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4428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关 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的核中 ,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B双链 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是 A+G=T+C 或 A+C=G+T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表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DNA既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 C 用 35S标记的 T2噬菌体去侵染 32P标记 DNA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 A全部含有 35S, 32P B全部含有 32P,不含 35S C部分含有 35S,不含 32P D部分含有 32P,不含 35S 答案: B 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

2、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 R型细菌的 A、 B、 C、 D四支试管中,一次分别加入从 S型细菌中提取的 DNA、 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 R型细菌转化的是答案: A 抗维生素 D佝偻病是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女儿正常 B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C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子女均正常 D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答案: B 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则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答案: B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说法正确的

3、是 A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女性卵细胞内只有 X染色体 D男性精子中只有 Y染色体 答案: A 下面四项,各叙述一种人类遗传病,其中有可能属于 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是 A父母都患病,生了一个正常的男孩和一个患有此病的女孩 B父母都患病,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孩和一个患有此病的男孩 C父母都正常,生了一个正常的男孩和一个患有此病的女孩 D父母都正常,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孩和一个患有此病的男孩 答案: A 下图中, 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答案: B 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其分别发育成精子细胞和卵细

4、胞的过程中 ,其不同点是 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B DNA分子含量 C子细胞的数目 D生殖细胞的数目 答案: D 下列有关 DNA双螺旋结构主链特征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而成 B两条主链方向相反但保持平行 C两条主链按一定的规则盘绕成双螺旋 D排列在双螺旋的外侧且极为稳定 答案: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之间一般不同的是 A碱基序列 B碱基配对方式 C (A+C) (G+T)的比值 D碱基种类 答案: A 在 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现有已查明一核苷酸对中含有一个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对中还有 A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两个腺嘌呤

5、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鸟嘌呤 答案: C 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三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 DNA 分子中,有第一代脱氧核苷酸长链的 DNA分子有几个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答案: B 下列有关 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B C D 答案: D 肺炎双球菌的 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 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 R型活细菌时,加 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

6、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 R型细菌时,加 S型细菌的 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 R型细菌时,加 S型细菌的 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 R型细菌时,加 S型细菌的 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答案: A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A DNA B RNA C DNA和 RNA D DNA或 RNA 答案: A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C/T+G=0.4,则在其互补链中及整个 DNA中该比例分别是 A 0.4, 0.4 B 2.5, 0.4 C 2.5, 1.0 D 0.6, 1.0 答案: C 若 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比为

7、 ACGT 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比为 A 54 B 43 C 32 D 52 答案: B 在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 “部件 ”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 答案: B 下列关于 “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 4条染色体随机横向排列在赤道板上 B把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C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进行配对 D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使两条染色体分离 答案: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 B DNA是遗传物质 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 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B

8、 水稻的非糯性( W)对糯性( 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 W 的花粉遇碘变蓝,含 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 WW和 ww杂交得到的 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 C 1/2变蓝 D 3/4变蓝 答案: C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答案: D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紫花 紫花 紫花 紫花 紫花 301 紫花 +101白花 紫花 白花 紫花 紫花

9、白花 98 紫花 +102白花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血友病 ,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 ,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中 人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 A 50 B 25 C 12 5 D 6 25% 答案: C 鼠的毛色类型由遗传因子 B、 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 3胎共生出 9只黑毛幼鼠和 7只褐毛幼鼠,乙 3胎共生出 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 3只鼠的遗传因子依次可能为 A BB、 Bb、 bb B bb、 Bb、 BB C Bb、 BB、 bb D Bb、 bb、 BB 答案: 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

10、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答案: B 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答案: B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和卷毛 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 答案: D 假如水稻高秆( 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稻瘟病( R)对易感稻瘟病( 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

11、(易倒伏)杂交, 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 1/8 B.ddRr, 1/16 C.ddRR, 1/16和 ddRr, 1/8 D.DDrr, 1/16和 DdRR, 1/8 答案: C 已知水稻高秆( T)对矮秆( t)为显性,抗病( R)对感病( 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 矮秆 3 1,抗病 感病 3 1。根 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 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 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12、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答案: D 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异花传粉,得到的后代 A黄圆:绿皱 =3: 1 B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3: 1: 3: 1 C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 3: 3: 1 D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1: 1: 1: 1 答案: D 区别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体是奇数还是偶数 B是否有染色单体 C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 D染色体是否联会配对 答案: C 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和DNA含量之比分别是 A 2: 1和 2: 1 B 1: 2和 1: 1

13、 C 4: 1和 4; 1 D 4: 1和 2: 1 答案: C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 l: 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答案: B 用显微镜检查蛙的精巢,其中有一些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些细胞 A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有的进行有丝分裂 B都在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C正在进行减数分

14、裂 D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A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A同源染色体间 B姐妹染色单体间 C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非同源染色体间 答案: C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分别是 A一次和一次 B两次和两次 C一次和两次 D两次和一次 答案: D 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 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他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 3: 3: 1: 1,则乙的基因型是 A YyRr B yyrr C Yyrr或 yyRr D YyRR 答案: C 如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 A和 a,B和 b,C和 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A aBc

15、, AbC, aBc, Ab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答案: A 综合题 (每空 2分,共 10分 )先天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先天聋哑的女性(其父是色盲)与一正常男性(其母是先天聋哑)婚配(先天聋哑基因为 a,色盲基因为 b)。 ( 1)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_、 _。 ( 2) 如仅讨论先天聋哑这种病,这对夫妇的子女发病的概率是 _,如仅讨论色盲这种病,这对夫妇的子女发病的概率是 _。 ( 3) 这对夫妇的儿子中两病兼发的概率是 _。 答案: (2分 /空,共 10分 ) aaX

16、BXb、 AaXBY 1/2; 1/4 1/4 (每空 2分,共 12分 )根据下图回答: (1)表示初级精 (卵 )母细胞的是 号图。 (2)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号图,它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号图含 条染色单体。 ( 3)导致 号图的染色体组成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除此之外,导致配子染色体组成多样性的原因还有 。 答案:( 2分 /空, 12分)( 1) 和 ( 2) 1 4 ( 3)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每空 1分,共 10分)如上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请分析回答: ( 1)具有图示细胞的个体产生的配

17、子有 种,比例为 。 ( 2)该生物测交,其中与该生物不同的类型有 种。 ( 3)该生物自交,后代有 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 。 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 。其中不同于双亲的类型中,杂合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 。 ( 4)该生物与 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 。后代中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占 。 答案:( 1分 /空,共 10分)( 1) 4 1: 1: 1: 1 ( 2) 3 ( 3) 4 9: 3: 3: 1 1/4 2/3 ( 4) 2 1: 1 50% (每空 1分,共 8分 )如图为 DNA的复制图解 ,请根据回答下列问题 . (1)DNA复制发生在 期。 (2) 过

18、程称为 。 (3)指出 中的子链 。 (4) 过程必须遵循 原则。 (5) 子代 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分子,由此说明 DNA的复制有 特点。 ( 6)将一个细胞的 DNA用 15N 标记,放入 14N 的 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 4次,问:含 14N 的 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含 15N 的 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 ( 7)已知原来的 DNA中有 100个碱基对,其中 A 40个,则复制 4次,在 4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添加 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 1分 /空,共 8分) ( 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 ( 2)解旋 ( 3) 、 ( 4)碱基互补配对( 5)半保留复制( 6) 100% 12.5% ( 7) 9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