品经济得到明显发展。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这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宋人诗云: “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
9、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 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状况。 “西家卖丝籴新谷 ”说明 “丝 ”和 “新谷 ”都成了商品,这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择 A 项。 B项明显错误; C项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是在春秋时期; D项说法错误,我国古达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经济形态。 考点: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点评:宋代我国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大量的产品进入到市场。手工业方面景德镇的瓷器得到很大的发展,被称为瓷都;棉花也得到种植 。商业方面,打破了坊市的
10、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流通领域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交子。 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答案: A 试题分析:仔细读材料,明确答题方向 “范蠡可能经历的事情 ”,逐一分析备选项。棉布在南宋时才得以推广,而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 B项。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排除 C项。柜坊和飞钱均出现于唐代,排除 D项。范蠡弃官经商而致富
11、说明官府允许私人经商,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故答案:为 A。 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点评:在春秋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工商食官的政策,战国以后,则是重农抑商政策占据支配地位,对商业征收重税,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 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胡适评价近代一位历史人物时说: “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 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胡适所评价的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12、A革命家孙中山 B改革者康有为 C文学家鲁迅 D实业家张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张謇的重要活动。张謇创办实业,发展教育,主张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使其 “不 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故选 D。 ABC 三项都不能体现出材料中的 “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 ”等信息。 考点:实业救国思潮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严重,实业家们通过兴办实业报效国家。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下,兴办现代实业受到重重地阻力。张骞一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实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终失败。 观察漫画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Iraq、 Afghanistan、
13、 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解释错误的是 A冷战时期保障了世界的相对安全 B当地人的冷战思维依旧存在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是出现图中局面的原因 答案: B 试题分析:冷战后的国际局势。从图片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出,这几个国家都是美国实行是霸权主义受害严重的国家,受到军事打击,反映了当今世界并不和平,而不是 “冷战 ”。故选 B。 A项说法正确,冷战时期双方势均力敌,保障了世界的相对安全; C项正确,虽然有一些动荡,但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 D项正确,材料就是体现了美国的霸权。 考点:当今国际局势 点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
14、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起世界的霸权,但是随着多极力量的出现,美国越来越难以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 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15、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故选 C。 A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反对美国;B项明显错误,不结盟运动主张不结盟,不参与美苏冷战;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不结盟运动 点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
16、要掌握。 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 “俞大娘航船 ”和夜市 商帮和会馆 工商食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 “政治权力型经济 ”的理解和对中国古代经济现象与经 济制度的掌握情况。 “政治权力型经济 ”,顾名思义,应该是与政治权力密切结合的经济类型,是政府机构干预的结果。 是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 属于政府行为,故应选 A 考点:权力性经济 点评:中国古代普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一些关系到民众生活的必需品都是有国家来经营,体现的是权力性经济模式。如古代的盐铁官营,春秋以前的
17、工商食官政策和近代的洋务运动兴起后对民族工业的压制等。 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 “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 ”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力。从材料中 1954 年 、 公私合营 等信息可知 ,材 料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使 工人们 感到 是 给自己干活儿 、 干劲十足 ,故选 A 项。 B、 C、 D 三项与史实不符 ,排除。 考点: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
18、业的改造 点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的政策,以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 1954年和 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年 1957年 贫农、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开展 C.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 “大跃进 ”运动的推动
19、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表格清楚显示:我国土地公有化程度提高了,这与 1953 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有关, C正确 ;土地改革后依然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A错误 ;“人民公社化 ”运动和 “大跃进 ”开始于 1958年, B、 D错误。 考点: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 点评:对农业的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土地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 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费正
20、清观察中国)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 “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的是民族的独立; “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说的是当家作主。根据材料分析,对接近这两大梦想的是解放战争,也成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故选 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 1924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 1927
21、年;抗日战争是在 1937年全面爆发。都不接近新中国的成立。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解放战争是发生在 1946年到 1949年之间的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与此 相关的知识点如双十协定的签订、解放战争的具体过程等也需要了解。 路德在宣传他的 “信仰得救 ”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该话的思想本质上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徒的正道 C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 16 世纪前后,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受到
22、教皇为代表的封建宗教的压制, “信仰得救 ”的思想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摆脱教皇的控制愿望。故选 D。 A项错误,并未从本质上进行 分析; B项明显错误,二者同属于基督教; C项显然错误,启蒙运动尚没有发生。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 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23、,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 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材料中有关地理大发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开始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起点 B直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C提供了英国工业革命所需的一些条件 D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正确,地理大发现开启了人类走向近代的征程;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为后来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因此 B正确;从材料可以很清楚的能够看到 D正确。 B项错误,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二者同时进行,但是文艺复兴开始要早于地理
24、大发现。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向近代的方向发展。 从 1 885到 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 38. 5%下降到 35. 2%,而厘金(国内贸易 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 36. 7%上升到 43. 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 3.8%。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
25、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天赋的数量的减少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渐的解体,厘金和关税收入的增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二者总的来看是我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 D。 A项只是说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B项说法错误,清政府此时期未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C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近代经济 结构的变动 点评: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同时外国商品的倾销也使得中国的关税收入在增加。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
26、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吕氏春秋 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保暖。故选 C。 ABD均为从最根本的原因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都是错误的。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
27、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历史上 “上海曾作为苏州的 卫星 城被称为 小苏州 ”,而在 “20世纪 2030年代,苏州反而变成了大上海的 卫星城 ,被称为 小上海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内河航运的衰败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上海是近代最早的商埠之一 D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是唯一因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小苏州到小上海,上海于 20 世纪 20 30年代获得发展。因上海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
28、然经济较早瓦解并程度更深。故选 C。内河航运的衰败影响最深的是长江沿岸的城市,而非上海; B项错误, 在近代民族工业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很薄弱,不足以支撑一个城市的繁荣; D项明显错误,说法太绝对。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这也使得中国近代的城市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易经曰: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29、”。此材料最能够 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很明显,材料所述农民既务农又在农闲经商,用经商所得赡养父母,所以排除 D。 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农闲之际经商的情况,并未体现自给自足的情况; C项明显错误,古代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商业从未得到高度的发展。故选 B。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点评: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农民在农忙以后,便从事商品交换,用经商所得,贴补家用。与此相关的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如铁器的开始出现并得到推广,耕作技术上牛耕
30、的使用,私有土地的出现等,都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 “不敢朝饮其羊 ”(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孔子依靠法律来维护市场秩序的情况 ,故选A。 B正确,材料中孔子的行为都是为了关注民生; C项正确,吴狱氏 “朝饮其羊 ”属于商业的欺诈行为,孔子进行打击;材料也能够反映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的情况。 考点:孔子的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
31、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材料中的信息其实就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除了仁和礼以外,还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 依 靠 “临近香港、背靠国内 ”的区域优势, 1979年 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 “开山炮 ”。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 “蛇口 ” 属深圳经济特区
32、,排除 B 项;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形成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时间上均与材料的 “1979 年 ”和意义 “开山炮 ”不符,排除 C、 D。 1979 年,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故 A 项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步建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到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 新唐书
33、卷 54 食货志 “(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 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 飞钱 。 ”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便利了商品流通 D “飞钱 ”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 “飞钱 ”的出现,主要是有利于商品的交流。虽然它本身不能用来交易,但是使人们不 需再长途携带钱币,缓和了钱币的不足,又由于它本身不用来交易,因而并没有增加政府货币的供应 量,故选 A。 BCD三项均是体现了飞钱出现后产生的影响。 考点: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
34、:古代我国历代政府普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在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商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唐代的飞钱和宋代的交子即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此外,和商业发展有关的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演进也需要掌握。 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 B美苏冷战,殃及池鱼 C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D唇亡齿寒,卫国保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漫画信息揭露了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意图颠覆新中国政权。针对美国的侵略企图,当时我国政府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这体现的是唇亡齿寒,保家卫国的思想。故选 D。 AB项错误,朝鲜战争属 “热战 ”; C 项说的是抗日战争。 考点:抗美援朝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
35、发,为了保家卫国,进行了抗美援朝的运动。这是在美苏冷战的大的背景下进行的一场局部的战争,中国参战,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东亚的扩张,保障了中国建设的有力的国际环境。 “公民们,拿起武器来 !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A巴黎公民反对的主要对象是普鲁士人 B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 C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普法间的民族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能力。材料中 “凡尔赛反动分子
36、”是指逃亡的梯也尔政府及其军队,根据 “普鲁士 ”等信息可判断是巴黎公社。 “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 ”可以看出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故选 B。 A项错误,阶级斗争也是斗争的主要方面; C项错误,并非相互转化,而是交织; D项错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同时并存。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情况下发生的城市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失败的原因也需要掌握。 有史家指出,没有政治现代化,则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往往是
37、徒劳,这便是甲午失败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开两炮,少打两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条建议的评价相对较高 A重筹国防,以图将来 B惩处腐败,整顿吏治 C抓住时机,全面变革 D取缔洋教,传播国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观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战败,并不是中国军事与科技不如日本,而中国政治制度落后。结合所学知识,此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须改革政治制度。根据题意, C 最恰当。 A 项只是涉及到军事;B项涉及到政治; D项只是说的国学。三者均是只说了一个方面。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就是用西方先进的制度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这就注定了其
38、结果必然是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外题中涉及到的维新变法的情况也是考试的重点。 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材料中的“这次变革 ”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从材料中的 “1853年的述评 ”
39、可以排除 C、 D两项(马克思与 1883年逝世,据此也可以排除 C、 D两项);从材料中 “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 ”可知,该变革发生在南京条约签订八年之后,因此该述评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述。故选 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 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
40、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 ”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 “流动的中书省 ”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 “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可知 A项正确。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以布政使为地方行政长官 行省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故 C、 D两项正确。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故 B项错误。 考点:行省制度 点评:行省制度是元代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对唐宋以来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中央集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我国
41、古代的行地方政体制演变的内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这些内容也需要掌握。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 “生育于此种 学问饥荒 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 不中不西即中即西 之新学派 ”;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 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 “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从题干表述看这一新学派的
42、特点是中西方思想的结合,而其中对西学的认识 “支离破碎 ”,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 B项。 A项不能构成 “新学派 ”, C、 D两项比较系统地宣传西学。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宣传方式。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为了减少阻力,采用托古改制 的方式。虽然失败,但是依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CCTV公司的力量解说词叙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在掌握石油行业的 10年中,日常用油的价格降低了 80%。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 斯宾塞却说: “从某些方面看,人们争议的不是垄断本身,问题是他们过度阻碍了新的竞争者进入。 ”可见垄断组织的出现 A
43、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B根本上保障了消费者利益 C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D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日常用油的价格降低了 80%”判断 A错误; B项错误,垄断组织阻碍新的竞争者加入; C项正确,垄断组织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项错误,材料未体现。 考点:垄断组织 点评:垄断组织控制着某一部门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整个社会的生产销售情况,加强计划性,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自由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需要掌握。 诗经 大雅 公刘载: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 “
4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B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C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 D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 “君之宗之 ”体现了宗法制。项体现的是儒家 “仁 ”的思想;项反映刘邦衣锦还乡的荣耀;项体现了等级制度和分封制;项意为: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体现了宗法制。故选D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
45、、 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 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 “潘多拉盒子 ”。 “打开了石油的 潘多拉盒子 ”的含义不包括 A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B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C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D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读材料,从 “内燃机 ”、 “石油世纪 ”等,可以判断 ABC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与
46、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故选 D。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 19世纪 70年代开始发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其主要的成就一个是电器产品的广泛的使用,除此之外还有内燃机的产生、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的出现和老的工业如钢铁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1790 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 1700年为 3 175百万夸特, 1845年为 18 665百万夸特 (夸特:计量单位 )。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答案
47、: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由 “1790年 ”“打谷机 ”可判断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农业产量的增加是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选 D。 A 项说的是 D 项的表现; B 项是材料表面现象; C 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 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工业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 ”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 路德 D伏尔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即可明确这是指启蒙运动,而 A、 B两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