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4004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 2反馈检测:第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带解析) 选择题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 ( )。 A 20世纪 50 70年代 B 20世纪 40 50年代 C 20世纪 20 40年代 D 20世纪 80年代 答案: A 有人认为, 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A B C D 答案: C 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

2、,以下比喻体现了 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 )。 A “守夜人 ” B “中间道路 ” C “大管家 ” D “甩手掌柜 ” 答案: B 二战后西方国家注重经济模式的创新,强调 “看不见的手 ”和 “看得见的手 ”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该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 )。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答案: D 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 1946 年政府将 800 家公司收归国有; 1947 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 )。

3、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 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答案: C 下面为美国 1970年、 1979年就业人口结构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1970年 1979年 农业人口 5% 3% 制造业人口 30% 13% 服务信息业人口 15% 72% A.第三产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 B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 C是 “新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 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产业结构 答案: C 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 “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这里 “右转 ”的意义

4、是 (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答案: A 为了克服经济的滞胀状态,美国和英国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手段是 ( )。 A强化干预 B减少干预 C放弃干预 D自由竞争 答案: B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受罗斯福 “新政 ”影响的有 (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资本的社会化 “新经济 ”出现 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 A B C D 答案: C 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1960、 1970、 1980年分别为18%、 23%、 28%,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

5、。这表明美国 ( )。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 “滞胀 ”阶段 答案: A 综合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20世纪 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2010年 6月,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多达 3万名示威者响应在野党、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号召走上街头,要

6、求政府撤回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计划。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世纪 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4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计划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背景。 (2分 ) (3)根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如何认识。 (4分 ) 答案: (1)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使个人独创精神减弱,财富创造意识削弱。 (2)背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趋缓;全球化造成资本外流,税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加大;欧洲一体化的挑战等。 (3)现象: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认识: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前提;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要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