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4200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利 用细胞工程方法,以 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 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 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 B细胞和 骨髓瘤细胞混合,经 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 SARS病毒核衣壳蛋 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答案: D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的步骤是 .超净工作台 .自来水冲洗 .酒精棉球擦手 .无菌水清洗 .次氯酸溶液冲

2、洗 .无菌滤纸处理 .培养基灭菌 .不经灭菌的培养基 A B C D 答案: B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是 A动物细胞培养是培养单个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是培养组织 B动物细胞培养可以传代,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传代 C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与植物的不同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答案: C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内质网 答案: B 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

3、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 AD属于无性生殖。 B植株 D和 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C 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 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应用于大田生产。 答案: C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A动物细胞融合 B单克隆抗体 C胚胎移植 D动物细胞培养 答案: D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 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B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C取材十分方 便 D分裂增殖的能力强 答案: D 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

4、选用10代以内的培养细胞,其主要原因是 A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 10代后不易传下去 B 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C 10代以后细胞的核型一定会发生变化,朝着癌细胞方向发展 D 10代以内的细胞不能产生变异,可保持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答案: B 哺乳动物如牛、羊等是人类蛋白中重要的肉制品、毛皮制品的原料来源,但哺乳动物妊娠时间长,每胎产子数少,繁殖速度比较慢。要加快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 前可行的方法是 A胚胎移植方法 B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C核移植方法 D动物细胞融 答案: C 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 程技术的杰出成果 ,下

5、面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 ,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答案: B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 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 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B淋巴细胞 小鼠骨髓瘤细胞 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杂交瘤细胞 A B C D 答案: A 研究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思路是 A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对抗癌细胞 B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 C抗癌物质在克隆细胞中大量合成 D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

6、 答案: D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操作至少要进行几次细胞筛选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答案: B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 GGATCC-,限制酶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 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 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 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 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 切割 答案: D 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质酶抑制剂,积累于茎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

7、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为人体消化酶和害虫消化酶结构上存在差异 B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抑制人体消化酶 C不安全,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无法消化蛋白质而患病 D不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答案: D 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单倍体育种 .

8、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 B C D 答案: D 一般情况下,下列的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卵细胞 受精卵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神经细胞 A B C D 答案: D 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 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是的 A B C D 答案: B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工程应用的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 B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 C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获得细胞产品 D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

9、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答案: B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 DNA分子 B定向对 DNA分子进行人工 “剪切 ” 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在生物体外对 DNA分子进行改造 答案: C 下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 步骤,这一步需用到的工具是 A DNA连接酶和解旋酶 B 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D DNA聚合酶和 RNA聚合酶 答案: C 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

10、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答案: D 下列平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 B C D 答案: B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A重组 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答案: C 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 B细胞内制造 “工程菌 ”的示意图。已知细菌 B细胞内不含质粒 A,也不含质粒 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 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或基因枪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

11、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 A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答案: C 单子叶植物中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方法是 A农杆菌转化法 B基因枪法 C花粉管通道法 D显微注射法 答案: B 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 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 答案: D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顺序的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

12、的基因的提取 A B C D 答案: C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答案: D 当前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 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则基因工 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 区别是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来源 :学科网 ZXXK 答案: C 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

13、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 ,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A非编码区 B内含子 C外显子 D编码区 答案: A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 A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精细结构 B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 C分析氨基酸的化学组成 D按照人的意愿将天然蛋白质改造成新的蛋白质 答案: C 下列技术不是依据 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A检测目的基 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 D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答案: C 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

14、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 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 DNA结构基本相同 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 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 和 B 和 C 和 D 答案: D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要用 Ca2+处理细胞,处理过的细胞叫 A感受态细胞 B敏感性细胞 C吸收性细胞 D接受细胞 答案: A 综合题 1970 年,特明和巴尔的摩证实了 RNA 病毒能依赖 RNA 合成 DNA 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 cDNA的过程和 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 1)催化 过程的酶是 ;核酸酶 H的作用是

15、。 ( 2) 过程也称为 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 9095 时才能完成,说明 DNA分子具有 性。 ( 3)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 过程的酶都是 ,两者在作用特性上的区别是后者具有 。 答案:( 1)反转录酶(或逆转录酶) 降解 RNA ( 2)稳定 ( 3) DNA聚合酶 催化 过程的酶耐高温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基因的结构示意图和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 C中的目的基因为 _( A.几丁质酶基因、 B.Bt毒蛋白基因、 C.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在获得抗虫棉过程中, _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构建获得的 II包括复制原点、 _、 _、目的基因、标记基因

16、等。最后,检测基因工程是否成功:首先检测棉植株染色体的 DNA上是否插入 _,其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_,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 _。还可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检测。 III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 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 F1代中,仍具有抗虫 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_。 此过程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_ 答案: Bt毒蛋白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 终止子 目的基因 mRNA 蛋白质 3/4 基因重组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

17、)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 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 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 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 1)图中 通过过程 、 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 GATCC ,限制性内切酶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 。在质粒上有酶 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 的切点。 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 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在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 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否可以

18、连接起来, 理由是: 。 ( 2)过程 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_。 ( 3)如果将切取的 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 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 。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 。 答案:( 1) 可以连接 因为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 2)显微注射技术 ( 3)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下列是制备分泌抗原 X抗体的过程,根据右图解回答问题: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步骤: 将 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淋巴细胞,其中至

19、少 1个淋巴细胞带有抗该抗原的抗体。 将步骤 获得的 B淋巴细胞与步骤 培养的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 将诱导后产生的多种细胞,放在含 培养基的多孔培养板上培养,筛选。 这样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能力。 检测和分离带有抗 X抗体的阳性细胞,培养板 中每孔放一个细胞进行培养。 将阳性细胞进行增殖,从而制备出大量抗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由同样的抗体分子组成,与一般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 用本法制备出的单克隆抗体仍具有局限性,因为它是用小鼠的 细胞制备的,其化学本质是 ,对人类有异物性和免疫原性。 答案: 抗原 选择性 产生 专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淋巴

20、 蛋白质 CCTV一 2于 2005年 4月 7日报道,卫生部 4月 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一号是一种人工色素 (工业染料 ),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欲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探究苏丹红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请回答: ( 1)根据所学的动物细胞工程知识,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最合适: A动物细胞融合 B动物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 D核移植 来源 :学 .科 .网 ( 2)根据上述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苏丹 红一号 ”是否对人体有危害。 1该实验的原理是: 来源 :Zxxk.Com 2实验方法步骤: 材料准备:从医院妇产科获取所需要的原材料组织,浓度为

21、 O 09 “苏丹红一号 ”试剂,高倍显微镜,培养瓶若干,配制好的培养液,剪刀,培养箱,所需要的酶。 制备检测细胞: a配制细胞 悬浮液: b将悬浮液分装到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检测过程: 第一步 。 第二步 第三步 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略 ) 答案:( 1) B( 1分) ( 2) 1原理:许多致畸、致癌物质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后, 培养细胞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根据变异细胞占观察培养细胞的百分数,可以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 2分) 2 a.将上述组织用剪刀剪碎,再用胰蛋白酶使其分散成单 个细胞,然后利用培养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2分)

22、 检测:(共 3分) 取两只培养瓶,标号为 1、 2,分别往其中加入等量配制好的培养液,再往 1中滴加几滴 0.09 “苏丹红一号 ”试剂,摇匀。( 1分) 将上述某一个培养状况较好的培养瓶的细胞培养液分成两份,分别加入 1、 2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1分) 一段时间后,分别从 1、 2培养瓶中取样作多次镜检,计算出变异细胞占观察培养细胞的百分数( 1分) 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 (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 ( 2)用来促进 B牛多排卵的激素可能是 _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E牛的性别是 _。 ( 3)产生 F牛的理论依据是 _,其生殖方式属于 _。 ( 4)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 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 _,转基因牛乳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参与分泌物加工的 _等细胞器。 答案: (1)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 2)垂体 雌性或雄性 ( 3)细胞核的全能性 无性生殖 来源 :学 .科 .网 ( 4)受精卵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不完整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