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384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全球通史中指出: “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 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礼乐制度的崩溃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 “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意味着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所以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了,这时的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分封制走向崩溃,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

2、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走向崩溃。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图片只有第四幅涉及到了国共关系,故排除 A;图片中没有涉及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排除 B;第一幅图片与毛泽东思想无关,故排除 D;四幅图片都与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有关,故选择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丘吉尔曾说: “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 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

3、”“这一失败 ”的主要含义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D新大林模式的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 “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 ”应该是指克里米亚战争后失败的俄国,材料所说是指后来俄国因为沙皇的专制统治引发了俄 国的十月革命,这给帝国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故很惋惜,所以正确答案:为 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 “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 ”。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 A临

4、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广泛的政治自由 ”和 “最自由 ”可以体现 A, B、 C不符合史实, D不能体现题目中第一段材料,故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比较 1872年 -1894年和 1895年 -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 10万元) 时 间 商 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 国 人 办 合 计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5、 厂数 资本 1872-1894 53 47 9.6% 19 162 33.1% 103 280 57.3% 175 489 1895-1913 463 908 41% 86 295 13% 136 1031 46% 685 2234 注:外国人所办工业为 1843-1894年的合计。 商办企业发展较快 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所占比重大大下降 外国资本仍占优势地位 重工业落后,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关于重工业的数字,也没有企业所在地的信息,所以 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排除掉含 的选项。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

6、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 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这样表述: “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 ”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文人寡头政治极端守旧集团 ”是指清政府 中的慈禧太后集团, “百姓 ”则指农民,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史图片展时,展出了如下一组图片,并拟定了一些主题。请你为该组图片选择最为恰当的主题是 告工

7、人、士兵和 农民书发布 和平法令 列宁接见农民请愿代表 A十月革命,城市斗争的胜利 B十月革命,人民政权的胜利 C十月革命,让战争走开 D十月革命,工业化的到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工人、士兵和农民 ”、 “和平 ”、 “农民 ”等字眼就可以看出 B最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能完整的将三个图片都包括进去。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结果。 1958年 8月 23日傍晚,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 9月 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 “停火 ”,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门、马祖。 10 月 1 日蒋介石明确表示没有义务遵守杜勒

8、斯的声明,反对从金、马撤军。蒋介石此举客观上 A表明两党的分歧基本消失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C意欲断绝与美国 的关系 D说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党的分歧什么时候都不会基本消失,所以 A错误;单纯从蒋介石的这一句话不能说明他要断绝与美国的关系,故 B错误; D项的说法也证据不足;当蒋介石的说法至少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自己解决,没有必要听命于外国,所以 B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5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 “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 1919年开

9、始已酝酿了 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 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 ”这说明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 “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 ”可以看出是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才可能出现 “更接近 ”这样的结果,故选 D; A、C与史实不符, B项应该改为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之后得到广泛传播 ”才符合史实。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以下是威廉 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

10、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显示的是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之下,第一自然段则体现了新的力量在孕育,所以选择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欧共体的形成。 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 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 3句话概括: “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 ”其中,这里的 “政策大调整 ”主要指 提出了 “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 ”的新战略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

11、调整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同任何国家 或国家集团结盟 ”是不结盟,应是八十年代,与题意相符;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此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与题意相符;在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如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时间与题干一致;独立自主我国长期以来的外交基本政策,并不是 1979 年以来 的政策大调整,与题意不相符;故选择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外交政策的调整。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玉米原产于美洲,通过

12、新航路 开辟,美洲才和欧洲建立起联系,所以有可能在西欧市场上出现,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强调概念教学。有学者认为,少讲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场战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历史课对历史演绎背后动力机制的多种矛盾张力有所思考,学科核心概念(注意:不是观点)应围绕这些重要的矛盾张力来确定。如 “民族利益与王朝利益 ”、 “军队忠于党和军队忠于国家的不同影响 ”、“私利与公益的限度 ”、 “社会自由与社会公正 ”分别可从以下哪些历史事件中找到相应 的矛盾张力 A国共和谈美国内战三大改造人民资本主义 B戊戌变法

13、国共和谈公有化运动美国内战 C辛亥革命重庆谈判美国内战公有化运动 D美国内战国共和谈公有化运动戊戌变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体现的是维护民族利益,牺牲清王朝的专制权力;国共和谈围绕军队属于国家还是属于党有激烈的争论;公有化运动牺牲了个人的私利而会造成集体的公益;美国内战则社会上奴隶主对奴隶的控制的所谓 “自由 ”的失去带来社会公正的结果。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欧美代议

14、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内战(课标外)。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 ”包括: 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实行 “福利国家 ”政策 第三产业的 兴起 知识经济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第三产业在这之前早已存在,知识经济出现于 20世纪 90年代,都不符合题目所限定的时间,故排除 ,故 C为正确答案:。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5、。 康熙在 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 “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职此事也。 ”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皇帝给大臣下达旨意的本质用意应该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专制皇权的本质。 下列词文中反映宋代都市经济的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答案: A 试题

16、分析:宋代城市经济发达的主要表现是市场兴盛,城市繁荣,选项中只有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都市经济。 明太祖实录载: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可知明太祖的用意是要加强自己的皇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原因。 古代东西方的

17、政治制 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A唐朝的刑部 B宋朝的枢密院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雅典陪审法庭属于司法机构,唐朝的刑部就管司法,故两者职能相似。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陪审法庭。 从国旗的变迁,人们能够捕捉到相关的历史信息。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A国家领土变化 B思想文化变化 C国家性质变化 D国际地位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清朝黄龙旗代表封建的清王朝,五色旗代表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五星红

18、旗代表新中国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以 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朝国旗;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国旗;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五星红旗。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乙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丙 查阅到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等一手史料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丁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得出这是

19、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伯里克利的言论不足以说明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当时投票的陶片也没法证明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单依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不能得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故排除 A、 B、 D;一手史料就是研究当时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证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普罗塔格拉。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年宪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朝的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美国的 1787年宪法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也属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关系,故选择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的表现,英国权 利法案是主要涉及国王和议会的关系的法案,故排除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年宪法。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A B C D 答

21、案: A 试题分析: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北美独立战争发生在 1765-1783年间,应该在这个图示所涉及的时间之前,故排除掉含 的选项,从图示看,明显的看出多个折线代表曲折的过程,但是折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可见民主共和的趋势不可阻挡,故 对,所以选择 A为正确答案:。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史学家认为: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 “战胜国 ”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答案: B 试题分析:南京条约签订十年后,英法等国感

22、觉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所以其商品倾销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所以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 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与 “这一集体亮相 ”无关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 B 试题分析:台湾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的,是在1895年,所以 B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

23、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关条约。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 “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 “民国十七年 ”指 1928年,再根据 “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说明能促进土地集体耕种,所以可以推动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农业集体化。 综合题 ( 1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 “皇 ”,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 “帝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 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 “命为 制 ,令为 诏 ,天子自称曰朕 ”的建议。 ( 1)从秦始皇开始,为加强君主专制,必然会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那么中国古代秦朝、汉朝、宋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4分) ( 2)图 1、图 2、图 3反映什么制度?( 3分) ( 3)图 4反映了什么政局?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

25、这一问题?如何评价?( 6分) ( 4)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但权力的集中又容易导致 专制,以近代美国和英国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达到中央集权,又避免了专制的?( 4分) 答案:( 1)( 4分) 措施:秦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设刺史;宋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州郡长官。( 3分) 特点: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皇权。( 1分) ( 2)( 3分)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 3)( 5分)政局: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1分)原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发展和扩大;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1分)措施:收

26、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1分)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权,结束了割据局面 ,从此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但出现三冗两积的局面。( 2分) ( 4)( 4分)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同时规定三权分立,彼此间互相制约,又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采用任期制,从而防止了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人权力过大而形成专制。( 2分) 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权力受议会限制,没有实权,国家权力集中在议会和内阁,它们分别行使全国立法和行政最高权力。议会和内阁互相制约。( 2分) 试

27、题分析:( 1)措施:这一题属于纯记忆性试题,专门考查学生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史实记忆,记住即可回答正确。特点:注意审题 “据此 ”,指从监察官员和其职能就可以看出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是中央皇权不断加强,一是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 2)图一根据地图中的 “镐 ”、 “齐 ”、 “鲁 ”等可以看出反映分封制,图二根据 “桂林郡 ”、 “咸阳 ”等可以看出反映郡县制,图三根据 “东莱郡 ”、 “胶东国 ”等可以看出反映的是郡国并行制。 ( 3)政局:根据地图所反映的时间 “五代十国 ”和所学知识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分裂割据局面。原因:从两个方面考虑: 政治方面唐末的政策所致、封建经济本身的分散性所

28、决定。措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从军事、行政权和财权几个角度回答。评价: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一分为二的来评价。 ( 4)这需要结合所学英美两国的政体形式下,权力架构是怎么设计的来回答。只要基础知识熟练,不难回答。但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完整。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力架构;欧美代议制的确

29、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 1843年至 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 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 占总数的 69%。 另外, 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 30%。设在十三行的博济医院,即新豆栏医局,门庭若市,成为传教士扩大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 1848年,英国伦 敦会传教士合信( Benjamin Hobson)来到这里,在金利埠创办惠爱医院,一批先前已经入教、粗通医学的人,如梁发、梁柱臣、卢挺善、周勤堂等人供职其中。同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也办起学校和医所。 18

30、5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 Andrew Patton Happer)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三年后又开女子日校、寄宿学墅各一所。这是广州新式教育之始。 材料二 早在 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 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 材料三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

31、新成立的团体约 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 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 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传播有哪些主要途径 (2分 ) (

32、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分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3分 )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1分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对比说明了什么?( 2分) (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3分 ) 答案: (1) 出版书籍;设立医院;传播宗教;开设学校。 (2分 ) (2) 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时尚崇洋。 (2分 )原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及社会思想、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文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3分 ) (3) 政治局面

33、:民国初年组建了很多政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标榜共和 ,出现了政党政治的活跃局面。 (1 分 )说明:民主共和是大趋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官僚投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控制政局。 (2分 ) (4)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曲折(或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民主共和成为主要潮流,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思想文化:西方文化及习俗传入中国并逐渐被民众接受。 (3分 ) 试题分析:( 1)这题需要结合材料一来回答,所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由 “出版中文书籍、刊物 占总数的 30%”、 “新豆栏医局, 重要场所 ”、“一批先前已经入教、 供职其中 ”、 “办起学校和医所 ”、 “在广州开 办男子日

34、校 各一所 ”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 2)社会现象:由材料二中的 “趋洋附西 ”即可得出答案:。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中西之间的交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 ( 3)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三中的 “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 “就可以得出答案:。说明:从材料四的议席分配名额数,可以说明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地位,可分别从立宪派旧官僚和革命派两方面来看,另外还要看到辛亥革命带来的趋势,也能说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潮流。 ( 4)发展趋势:材料一提供的是社会生活和习俗方面的趋势,后边的几个 材料主要提供的是政治方面的发展趋势,再结合所学将经济方面的趋势写上就可以了。 考

35、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的潮流;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 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 (指马戛尔尼 )前来祝嘏 (福 ),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36、600 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 1844年 11月奏称: “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 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 (包容 )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 济者。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 2008年底,中国与 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 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 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 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 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 110

37、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 (2009年版 )、 2009年 10月世界知识画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分 ) (2)材料二 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2分 )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分 )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 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

38、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试题分析:( 1)对外态度: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所以要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根据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 ”和 “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可知其对外态度。影响:应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回答。 ( 2)变化:应结合材料二去回答,由 “夷情变幻多端 ”、 “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

39、有付之包荒 (包容 )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可以推知这 时清朝官员对外态度不再强硬,而是畏惧和软弱。原因:需要结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去回答,所以要将所学迁移过来。 ( 3)基本特点:需要结合三段材料,分别概括即可。主要原因:由于三个时期的对外关系的特点不同,所以原因要分别结合当时的国情去分析,分别写。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朝贡外交;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屈辱外交;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1分) 阅读下列材

40、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 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 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 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 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 德尼兹 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 “欧元 ”,无论到哪个 “欧元区 ”去买东西,都用 “欧元 ”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 “欧洲意识 ”。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 的提法就是 “平等的伙伴关系 ”。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

41、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 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 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 “美国因素 ”。(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欧元 ”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5分) (

42、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2分) 答案:( 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 2分) ( 2)欧洲:促进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 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5 分) ( 3)压制。( 1分)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 2分) (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2分) 试题分析:(!)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根据

43、材料一中的 “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 特殊地位 ”可以得知 “成立关贸总协定 ”是因素之一;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想到美国主导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国对西欧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也是其中的 “美国因素。 ( 2)题目明确要求从对欧洲、对国际政治、对国际经济三个角度去分析欧元的影响,只要审题明确,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 3)根据材料三中的 “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 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和材料四中的 “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 ”可知美国的真实态度,而材料三中的 “标准的提法就是 惯用的辞令 ”应该读出不是美国的真实态度。 ( 4)只要前三个题目做好,并把材料读懂,这一题不难得出美国与西欧之间关系的矛盾性特征。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 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共体和欧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国际格局的多极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欧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