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广西宾阳高中高三 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开始的时候姓氏反映了血缘关系,特别是指贵族的血缘关系,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反映的就是宗法制的强盛,反映的就是宗法制的盛行,而后来随着宗法制的衰落, “百姓 ”也就成为了普通民众的通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衰落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 “保卫性措施 ”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 “保卫 ”性措施,属于 “保卫 ”性措施只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冷战
3、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 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 “热战 ”不可避免 B要用 “热战 ”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 “热战 ”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份 “秘密 ”报告、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冷战的确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考 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
4、争 华盛顿在 1787年 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 “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 “彻底变革 ”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刚一建国,成立的是松散的邦联制,中央没有权力,年轻的美国立即陷入了窘境,而只有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才能使美国进入正确的道路。所以,这里所说的 “彻底变革 ”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考
5、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是联邦议会而不是 “帝国议会 ”。所以,随着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这个帝国中各邦代表也就组成
6、了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联邦议会 公元前 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 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古代雅典妇女当然不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7、而经投票,陪审法庭判一下层女子无罪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只能是在古代雅典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民主原则 贯穿司法过程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具有强烈的 “集体 ”荣誉感,如果一个公民为赢得 “个
8、人 ”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则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陶片放逐法 19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 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直到 1979年才有的事情。尼克松访华说明中美两国不再是互相敌视的关系
9、。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本身也是一个错误的描述。所以,尼克松访华只能说明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而已。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据新华社对 1972年 1 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 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 88个,和 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 “五大洲 ”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足以证明重点建立与 “亚非 ”的外交关系是错误的。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 “五大洲 ”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却足以证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则属于新时期外交的成果。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年 8月到1949年 8月,共安
11、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批,其中有 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 1948年 8月到1949年 8月属于筹建新中国 的历史时期,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则是在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所以,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12、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 “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 “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是在苏维埃建立之前的事情,所以排
13、除 A。从时间上来看 “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的确是是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
14、在本题中的时间界定仅仅是自秦汉至宋元,并不包括明清时期,然而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就是指 明清时期才有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 综合题 ( 19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
15、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 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 毛泽东战争和战 略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16、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人的路 ”发展到 “走自己的路 ”。分别说明两个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 ”和 “走自己的路 ”各指什么?( 6分) (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 “走自己的路 ”的历史背景。 (5分 ) (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什么事件 ( 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简要谈
17、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2分) (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 “走什么路 ”问题有什么认识?( 2分) 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 ”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走自己的路 ”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1分) 新中国成立后: “走俄国人的路 ” 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分) “走自己的路 ” 经过不断的探索,最 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 (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18、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5分 ) (3)邓小平南方谈话。( 2 分)核心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 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分) ( 4)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 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 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分)(注: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人的路 ”是指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的城市革命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自己的路 ”则是指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人的路 ”是指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仿建立起类似于斯大林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 “走自己的路 ”则是指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 “走自己的路 ”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
20、法 斗争的条件,敌人都武装到了牙齿,更重要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另外,也是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走自己的路 ”的历史背景的客观原因。 ( 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所以,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显然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其核心思想。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也开始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属 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影响。 (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 “走什么路
21、”问题有什么认识主要指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论是中国革命还是建设道路要两条路都要兼顾,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而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是更根本的,国外的先进经验即使再先进也不能照抄照搬而忽略国情。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18 分)中华 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2
2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期的三个外交成就( 3分) ( 2)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三次建交高峰。指出图中建交最高峰时期的关键性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6分) 材料二 自 1999年中国正式宣布派遣高素质警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公安部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国际维和工作。从 2000年向东帝汶派出维和警察以来,已先后向联合国 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 1569人次。其中。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 8支 1000人次。 中新网 (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有何建树 ( 6分) 材料三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
23、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申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 4)阅读材料三,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3分) 答案:( 18分)( 1)成就: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国际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万隆会议, “存同求异 ”的提出促成了会 议取得积极成果。( 3分) ( 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分)有利影响:中日建交;各国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有利于国家统一。( 4分) (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活跃在地区性国际
24、组织中,为促进地区性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赢得了一个稳定和平环境。( 5分) ( 4)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 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 1)建国初期的三个外交成就主要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在万隆会议上 “存同求异 ”的提出则促成了会议取得积极成
25、果。三个外交成就的外交成就一定要把时间界定在建国初期即可。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三次建交高峰,但本题考查的是建交最高峰时期,而建交最高 峰时期的关键性事件当然是指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该事件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中日建交,中日冰释前嫌,各国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美三个公报为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从而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解决好中国的统一问题。 ( 3)新时期我国的外交建树主要体现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为促进地区性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重
26、大贡献,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 的睦邻友好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稳定和平环境,利于中国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4)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是指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出现经济开发区,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开放 14个沿海城市,长江流域沿江城市的开放,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有点、有线、有面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上海浦东的开放和长江流域重庆的开放被称为 “龙头 ”和 “龙尾 ”的开放。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技、管理经验、引进外资等等目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 化 三次建
27、交高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 3、第 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 “命运 ”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 民法大全 请回答:( 14分) (1) 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 3分) (2) 材料
28、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 3分) (3) 材料四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什么制度?( 4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5分) 答案:( 1)罗马法承认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 “平等 ” 只是相对的,如:平民、贵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务之外) , 自由民、奴隶不平等。 (3 分 ) ( 2)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3分) ( 3)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 4分) ( 4)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 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
29、稳定帝国统治。( 5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 1)材料二、四的观点是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意思就是人和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而材料一的观点则是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所以,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是指罗马 法一方面承认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另一方面平民、贵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务之外) , 自由民、奴隶不平等,所以,任何类型的民主都是相对的。 ( 2)材料中的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
30、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的财产原则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原则也成为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的财产原则。罗马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保护私有财产。 ( 3)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 ,服从 “命运 ”的安排,足以证明材料四的规定保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维护的是奴隶制度。因为古代罗马不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还是罗马帝国时期在社会形态上、社会类型上都是属于典型的奴隶社会时期,所以,罗马的法律只可能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制度。这是和罗马的社会形态是完全吻合的,也是有罗马的社会形态所决定的。 ( 4)随着罗马的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罗马的疆域越来越辽阔,罗马的人口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统治罗马的办法是用法律。所以,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罗马统治者是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从而达到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的最终目的。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民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