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3991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选通考 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时认为: “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帮徇私之弊无由惩革 ”。这一选官制度 是世官制度的一种 是察举制度的延伸 与门阀制度相呼应 又称 “九品官人法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世官制度是世袭的贵族用了特殊阶级的地位世世做官,执掌国政,故 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

2、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人们评论一个艺术流派: “(他们)拥抱现实生活 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别具一格的是,他们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 ”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德拉克洛瓦 B凡 高 C列宾 D毕加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 “对色彩、光线和光 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 ”可以判断此艺术流派是印象派,根据所学知识,凡 高属于印象派。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印象派绘画 以下是世界四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标识按其正式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3、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 是欧盟标志, 1993年 11月 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图 是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正式成立;图 是亚太经合组织, 1989年成立;图 是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成立。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四大区域性国际组织 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 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 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 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地图反映的是朝鲜战争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朝鲜战争的产生背景是社会主义

4、阵营的最终形成。所以答案: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朝鲜战争 近代某一国际会议通过的一项条款说: “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以下对这一条款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反映了美国的外交胜利 出自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材料中 “友邦人民 ”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条约是一战后九国公约,条约要求各国在华权利均 等,实际上使用权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答案:选 C。 考点:选考

5、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九国公约 下列两幅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知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不包括 15世纪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A开始提出 “人生而平等 ”观念 B增强了人类共同属性的认识 C促进了 “地理大发现 ”行动 D促进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欧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两幅地图的变化可以看出,促成这次变化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增强了人类共同属性的认识,促进了 “地理大发现 ”行动,促进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欧化。所以答案: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

6、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在罗马法演进过程中,有一个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阶段,其间起主要作用的是 A梭伦改革的实施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然法思想的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 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在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过程中,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 “(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

7、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科教兴国 ”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B “教育革命 ”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准确获取能力。从材料 “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 ”可以看出当时扫盲教育存在严重浮夸风现象,由此可以判断这段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大跃进时期。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 中国政府签署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说: “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

8、宗旨的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表明 A中国最终放弃了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 B社会主义运动已不再适应新的政治生态 C中国开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D中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取得了实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非国际会议。根据材料中的 “亚非会议 ”“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信息,可以知道这是建国初期的中国外交状况, ABC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非国际会议 1840年 1月 18日,正在广州主持禁烟的林则徐向英国

9、女王发出一封谕英国国王书,说: “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 ”。这表明当时的林则徐 A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已作好防备英国武装挑衅的准备 C开始从器物上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D仍具有天朝上国的传统保守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林则徐是一个无知而又自大的清朝 官员。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 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 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 C南巡到曲阜,亲书 “万世师表 ” D御驾亲征,收复

10、雅克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清朝于 1684年设立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后于 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 A项是错误的;清朝顺治皇帝于公元 1653年的册封,达赖喇嘛这一封号就成为达赖系统的专用名称,公元 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 “班禅额尔德尼 ”, B项是错误的;收复雅克萨时,康熙帝没有御驾亲征, D项是错误的;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 ,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 ,亲书 “万世师表 ”悬于大成殿上, C项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康熙帝 在古代中国商

11、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A重农抑商政策与 “市署 ”机构的建立 B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 “交子 ”的出 D “海禁 ”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综合题 ( 26分)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

12、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二 谭 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 “兴民权之微旨 ”。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显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 “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和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 1)一句话概括汉、唐、宋丞相职权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 “罢丞相 ”之举措对君臣关系、决策机制、政体转型的影响。( 8分) ( 2)结合所学二,分别列举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主要政治观

13、点。分析谭嗣同等人推崇这三位明末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10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 8分) 答案: ( 1)趋势:丞相职权趋于被分散、被限制,权力趋于被削弱。( 2分) 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此后成立的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主子 ”与 “奴才 ”的君臣关系本质进一步体现;( 2分)皇帝实现了高度集权,六部直属于皇帝,增加了专制政治的独断性、随意性;( 2分)在国际政治经济变迁的大背景下,集权 趋势不利于中国向现代国家政治转型。( 2分) ( 2)列举:王夫之: “循天下之公 ”; ( 2分) 顾炎武: “众治

14、”(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 2分)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 ( 2分) 分析:这三位明末思想家,挑战正统、批判君主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分)谭嗣同等人为推动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运动,致力于新思想宣传,需要汲取历史资源。( 2分) ( 3)由于长期的专制主义传统,使中国近代政治转型起动较迟;深受西方列强侵略影响,具有后发性;中国政治转型与救亡图强联在一起;一波三折, 困难重重;从体制内改革转变到体制外革命;由于中国经济社会落后,思想启蒙不够,政治转型效果不彰。( 8分,每点 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得满分,不拘泥现成答案:。) 试题分析:(

15、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汉、唐、宋丞相职权演变的趋势:丞相职权趋于被分散、被限制,权力趋于被削弱。 “罢丞相 ”之举措的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此后成立的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主子 ”与 “奴才 ”的君臣关系本质进一步体现;皇帝实现了高度集权,六部直属于皇帝,增加了专制 政治的独断性、随意性;在国际政治经济变迁的大背景下,集权趋势不利于中国向现代国家政治转型。 (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三人的主要政治观点。谭嗣同等人推崇这三位明末思想家的主要原因:这

16、三位明末思想家,挑战正统、批判君主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 分)谭嗣同等人为推动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运动,致力于新思想宣传,需要汲取历史资源。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由于长期的专制 主义传统,使中国近代政治转型起动较迟;深受西方列强侵略影响,具有后发性;中国政治转型与救亡图强联在一起;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从体制内改革转变到体制外革命;由于中国经济社会落后,思想启蒙不够,政治转型效果不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废除丞相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7、 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历史 近代中国政治转型 ( 26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 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雇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4,605起, 1842年 31,309起 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8、 材料二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 “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 ”的社会 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 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 在 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三 1935年 ,社会保障法的颁布 ,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 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 , 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

19、济发展成为公民 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 20 世纪 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化等等趋势,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 6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世纪 30年代至 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 8分) (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

20、 20世纪 30年代至 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12分) 答案: ( 1)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和居住条件恶劣,并经常失业;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犯罪率高;工人滋生反叛情绪,工人运动兴起。( 6 分,得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 2)特点:有济贫法修正案等社会保障措施;但实行个人自愿原则,缺乏政府统盘考虑的保障制度(如养老金制度)。( 4分) 原因:由于自由放任主义风靡,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 的政府,主张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危机往往通过市场能自行解决。( 4分) ( 3)新变化:人民福利待遇提高,

21、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福利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对 20世纪 70年代的经济 “滞胀 ”出现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但正反两方面影响中,任一方面的影响最高得分不超过 4分。) 试题分析:( 1)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概括材料的能力。从材料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 ”“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 ”“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 ”

22、“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可以概括出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 “19世纪 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 “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 ”的社会保障措施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 ”“英国始终没有一 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可以概括出 19世纪 30年代至 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通过当时英国政府的自由主义的经济指导思想来考虑。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人民福利待遇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福利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对 20世纪 70年代的经济 “滞胀 ”出现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反对政 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的状况和福利制度;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