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4132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选修一)历史试题 其他 王安石的 “三不足 ”精神反映了 A王安石为人刚正 B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 C王安石历史责任感强 D变法决心坚定 答案: D 右图反映的是 11世纪著名的 “卡诺莎之辱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1075年 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 “忏悔罪过 ”。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

2、权 A B C D 答案: D 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 “治安、御外、节支 ”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答案: A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 “更戍法 ”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答案: C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 ,龙骨长乾挂梁 o。鲥鱼出网蔽洲渚 ,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 p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

3、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答案: D 中世纪时天主教会成为斗争的焦点,爆发了宗教 “异端 ”运动。对宗教 “异端 ”运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是指人们反对教会的斗争 B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 C是指人们常常利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 “异端 ”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D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反封建斗争 答案: C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有利于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神圣罗马帝国加强中央集权 C罗马教廷控制德意志 D德意志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答案: C 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

4、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A “教随国定 ”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 C “因行称义 ”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A 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 “新教的罗马 ”,主要是因为 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 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 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10世纪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分裂 :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B威克里夫主张用民族语言传教,译圣经为捷克文。 C马丁 路德发表了基督教原理,提出其改革主张 D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实际上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

5、合一的政权 答案: D 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统治是通过 A素丹亲自统治 B派遣帕夏管理 C利用残存的马木路克管理 D任命穆罕默德 阿里为埃及素丹 答案: B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 A必须是马木路克 B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 C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D必须占有大量土地 答案: C 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A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6、答案: D 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 “恩荫 ”w.w.w.k.s.5.u.c.o.m 答案: A 梭伦改革中消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威胁的是 A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B废除严刑峻法 C颁布解负令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答案: C 梭伦改革后实际上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 A公民大会 B “四百人会议 ” C首席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 答案: B 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

7、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答案: A 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西门豹 答案: B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发展新兴封建经济 C富国强兵增强国力 D正式废除井田制 答案: C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 “刑不上大夫 ”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初 “世卿世禄 ”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 答案: D 北魏初步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A 386年 B

8、398年 C 439年 D 471年 答案: C 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 B冯太后 C道武帝 D拓跋宏 答案: B 北魏为强化对地方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 答案: C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答案: C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

9、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综合题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尽管形式多样,特点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商鞅舌战图 图 2 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 材料二 设立 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 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 “本业“者 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 “末业 ”者 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

10、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 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材料五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 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小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 1商鞅 “舌战 ”的是哪部分人?( 1分)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 2的激烈辩论,你认为可能有哪些派别?他们各自有何主张?( 6分)图 1图 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1分) 【小题 2】概括材料二、三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 3分)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

11、影响?( 4分) 【小题 3】根据材料四你能获得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反应了什么历史趋势?( 3分)结合材料四、五,概 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的主要相似之处?( 1分) 答案: 【小题 1】图 1:守旧的奴隶主贵族。( 1分) 图 2: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山地派:主张激进的民主政治; 海岸派: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 6分) 说明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守旧势力或反对势力的阻挠和反对。( 1分) 【小题 2】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 3分) 影响: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分) 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

12、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2分)。 【小题 3】图 3:少数民族服饰汉化;图 4:汉人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的影响。民族融合加强。( 3分) 相似之处:都移风易俗;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等。( 1分,任答一点给 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 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 神宗曰: “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 ”王安石曰: “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

13、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二十二史札记 【小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前 “政治缺失 ”与 “人民疾苦 ”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3分) 【小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 “变风俗,立法变 ”主要有哪三方面措施?(分)其中为减少 “人民疾苦 ”,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分)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3分) 【小题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3分) 答案: 【小 题 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 “三冗 ”现象。( 1分)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

14、许多人成为流民。( 2 分) 【小题 2】富国、强兵、取士三大措施。(分)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3分,任答三点即可) 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分) 【小题 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 “害天下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 “引用奸邪 ”,只是用人不当。(分) 阅 读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 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

15、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 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马丁 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图) 材料三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 所写的: “义人等信仰生活 ”)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

16、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 马丁 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 ,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 “选民 ”与 “弃民 ”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四: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 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 “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 ”,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小题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

17、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 4分) 【小题 2】材料二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2分) 【小题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 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4】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 3分) 【小题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条件;文艺复兴促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其提供思想条件;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也为其提供了政治条件。( 4

18、分) 【小题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激起了各地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分) 【小题 3】主张: “因信称义 ”; “先定论 ”。共同点: “信仰得救 ”。( 3分) 【小题 4】亨利八世离婚案。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 3分) 【小题 5】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社会运动。( 1分) 历史作用: 政治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方面:宗教改革中天主教被剥夺的财产大多落到了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方面: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进一步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方面的准备。(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