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广东省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政治卷 单选题 2010年 9月 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 6.7799,维持了四个交易日连续上行走势,在此前创三周新高 6.7838 的基础上,再涨 39个基点,创下了一个月内的新高。这表明( ) A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B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 C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比以前减少了 D 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答案: B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认
2、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答案: B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 ”。这表明 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 B C D 答案: A 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看 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绝对性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符合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 否认了事物的运动,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 B C D 答案: D 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 A B
3、 C D 答案: B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图样是 “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 ”,核心理念是 “五羊圣火 ”,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 相映成趣。这表明:( ) 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 B C D 答案: D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 “直通中南海 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 ”。该留言板突出互动性,旨在让广大网友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网络民意表达是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体现 是政府赋予公民权利的表现 有助于保持党的先
4、进性 A B C D 答案: A 2010年 3月,温家宝总理指出: “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 ”,但 “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在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 ”。总理的话说明 ( ) 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消除霸权主义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 B C D 答案: D 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 )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 B C D 答案: A
5、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共产党和民主党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政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它以团结和发 展为主题 A B C D 答案: D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 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 B C D 答案: C “居者有其屋 ”,房价关乎民生。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
6、效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经济手段有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 增加保障性住房 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提高存贷款利率 流通领域货币量减少 投机性购房减少 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查处囤地炒地 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 扩大住房供应量 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调整房产税收政策 减少房产保有和交易成本 投机性购房减少 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A B C D 答案: A 综合题 ( 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 “十一五 ”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 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 5 1倍,美国的 3 7倍,经济增长 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 我国人
7、口众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目前,我国能耗的 70为工业能耗,能源消费的 69.5为煤炭消费, 85的二氧化碳、 90的二氧化硫和 73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排放的。政府正致力于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 2009年 11月 26日宣布 “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 45 ”的行动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材料三:打造低碳生活,精髓在于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 2012。该片讲述的 是因全球变暖等原因而引发的末世浩劫的故事:通过描述城市遭受的虚拟浩劫,使人震撼、让人
8、警醒,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政府应扮演的角色的认识。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3分) ( 2)结合材料一、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 “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12分) ( 3)请你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 10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我国 “十一五 ”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逐步下降。( 1分)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耗依然过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物力和人力的投入。( 1分)表明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分) ( 2) 我国
9、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形势严峻,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分)因此,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1分) 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分) 首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 理创新转变。( 3分) 其次,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3分) 第三,必须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
10、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分) ( 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分)电影 2012描述的故事,使人震撼、让人警醒,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分)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打造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人人有益。( 2分)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2分)打造低碳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分) ( 27 分)广东是经济大省,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为此,
11、省政府召开了一次不同地区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因此,协调发展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命题。干部乙:当前,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等。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政府要限时间、定指标、定任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干部丙:我省省情复杂,各个地 区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来衡量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果,要充分考虑各地所面对的各种主客观条件。
12、 ( 1)结合 政治生活 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因( 11分) ( 2)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几位干部的发言进行评析( 16分) 答案:(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分)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1分)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1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 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政府性质、宗旨和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 1分) 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要求。( 1分)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
13、作方法。( 2分)协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树立政府权威。( 1分) ( 2)评析甲的发言: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分)甲看到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之间的联系,是正确的。( 1分) 要坚 持 “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的统一。( 2分)甲认为建设新农村,应把经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符合抓重点的方法论要求,但不能离开两点谈重点,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1分) 评析乙的发言: 矛盾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勇于承认矛盾、解决矛盾。( 2分)乙认识到协调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存在,能够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1分)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1分)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乙的观点没有认识到协调发展的长期性、艰难性和复杂性。( 1分) 评析丙的发言: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 坚持具休问题具体分析。( 2分)丙看到了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搞 “一刀切 ”是正确的。( 1分)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规律。( 1分)丙的观点充分考虑到所面对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体现了按规律办事的要求,也是正确的。(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