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4425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右图为基因型 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 a是由基因 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 A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 “研究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 4 10个家系调查 B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答案: B 在氮源

2、为 14N 和 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a)和 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 ( 和 ),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代细菌 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链是 15N B 代细菌含 15N 的 DNA分子占全部 DNA分子的 1/4 C预计 代细菌 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7a b)/8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 B 下列哪项不是可遗传的变异? A经生长素处理的未受精的番茄

3、果实无种子 B紫外线照射后的青霉素菌株产量大大提高 C三倍体的菜不能产生后代 D花药离体培养出的水稻植株出现高度不育 答案: A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E/e与 F/f所控制 ,只有当 E、 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下列 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 P: 紫花 白花 F1: 3/8紫花 5/8白花 A EeFfEeff EEFfeeff B EeFfeeFf EeFFEeff C EeFfeeff EeFFEeff D EeFfEeffEeFfeeFf 答案: D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

4、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答案: B 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黄色皮毛不能纯种传代,而灰色皮毛能纯种传代。且黄 黄 2黄 1灰,灰 灰 灰,则决定此种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是 A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答案: B 右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a阶段为减数分裂、 b阶段为有丝分裂 B 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

5、性无关 C GH段和 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 MN 段发生了核 DNA含量的加倍 答案: D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朱红眼 (雄 )暗红眼 (雌 )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 (雄 )暗红眼 (雌 )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 (1/2)、暗红眼 (1/2)。 若让 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A 1/2 B 1/4 C 1/8 D 3/8 答案: C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 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 XY()个体为杂合子, XX()个体为纯合子 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 b在 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 b,也无它的

6、等位基因 B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 D一个男子把 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几率是 1/2 答案: A 基因组成为 XBXb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条 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2条 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 B C D 答案: B 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

7、性别由性染色体 zw 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 1 0 B 1 1 C 2 1 D 3 1 答案: C 基因型为 AAbbCC 与 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F1 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 F2 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 4和 9 B 4和 27 C 8和 27 D 32和 81 答案: C 艾弗里和同事用 R型和 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型 R 荚膜多糖 R型 R DNA R型、 S型 R DNA(经 DNA酶处理)

8、 R型 A. 不能证明 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说明 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和 说明 S型菌的 DNA是转化因子 D. 说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答案: C 关于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 35S和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 32P、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

9、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 RNA聚合酶能识别 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答案: C 关于 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 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 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 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 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 40个胸腺嘧啶 答案: C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10、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B C D 答案: A 血友病属于 X隐性伴性遗传病。某男子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答案: D 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 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 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 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 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 答案: A 基因型为 Aa

11、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 A与 A、 a与 a、 A与 a的分开; A与 B、 b或 a与 B、 b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 B C D 答案: C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噬菌体 乳酸菌 蓝藻 豌豆 A B C D 答案: A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 (B)对卷毛 (b)为显性,黑色 (C)对白色 (c)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 BbCc 的个体与 “个体 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并且它们之间的

12、比为 3 3 1 1, “个体 X”的基因型为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 答案: C 综合题 答案: 翻译; 3信使 RNA 转运 RNA;丙氨酸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分析并回答: ( 1)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系列杂交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本 组合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实验一的 F1) 白眼 红眼 (实验二的 F1) (另一纯种) F1表现型及比例 红眼 、红眼 红眼、红眼、白眼、白眼 1 1 1 1 红眼 、白眼 F2表现型及比例 红眼、红眼、白眼 2 1 1 红眼、红眼、白眼、白眼 1 1

13、 1 1 从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但实验一 F2中眼色的性状表现与 相关联。 摩尔根由此提出以下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位于 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表中实验 和 (结果)对支持其假设起到关键作用。 实验证明摩尔根的假设是成立的。若用 B、 b分别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则实验一中 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欲检测实验一中 F1红眼雌性个体眼色的基因组成,所选用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 ( 2)果蝇的正常翅和缺刻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察缺刻翅果蝇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这一变异有纯合致死效

14、应,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 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由此推断控制该性状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 3)上述果蝇遗传实验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是 。 答案: ( 1) 基因分离 性别 一 三 (如果有一个空答得 “二 ”,只扣一空的分) (也可以答成:三 F1的雄蝇均为白眼,雌蝇均为红眼或 “F1中红眼只出现在雌性,白眼只出现在雄性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 XBXB或 XBXb( 2分) XbY 白眼(雄蝇) ( 2)结构变异(或 “染色体缺失 ”) X(答 “性染色体 ”不给分) ( 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或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合理设计了实验

15、程序。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 F1 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 “分析现象 作出假设 检验假说 得出结论 ”,最后得出了遗传定律。 ( 1)在 F1的自交实验中,出现的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是 、 。 ( 2)孟德尔三组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和 ;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 ( 3)在 F2中,双杂合的个体占了后代的 ,重组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了该类型的 。若将 F1进行花药离体培 养,预计产生的植株中黄色皱粒纯合体的比例 ;如果 F2的分离比为 9: 7,则 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

16、比是 。 答案: ( 1)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 2)纯合亲本杂交、 F1的自交 F1的测交 ( 3) 1/4 1/3 0 1: 3 下图为大肠杆菌 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1表示 _, 2表示 _, 6表示 _。若 3为胞嘧啶,则 4应是 _。( 8)应是 _. ( 2)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是 _,其共有 _种。 ( 3) 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_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 4)若 8的碱基序列为 -TGTGCGTTGACC-,则若以 8的互补链为模板合成mRNA,则 mRNA的碱基序列为: _,以该 mRNA为模板合成的

17、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 _。 已知密码子: UUG-亮氨酸、 CGU-精氨酸、 ACC-苏氨酸、 UGU-半胱氨酸、GUG-缬氨酸(起始密码子)、 GCG-丙氨酸、 UGA-终止 ( 5)大肠杆菌( A T) /( G C) 1.01,肺炎球菌( A T) /( G C)1.59,结核杆菌( A T) /( G C) 0.58,这反应了每种生物 DNA分子的 _ ,而物种之间碱基比率存在差异又反应出 DNA具有 _ 。 答案: 磷酸;脱氧核糖;碱基对;鸟嘌呤;多脱氧核苷酸链。 5脱氧核糖核苷酸; 4; 7氢键 -UGUGCGUUGACC-; -半胱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 特异

18、性;多样性。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D、 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H、 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亲本组合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甲 乔化蟠桃 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30 13 0 14 (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 3)根据甲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 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蟠桃树种自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答案: ( 1)乙,乔化( 2) DdHh、 ddhh ( 3) 4, 1: 1: 1: 1 ( 4)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蟠桃与圆桃之比为 2: 1 蟠桃与圆桃之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