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pdf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4748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1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1 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1 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1 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1 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B 6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93.62014 代替 DB41/T 293.10-200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 2014 - 12 - 30发布 2015 - 03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293.62014 前 言 DB41/T 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 15个部分: 第 1部分:小麦; 第 2部分:玉米杂交种; 第 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 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第 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第 6部分:谷子; 第 7部分:大豆; 第 8部分:甘薯; 第 9部分:棉花常规种;

2、 第 10部分:棉花杂交种; 第 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 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 第 13部分:花生; 第 14部分:芝麻; 第 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 DB41/T 293的第 6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DB41/T 293.102002谷子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 DB41/T 293.10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 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安阳市农业

3、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霍晓妮、杨国红、贾小平、董小平、刘金荣、王淑俭、张万松。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袁晓春、郑跃进、梁增灵、谢德君、王黎明、李春霞、李君霞、魏丽、吕海忠、郭娟、王春源、代小冬。 本部分于2002 年8 月首次发布,2014 年12月第一次修订。 DB41/T 293.62014 53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谷子四级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生产技术操作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谷子四级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DB41/T 318 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DB41/T 997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 four-grade seed 在种子生产中,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殖的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的种子。 3.2 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 育种家育成的最初种子,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育种家种子质量

5、标准。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3 原原种 foundation 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 达到原原种质量标准。 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4 原种 registerd 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 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用紫色标签作标记。 3.5 检定种 certified seed 由原种繁殖用于大田生产的种子,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检定种质量标准。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DB41/T 293.62014 54 4 育种家种子生产 4.1 生产、利用方式 4.1.1 育种家种子生产应在育种家

6、直接管理下进行,采用重复繁殖的技术路线,对该品种的最初种子在育种家种子圃足量繁殖,低温干燥贮藏,分年利用。 4.1.2 当贮藏的种子即将用尽时,可用剩余的种子重复繁殖和利用。 4.1.3 育种家种子用于生产原原种。 4.2 土地准备和整地 土地准备和整地应选择阳光充足、高燥不易受涝的平坦地块,周围 100m内不种其它谷子品种的地段,并且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均匀,家禽鸟雀不易危害且两年内未种过谷子。不得施用吃过谷草、谷糠的畜禽粪便,以及谷草、谷糠沤制的肥料,以防混杂和病害。科学施肥,合理翻耕,精细整地。 4.3 种植 种植应适时早播或育苗移栽。按株行种植,每株种 46 行,每行 30 50

7、株,行长 4 m 6 m,行距 40 cm50 cm ,春谷适当稀植,夏谷适当密植,行端留走道。四周设 3 m 4 m保护区,保护区种植同品种育种家种子。 4.4 鉴定 按品种典型性进行株行鉴定,淘汰劣行。再对行内单株鉴定。 4.5 去杂 整株去杂。生长季节人工拔除异株和劣株。去杂应在不同发育阶段分次进行,每阶段应进行数次,直至性状典型一致。拔除的杂株应带出田块,妥善处理。 4.6 管理 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应合理、及时、精细一致。灌溉时,忌与同作物的其他田块间串灌。生产过程中调查记载项目和方法按附录 A的规定。 4.7 田间检验 田间检验应符合DB41/T 318 的要求。 4.8 收获 4

8、.8.1 及时收获 。做到单收、单运、单脱、单晒、单存,种子袋内外应附有标签,严防机械混杂。 4.8.2 当不具备“低温库”贮藏条件时,按下年需种量在典型株行中拔取单株,分别脱粒、装袋,作为下次繁殖用种。其余应混合收获。 4.9 室内检验 按DB41/T 9972014的要求和GB/T3543 的规定执行。 4.10 贮藏 按GB/T 7415的规定执行,并将4.8. 2收获的种子在“低温库”集中贮藏,分年利用。 5 原原种生产 DB41/T 293.62014 55 5.1 生产、利用方式 5.1.1 在原原种圃将育种家种子精量稀播种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生产原原种。 5.1.2 原原种

9、用于生产原种。 5.2 土地准备和整地 土地准备和整地应符合 4.2的要求。 5.3 种植 将育种家种子精量稀播,不分株行,并符合 4.3的要求。 5.4 鉴定 生长期间应进行整株鉴定,并应符合4.4 的要求。 5.5 去杂 生长期间进行整株去杂并应符合4.5的要求。 5.6 管理 管理应符合 4.6的要求 。 5.7 检验、收获 成熟前按DB41/T 318进行田间检验。及时收获、混合脱粒。做到单收、单运、单晒、单存,种子袋内外应附有标签,严防机械混杂。室内检验按DB41/T 997 2014的要求和 GB/T 3543的方法执行。 5.8 贮藏 贮藏应符合 GB/T 7415的要求。 6

10、原种生产 6.1 生产、利用方式 6.1.1 在原种圃将原原种精量稀播种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 生产原种。 6.1.2 原种用于生产检定种。 6.2 种植 将原原种精量稀播,不分株行,并符合5.3 的要求。 6.3 鉴定 鉴定应符合5.4 的要求。 6.4 去杂 去杂应符合5.5 的要求。 6.5 管理 DB41/T 293.62014 56 管理应符合4.6 的要求。 6.6 检验、收获 田间检验、收获应符合5. 7的要求。室内检验按DB41/T 9972014的种子质量要求和GB/T 3543的方法执行。 6.7 贮藏 贮藏应符合GB/T 7415的要求。 7 检定种生产 7.1 生产

11、、利用方式 在良种场或特约种子基地将原种精量稀播,生产检定种、直接供应大田生产。 7.2 土地准备和整地 土地准备和整地应符合4.2 的要求。 7.3 种植 应连片种植,一场一种,或一村一种,严防混杂并符合 5.3的要求 。 7.4 鉴定 鉴定应符合5.4 的要求。 7.5 去杂 去杂应符合5.5 的要求。 7.6 管理 管理应符合5.6 的要求。 7.7 检验、收获 检验、收获应符合5.7 的要求。 7.8 贮藏 贮藏应符合 GB/T 7415的要求。 DB41/T 293.62014 5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谷子调查记载项目和方法 A.1 生育期 A.1.1 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

12、,以月/ 日表示 。 A.1.2 出苗期 全区50% 的幼苗露出地面记载。 A.1.3 拔节期 全区50% 的植株基部茎节变大。 A.1.4 抽穗期 全区植株中50% 以上的穗尖由剑叶鞘伸出时记载。 A.1.5 开花期 当全区50% 的植株穗中部开始开花时记载。 A.1.6 成熟期 全区有90% 以上的穗子改变颜色,子粒呈粉状而坚硬时,取穗中部籽粒用指甲可以掐断时记载。 A.1.7 收获期 注明收获的年、月、日。 A.1.8 生育日数 从出苗期次日算起到成熟期日止的天数。 A.2 植物学性状 A.2.1 植株色泽 A.2.1.1 幼苗叶色 叶片分绿、浅绿、黄绿、紫绿、紫色等,定苗前观察记载。

13、A.2.1.2 幼苗颜色 叶鞘、叶背分为绿、黄绿、紫、浅紫等色,定苗前记载。 A.2.1.3 植株色 观察记载叶鞘、叶背、叶片有无花青素。分花紫绿色及黄绿色,抽穗后20 30天记载。 DB41/T 293.62014 58 A.2.1.4 穗刺毛及护颖色 在开花盛期(抽穗后5 7天)记载,分绿、紫、深紫、褐黄等四种。 A.2.1.5 花药色 在开花盛期(抽穗后5 7天)记载,分白、黄两种。 A.2.2 茎秆性状 A.2.2.1 分蘖性 用有效茎数和无效茎数来说明。在全区稀密均匀有代表性的地段调查20 株的总茎数和无效茎数,计算平均一株有效茎数和无效茎数。 A.2.2.2 主茎长度 由分蘖节到穗

14、基部的长度(cm),测 20 株,求平均值。 A.2.2.3 主茎节数 成熟时主茎的可见节数,测15株,求平均值。 A.2.3 穗部性状 A.2.3.1 穗型 一般分纺锤、圆锥、圆筒、棍棒及异形(佛手、龙爪、猫爪、鸭嘴等)。同一穗形中,如有明显差异应加以说明。 A.2.3.2 主穗长 由穗基小穗到穗尖的长度(cm),测 20 株,求平均值。 A.2.3.3 主穗直径 在穗部最粗处测量(cm ),10株为一组测量,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A.2.3.4 主穗重 测20株的主茎平均穗重(g )。 A.2.3.5 穗刺毛长短 分为无、短(1 mm 4 mm)、中(5 mm8 mm )、长(9 mm 以

15、上)等四级记载。一般试验目测即可,或在穗中部测10 20条刺毛长度记载平均值。至于刺毛疏密可于乳熟期或室内考种时记载。 A.2.4 籽粒性状 A.2.4.1 谷粒色 白、黄、红、褐、栗灰、黑等色。 A.2.4.2 千粒重 千粒重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DB41/T 293.62014 59 a) 称籽粒 2g,数谷粒数,重复 2次,用公式(A.1)计算。 1002= (A.1 ) 如两次取样差值不超过 0.3g时,求其平均数,否则重做一次。 b) 选正常饱满谷粒 500粒称重,重复一次,两次相加即得千粒重,但两次相差0.2g 时需重做。 A.2.5 米质 A.2.5.1 粳或糯 目测法:米质透明

16、玻璃状的为粳,不透明粉质为糯。碘化钾液测定法:呈蓝色者为粳性,呈红色者为糯性。 A.2.5.2 米色 黄、白、灰、青色。 A.2.5.3 适口性 用煮粥或焖饭,由10人以上品尝评定。 A.2.5.4 理化品质 包括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 A.3 生物学特性 A.3.1 倒伏性 A.3.1.1 倒伏时间 记月、日及谷子发育时期。 A.3.1.2 倒伏原因 风、雨、水冲、品种、人为等。并记以后恢复情况。 A.3.1.3 倒伏面积 以占小区面积比例记载。 A.3.1.4 倒伏程度 不倒伏者记“0 ”,倒伏 30以内记“1 ”,倒伏 45左右记“2 ”,70 以上记“3 ”。 A.3.2 抗

17、病性 A.3.2.1 表示方法 在病害发生高峰期,调查样点病株数及总株数,根据不同病害,分别以病株率、病叶率和病害严重率表示。 A.3.2.2 病珠率表示的病害 DB41/T 293.62014 60 白发病、黑穗病、线虫病、病毒病等病害以病珠率表示,病珠率按公式(A.2 )计算。 100=总珠数病珠数病珠率 %(A.2) A.3.2.3 谷锈病 谷锈病于病害盛发期,分别测定病株率和严重率。严重率分为以下五级: 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点(高抗); 1级: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抗); 2级:植株中部中叶片有中量病斑,下部叶片有枯死(中抗); 3级: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中部叶片有枯死(感); 4级

18、:上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全株基本枯死(重感)。 A.3.2.4 谷瘟病 谷瘟病于于病害盛发期,目测病斑占总叶面积的百分数,严重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0级:植株叶面无病状(高抗); 1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10以下(抗); 2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11 25(中抗); 3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26 40(感); 4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41以上(重感)。 A.3.2.5 纹枯病 纹枯病于灌浆中后期调查,分以下为五级: 0级:无发病症状(高抗); 1级:主茎茎部 1-2片叶叶鞘有轮纹状病斑(抗); 2级:主茎地上部 3-5片叶叶鞘有轮纹状病斑(中抗); 3级:主茎地上部 6片叶以上叶鞘有轮纹状病斑(感); 4

19、级:全株叶鞘均出现轮纹状病斑(重感)。 A.3.3 抗虫性 抗虫性按不同虫害目测,分无、轻、中、重四级。 A.3.4 抗旱性 根据叶片的表现目测鉴定,分抗、一般、不抗三级。干旱年份,谷子发育到拔节抽穗期间观察不同品种的萎蔫程度分为:1 (抗),2 (中),3 (不抗)。 A.4 生产力特性 A.4.1 单株穗重、粒重 随机取20株,计算单株平均穗重、粒重(g )。 A.4.2 谷粒产量 把小区谷粒产量折算为kg/ hm2。 DB41/T 293.62014 61 A.4.3 谷草产量 把小区谷草产量折算为kg/hm2(以自然干燥为标准)。 A.4.4 碾米率 用一定量谷粒碾出小米的数量,计算碾米率(%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