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4442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分别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答案: A 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有 大气运动 近地面风带 热带风暴 温带季风 A B C D 答案: D 某地地下 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P波,上下颠簸 D S波,左右摇晃 答案: C 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 ) A水星、金星 B金星、木星 C木星、土星 D金星、火星 答案: D 世界

2、上最主要地震带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喜马拉雅山地带 C环大西洋地震带 D环太平洋地震带 答案: D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地震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地震带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白昼的长短 B太阳高度角 C云量、云层状况 D大气层的厚度 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白昼时间长度,运量及大气厚度都能影响太阳辐射。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 A可燃性气体的燃烧 B色球爆发 C核聚变反应 D核

3、裂变反应 答案: C 下列选项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变质作用 B搬运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答案: A 下列地貌的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 ) A华山、富士山 B华山、长白山天池 C庐山、富士山 D华山、庐山 答案: D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没有土壤就没有 ( ) A工业 B农业 C旅游业

4、 D水产业 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土壤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必须的生产资料。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 ( ) A整体性和差异性 B整体性和可塑性 C整体性和不可逆性 D差异性和可逆性 答案: A 地球上自然带的命名一般是依据 ( ) A气候类型名称 B植被类型名称 C土壤类型名称 D动物类型名称 答案: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高

5、山地区 答案: B 下列通过人类活动改变的优良土壤有 答案: B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人类活动可以对土壤产生影响,例如南方的水稻土,北方的黑垆土都是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不属于宇宙空间的特点是 A高真空 B低辐射 C失重 D辽阔 答案: B 本题考查宇宙空间的特点。宇宙空间的特点包括高真空的特点、强烈辐射的特点、失重的特点和浩瀚辽阔特点。所以低辐射特点是错误的。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晨昏线上 ( ) A时刻相同 B昼夜交替 C日出时刻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答案: D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圈与经线圈不一定重合,所以地方时、日出时刻、昼夜交替状况不

6、一定相同。晨昏线上太阳位于日出或日落,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 0。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春分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A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B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D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答案: C 气流稳定,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答案: B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大气逆辐射减弱 B云层散射作用 C地面辐射增强 D云层反射作用 答案: D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

7、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云 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答案: C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

8、均是引起全球性大气环流的主要原因。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 A太阳辐射 B下垫面 C大气环流 D洋流 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大陆性气候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性气候位于沿海。下垫面是陆地还是海洋导致了气候类型的差别。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 A制冷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答案: C 本题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增多的原因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

9、化物;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酸雨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是大量使用矿物能源。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化学元素且含量多少排序正确的是 A氧硅铝 B硅 铝 铁 C铝 硅 氧 D氧 铝 硅 答案: A 下列地形区中,主要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喜马拉雅山 D四川盆地 答案: C 世界上海洋盐度最高的海域在 A地中海 B红海 C死海 D加勒比海 答案: B 综合题 (共 9分)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_、 _。 ( 2)此刻,北京时间是 _月 _日(前后) _点整。 ( 3)此日,正午

10、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 _。 ( 4)图中 a、 b、 c三处,属于热带的 _。 ( 5)图中 a、 b、三处的昼夜状况是: a _b _。 答案:(每空 1分,共 9分) ( 1)东经 120南纬 2326 ( 2) 12 22 正午 12点 (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 4) b ( 5) a极夜 b昼夜平分 读图 4,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 1)按地质构造,甲处为 _构造, B处为 _构造, C处为_构造 ( 2)从地貌形态来看, B处为 _;C 处为 _,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_。 ( 3)背斜在地质勘

11、探方面的用途主要是可以用来 _, ( 4) B、 C两处的岩层较老的是 _。可能找到地下水的构造为 (可填字母 ) 答案:(每空 2分,共 18分) ( 1)断层 向斜 背斜 ( 2)山峰 山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疏松,易被侵蚀 ( 3)寻找石油、天然气等 ( 4) C、 B 根据 “水循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 1) 该图所示水循环类型为 _。 ( 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_; F_。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 _环节(可填字母)。 ( 3)该循环的重要性表现在_。 答案:(每空 2分,共 10分) ( 1)海陆间循环 ( 2)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

12、表径流 ( 3)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 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 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该图所示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 ( 2)图中 C为水汽输送; F为地表径流。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 (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 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 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 1)该图表示的是 _锋天气,图中 A是_气团, B是 _气团。 ( 2)该锋面过境时,

13、可能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_。 ( 3)该锋面过境后, B地区气压 _,气温 _,天气 _。 ( 4)若此锋 7-8月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则该锋经过地区可能将会出现 _等灾害天气,利用气象卫星对 _、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 答案:(每空 1分,共 9分) ( 1)冷锋天气,冷气团,暖气团。 ( 2)可能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大风有利于吹散污染物质;可能出现逆温阻碍地面对流而加重污染(答对 1点即可得 1分) ( 3)上升, 下降,晴 ( 4)大风暴雨天气,暴雨。 ( 1)根据图示天气系统冷气团主动移动,所以该图表示的是冷锋天气锋天气,图中 A是冷气团, B是暖气团。 ( 2)冷锋过

14、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降水等天气,大风有利于吹散污染物质;可能出现逆温阻碍地面对流而加重污染。 ( 3)该锋面过境后, B地区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 4)若此锋 7-8月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则该锋经过地区可能将会出现大风暴雨天气等灾害天气,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分) ( 1) 图中字母表示短波辐射的是 _。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 _性。 ( 3)图中字母 _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直接热源。 ( 4)多云的夜间气温较晴朗的夜晚要高,是因为图中字母 _表示的作用强。 答案: ( 1) A ( 2)

15、选择 ( 3) D ( 4) C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 1)图中字母 A为太阳辐射, B为大气辐射, C为大气逆辐射, D为地面辐射

16、。则表示短波辐射的是 A。 ( 2)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3)图中字母 D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直接热源 。 ( 4)多云的夜间气温较晴朗的夜晚要高,是因为图中字母 C大气逆辐射表示的作用强。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 10月 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 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计划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渡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

17、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 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 南美洲简图 (1)写出洋流名称: _, _, _。 (2) 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能延伸至赤道附近的原因是 _。 (3)若图中斜线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有专家认为 “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 和 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 (4)此次救援活动中,巴西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如果此次行动可行,你认为企鹅乘的洋流有 和 答案: (1)秘鲁寒流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2) 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3)本格拉寒流 南赤道暖流 (4)巴西暖流 西风漂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