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400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带解析) 选择题 18401842 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 “地方性事件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答案: A 1945年 10月 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 “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

2、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 ( ) A “独立、自由、民主 ”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B “统一、富强 ”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C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答案: C 根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1937年 8月 13日至 11月 8日这一期间,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作为研究抗战的一个史料,下表可以说明下述哪一历史结论时引用 ( ) 项目 时间 上海方向 华北方向 死 伤 总计 死 伤 总计 1937年 8月中 234 1112 1346 615 2367 2982 同年 9月 29日前累计 2528 9806 12 33

3、4 2300 6262 8562 同年 10月 14日前累计 3908 15 843 19 351 不 明 同年 11月 8日前累计 9115 31 259 40 672 不 明 A.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致华北日军死伤 8562人 B进攻上海、攻陷南京时日军死亡数超侵略华北日军死亡数 C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积极抗战致使日军死亡难以数计 D淞沪会战时虽上海失守但也使得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答案: D 浙西南根据地是由毛泽东培养出的干部,运用井冈山斗争经验、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创建起来的。丽水人民把浙西南根据地亲切地喻为 “浙江的井冈山 ”。讲解此部分内容时,下列最适合历史教师借

4、用为辅助性图片的是 ( ) A纸币 B标语 C地图 D漫画 答案: B “鄂师既举,各省尚多迟回观望 ”,沪苏志士 “冒诸险艰,创义于沪上。尔时大江震动,纷纷返正 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此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 ”。孙中山这番言论有感于 ( ) A沪苏志士推动了湖北军政府成立与清政府的瓦解 B沪苏志士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创造了有利形势 C迫于袁世凯的反革命威压被迫妥协退让 D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潮的迅速到来 答案: B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买 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

5、的 “它 ”是指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6002000 ,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 “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 ( ) A革命比建设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答案: B 在清政府决定利用义和团反帝之后,清廷主管外交的大臣许景澄、袁昶联名上书道: “今朝廷方与各国讲信修睦,忽创灭洋之说,是为横挑边衅,以天下为戏。 团民非义民,不可恃以御敌,无

6、故不可轻与各国开衅。 ”对这份上书,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义和团运动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加剧 B两人反对义和团的 “扶清灭洋 ”口号 C清政府内部关于是否开展反侵略斗争矛盾尖锐 D两人反对清政府利用义和团运动 “灭洋 ” 答案: D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 “旨准颁行 ”的 “真道书 ”才能在世上流通, “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 (圣经旧约 )、新遗诏圣书 (圣经新约 )、真天命诏书也 ”,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答案: C 费正清在

7、观察中国中写道: “从 1901年到 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 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A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 “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 ”。其依据是 (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

8、内容: “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 ” 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 B 综合题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 “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 ”, “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 ”。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 “激进主义思潮 ”

9、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 “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 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 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

10、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三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 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 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

11、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 1924年北上宣言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 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1)角度:政治意义 (或民主政治 )。 功绩: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 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注意:全方位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 (3)变化: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帝国主义为 “友邦 ”,对其抱有幻想;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 “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 ”,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 治。 原因: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受挫的教训;目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得到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自身不懈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