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3993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情境设置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 ,依据所学知五彩瓷是明朝出现的,青花瓷是元朝出现的,而珐琅彩瓷是清朝出现的,综合判断,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下表是 1978 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 GDP变化的比较表(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GDP相对构成

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 20 47 9 23 9 1995 19 9 47 2 32 9 2006 11 7 48 9 39 4 A第二产业增长比例最快 B十四大前后,第一产业逐渐衰落 C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D改革开放是推动三大产业变化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依据表格来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比较表格中第二产业由 47.9到 47.2再到 48.9,第三产业由 23.9到 32.9再到 39.4可见第三产业增长比例比第二产业快, A错误;十四大于 1992年召开,表格中无法说明第一产业在十四大前后逐渐衰落, B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

3、构 逐渐趋于合理, C错误;题中表格展示的是 1978 2006年三大产业变化比较,抓住从 1978年开始这个时间起点,可见 D这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产业结构调整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世纪 “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 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 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答案:

4、C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指的是在意识形态上作为社会主义标签的 “计划 ”经济和平等原则给了资本主义以改革的灵感。战后西方各国福利制度逐渐完善,就是借鉴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 19世纪 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 序应为: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中国 “一五 ”计划完成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A B C D 答案:

5、 C 试题分析: 1957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一五 ”计划是 1953到1957年,但一五计划是提前完成的, 1961不结盟国家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 1968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原因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 a、 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以图示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工业革

6、命的掌握。根据 “手工工场 工厂制 ”可判断 “b”处应该填 “用机器制造机器 ”,故排除 A项和 B项;再根据 “采矿冶金 ”和 “动力蒸汽机 ”之间的关系,随着 动力蒸汽机的运用大大的推动了采矿冶金业的发展,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解决交通运输的问题,故 “a”初应填 “交通运输业 ”,正确选项为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过程 2013年 4月 8日,英国 “铁娘子 ”、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她在生前曾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宣布 中国政府决定于 1999年 7月 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

7、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 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 律基本不变 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 1990年 4月 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0年 4月 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号公布 自 1997年 7月 1日起施行。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香港回归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符合合意的是 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 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强调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 ”,再依据所学知 均符合题意,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并不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而是 因为前期党错误的判断了形式犯了 “左 ”倾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方针政策的调整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

9、官职,因心层,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 “敕 ”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 “斜封墨敕 ”。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描述了唐中宗由于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官拜职,从而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 “斜封墨敕 ”这说明了在三省六部制下皇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 “小品 ”: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

10、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 路不拾遗 ,谁曰不宜! ”小品所反映的 “路不拾遗 ”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 “小品 ”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分析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 ”“ 路不拾遗, 谁曰不宜! ”结合所学可判断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 造成了商路和贸易

11、中心的变化 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早期殖民扩张指的是 “16 18世纪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 扩张活动,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扩张活动客观上为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因此排除 , 项均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影响 第一次明确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不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的会议是 A十二届三中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 D十五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2、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十四大上,而明确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就是不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十四届三中全会 “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麻辣土豆丝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自己新购置的无袖旗袍来 ”。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 “中西合璧 ”风格的是 无袖旗袍 穿衣镜 麻辣土豆丝 四合院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问的是 “中西合璧 ”风格

13、,依据所学知无袖旗袍是中西合璧的,穿衣镜体现不了中西合璧,土豆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西方传到中国的,麻辣口味的土豆丝体现了中西合璧,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住宅,故选 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南方谈话作了一个很深刻很准确的历史评价。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 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下列属于当时“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的是

14、: 厂长负责制是否削弱了党的领导? 私营经济是否动摇了社会主义?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邓小平南巡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姓 “资 ”和姓 “社 ”的标准问题,同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成功的解决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长期困扰着人们的一系列问题,据所学知 均符合题意, 1978年 5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观点,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巡谈话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 21.1万的纽约州提

15、议: “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 ”乔治 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 4.1万人口)提议: “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 ”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A总统制共和制 B两院制议会 C三权分立 D联邦制 答案 : B 试题分析:根据 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两院制议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以各州人口按比例选举产生,以此解决大小州之间的矛盾。故选 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 “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 ”

16、“这项神圣的艺术在日耳曼已生根发芽,应移植到罗马。 ”这里说的 “发明 ”是指: A火药技术 B造纸技术 C活字印刷 D指南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对欧洲的影响。题干中 “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 ”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哥伦布传(美 莫里森)中叙述道:在欧洲大陆上岸的时候,哥伦布带着的是有骡子驮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 “印度 ”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 “标本 ”。材料中的 “印度 ”纪念品有 A象牙、宝石 B茶叶、陶瓷 C

17、别针、镜子 D玉米、马铃薯 答案: D 试题分析:哥伦布到的是美洲而不是亚洲,因此不可能 有象牙、宝石、茶叶、陶瓷这类亚非特产;别针和镜子欧洲本来就有,犯不着从大老远带到欧洲。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 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 (长安 )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B “五陵少年金市东 ”, “笑入胡姬酒肆中 ” C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 D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

18、上酒楼 ”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选项, C所描述的商品和题干描述不符, D项没有涉及市场所买卖的商品种类, A项涉及的商品是 “江货 ”,应该指的是一些水产品,与题干所涉及的珠宝玉石等无关, B项五陵代指富人,此句大意是有钱公子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玩),这里的金市指的就是长安的西市,所以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发生在洋务运动期间交通或通讯方面的变化是 A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成立,新式水运业诞生 B福 建的海军飞机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C “大清邮政局 ”宣告成立,近代邮政起步 D无线电报传入中国,推动了电信事业的发展 答案:

19、A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指的是 19世纪 60 90年代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分析选项,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为 19世纪 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故选 A;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 ,排除 B; “大清邮政局 ”是 1896年宣告成立的,排除 C; D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无线电报不是推动电信事业发展。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 具的进步 水运和航空 1974年,在西沙海战期间,蒋介石收到一份急电:中共海军导弹护卫舰,企图穿越台海海峡。蒋介石命令:让路。当天,人民海军的导弹护卫舰顺利通过台海海峡,这是 25年来的第一次。蒋介石这一态度反映

20、了 A新中国海军力量的强大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 “九 二共识 ”具有历史基础 D海峡两岸关系开始解冻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 1974年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西沙海战爆发,中共海军护卫舰企图穿越台湾海峡,蒋介石命令让路,这说明明了蒋介石认同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这为后来的 “九 二共识 ”奠定 了历史基础,故选 C; A项说法有误, B中美关系改善是在 1972年, D两岸关系开始解冻是在 1979年以后。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两岸关系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 “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 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21、 ” 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B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稍难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相 关知识点。材料大意是说此举若成功王权可以被限制获得民主自由不再需要克伦威尔式的革命克伦威尔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和发展。英国人选择了光荣革命的方式来实现目的。这一历史事件指光荣革命。据此本题选 B项。 A、 C两项是 1689年权利法案的意义, D项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国革

22、命 汉武帝时期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在政治制度上,通过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使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其 “定型 ”的主要表现在 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 巩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确立摒弃法治,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明废宰相,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汉武帝的治国理念为外儒内法,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中吸取了道、法、阴阳五行思想故 错误 汉武帝在中央设御史台,西汉初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在地方各州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 地方沿袭秦郡县制巩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故 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

23、政治制 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他谴责了独裁,但未触及专横的权力;他抛弃了个人崇拜,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个人崇拜的体制,以下言论或行为符合该领导人的是: A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 ” B “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 ” C “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 ” D “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是赫鲁晓夫,与之相符合的言论只有 B项。 “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 思想; “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 ”是勃列日涅夫的思

24、想主张; “马克思认为理论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是斯大林的思想主张。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对 18至 19世纪上半期十三行贸易兴盛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B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历来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 答案: B 试

25、题分析: 18世纪到 19世纪上半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知允许广州一处对外贸易,并且由十三行统一管理严格限制民间的外贸,可见 B项的原因是不符合史实的,故选 B; ACD三项均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 闭关锁国 1956年,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党和政府进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探索, “八字方针 ”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的典型符号。下列 “八字方针 ”不属于 1956年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重点方针,迎头赶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是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

26、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是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决议里正式确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大字方针 1960年提出的,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是1956年周恩来 主持制定 12年规划,作为规划的指导方提出的,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八字方针 在华山玉泉院内有众多的石刻,冯玉祥将军在民国十八年的题词特别引人注目(见下图)。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这是冯玉祥在 1930年的题词 冯玉祥是老同盟会成员,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体现了冯大将军忧国忧民的远见卓识

27、 此时中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史实的再 现能力,民国十八年为 1929年排除 ,冯玉祥并不是同盟会的成员排除 , 均正确 ,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冯玉祥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 各行省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 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 ,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

28、构的性质。 国史概要 材料三: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 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 至公元二十八年( 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成四等 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中国古代史 ( 1)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罗马帝国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省有何不同?( 6分) ( 2)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 相似之处?分析指出罗马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 6分) ( 3)罗马法与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10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9、( 2分) 答案: ( 1)相似:都是在领土扩张过程中逐步设立的;不同:罗马行省总督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元朝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6分) ( 2)相似: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区别: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他们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 6分) ( 3)影响:罗马法维护了帝国统治 ,促进了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成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产生了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 10分) ( 4)认识:罗马法与元朝行省制度都是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先进的

30、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给 2分) 试题分析: ( 1)依据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 ”和材料二 “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 ”可以 归纳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都是在领土扩张过程中逐步设立的;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 “各行省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 ”和材料二 “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再结合所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罗马与元朝行省的不同。 ( 2)依据材料三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 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 至公元二十八年( 1291年),编成至元

31、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 ”在依据我们对罗马法的学习可知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三 “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 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并结合我们队罗马法的学习可得出他们的不同点。 ( 3)罗马法与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别产生的影响,属于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掌握,可依据课本所学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即可。 ( 4)考查学生的基本史观问题,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说不管是罗马法还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都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各自的国家都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我们在分析比较时不能够厚此薄彼,要坚持文明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来认识问题即可。 考点:古

32、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从 1793年到 1840年,历史给了主权独立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乾隆盛世以自我为中心的 “天朝心态 ”完全堵绝了西方传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信息,闭关锁国的清廷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采取了麻木不仁的态度。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

33、 世界文明 史 (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 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通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实现了 “政治制度的改变 ”和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 8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93年到 1840年近半个世纪造成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态度的原因。( 4分) 答案: ( 1)政治制度的改变: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4分)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形成。( 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 2)统治者自我为中心的 “天朝心态 ”;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闭关锁国;对外来挑战的麻木不仁;腐朽落后的君 主专制制度。( 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4、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学生的恶史实再现能力,注意题目中问的是 “15 19世纪 ”上半期,根据课本所学知这个时期西方实现 “政治制度的改变 ”和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方式实现的。 ( 2)分析材料从 1793年到 1840年近半个世纪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态度是一种抵制和漠视的态度,依据材料中的 “天朝心态 ”“闭关锁国 ”等信息,再依据课本所学可从政治上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及闭关锁国的政策,思想上 “天朝上国 ”的心态,经济上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等角度进 行回答即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欧美代议

35、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美、法、德等国代议制的确立 方式;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战争前夕的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汉武帝通西域后 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贸易,汉朝为了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往来于贸易,修筑道路,设置驿馆。汉朝丝绸 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流入汉朝。 国史概要 材料二:明代中后期,苏州罔籍(不依靠)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 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及意义。( 8分) ( 2

36、)问: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苏州丝织业中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情况如何?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6分) 答案: ( 1)条件:汉武帝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强化;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国丝织业发展,丝绸产量大;西方对中国的丝绸有巨大需求;中华文明程度高,有强大吸引力。(答出其中 3点即给 6分,另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意义:密切了沿路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答出其中 1点即给 2分,另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 2)现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情况: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矿禁等政策限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6

37、分)。 试题分析: ( 1)材料中的 “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贸易 ”说明中华文明程度高,有强大吸引力, “汉朝为了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往来于贸易,修筑道路,设置驿馆 ”说明政府重视, “汉朝丝绸 成了罗马元老院议 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 ”说明中国丝织业发展,依据这些信息再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回答即可。 ( 2)依据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这种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依据所学知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由于受到封建阻挠是缓慢发展的,缓慢发展的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上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官府控制下的外贸;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 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