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382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载: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采邑)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这反映了西周土地制度的特点是 ( )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私有制 C等级占有制 D家族占有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体现的的是政治等级制度之下土地的占有关系,故选C。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土地的所有制性质; B项错误,井田制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D项说法错误,并非家族占有,而是通过分封,形成的各级贵族占有制。 考点:井田制 点评:井田制是商周

2、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通过分封形成的等级占有土地的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要知道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商朝兴起、西周时期兴盛、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被废除;瓦解的表现、废除的标志也要知道。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确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15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 “采用罗马法 ”(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兴起 B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 C罗马法内含自然法的原则 D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罗马法规定债权、契约等内容,而西欧出现了 “采用罗马法 ”的热潮,说明罗马法在这一

3、时期很实用,能调节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些经济关系,故选 A。 B项错误,世界市场是在 19世纪末形成的; C项错误,西欧国家采用罗马法主要是因为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符合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自然法的原则; D项与材料并无直接的关系。 考点:罗马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是以民法为主,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这为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原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罗马法不仅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

4、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 中所说的 “习俗改革运动 ”是指 (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方在 16世纪进行了宗教改革,对罗马教皇的腐败、慵懒等习气进行了改革,建立了 “纯正、廉洁 ”的新教会。材料中反应的中国的一些旧的思想习气和宗教改革前的欧洲的情况差不多,因而才有了材料中的感慨。故选 B。A项只是思想领域里的解放运动并未上升到以行动的高度; C项主要是思想方面,上升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高度。 考点:宗教

5、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 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建立了相对廉洁的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 ”下列文献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 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

6、已 ”可以想到 1871年宪法,即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建立了议会,但是议会并无实权,皇帝掌握实权。故选 D。 ABC 项都赋予了议会的独立的立法权,而不是粉饰民主的幌子。 考点: 1871年宪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 1871年宪法的特点。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但是议会无实权,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同时这部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和军国主义的残余。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三条规定: “士兵在和平时期,非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

7、何民房;在战争时期,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 ”其基本精神是 ( ) A严明军队纪律 B维护法律尊严 C保护私有财产 D协调军民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平时和战时,士兵都不得擅自进驻民房。这反映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的原则。故选 C。 AB项并非材料的核心思想,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房子的私有权; D项明显错误。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 1787 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从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据宪法,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

8、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 项是卢梭提出的 (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 约定之上的 C一切事物都有公开运用自已理性的自由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 B项是体现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C项是康德的观点; D项孟德斯鸠的观点。故选 B。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本题是一道理解性的材料选择题,以史料为选项,考查西

9、方人文精神发展历程中的主要思想主张,要求学生具有材料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在提炼材料观点时向所学知识迁移。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表是英国某时期的社会结构比例 阶层分类 土地贵族 中间阶级 工资劳动者 家庭数目 1 2 58 8 40 经济收人 14 3 74 7 ll 这一时期是 ( ) A新航路开辟的前后 B工业革命初期 C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D工业革命后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表可以看出家庭数目的百分之四十的劳动者收入占到百分之十一,而土地贵族占到百分之一点二但是收入却占到百分之十四点三。从这可以看出,这是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开始出现但是土地贵族收入还是占有相当比例。故选 B。根据以上分析

10、, ACD均错误。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工业革命初期,虽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是比较小,家庭收入的相当比例已经来自工厂做工的收入。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型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且力量不断地增强,中间阶层壮大,而土地贵族的收入不断的下降。 19世纪末德图政府积极鼓励 “技术接受 ”。从 1886年到 1890年,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 948项英国专利,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导致这一观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垄断组织的产生 C国家统一的完成 D社会观念的转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成功地从英国手

11、中夺得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 ”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垄断组织,购买了英国的专利以后,即便控制了该项工业的垄断权。故选 B。 ACD三项都无法体现垄断市场的内容。 考点:垄断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控制着某一部门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整个社会的生产销售情况,加强计划性,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自由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需要掌握。 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公开提出 “和平、土地、面包 ”三点要求,其主要意图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C争取工农大众的支持 D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下表为苏、英两

12、国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苏、英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 百分比协定( 1944年 10 11月) 苏联在东欧的影响 丘吉尔与斯大林协定( 10月 9日) 莫洛托夫第一次修改意见( 10月10日) 莫洛托夫第一个 “一揽子计算 ”(具体时间不详) 莫洛托夫第二个 “一揽子计算 ”(具体时间不详) 莫洛托夫第三个 “一揽子计算 ”(具体时间不详) 莫洛托夫最后提议获得接受 ( 11月) 匈牙利 50 50 75 50 75 80 南斯拉夫 50 50 75 50 60 50 保加利亚 75 90 75 90 75 80 罗马尼亚 90 90 90 90 90 90 希腊 10 10 10

13、 10 10 10 注:莫洛托夫时任苏联外长 表中数据说明 A军事实力决定东欧势力范围的划分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格局由此奠定 C苏英的妥协奠定了东欧的战后格局 D大国强权政治决定弱小国家命运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和英国就东欧势力范围进行了划分,在对东欧的一些国家的划分中,苏联和英国的协商的百分比多次发生变化,反映了两国之间进行了妥协,两国的妥协奠定了东欧的战后格局。故选 C。 A项错误,除了军事实力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决定东欧势力范围的因素,因为苏联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英国; B项错误,雅尔塔体系是划定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国的命运的问

14、题。 考点:二战后期苏联和英国对东欧势力范围的 划分 点评:二战后期,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希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维护自身的安全成为了外交的重要目标。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和英国就苏联接壤的东欧和南欧地区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弱小国家的利益被大国强权政治所左右。 大国的兴衰载: “由于那么多的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 这次轮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各地的非正式影响已发展成为无法摆脱的更加正式的影响了,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 已经到来了。 ”这一现象开始于 ( ) A富兰克林 罗斯福当政时 B美国参加二次大战之后 C哈里 杜鲁门任总统之时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

15、杜鲁门任总统时,曾发表国情咨文,认为世界范围内的苏联的任何行动都会威胁的美国的安全,因此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 ”已经到来。故选 C。AB项罗斯福任总统时是在二战之前和二战之时,美国尚未获得世界的霸权; D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时代,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已经不可能左右世界事务。 考点:战后美国的势力扩张 点评: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国家,获得世界霸权成为了主要的目标,把苏联当成了主要的敌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也是美国 “统治下的和平时代 ”的开始。 亚里士多德说: “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

16、律毋宁是拯救。 ”他强调的是 ( ) A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B法律必须严格约束公民个人行为 C法律的权威与个人自由相互对立 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维护自由的,并不是和自由相对立。故选 A。B项偏离了材料的意思; 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意思相反; D项未体现材料中的法律对自由民主的保障这层意思。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雅典民主制是在法律保障之下的民主,法律并不是限制人自由的障碍,而是自由与民主的保障。雅典民主制主要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组成。雅典民主制

17、为后世提供了一套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周恩来说: “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 有欲关不能之势。 ”毛泽东肯定地说道: “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最早体现这一思 想的外交活动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 26届联大 D毛泽东出访苏联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是日内瓦会议后的一番谈话。 A项是在 1955年; B项是在 1954年; C项是在 1971年; D项是在建国初期的 1949年和 1957年,但是毛泽东的出访并不能看做走出去的外交活动,而是封闭性的结盟活动

18、。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国际中发生的事件的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在 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更加注重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 “一切以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沦凋已经完全破产了。 ”“地的产量是人的胆决定的。 ”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 ( ) A社会主义改造中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之中 D改革开放的初期 答案: B

19、 试题分析:从材料 “地的产量是人的胆决定的 ”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左倾错误已经相当严重的在生产中弥漫开来。这主要是体现在大跃进时期。故选 B。 A项主要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 C项是社会全方面的动荡; D项时期确实进行了一次新的跃进,但是那时的跃进主要是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跃进,并未考虑到中国的吸收能力,造成了浪费。 考点:大跃进 点评: 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此外,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也需要掌握。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

20、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 “农艺体系 ”的主要特点是 ( ) 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在有限的土地之下精耕细作的方式。故选 C。A 项是大规模集体协作的方式,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B 项是小农经济的特点;D项说法错误,集约经营在古代并未产生,它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 考点:古代农业的特点 点评:古 代农业经济有三个特点需要把握: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清

21、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 “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 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 ”,这说明汉代 ( )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三省已具雏形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皇权逐步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在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从而可以看出,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皇权得到加强。故选 D。 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B项错误,东汉时期出现了尚书台,开始形成办公机构,但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在隋朝时期出现。 考点:汉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点评:汉朝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

22、施加强皇权,主要是削弱相权方面。汉武帝时期设置中朝,由身边掌管文书的侍中、侍郎、尚书等小官组成,便与皇帝控制同时削弱相权。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 了外朝实际上成为了执行机构。 曹魏末年,颁布魏官品令,规定父辈的中正之 “品 ”(现在的官品),成为其子弟起家任官的 “资品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选官的依据是 ( ) A个人品质 B官位品级 C家世门第 D知识才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父辈的中正之 “品 ”(现在的官品),成为其子弟起家任官的 “资品 ”可以看出,当时是依据门第的高底选拔官员。故选 C。 A项强调个人品质,主要是在汉朝时期的察举制制度下; B项与材料重复; D项说法

23、错误,科举制原则上是依据知识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所依据的标准等需要掌握是考试的重点。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需要重点掌握。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 ”, “明白如话 ”,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 ) A城镇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 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曲 “文而不晦

24、,俗而不俚 ”、 “明白如话 ”反映了市民的需求,逐渐的倾向于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选 A。 B项错误,元代政治黑暗,知识分子地位较低; C项说法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把一腔的热情融进了元曲的创作,因此文化水平较高; D项和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的文学:元曲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曲的特点,也是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的贴近市民的生活。此外各个朝代的文学的体裁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 ;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

25、、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明代张履祥曾记载:一般人家 “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正与男事相类 男治田可十亩。女养蚕可十筐,日成布可二匹,或纺纱八两,宁复忧饥寒乎? ”反映出当时农村 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 B以织助耕是主要经营方式 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是体现的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经济思想。故选B。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 现商品经济的内容来; C项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强调了耕与织这两个方面,而且作者强调的也是这两个方面; D项说法错误,男子是家庭的支柱。 考点: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

26、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主要的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方式。在春秋时期产生,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明末清初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知识分子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讲 “经世致用 ”,这种现象 ( ) A是专制政治暂时弱化的结果 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是知识分子反思晚明理学空谈心性之弊端的结果 D是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 “经世致用 ”强调做学问应该有所用,而不能空谈义理。这是

27、对宋明理学以来空谈心性之弊端的一种反思。故选 C。 A项错误,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强化,而不是弱化; B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刚产生还很微弱,尚未形成一种思想潮流。 D项错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是 在 19世纪后期。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在对宋明理学思想反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下表是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表 年代 18361838

28、 年(平均每年) 1894年 项目 数量(万担) 比例 价值(万两) 数量(万担) 比例 价值(万两) 内销 165 29 76 78 1414 171 48 44 32 1467 外销 50 23 22 769 215 44 55 68 3317 产量 215 2 100 2183 386 92 100 4784 它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大幅增长 B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94年与 1838年相比,出口数量明显的增多,反映了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世界市场的需要而生产。故选

29、D。 A项只是现象; B项体现不出; C项也是说的现象。 考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点评:工业革命后,西方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大为增加,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了列强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材料中的中国的茶叶的出口量猛增就是能说明这一点。中国的原料供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之初,首先不在 权力意识 ,而是 义务意识 ,戊戌时期的维新派妇女首次提出 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 ”其主要原因是 ( )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中国妇女的觉悟 C女权运动的影响 D民族危机的严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义务意识 ”、 “天

30、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 ”可以看出当时的背景是民族危机不断地加深,不管男女,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故选 D。 ABC项都是其原因,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未从根本上分析,也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妇女解放的特点。 考点:近代妇女解放运动 点评: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加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去。材料既体现了在这一民族危机增强的情况下,妇女的民族意识也在觉醒的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都要从社会性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原理出发。 1908 年章太炎在排满平议中指出: “排满者,排其皇室也,排其官吏也,排其士卒也。若夫列为编氓,相从耕牧,是满人者,则岂欲傅(用刀刺)刃其腹哉 ”材料的核

31、心观点是( ) A争取民族平等 B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C驱除满洲民族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革命党人的革命目的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满人,而是反对的满洲贵族的统治,因为即使是满人,而从事的是一般的劳动,又怎么能是反对的对象呢。故选 B。 A项错误,核心观点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创立民国; 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D项是 辛亥革命的核心目的,但是材料主要是从反满革命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指的反满革命,但是这个革命并不是反对一切的满人,而是反对满洲贵族,是满人中的统治者。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

32、民权和民生三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都需要掌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说明( ) A民族团结意识增强 B革命阵营达 成妥协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平等成为共识 答案: B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型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 “开元通宝 ”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33、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1618 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80 1: 5 5 1: 11 7 1: 12 12 1635 1: lO l: 13 l: 13 13 1637 l: 13 l: 13 5 1: 13 1315 45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 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 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 ”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但关于欧元前景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有些专家称

34、 “欧元为政治货币 ”,预言欧元生存期不会超过十年。这显然过于悲观,低估了欧洲政治家的决心和能力。但欧元十周年后不久,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的潜在风险。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界定了欧元的基本属性,但马约阐述的欧元四大承诺全部被打破:政府债务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翻倍了;预算赤字没有得到控制;救援禁令同样遭到破坏;欧洲央行不再独立,却因为大量收购贬值的政府债券而危及信誉。 黄益平欧元危机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 10分) ( 2)据材料二,说明 16世纪晚期到 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10分) ( 3)根

35、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元的影响。( 5分) 答案:( 1)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分) 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之间商品交流频繁,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 6分) ( 2)变化: 16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 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 4分)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

36、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6分) ( 3)影响:欧元的诞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民众对欧洲身份的认同感;但是欧元诞生被赋予更多的政治意义,跨主权货币的承诺被打破,为欧元区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5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货币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分 析原因主要从秦实现大一统角度回答,宋代出现纸币交子,主要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贸易往来需要方面来回答;第( 2)问首先要分析材料得出中国金银比价 16 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 17 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的这种变化,分析原因要结合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外贸易

37、状况和中国商业发展情况来作答;第( 3)问对于欧元的评价,注意结合材料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既要看到它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带来的问题。 考点:古今中外货币的演变。 点评:货币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政治的 演变,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成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经济交流的重要任务。宋代的货币发展则是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出现了交子。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白银价格的降低和外国对中国的商品需求有关。国际市场打开,西方掠夺的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使得中国的白银价格降低。 20世纪初期,欧元诞生,是欧洲一体化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材料: 材料 鸦

38、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 “天朝上国 ”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统治者逐渐醒悟:也许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启用 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崩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擘。 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

39、行这种交往的工具 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 向。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 物态文化层,它将通过所谓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根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 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 (要求: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我认同材料 肯定洋务运动进步作用的观点。洋务运动是清统

40、治者中有远见的精英阶层,面对内外交困所发起的自强运动,他们将学习西方的主张付诸实践,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技术和思想,在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运动。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学习西方也主要体现在器物方面,却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同时改变了国人的观念,为以后往制度上学习西方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作为一次自强运动,虽最终失败,但在冲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和引导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 代重要的历史事件,虽然最终没有成功,起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为中国的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学生解答此题可以从洋务派创

41、办的一大批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使用机器生产并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从洋务派的消极方面进行分析,比如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办的企业还是属于封建性质等。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 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国名)之地 与(国相)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

42、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 “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明德先论于贱(底层百姓),而从政先信于贵(贵族),故愿慕公叔之义(仰仗叔父的声望)以成胡服之功也。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 “臣闻中国(中原地区)者,圣 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 ,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先时中山负(依仗)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用绳索捆绑)吾民,

43、引水围 ;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 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司 马光资治通鉴 ( 1)( 1)根据材料概括赵武灵王为推进改革所采取的策略。( 10分) ( 2)谈淡你对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改革的认识。( 5分) 答案:( 1)召集重臣商讨改革,形成推进改革的中坚力量;驳斥保守分子的反对言论,为改革做思想舆论准备;不畏世俗的反对和嘲笑,坚定改革目标;率先采用胡服对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力争长辈支持改革减轻改革压力。( 10分) ( 2)不

44、守成规、善于学习、策略灵活、措施务实、以身示范;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服饰改革是推动政治军事改革的重要举措。( 5分) 试题分析:( 1)从 材料中赵武灵王遣人赴公子成处说服其带头从事改革可以看出赵武灵王善于笼络变法人才,同时对顽固分子进行批判,并身体力行,带头改革。( 2)此题是开放性的习题。主要从改革的策略、民族融合和以身作则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赵武灵王改革 点评:赵武灵王的改革主要是 “胡服骑射 ”,取得成效后,齐楚等国纷纷效仿,使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缩短与中原人民的心理距离(当时少数民族在中原人面前有民族自卑感),加快各民族融合过程,这在一定意义上是秦统一各民族的思想准备

45、。胡服骑射因此也成为战国时期与商鞅变法齐名的重大变革事件。 【 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1年 9月 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 “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 21年,我们已逾 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

46、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4分) (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 5分)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 6分) 答案:( 1)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4分) ( 2)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 5分) 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 6 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 “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 ”可以看出苏联希望与美国合作,共同领导世界。( 2)从材料二 “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很容易看出美国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美国项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制度,维护霸主地位。美苏争霸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战后美苏关系 点评:二战后,由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美苏同盟关系趋于瓦解,矛盾不断地增加。 1947年美国挑起了冷战,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开始。冷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美攻苏守时期、苏攻美守时期和苏联与美国缓和苏联解体时期。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