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3994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重庆万州高级中学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记载,公元前 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试分析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的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为了强化皇权,秦始皇进行封禅活动,为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尽管这一活动也具有 A、B两项所述之意,但 A、 B两项都

2、不是其主要目的。 D项仅仅是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的幌子。故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 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 1970-1973年的逆差,如表所示,这种现象表明 ( ) 年代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73年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 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

3、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美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可以看出西欧、日本的发展。 知识性错误,可以直接排除。 项正确,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才使得美国对日本和西欧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的现象; 项明显错误,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尚未最终实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其形

4、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斯大林格勒会战,对整个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二战的转折点,故 D项不正确。 A项正确,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项正确,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战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C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戴维营协议 ”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

5、里程碑,成为 “以土地换和平 ”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 “戴维营协议 ”重要文件的是( )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 “戴维营协议 ”。故选 C。 A项巴以临时和平协议是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的决议; B项是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协定; D项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是 199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签订的协定, ABD三项均不属于戴维营协议

6、的内容。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中东战争。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 “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 技革命, 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 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 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新产业及经济结构新特点的准确理解。 B、 C、 D 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及产业结构新特点。 A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7、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88年 7月 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 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 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时间 1788年可以看出,此时通过了美国 1787年宪法,从材料 “愚蠢的船主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离港 ”可以看出这是说的美国确立的联邦制政体。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也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故选 A。B项错误,分权制衡原则主要说的是国家机 构之间;

8、 C项错误,共和制在美国建立之始就确立了; D项明显与材料无关,主权在民主要说的是总统和议员等由选举产生。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治体制。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 ) 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 “自我 ”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苏格拉底不反对研究人类社会,主张发现自我,故 A、 C

9、有误。 B 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表明 D 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此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独立自主 D不结盟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 ”,可判断 D 项为正确答案:。本题易错选 C 项,独立自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外交的总方针,未发生过变化,而题干问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 C 项不符合题意。A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 不结盟政策。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材料所示的变化,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 “平均地权 ”的思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 “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可见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根据地生产以巩固政权,因此选 C。 AD项错误,无法体现材料中“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的内容; B项错误,并非根本目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

11、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实施群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主要作用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了西藏和澳门的政治制度,西藏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故选 C。 A项错误无法从材料图片中看出是使用群体的不同; B项错误,权利的大小不一样,但是不是最主要的不同; D项错误,二者建立的目的不同,作用也不相同,主要是由于 C项社会制度不同决定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特别行政区。 下面是 190

12、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 是 ( 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了自保 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2 年后商会数量迅速增加,反映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与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有关, C正确 A项明显错误,列强侵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是阻碍作用,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是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的; B项错误,民国建立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项错误,商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服务的 ,政府倡导使用

13、国货。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商会的数量的变化。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的理念,同时又认为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 “以人为本 ”“无为、无欲 ”,结合 “百家争鸣 ”所学,分别体现了 “以人为本 ”-儒家思想, “无为、寡欲 ” 体现的是道家的主张。故选 B。法家思想主张用严刑峻法来

14、维护统治;墨家则是主张兼爱、非攻,因此 AC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与道家思想。 综合题 ( 28分)近代中国多苦多难,无数仁人志士、阶级、政党为国家的富强和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摆脱了民族压迫,赢得了独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提高对 “现代化 ”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 “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 ”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 “器物 ”被解释为经济, “制度 ”被解释为政治, “观念 ”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 “层面 ”被 “方面 ”取

15、代,物质 (器物 )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 “经济现代化 ”被突出地强调 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或领域 )都包含着物质 (器物 )、制度和观念 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层面 材料二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1921年 7月 ) 材料三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大群众

16、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3年 6月 ) 材料四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926年 9月 ) (1)材料一关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6分 )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

17、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 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 (6分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导致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6分 )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6分 ) 答案: (1)主要观点: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 (2分 ) 辛亥革命影响:器物层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层面,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文化层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分) (2)转变:从对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党内合作)。 (2分 ) 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国民党比

18、较革命的 党; 中共还不强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共产国际的决议; 孙中山愿意同共产党合作;打倒列强、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心愿 ( 任答 3点 6分 ) (3)直接结果:国共合作实现 (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 (2分 ) 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4分 ) (4)认识发展: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3分 )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3分 ) 试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的诞生及国民革命。( 1)从

19、材料 “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 “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 ”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 “器物 ”被解释为经济, “制度 ”被解释为政治, “观念 ”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 ”等信息进行分析。( 2)前一问结合材料一中的 “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材料二中的 “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回答。后一问要抓住材料二中的中共对国民党和无产阶级的认识及共产国际的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3)实际上考查国共合作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回 忆所学知识,从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作用等方面回答其影响。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可从共产党对

20、革命武装和革命的领导权方面的认识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 24分)整个 20世纪,世界的格局和形势发生了多次大的变化,这是多种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某文科班举行课堂讨论,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 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 (甲)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

21、点! ” (乙)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丙)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 (丁)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材料四 可能是一个 “冷战 ”结束了,另外两个 “冷战 ”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 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材料五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2、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 1)如果你支持材料一中甲同学的观点,请说明历史依据。( 6分) (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一战后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 6) ( 3)材料三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6) ( 4)依 据材料四和五指出材料五中 “国际形势的变化 ”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面对当前形势,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 6分) 答案: (1) 建立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6分) (2)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

23、权;法德两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6分) (3)正确。( 2分)原因: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拆散了英日同盟,限制了日本海军,打 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建立起战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引起日本不满。日本极力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 4分) (4)含义:两极格局解体, “冷战 ”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分) 突出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分) 应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抓住机遇

24、,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抵制和反对腐朽势力的渗入,维护国家安全与独立。 (任答一点,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也可 )( 2分) 试题分析: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及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更是容易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来比较考查。本题以一战后列强的竞争为主题,创设一种新情境,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1)实际要求回答一战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可以从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影响和国联的建立等角度进行分析;( 2)需明确材料一中涉及美、英、法、德四个国家的关系,材料二涉及美日两个大国。帝国主义国家关系错

25、综复杂,有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有对地区霸权的争夺等。( 3)结合华盛顿会议对日本的影响来思考。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遏制了日本在西太平洋方面的扩张的步伐,虽然自己的已有的侵略权益得到列强的承认,但是还是对新的国际秩序强烈的不满。( 4)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形势的变化是指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联系史实可知,多极化加强的表现,有苏联解体,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第 2问,根据材料中 “国际形势总体上仍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 ”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如何应对,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 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