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4843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区域都有界线,但区域之间的界线有模糊的也有明确的, A错误。区域是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分的, B错误。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C错误。区域划分的标准有所不同,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GIS与地图的最基本差别是 A空间模型 B

2、数据模型 C阅读速度 D空间分析能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GIS与地图的最基本的差别。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 GIS的基本特征。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 利用方式 开发程度 开发方向 交通状况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等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河流开发的基本思维并结合排除法。 地震研究工作者在岩层中安置了一些监测

3、地层位移的传感器,此传感器可能应用了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震波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层的位移变化属于定位技术的应用,故属于传感器。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 该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 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b)。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8a中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小题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

4、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要看好图中的信息,水文站能测得该站以上河段水文的有关数据,甲水文站先测到径流量最大值,若暴雨发生在 地、 地或 地,均不可能在甲水文站测到流量峰值。 【小题 2】河流与湖泊水体之间有互补关系,湖泊可以调节洪峰,因而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考点: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等有关知识。 点评:本题从读图判读入手,注意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变化,通过调用课本知识,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分析。难度一般。 该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 最低经济效益所

5、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由图 9可以推断,该区域 A 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0 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1 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小题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就业情况与工业的关系,剩余劳动力越多,说明工业越不发达。所以 T0 T1阶段工业不发达, A错; T0 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较少, B错;

6、T2之后工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D错;而 T1 T2就属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 【小题 2】根据甲、乙两类企业平均工资状况可以判断出:甲类企业技术含量低于乙类企业, B对。既然甲类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产业升级的原理,则属于被调整的对象。而乙类企业应该属于大力引进的企业,进入时间晚, C错;而且附加值高, D错。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 工业结构的调整。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两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力和工资的变化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 该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

7、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 【小题 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小题 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饪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水电站往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降水、温差)、地质基础、地形条件(高水头落差大,建设在山区)、库区补给方式(冰雪融水、流域降水)、库

8、区移民、库区泥沙、生物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一般是大坝和发电厂房分离,上游库区可利用天然冰川作用而形成的湖泊,淹没面积小。 【小题 2】加之挪威人口密度不大,条件恶劣的山区人口较小。 【小题 3】挪威所处纬度高,故取暖耗能较多。 考点:本组以北欧挪威地形位置图为背景,也有和我国三峡电站的比较成分,综合考查水电站问题。 点评:该题设计巧妙,试题需要有综合思维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水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 自 20世纪 60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

9、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 11)。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 广 D资金较雄厚 【小题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小题 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文可知,甲为墨西哥、乙为美国,一个是发展中

10、正在工业化国,一个则为发达后工业化国。由此对比选 A。 【小题 2】甲国北部 “边境工业区 ”的发展,强调边境位置,因此该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就是 “交通运输 ”选 B。 【小题 3】考查边境工业区发展评价,经四个选择项目比较,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故选 D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工业化的影响。 点评:在对 “边境工业区 ”重心理解上有歧义:被认为 “2012最流氓的高考地理题 ”。 3题答案:可能选 A.要是组织一个双重选项就更好了。 表 1为我国某区域 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 12示意该区域1999 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

11、增长,负值 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小题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查提取信息能力。该地生态恶化,由图 12可知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草地面积下降速度最快,所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选 B。 【小题 2】考查中国地理区域荒漠化问题差异比较。结合表格:区域草地面积为主,但荒漠化(盐碱地面积大,云贵高原东部石漠化严重,黄土高原中部沙漠化严重)土

12、地面积大,沼泽湿地面积较小(松嫩平原中部较大),与内蒙古高原西部接近。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和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区域定位和区划环境问题的分析,难度一般。 图 13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小题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小题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

13、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阿拉善高原,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因耐旱,选 A。 【小题 2】既然枣树耐旱,考虑到海拔在 2000 3000米,应该是冬半年寒潮影响势力范围,就应该考虑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冻害。(内陆台风影响不到,降水较少,洪涝可能小),选 D。 【小题 3】考查区域特点,考虑到甲地小枣品质优良:含糖量高,主要是光照强和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积累糖分而品质优良。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能进行区

14、域准确定位,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农业生产等内容。 读图 7“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工业化的主要表现是 A工业人口增加 B工业地域扩大 C工业产值增加 D工业产值比重减少 【小题 2】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 C城市面积保持不变 D城市数量增加 【小题 3】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城市

15、面积的发展和工业化产值的变化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与工业化直接联系的是工业产值的变化。 【小题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图中直接显示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和城市面积扩大。 【小题 3】图示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呈正相关,工业化是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城市化的发展可为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点评:本题以读图为前提,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难度一般。 读图 6“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单位 :mm)分布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

16、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盛行风向 纬度位置 A B C D 【小题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 A B C D 【小题 3】乙平原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C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贫瘠 【小题 4】我国政府在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进口木材成本低 B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C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东北地区

17、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故分析主要是受盛行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 【小题 2】图示甲地为长白山区,由于降水量丰富,故为湿润地区,森林茂密,且河流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 3】图示乙地区位于东北平原,由于长期的黑土重利用,少养护,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小题 4】图示丙地区为小兴安岭地区,由于长期的过度砍伐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故封山育林主要是为了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分布和了解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难度一般。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保护生物多样

18、性,提高环境质量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组合选项可采取排除法,湿地不能消纳 “一切 ”污染物, 错误;吸收紫外线是臭氧的功能,湿地不具有该环境功能,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注意分析方法和试题细节,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于北方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纬度高,故光照条件较南方少,故民居的正南正北

19、方围观比南方强, A 错误;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故屋顶坡度平缓, B正确。浙闽山区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故民居的屋顶多为尖顶, C错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故北方地区的墙体严实厚重,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还可以结合地图考查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分布。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 1),完成问题。 【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a 洪涝灾害

20、B b 热量条件 C c 土壤肥力 D d 灌溉水源 【小题 3】 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 森林 荒漠草原 荒漠 B森林草原 荒漠 绿洲 草原 C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D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森林 【小题 4】 a、 b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A湿润区与干旱区界线 B平原与丘陵的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D旱地与水田的界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d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地面太阳辐射强,且纬度低,晴天多。 【小题 2】图示 a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

21、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故洪涝灾害多发。 B位于我国北部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平原,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热量不足,而华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风沙和水资源不足, B 错误。 C 地区位于西北干旱 地区,故主要的限制性条件是水资源不足。 D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候高寒,不利于农业生产。 【小题 3】图示 C区域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故植被依次形成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的递变。 【小题 4】图示 a、 b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 -淮河一线分界,也是我国冬季 0C等温线; 800毫米年降水

22、量线,故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和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我国四大自然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差异 分析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难度一般。本题都为自然环境要素的考查,还可以结合人文环境设计试题。 读图 2“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 、 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小题 2】 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水能、天然气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太阳能、水能 【小题 3】 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

23、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位于四川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故两地的环境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差异。 【小题 2】 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热能。且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太阳辐射强。 【小题 3】 地区位于横断山区,由于所处纬度低,且山地相对高度大,故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故物种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24、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分布和区域环境特征的基本分析方法。难度一般。 根据 “因地制宜 ”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 春小麦、油菜、水稻 B四川盆地 甘蔗、水稻、甜菜 C松嫩平原 春小麦、大豆、甜菜 D山东半岛 水稻、花生、橡胶 答案: C 试题分析:春小麦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故 A错误;甜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故 B错误。橡胶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点评:解题的关键 是掌握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规律: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糖类作物甘蔗和经济作物棉花、桑蚕和茶叶等。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25、小麦、玉米;糖类作物甜菜和经济作物大豆、亚麻等。 读图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纺织厂、食品厂、服装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D服装厂、食品厂、纺织厂 【小题 2】甲厂原料及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小题 3】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建在我国境内,其共同原因是我国 A技术水平高 B廉价劳动力充足 C市场广阔 D原材料丰富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a例

26、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故判断为纺织厂或服装厂; 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判断为汽车厂; 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故判断 A项。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影响日本到青岛之间的纺织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主要利于水运。 【小题 3】注意 “共同优势 ”,结合上题分析,三家工厂的布局都利用了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难度一般。 “西电东送 ”工程为北京城市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27、“西电东送 ”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西部 A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B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 C自然环境的差异大 D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匀 【小题 2】 “西电东送 ”对北京市的影响有 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技术水平 改善环境质量 缓解供电紧张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西电东送主要是由于我国东西部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的不平衡,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但供应量不足,而西部能源资源丰富,但能源消费量较小。 【小题 2】北京是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能源输入地区,为北京提供大量能源,环境能源紧张状况,利于减少煤炭的使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故选 D项。

28、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知识的迁移运用,可借鉴课本西气东输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难度较低。 流经北京市的永定河近年来严重缺水甚至断流。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永定河缺水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沿岸地区 A生活污水排放 B工农业用水增加 C交通设施建设 D大量人口迁入 【小题 2】北京市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A电子信息 B现代物流 C高端商贸 D休闲旅游 【小题 3】永定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A上游植树造林 B中游发展航运 C下游开发水能 D发展灌溉农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

29、分析: 【小题 1】河流缺水断流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的大量引水导致河流水量下降分析,水污染不会导致断流,交通建设和人口迁入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不大。 【小题 2】利用河流沿岸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旅游业,而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高端商贸的布局与河流绿化带没有直接联系。 【小题 3】河流流域的综合整治措施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并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航运条件应主要在下游地区,开发水能资源应主要位于中上游地区,而河 流下游出现断流,故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故上游山区的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利于改善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学会相关知识内容的调用

30、能力和因地制宜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读图 4“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劳动力充足 市场广阔 水运交通便利 煤炭资源丰富 A B C D 【小题 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采取 的措施有 减少煤炭开采 量 消除环境污染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建设坑口电站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山西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地重工业发达,故能源市场广阔;但由于位于黄土高原,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落差大,故航运条件差。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31、当地工业发展,故市场广阔,水运便利,但能源基地建设没有大量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小题 2】将山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即加快山西的能源外运和输出,故选 。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两地区的区位优势条件和调用课本相关知识的能力,难度较低。 读图 5“黄河流域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 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降水集中在夏季 B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D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小题 2】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下

32、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小题 3】甲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气候变暖 B水土流失 C旱涝灾害 D土地荒漠化 【小题 4】甲地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是 A放弃全部耕地 B发展水田 C开发水能 D植树种草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 A正确,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地区, B错误;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C错误。中游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故植被覆盖率低, D错误。 【小题 2】河套平原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 A错误。中游地区

33、流经黄土高原,落差大,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故不利于发展航运, B错误。兰州以上的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C正确。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矿产资源少, D错误。 【小题 3】甲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 4】甲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主要从恢复植被、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和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和综合治 理措施的综合分析方法,形成解题规律,难度一般。 综合题 读图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置图 ”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34、分) 资料: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湿润,土壤贫瘠,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71%。由于长期毁林开荒、陡坡种植、过度樵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治理水土流失: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 ( 1)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于 流域,气候类型是 。 ( 2)该自治州发展粮食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等。 ( 3)长期以来,该自治州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造成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选择填空)。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种植牧草 D不合理开垦 ( 4)该自治州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所遵循的原则是

35、 ,举例说出其具体措施及带来的好处。 答案:( 1)南盘江(珠江) 亚热带季风气候 ( 2)土壤贫瘠 山地面积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等) ( 3)水土流失 BD ( 4)因地制宜 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既获得经济效益,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南盘江和北盘江属于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2)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特征分析其不利因素。( 3)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土层

36、薄、地形起伏大、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水土流失严重(或石漠化严重)。云贵高原为湿润地区,故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过程中的植被破坏主要是不合理开垦和过度樵采等,与放牧关系不大。( 4)农业生产的原则为因地制宜。立体农业的优 点主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图为背景,应注意区域定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如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等。 读图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示意图 ”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资料:近年来,随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等跨国公司的迁入,天津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

37、基地。与此同时,天津市的部分产业逐步向山东省德州市等地迁出。产业的迁入与迁出,有效带动了天津市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 1)分析天津市承接美 国摩托罗拉公司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 2)天津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适合向山东省德州市转移的有 (选择填空)。 A海洋化工产业 B汽车零部件产业 C文化创意产业 D装备制造业 ( 3)天津市和山东省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产业聚集区。指出两地聚集的有利影响。 ( 4)说出产业转移对德州市地理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答案:( 1)廉价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水、陆、空交通便利(生产成本低 政策支持 工业基础好) ( 2) BD ( 3)利于节省用地、共用当

38、地的基础设施、方便生产协作和科技创新合作等。 ( 4)增加就业机会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环境压力) 试题分析:( 1)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应从地理位置、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和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当地实际。( 2)由天津市向山东地区即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转移的应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调用课本知识,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可从共用基础设施、方便生产协作和交流;降低运费;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 4)德州市作为产业转移的迁入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

39、展和产业转移。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方法和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影响,调用课本关于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 读中国两区域图(图 16和图 17),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 1)东北三江平原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工业化水平高 B农业科技水平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 ( 2)东北三江平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选择填空)。 A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再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C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开垦草地、湿地和荒地 D大

40、力退耕还林还草,降低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表 2 黑、吉、粤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2002年 2006年 2008年 黑 吉 粤 黑 吉 粤 黑 吉 粤 人均耕地面积( Km2) 0 31 0 21 0 04 0 31 0 20 0 03 0 31 0 20 0 03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 Km2) 4916 5872 5353 5377 7066 5177 5454 7352 5100 ( 3)根据表 2资料,描述黑、吉、粤三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 4)黑、吉两省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选择填空)。 A.改良品种,发展灌溉 B.彻底改变以小麦为主的作物种类 C

41、.增施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D.粮食仓储能力不断提高 ( 5)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的不断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图 18),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播种面积扩大 2010年 7月下旬以来 ,吉林省连续遭遇 3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 ,全省共有 7个市、自治州、 13个县降雨强度创下历史纪录 ,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 6)此次洪涝灾害产生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选择填空)。 A.降水量异常大,降水强度大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支流多

42、,汇水多 D.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答案:( 1) C( 1分) ( 2) A( 1分) ( 3)黑:保持不变;( 1分) 吉、粤: 2006年比 2002年略有下降; 2006年与 2008年持平。( 1分) ( 4) A( 1分) C( 1分) ( 5)从左至右依次为: A、 D、 C、 B(每个字母 1分,共 4分) ( 6) A( 1分) 试题分析:( 1)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直接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既利于经济发展又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 3)直接根据表示数据比较即可。注意三省区的差异变化。( 4)目

43、前,因为区域农业单产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的发展,故 A 符合,土壤肥力的上升也利于提高单产,故 C 项符合。( 5)注意图示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因果关系,分析原因和问题。( 6)注意 “自然原因 ”则 D不符合。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和资料综合分析利用。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图比较分析为背景,但珠三角的区域分析基本不牵涉,有待开发。而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分析,注意从图示、表格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读甲、乙两区域图 18,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 1)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及限制性因素。 ( 2)比较甲

44、乙两区域的地理差异 甲地区 乙地区 地理位置 主要地形类型 除山地外,大部分为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土壤类型 紫色土 农田类型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或三熟 答案:( 1)( 4分)自然: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河流较多、灌溉便利)(答对其中三项给 3 分) 限制性因素:热量不足( 1分) ( 2)每空 1分,共 12分 甲地区 乙地区 地理位置 我国东北,中纬地区 我国西南、中低纬地区 地形类型 平原 盆地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类型 黑土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试题

45、分析:( 1)图示甲为我国东北平原,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方面分析,注意区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结合乙图的经纬度位置,乙为四川盆地,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区域位置等方面分析;地形类型可直接从两地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气候类型可结合区域位置分析,东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而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结合气候类型分布,东北温带季风气候下,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土壤类型为知识性试题,东北为黑土广布。农田类型可分为水田和旱地,四川盆地湿润地区,为水田,东北平原半湿润地区为旱地。作物熟制结合纬度位置分析,东北平原纬度高,故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而四 川盆地位于长江流域,亚热带地区,可一年两熟到三熟。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为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方法和自然环境的分析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