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402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带解析) 选择题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这首流行于 20世纪 30年代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 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 答案: A 下列图片反映 2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一种经济,这种经济是 ( )。 A “新经济 ” B互联网经济 C第三产业 D新经济政策 答案: A 从 20世纪 50年代起,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其不同做法是 ( )。 A是否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是否强调政府在经济计划中的主导作用 C是否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 D

2、是否以政府保证市场 答案: B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 年增长率 1968 1972年 3% 2% 8% 1973 1975年 4% 3% 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 大力发展 “混合经济 ” 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 B C D 答案: A 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 1946年,政府将 800家公司收归国有; 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 )。 A英国开始走上

3、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 “英国病 ” 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答案: C 罗斯福 “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 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被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誉为 “民主巨星 ”。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评价 的依据是 ( )。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 C罗斯福通过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制度靠拢 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答案: B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 A亚当 斯密: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

4、加干涉。 ” B萨伊: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 C凯恩斯: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惟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 总揽。 ” D马尔萨斯: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 答案: C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政府 )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 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 B 据记载,罗斯福实行新政后两年多的时间,美国农产品价格

5、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家 ( )。 A实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B调整农产品结构,防止农产品过剩 C调控市场,降低农产品价格 D实行以工代赈,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答案: B 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中,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 )。 法西斯势力猖獗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 A B C D 答案: C 胡佛在 1928年的竞选演说中夸口说,如果他当选总统,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可是不久却出现了下图中的情况。其原因不包括 ( )。 A胡佛太过于相信 “自由放任 ”的传统经

6、济思想 B胡佛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C胡佛认为美国制度完美无瑕 D胡佛认为政府应该把失业、救济等问题解决好 答案: D 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 )。 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答案: B 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该书作者把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 )。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

7、配,导致财政干预过多 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不堪重负 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B 综 合题 材料一 华盛顿 (1933年 )6月 16日讯 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 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 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 华盛顿 8月 19日讯 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

8、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 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以上资料摘自纽约时报 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出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 选自大国崛起 美国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 “复兴的计划 ”是 “史无前例 ”的?其目的何在? (4分 )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 (3分 )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 “贫 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的? (3分 ) 答案: (1)此前美国政府采取 “自由放任 ”政策,不干预经济生活;通过改革摆脱经济危机。 (2)来自企业主。罗斯福将动用国会授予他的权力干预经济,迫使烟煤矿主等企业主们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 (3)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实施 “以工代赈 ”;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