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060-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4761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6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1060-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1 T 1060-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1 T 1060-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1 T 1060-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1 T 1060-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15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060 2015 果树绿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Rule for sampling and forecasting techniques of Apolygus lucorum population in fruit trees 2015 - 05 - 15 发布 2015 - 08 - 15 实施 河南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06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提出 。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

2、标准主要起草人 : 封洪强、黄建荣、李国平、田彩红、邱峰 、金银利 、马兴莉 。 DB41/T 10602015 1 果树绿盲蝽测 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树绿盲蝽测报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调查、果园普查、预测预报方法和数据汇总。 本标准适用于 枣、葡萄、梨、桃和苹果 等果树绿盲蝽发生的调查和预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163 2012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盲蝽

3、 为害枣、葡萄、梨、桃、 苹果 等果树和棉花、苜蓿等农作物的半翅目盲 蝽科 杂食性害虫。又名小臭虫、青色盲蝽。 3.2 标准枝条 果树上 1 m长的 2年生或多年生枝条 , 超过 1 m的枝条以 1 m长度作为标准枝条 。 3.3 百枝卵量 每一百枝标准枝条上绿盲蝽的卵量,以粒 /100枝表示。 4 系统调查 4.1 越冬卵量调查 4.1.1 调查时间 3月下旬 越冬卵即将孵化时 开始 ,每 5天调查一次,如遇降雨则在降雨后补加一次,连续查一个月。 4.1.2 调查地点 选择当地种植面积大于 0.5 hm2的 枣、葡萄、梨、桃和苹果 等种类的果园 各 3块 , 每个果园根据 5点取样法 选择

4、具代表性的 10株 果树 用于系统调查。 4.1.3 调查方法 DB41/T 10602015 2 在每株果树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在树冠上部、中部和下部各随机取一标准枝条进行调查。调查 时用 肉眼或手持式放大镜检查剪口、冬芽和树皮等部位是否有绿盲蝽越冬卵(参照附录A) ,并将发现的 具有卵的部位取下带回实验室内,在 体视 显微镜 下检测卵量 和 卵发育进度 ( 参照 附录 B) 。结果记入绿盲蝽越冬卵量调查表(见附录 C表 C.1) 并 计算 每株 果树越冬卵密度(粒 /100枝) 。 4.2 若虫虫 量调 查 4.2.1 调查时间 3月下旬 至 6月底,每 5天调查一次。 选择早 晨

5、调查。 4.2.2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按 4.1.2的规定。 4.2.3 调查方法 在果园内按“Z ”字形取样方法 选 取 10株果树, 在 每株 果树 树冠正下方 铺设 一 块白布(长2 m宽 1 m),用 木棍适度敲打果枝震落绿盲蝽若虫, 分别记录 白布上 各 龄若虫头 数 。 结果记入绿盲蝽 若虫虫量 调查表(见附录 C表 C.2) , 并计算各龄期若虫的比例,按 单位面积统计虫口密度 ( 头 /m2) 。 4.3 成虫虫 量调 查 4.3.1 调查 时间 从4月下旬起至 10月 底止。 4.3.2 调查方法 4.3.2.1 灯光诱测 按NY/T 2163 2012规定的方法调查 ,结果

6、记入绿盲蝽成虫 灯光诱测记载表(见附录 C表 C.3)。 4.3.2.2 性诱剂诱测 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放置绿盲蝽诱捕器,集虫桶底部加入少量洗衣粉水。将诱捕器挂置在树冠外围枝条上距地面 1.5 m 2.0 m高度的位置,每 667 m2放置 1套,果园内各方位均匀放置,每月更换一次 绿盲蝽诱芯。 每天统计一次 诱 捕 到的 成虫数量,并清理掉 集虫 桶内虫体。结果记入绿盲蝽 成虫 性诱剂诱测记载表(见附录 C表 C.4)。 5 果园普查 5.1 普查时间 根据系统调查情况,在绿盲蝽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和第 一代 4 5龄 若虫 高峰期时 各 普查 一 次。 5.2 普查地点 在当地主要果园

7、内进行调查,每次普查每种果树的果园不少于 5块 。 5.3 普查方法 DB41/T 10602015 3 每个果园根据 5点取 样 法 取 5株, 调查 方法 按4.2.3 的规定 , 调查结果记入 绿盲蝽越冬卵量调查表(见附录C 表 C.1) 和绿盲蝽若 虫虫量调查表(见附录 C表 C.2) 。 6 预测预报方法 6.1 发生期预测 6.1.1 发育历期法 根据系统 调查结果统计出不同世代、不同虫态(或虫龄)的发生高峰期(参见附录D ) ,在此基础上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各虫态 或虫龄 的平均历期,推算出以后一个或几个虫态 (或 虫龄 ) 的相应发生日期。如根据上一代 4龄若虫的发生 高峰 期,

8、预测下一代 3龄若虫高峰期,采用公式( 1)计算。 )1(2121 321P5443 TTTTTTTDD e 式中: D3 下一代3 龄若虫高峰期; D4 上一代4 龄若虫高峰期; T4、 T5、 Tp、 Te、 T1、 T2和 T3 4龄若虫历期、 5龄若虫历期、 产卵前期、 卵期、1龄若虫历期、 2龄若虫历期和 3龄若虫历期,天。 6.1.2 有效积温法 根据绿盲蝽卵、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参见附录E) , 及 当地天气预报的日平均温度和果园内 当前虫态 (或虫龄) 发生期, 采 用 公式 ( 2)预测 该 虫态 (或虫龄) 的 发育历 期 。 )2(CT KD 式中: D 某虫态

9、的发育历期,天; K 完成该虫态所需有效积温,日度; C 该虫态的发育起点温 度 ,; T 预报的日 平均 气温,。 6.2 发生量预测 根据当地系统调查和果园普查的虫口密度(即基数),以及多年研究出来的绿盲蝽繁殖系数和整个世代的死亡率,预测下一代的发生数量。如根据上一代 4龄若虫虫口密度预测下一代 4龄若虫发生量, 采用 公式( 3)进行计算。 )3().1(0 MrePP 式中: P 下一代四龄若虫 发生量,头; P0 上 一代 四龄若虫 发生量,头; e 每 头 雌虫平均产卵 量 ,粒; r 雌虫百分率, %; DB41/T 10602015 4 M 整个 世代 的 死亡率, %。 7

10、数据汇总 在各项调查结束时,填写“果树绿盲蝽调查表”(见附录C ),用于各地留档保存当年绿盲蝽测报资料。 DB41/T 10602015 5 A A 附 录 A ( 资料 性附录) 果树上 的绿盲蝽越冬卵 A.1 绿盲蝽越冬卵在冬枣树上的越冬部位 调查发现,在冬枣树的夏剪剪口、翘皮、多年生枣股的粗糙表面等部位(图 A.1)均具有绿盲蝽越冬卵。越冬卵主要出现在上年夏剪留下的剪口上,且该部位卵量非常高,许多枣枝剪口上的绿盲蝽越冬卵达到 50粒以上,并且常出现多层排列的现象(图 A.1F)。把取回来的具有越冬卵的枣枝剪口置于体视 显微镜下,用镊子撬开枣枝剪口就 可 发现大量越冬卵 。在 野外使用手持

11、式放大镜或在 室 内使用体视显微镜可看到 有 些 卵具 有红色眼点 (图 A.1F) ,这是 即 将孵化的 卵 。 A 枣枝夏剪剪口; B 枣枝枯稍顶端; C 多年生枣股粗糙表面; D 多年生枣树节口的粗糙表面 ; E 枣树的翘皮; F 显微观察撬开的枣枝剪口里的越冬卵。 图 A.1 冬枣树上绿盲蝽的越冬卵及其越冬部位 A.2 绿盲蝽越冬卵在葡萄树上的越冬部位 在葡萄树的小枝剪口和冬芽上均有绿盲蝽越冬卵,但主要集中在葡萄树的冬芽上(图 A.2)。 在 野外使用手持放大镜或 在 实 验室内 使用体视 显微镜可以 观察到越冬卵的红色眼点(图 A.2E) 和 正在孵化的绿盲蝽 1龄若虫(图 A.2F

12、)。 越 冬 卵 量高时可 超过 30粒 /芽 。 A A B C D E F DB41/T 10602015 6 A 葡萄枝小枝剪口; B 枝节口空隙; C、 D 冬芽上的越冬卵; E 显微观察已膨大的绿盲蝽越冬卵,示红色眼点; F 显微观察到的冬芽上正孵化的绿盲蝽若虫。 图 A.2 葡萄树上绿盲蝽的越冬卵及其越冬部位 A.3 绿盲蝽越冬卵在混交果园内的越冬部位表 表 A.1 绿盲蝽越冬卵在混交果园内的越冬部位 部位 调查株数 调查越冬部位数(个) 越冬卵数量 (粒) 平均每部位卵数(粒) 占总卵量百分率 % 枣股 30 4979 4711 0.95 42.19 枣树伤口 30 300 91

13、5 3.05 8.21 梨越冬芽 30 4121 1122 0.27 10.05 梨树伤口 30 317 476 1.5 4.26 苹果越冬芽 30 4641 2891 0.62 25.89 苹果树伤口 30 355 1050 2.96 9.4 A B C E D F DB41/T 10602015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绿盲蝽卵的分级 各代别绿盲蝽卵的发育温度及卵的分级特征见表B.1。 表 B.1 绿盲蝽卵的分级及发育温度 卵 级 2 4代 越冬代 特 征 卵期 (天) 气温( ) 卵 期 (天) 均 温 ( ) 平均 幅度 一 2.23 23.91 22.10 26.72

14、 140.95 7 卵初产乳白色 , 半透明 , 有光泽 二 2.23 23.91 22.10 26.72 28.4 12.05 卵淡黄色到鹅黄色 , 有 3 4个不规则淡黄色圆斑 , 卵膨大 , 接近卵盖处有隐约红丝 三 2.23 23.91 22.10 26.72 11.35 13.5 卵鹅黄色到桔色 , 卵盖膨大似水瓶盖 , 卵形弯曲 , 近卵盖处有 2个红眼点 四 2.23 23.91 22.10 26.72 3.4 14.9 卵上半部褪色 , 下半部由暗 灰色变黑色 , 眼点与卵盖之间距离拉长 全期 8.33 184.10 DB41/T 10602015 8 C C 附 录 C (

15、规范 性附录) 果树绿盲蝽调查 表 果树绿盲蝽调查表见表C.1C.5 。 表 C.1 绿盲蝽越冬卵量调查表 日期 地点 果园编号 果树种类及品种 取样株 编号 取样方位 取样层 标准枝 条数( 枝 ) 枝上卵量(粒) 各发 育级 别 卵的 数量(粒) 百枝卵量(粒/100枝) 备注 一 二 三 四 注: 备注中注明发 现 卵 的 器官 或部位 ,如:剪口、芽或树皮等。 表 C.2 绿盲蝽 若虫 虫量调查表 日期 地点 果园编号 果树种类及品种 取样株 编号 调查虫量(头) 虫口密度(头/m2) 各虫态虫量(头)及占总虫量的比率 (%) 备注 1 龄 2 龄 3 龄 4 龄 5 龄 头 % 头

16、% 头 % 头 % 头 % 表 C.3 绿盲蝽成虫灯光诱测记载表 日期 地点 果园编号 果树 种类及品种 虫量(头 /灯) 备注 表 C.4 绿盲蝽 成虫 性诱剂诱测记载表 日期 地点 果园 编号 果树种类及品种 虫量 (头 /套) 备注 DB41/T 10602015 9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绿盲蝽各虫态 (或虫龄)高峰 期的计算方法 D.1 R软件的下载与安装 R软件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为 http:/www.r-project.org/或 http:/ D.2 计算高峰 期 的 R程序 count ”符号便是 R的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符后逐条输入 R命令,回车后可输出结

17、果; b) “文件”“新建程序脚本”,将以上程序拷贝至记事本中保存后,再用 R软件打开脚本文件并运行,可输出结果。 示例: 步骤 1:输入 R 命令 或打开 已 输入好的 R 命 令脚本。 步骤 2: 程序第 1 行 中“ Finstar2013.csv”为示例数据文件,可使用软件 excel 录入和编辑数据,另存为 csv 格式。数据格式见 表 D.1,其中日期使用“月/ 日 /年”格式。文件路径以“ /”分隔,否则无法正确读取文件。 DB41/T 10602015 10 表 D.1 示例 数据文件格式 日期 虫量 4/7/13 0 4/17/13 21 4/23/13 47 4/28/13

18、 73 5/3/13 76 5/6/13 86 5/10/13 75 5/13/13 32 5/16/13 13 5/21/13 1 5/28/13 3 6/13/13 5 步骤 3:运行时先运行至 程序 第 5 行 , 根据 R 绘出的散点图(图 D.1)确定 程序 第 6 行 中 高斯函数的初始参数值。表 D.1 中所示数据最大值约为 80,因此 A1 的值取 80*10=800;最大值出现在第 6 个点,因此 T1 取第 6个 数据,即 T1=count$ndate6,如果是第 7 个点达到最大值,则取 T1=count$ndate7; delta1 代表高峰期的一半,这里取 15 天,

19、即 delta1=15。这些参数的初始值需根据具体数据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导致程序无法运行。 020406080日期虫量(头) 4 月 0 5 4 月 2 5 5 月 1 5 6 月 0 42 0 1 3 - 0 5 - 0 3图 D.1 高 斯 函数拟 合输出 结果 步骤 5:修改完成后再运行其它各行得到输出结果(图 D.1)。图中所示日期即为葡萄春季绿盲蝽 4 龄若虫高峰日。 DB41/T 10602015 11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绿盲蝽不同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绿盲蝽不同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见 E.1 E.2。 表 E.1 绿盲蝽 的 发

20、育起点温度 和 有效积温 卵 期 1龄若虫 2龄若虫 3龄若虫 4龄若虫 5龄若虫 若虫全期 C K C K C K C K C K C K C K 3.2 179.2 3.6 58.1 3.3 43.7 3.1 39.4 3.4 46.3 3.3 75.2 3.7 262.4 注: C:该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 ; K:完成该虫态所需有效积温,日度。 表 E.2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 温度( ) 发 育 历 期(天) 卵 1 龄若虫 2 龄若虫 3 龄若虫 4 龄若虫 5 龄若虫 整个若虫期 15 14.9 0.3 5.6 0.2 4.0 0.2 4.4 0.2 4.5 0.2 7.7 0.2 26.2 0.2 20 11.0 0.2 3.6 0.1 2.8 0.2 2.4 0.1 2.6 0.1 4.1 0.1 15.5 0.2 25 8.2 0.1 3.0 0.1 1.6 0.1 2.2 0.1 1.8 0.1 3.2 0.1 11.8 0.2 30 6.7 0.1 2.0 0.1 1.6 0.1 1.5 0.1 1.9 0.1 3.0 0.1 10.2 0.2 35 6.3 0.1 2.6 0.2 2.3 0.4 1.7 0.3 2.1 0.3 2.4 0.3 11.1 0.6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