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933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 “领地国家 ”的概念,其中 “领地国家 ”的特征是 :在封建制度下 ,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 ,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 ;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 ,对古代中国处于 “领地国家 ”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 “领

2、地国家 ”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 “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第一,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里的 “空前绝后的大意 义 ”是指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

3、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第一强调了民族意识,第二强调了民主意识,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因此 D表述符合题意。 B只说了民族方面; AC 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1999年 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 “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 ”(摘自凌志军交锋)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4、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 “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 ”“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 不需要美国参与 ”以及基辛格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判断只有 D 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

5、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 ) A “双重委托,双重监督 ”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 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已学知识可知宪法规定,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反过来,人大要向人民负责,要向选民述职,要自觉接受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的管理国家,选举 “一府两院 ”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委托 “一府两院 ”是第二重委托, “一府两院 ”要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这就是 “双重委托,双

6、重监督 ”的原则。而材 料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原则,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列宁说: “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 ”。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让

7、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物,并不是享有高度自治,必须在中央的领导下, 不合史实,排除;少数民族已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了中国各名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由此分析可知 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 ”屡见报端。 “冷战 ”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 “碰撞中磨合 ”

8、、 “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理解能力,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加强要求各国加强联系和交流,并表现在外交领域由对抗的冷战思维到合作共赢思维的转变,而且外交政策是以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作为基础,因此 D表述符合题意。而由材料中 “撞中磨合 、 竞争中协调 ”表明了尚未形成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 A;外交现象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各国外交政策实质性变化,外交

9、的实质仍然是以各国利益和综合实力为依据的,谋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这是永恒的,因此 B表述有误;现实中的冲突、碰撞乃至局地战争时有发生,因此 C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全球化、多极化趋势 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 “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 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

10、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全面解 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引文主要阐述了雅典直接民主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 D符合题意。 A与材料信息不符; B、 C与史实不符。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恩格斯曾说 ,“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雅典民主政

11、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理解分析的能力,题干中的引文阐述了古代希腊、罗马各阶层并不是享有平等政治权利,即人与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奴隶主的民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 B 不正确。 C 与材料不符, D 说法错误。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滥施刑罚,野蛮执法,是中国古代法制方面的一大弱点,而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在这方面似乎收敛的多,主要原因在于两者 A法律实施目的存在较大的差

12、异 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C司法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D法律的适用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比较分析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罗马法讲究证据,注重法律的程序性;古代中国属于 “人治 ”,执法过程中以个人喜好和性情而定的情况较多,由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法 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美国

13、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提取正确理解材料信息 “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主要表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决定的,即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

14、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该材料反映出 分权原则 主权在民 代议制原则 君主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联系已学史实可知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摘自法国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体现了分权原则、主权在民、代议制原则,因此 D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 1791年宪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

15、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 考资料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 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二程 之 洛学 出,复兴古学,方使 千载不

16、传之学 重放光明 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 内藤湖南, 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 4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4分) 答案: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 (2分 )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 ,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

17、分 )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 ,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 (2分 )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2分 ) (3)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 (2分 ) 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2分 ) 试题分析:本题以宋朝的经济作为突破口,考核宋朝经 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影响,特别通过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强调学生、调动和运动知识的能力。第( 1问)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来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材料一的三段文字材料分别反映了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饮食服务娱乐设施完备;城市

18、经济功能增强。第( 2)问,结合材料二,回答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从材料二中可了解宋朝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产生 ,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第( 3)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 的能力,回答两位史学家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材料三中内藤湖南认为 “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 斯塔夫里阿诺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的商业经济繁荣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和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

19、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 19世纪4090 年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人民走上反侵略求民主的道路,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冲击中国天朝大国观念,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的特征,排除 A。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 B错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

20、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 19世纪 90年代以后, C错误。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其中 “旧轨 ”指的是封建

21、统治秩序,而 “逸出旧轨 ”就是指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反映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由此分析可知 C的表述符合题意; A不合题意, B、 D虽然也涉及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但并非本质含义。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 资本和民族资本等经济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 体现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存在着继承关系 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A B C

22、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外资,官僚和民族资本虽然产生的时间有先后,且相互之间有影响,但不能说它们存在着继承关系,它们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 的表述不合史实,排除。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 中转站 。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23、 (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全面解读材料 的能力,由材料中的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可以看出,行省的权力相当大,负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权利,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 对下表中 “大臣 ”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

24、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lO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的 “章京 ”即可判断为清代,表格内容实际上阐述了大臣上交奏折后对奏折处理的详细过程,这一过程严密、规范,而这一过程中皇帝对奏折的批改是中心环节,对大臣奏折有绝对的决定权,而大臣只是笔

25、录旨意,上传下达,体现了是皇权的强化,由此分析可以判断材料是对军机大臣的职责的阐述,所以 D符合题意;而题干没有涉及宰相分工问题, A排除; B与题干无关, C只反应了其中档案管理周密这一特点,而 “文化日渐繁荣 ”与题干无关。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旧唐书 郑注传记载: “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文言文

26、,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引文 “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 ”“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 ”等信息可知政府要实行茶叶专卖制度,把老百姓的茶园都征用,官府管理采收,制作,贩卖茶叶,最后茶农只能赚到卖苦力的钱,也就是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的现象,由此分析可知 D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政府的经济政策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 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

27、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 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 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现象的表明古代商帮的发展缺乏坚实的根基,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所以

28、商帮发展缺少根基,缺乏商品生产的支持,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帮的发展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山塘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粮米 弘治年间 ( 1488-1505) 148.7万户 399270顷 13亩余 86600石余 3970斤余 3175匹余 2560270石余 嘉靖年间( 1522) 130.3万户 398566顷 35亩余 82965石余 4264斤余 3411匹余 2576888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

29、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 D. 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表格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在人们日常生活照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图表中明弘治、嘉靖年间,政府征收赋税以实物为主,说明了此事农业税收方式未反应出商品经济发展落后的客观需求,因此 A符合题意。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经济数据变化非常小,因此 B、 C表述均不合题意。数据只说了江西的数据,不是全国的, D

30、说法不对。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1911 年 12 月日本朝日新闻刊 登的一封信写到广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 ”材料表明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由题干信息 “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 ”“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 ”及已学知识可看出晚清积贫积弱,

31、经济发展的落后,中华民国成立时国力衰微,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由此分析 A 符合题意,而 B与题意无关,排除, C 材料中没有关于实业救国的内容,排除,中华民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 “可以大胆预 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 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而到了 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

32、,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 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 “革命 ”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

33、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 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与 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得

34、出 851年和l911年发生的革命运动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前者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在革命过程中都采取了暴力这一手段,排除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阶级,排除 B;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排除 C。而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辛亥革命提出 “平均地权 ”,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平均地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天朝田亩制度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古老的中 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

35、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 现代化 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D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 “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 现代化 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 ”主要阐述了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的表述不合史实,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洋务运

36、动,排除; B、 C偏离题干主旨,排除。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A “邑志详陈旧土 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B “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 C “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 D “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37、”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ACD均反应的是自然经济的情况。 B“北洋场 ”指租界中的 “北市 ”。北市的繁华已经超过了南市(城隍庙)。反映了上海开埠后的情况,因此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 时期 注册公司数 资本总额 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 每个公司平均

38、资本 1903-1908年 127家 5122万元 21家 40.5万元 1913-1915年 124家 2442万元 41家 19.6万元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表选择题,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主要呈现了 1903-1908年、 1913-1915年两个时期民族工业注册的数量规模的具体情况,由注册公司数及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可得出该时期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因此 A符合题意, B、 D的表述不合题意, C与题意无关。故选 A。 考点:经济结

39、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概括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 攻占汉口、广东 (州 )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 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 摘自 1938年 12月日本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 材料二 日军在当地独立生活的必要物资,及属于物资动员范围之物资,特别是对地下埋藏资源,帝国对华要求数额之全量应如数取得。但必须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圆满且恰当地取得之。同时应避免过分压迫民需,特别是食品资源。 摘自 1941年 1

40、月日本对华长期作战策略要领 材料三 每当学校举行朝会或逢到日本什么纪念日的时候,全部学生被命令向太阳旗致敬,唱日本的国歌,并听 “日满不可分 ”、 “民族协和 ”等训诫。 在伪满的修身教科书上,日寇尽量赞美与宣扬中国封建时代一套吃人的旧 礼教,如什么 “尊孔 ”、 “忠君 ”、 “以服从为伦理的第一要件 ” 摘自 l943年 9月解放日报、东北沦陷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1)分析材料一,概括归纳日本对华作战方针政策与战争初期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4分 ) (2)材料二中它强调通过 “正常的经济手段 ”取得一般物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资源不足日本推行了什么经济方针(

41、4)? (3)材料三揭露了日本怎样的侵华政策?日本大力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4分 ) 答案: (1)变化: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扶植傀儡政权。( 4分) (2)原因: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反抗斗争。方针:以战养战。( 4分) (3)政策:民族同化和文化愚民政策。目的:强迫学生接受封建奴才思想,培养对日本绝对效忠服从的年轻一代,便于进行殖民统治。(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战术变化,结合材料“长期的作战 ”“亲日政权的扶植 ”分析归纳即可。第( 2)问,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注释 “对华长期作战策略要领 ”可得出其原因是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反抗斗争

42、,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经济掠夺方针和具体的办法是以战养战。第( 3)问,由 “日满不可分 ”、 “民族协和 ”“尊孔 ”、 “忠君 ”、 “以服从为伦理的第一要件 ”体现了日本的奴化教育或文化愚民政策,从日本侵略者利益的角度看分析可知便于其的殖民统治。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日本动漫饿侵华政策及中国人民的抗日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近代

43、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 宿敌。然而, 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 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

44、 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6分)。 (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 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3分) (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4分)。 答案: (1)古希腊 :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 (梭伦克里斯提尼 );民主运动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3分) 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 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和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 3分) ( 2)法德

45、和解。欧洲走和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 3分)。 ( 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2分) 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南爆发。 (或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整理的 能力,解题时首先明确材料一中伊壁鸠鲁主张用妥协的法式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明确含义的基础上找出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发展中的具体妥协事例即可;第二小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

46、知识可知近代以来英国的 “光荣革命 ”堪称妥协斗争的典范,美国在制定 1787年宪法中也大量体现着妥协精神。第( 2)问,材料二内容描述的是法德和解现象,它是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前提,欧洲的联合对两极格局构成严峻挑战,也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量。第( 3)问,材料三的观点中观点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缺乏妥协精神,总是采 用一方完全消灭另一方的方式解决问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事例,持赞成和反对的意见均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 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的历史作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英美代议制的特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

47、义革命 国共两次合作、国共十年对峙、重庆谈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 因此, “狗剩 ”之类的名字就大行其道。 百 度百科 材料二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 (毛泽东)到 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烈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材料三 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 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 2011年 4月 28日,国家统计局 公布 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