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24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读 “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 ”,箭头表示河水流向。虚线、实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 1月、 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完成 1 2题。 【小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 1月输沙量多于 7月 B水循环 1月不如 7月活跃 C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 D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小题 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C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2、。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 “1954年 -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 ”图,回答 29-30题 【小题 1】从 1954年到 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小题 2】近 20年来, 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变暖 B地壳抬升 C降水增多 D人类开垦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D 稀土被誉为 “新材料之母 ”,广泛应用

3、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 30,供应了国际市场 97的需求。读图,回答 2728 题。 【小题 1】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 2】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C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4、 D丙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C 该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 、 、 分别与黑龙江、山西、新疆其中之一对应。读图回答 2526 题 【小题 1】 省(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木材超采严重 C土地荒漠化 D草场退化 【小题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对 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C减轻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D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A 该图为华北平原 2012年 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

5、线图(单位: m),读图回答 2122题。 【小题 1】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特点 A沿海浅,内地深 B有河浅,无河深 C农村浅,城市深 D南部浅,北部深 【小题 2】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A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 B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C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D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右图完成 19 20题。 【小题 1】下列与图中小老树主要分布相符合的是 A位于干旱半干旱交界处 B位于温带落叶

6、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带上 C位于农业与畜牧业过渡区 D位于暖温带与中温带的交界处 【小题 2】影响小老树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贫瘠 B气候不适 C地形崎岖 D河流过少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B 某水库形状呈树枝型,水库的流域面积为 l048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达 580平方千米,图中实线(黑色边缘)表示正常时水位轮廓线,(海拔 101.6 米),虚线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水位轮廓线(海拔 102.2 米);读图完成 1718 题。 【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湖泊为洞庭湖 B实线水位时,河流一定补给给湖泊水 C A处湖岸地势陡峭 D虚线水位一定发生

7、在春末夏初 【小题 2】假如某次暴雨产生的降水量为 150mm, 3天后绝大部分雨水汇集到库区,水库水位将比降雨前上升约 A 0.6m B 4m C 3.5m D 2.5m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2011 年 11 月 29 日,杭州某地理考察团去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因太原降雪、机场封闭,飞机改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根据图和材料完成 1516 题。 【小题 1】考察团走出呼和浩特机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漫天大雪、能见度仅为 5米 B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 C道路两侧绿化林霜叶正红 D衰草漫漫、牛羊遍地 【小题 2】当考察团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刺鼻味(有团

8、员说比夏季严重)。产生这一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燃煤取暖、 SO2排放增加 B冷锋过境、产生沙尘暴 C降水过程、酸雨频率增大 D旅游人口多、污水废气排放量大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A 读图,回答 13 14题。 【小题 1】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寒冷漫长 B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四季分明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小题 2】在夏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A 该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 1

9、0 12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 ) 8.1 23.5 2.6 18.3 10 积温 ( ) 3 900 8 200 2 800 6 500 年降水量 (mm) 621 1 980 538 1 350 【小题 1】表中 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 来源 :学。科。网Z。 X。 X。 K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 【小题 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 地水位变化最小 B 地含沙量最大 C 地冰期最长 D 地汛期最长 【小题 3】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矿资源丰富 B 煤炭资源丰富 C 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10、 D 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某校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从 a地出发,沿河考察了 a、 b、 c、 d四个地点 (图中曲线河流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 8 9题。 【小题 1】他们了解到目前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是 A a、 b B b、 c C c、 d D a、 c 【小题 2】们对河流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有 A bc段的流量比 ab段的小 B cd段是 “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 ” C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D南岸滩涂广布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读 “我国 38N沿线某地剖面示意图 ”,回答 6 7题

11、。 【小题 1】图中铁路 M为 A京九铁路 B京广铁路 C包兰铁路 D成昆铁路 【小题 2】平原 N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灌溉水源丰富 B降雨充沛 C黑土广布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A 读图,回答 35 题。 【小题 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小题 2】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小题 3】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答案:【小题 1】 B

12、【小题 1】 C 【小题 1】 C 综合题 ( 13 分)该图为某地 7 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C ),回答下列问题。 (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4分) (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2分) ( 4)叙述图示大河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及其原因。( 3分) 答案:( 1)大于 26 ,小于 28 ( 2分) 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 1分) 相邻等高线温度差为 2 ( 1分) ( 2)乙冷丙热( 1分);丙地海洋性强,冬季气温偏高( 1分);武夷山对冬季风阻挡作用,使丙

13、地受冬季风影响小( 1分);沿岸暖流的影响使丙地温度较高( 1分)。 ( 3)丁处为河谷(江汉)地形( 1分);气温较高( 1分)。 ( 4)冬季( 1分) 径流量较少( 1分) 海水上涨倒灌(潮汐)( 1分) (或人为在河道中大量挖沙) ( 14 分)近十年以来,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为我国区域图。图 2为黄河壶口瀑布。 材料二 图 1中阴影部分以干旱严重闻名,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材料三 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 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 K: P/t10,其中 K为水热系数, P为温

14、度 10 时期的降水量, t为温 度 10 期间的活动积温)。 (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推断壶口瀑布向 (北或南 )侵蚀。图 1中渭河谷地的成因是 。( 3分) ( 2)分别简述本地区旱灾灾情与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7分) ( 3)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材料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的水热系数情况如何?分析该地区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4分) 答案:( 1)北( 1分) 在断裂下陷的基础上,由渭河冲积形成。( 2分) ( 2)旱灾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且 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烈;植被覆

15、盖度低。( 4分) 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 3分) ( 3)大致相当 高温多雨同期 (水热匹配良好 );光照条件好;黄土土质疏松,较肥沃;高原上的低山丘陵地形,昼夜温差较大(前两个条件必答,后两个条件2选 1)。( 4分) ( 14 分)图 1 是 2006 年至 2011 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下图 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据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国务院于 2011年 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 “十二五 ”规划提出 “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的战略思想, 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

16、72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0%。 ( 1)根据图 1简述 2006年 2011 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 ( 2)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4分) (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的重点领域。说明图 2中甲地和舟山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原因,并分别指出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 6分) 答案:( 1)先下降( 1分),后上升( 1分)。 先下降原因: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国内 GDP增长快( 1分); 后上升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分) ( 2)地理位置优越( 1分),海域广阔,海岸线长( 1分);多深水良港( 1分);国家政策支持( 1分) ( 3)原因:两地风能资源丰富( 1分);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 1分);风能是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 1分);技术进步加快风能开发( 1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甲地:冬季(冬春)( 1分) 舟山:夏季(夏秋)(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