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4631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LG为地形剖面线,读图回答 1 3题。 【小题 1】不属于 LG线穿过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陡崖 D盆地 【小题 2】沿 LG线地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不高于 A 500m B 600m C 700m D 800m 【小题 3】 L位于 G的方向是 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在成因上既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又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

2、: B 读 “洋流模式图 ”,回答 1 3题。 【小题 1】图中 四处,属于风海流的是 A B C D 【小题 2】图中 四处,属于寒流的是 A B C D 【小题 3】图中 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读图回答 1 3题。 【小题 1】位于热带地区的地点是 A B C D 【小题 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 B C D 【小题 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 1 2题。 【小

3、题 1】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沿岸有寒流流经 B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 C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小题 2】关于乙地(虚线以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B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 C气候类型与图中大河流域主要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 D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比较图中河流 a、 b、 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判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a , b , c B b , a , c C c , b , a D c , a , b 答案: D 读图,

4、回答 1 3题。 【小题 1】图中 M处的地质构造是 A山岭 B谷地 C背斜 D向斜 【小题 2】图中 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小题 3】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B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可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 1 3题。 【小题 1】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 MN 为软流层, 为岩浆活动, 为变质作用,则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沉积岩 C丁为变质岩 D 为沉积作用 【小题 2】如果该图

5、为热力环流模式, MN 为下垫面,则 A甲处气压低于丁处 B风由甲处吹向丁处 C甲处气压低于乙处 D甲处天气晴朗 【小题 3】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 MN 为下垫面,则 A甲处代表陆地 B环节 代表水汽输送 C环节 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人类活动对环节 的影响最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 MN 为软流层, 为岩浆活动, 为变质作用,则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 为重熔再生。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 MN 为下垫面,甲处气压低于丁处;风由丁处吹向甲处;甲处

6、气压高于乙处;丁处天气晴朗。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3】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 MN 为下垫面,则甲处代表海洋;环节 代表水汽输送;环节参 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人类活动对环节 的影响最大。正确答案:选 B。 下图所示为 “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3题。 【小题 1】 、 、 所 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小题 2】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A两大板块 B三大板块 C四大板块 D五大板块 【小题 3】甲、乙两处的自然带类型分别为 A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B亚

7、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图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 1 2题。 【小题 1】下列关于 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处为高压脊,天气晴朗 B该处为低压槽,天气一定阴雨 C该处可能形成冷锋,容易引起降温 D该处可能形成反气旋,容易引起高温天气 【小题 2】 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 1015, 1012 5 B 1017 5, 1020 C 1012 5, 1017 5 D 1015, 1017 5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读全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

8、图,有关图示季节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干燥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阿尔卑斯山雪线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 D此时,我国东北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案: D 本题考查全球大气环流。根据图示,图中气压带向南移动,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我国东北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阿尔卑斯山雪线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读下图,能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A B C D 答案: D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9、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中 为南半球的气旋。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目前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A 2326 B 4346 C 4652 D 6634 答案: D 若黄赤交角稍变小,与目前情形相比,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A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 B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 C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小 D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大

10、答案: A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因为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出,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移动到北回归线,最南可以移动到南回归线线。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 2倍的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变小,则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读图 (图中虚线分别代表回归线和极圈、标注数码的四条线为晨昏线 ),完成1 2题。 【小题 1】图中能反映郑州地区为冬至日的线可能是 A 和 线 B 和 线 C 和 线 D 和 线 【小题 2】假如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

11、则 A从 9月 23日到 12月 22目,图中的晨昏线由 运动到 B 为 3月 21日的晨线 C晨昏线由 运动到 时,黄赤交角由 2326减小到 0 D晨昏线由 运动到 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大变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 1 2题。 【小题 1】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B甲、乙、丙 C丙、丁 D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小题 2】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 6时 B 15时 C 18时 D 21时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读图回答 1 3题。 【小题 1】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

12、经度分别为 A 45W, 135W B 135E, 45W C 60E, 120W D 0, 180 【小题 2】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 90W向东至 180 B 0向东至 180 C 90W向东至 90E D 0向东至 90E 【小题 3】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下图所示甲、乙、丙中,甲图中弧线 a是北半球某纬线中白昼的全部, T、Q

13、 两点的经度差是 165,弧线 b是赤道的一部分, F位于图中赤道中点处 ,经度为 82.5E;乙、丙图中 四条曲线表示太阳在天空中运动轨迹。据此完成 1 2题。 【小题 1】图甲所示,该日 T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 15: 10 B 14: 10 C 15: 30 D 14: 30 【小题 2】 最能正确表示 Q 地点该日所见太阳在天空中运动轨迹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答案: A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小题 1】 n地的风向是 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14、D东北风 【小题 2】此时 m、 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 m、 n两地都晴 B m、 n两地都有雨 C m地有雨, n地晴 D m地晴, n地有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 n地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指北针,风向是西南风。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由图中冷暖气团关系可以判断,该锋面为冷锋,冷锋后有阴雨天气,根据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方向, m地有雨, n地晴。正确答案:选 C。 综合题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_ _ _ ( 2) 、 两地 的高差

15、为 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 3厘米,其表示实际距离为 _千米。 (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 _,若在该地区修建一水库,则坝址应选在_处(填字母)。 ( 4)在小河旁有 A、 B两个取水口( AC 和 BC 两条线),把水引到 C处应选择 _线,理由是 _。 答案: (1)鞍部 山顶 陡崖 (2)143 6 (3)自北向南 A (4)AC 由高向低,水可以自流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 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丁 D 丙 ( 2)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

16、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_季,此时 地气候特点是 _。 ( 3)图中气候类型 的成因是 _;气候类型 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气候类型 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 4)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中,因全年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还有_、 _(填数码)。 ( 5)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 附近是著名的 _渔场,形成原因是_。 答案: (1)C (2)夏 炎热干燥 (3)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形成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南北纬 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4) (5)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2010年 2月 20日凌晨开始,持续数小时的暴风

17、雨猛烈袭击马德拉岛,这是马德拉岛自 1993年以来 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强暴风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全球性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此季节马德拉岛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_。 ( 2)导致图中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有 _。 ( 3)欧洲大陆 500N 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的变化特点是 _,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 答案: (1)受西风带影响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同纬度海水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升高 (3)出现由 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到草原(温带草原)的变化 降水自西向东递减(水分条件差异) 阅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问题。 (1)此时 A地

18、在 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_。 (2)暖空气在冷、暖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在 B、 C两地中,暖空气被迫抬升的 是 _地。 (3)此时,新疆南部地区的风向是 _风。 (4)B、 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有锋面过境,将两地在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以及过 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填入下表: 地点 过境时可能出现的 天气状况 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B C 答案: (1)高(亚洲高) 寒冷干燥(干燥、晴朗) (2) C (3)东北 (4) 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B 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 阴雨、大风、降温、雨雪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活动。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4)图中 三个水循环的环节,目前人类活动可以施加影响的是_,具体的措施有_(至少说出 2个)。 答案: (1)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使岩层发生变形弯曲 (2)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3)A、 D (4)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平整土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