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4846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注意区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层次关系。 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 34oN, 116oE B 20oS, 75oW C 67oS, 20oE D 0oN, 10oW 答案: A 试题分析: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

2、射现象是属于温带,即处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故只有 A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掌握五带划分的基本依据和基本界线是解题的关键。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淮北比北京的白昼短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回归线以北地 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时的全球昼夜长短分布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基本判断即可。注意正午

3、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的差异。 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图自转方向显示图示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北 半球,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 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 D图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晨昏线与经线、纬线之间的关系,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下列我国各

4、地中,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 45N) B唐山( 39N) C石家庄 ( 38N) D海口( 20N) 答案: A 试题分析: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故根据选项中各地的纬度位置直接可判断。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和纬度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 淮北( 34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 (见下图 ):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 ,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题 【小题 1】 12月 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 A 23.5 B

5、32.5 C 57.5 D 66.5 【小 题 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一年内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 23.5 B 30 C 47 D 60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交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纬度差为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距离,可直接计算当地 12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32.5,故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交角约为57.5。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年内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即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幅度,根据当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

6、度达最大值,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可计算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 47。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交角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判断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交角的变化。 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地球上 A极圈范围扩大 B没有昼夜更替 C没有地方时差 D没有四季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若黄赤交角变为 0,则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赤道,则全球始终昼夜平分,则极圈即极点的位置;全球各地就不会出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没有四季的变化; D项正确;而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差异主要是

7、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故与黄赤交角的变化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对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和四季变化的影响等。应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若黄赤交角增大到 25,淮北( 34N)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B冬至 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增大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20N) 答案: C 试题分析:黄赤交角从 23026/变为 250, ,则回归线度数变为 2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纬度差为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34

8、N当地的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位置(即回归线度数)的影响;进而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应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自东向西横越北印度洋,官兵在甲板上连续两次观察 “从正午到正午 ”的时间间隔是 A等于 1恒星日 B等于 1太阳日 C大于 1太阳日 D小于 1太阳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以太阳为参照,地球上静止的物体,从正午到正午的周期为 1个太阳日,而由于海军护航编队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故两者的合速度变小,故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将大

9、于 1个太阳日。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影响。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概况,并结合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方向和地球运动的合运动速度进而分析太阳日的周期。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 A 6千米 B 17千米 C 33千米 D 60 70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壳厚度分布不均,在陆地部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 33KM,在海洋部分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 6KM,全球地壳平均厚度约 17KM。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壳厚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注意陆地地壳、海洋地壳厚度的差异。 读 “某地地震 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 ”,回答

10、题。 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 17千米 B 5千米 C 33千米 D 2900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地震波大约在 5KM处,波速开始明显加快,故判断该处莫霍界面应位于 5KM位置处。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横波和纵波在近地面处的波速大小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明显变化。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A、 B、 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11、、地面辐射 【小题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3】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表示地面射向大气,故判断为地面辐射; C由大气射向地面,判断为大气逆辐射。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小题 3】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差,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故近地面地区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12、点评:本题为基础性试题,难度较低,解题关键是从图示分析入手,能判断图示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注意区别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的强弱。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海洋和陆地相比,由于海洋的热容量较陆地大,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而晴天和阴天相比,由于 阴天,白天云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故气温较低;晚上云多,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效应强,故气温较高,综上所述,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并结合晴天和阴天大气热力作用的比较进而分析对昼夜

13、温差的影响。 在北京时间 8点 20分时( ) A东经 130o(位于东九区 )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 B东经 130o的地方时为 7点 40分 C东经 130o的区时是 9点 D东经 105o的区时为 7点 20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北京时间即 120E的地方时,为 8时 20分,则 130E的地方时较120E东面 10,即地方时早 40分钟,故 130E的地方时为 9时。 130E位于东九区,东九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早 1个小时,故东九区的区时为 9时 20分。东经 105的区时即东七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晚 1个小时,即 7时 20分。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

14、握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所求时间 =已知时间 +时差,东加西减。 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 A太阳日 B恒星日 C 23小时 56分 4秒 D回归日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若以太阳为参照,则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4小时,自转角度为 36059,为一个太阳日,而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 23时 56分 4秒,自转角度为 360,为一个恒星日。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以太阳为参照,故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太阳日和恒

15、星日的差异即可判断,本题还可结合太阳日和恒星日差异的图示设计试题。 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太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难度较低,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

16、量转化而来的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A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 B错误; C正确;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太阳辐射的形式,其能量的主要来源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基础知识即可判断。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D世界各地季节的变

17、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日月星辰都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形成偏向等地理意义,而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四季、五带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注意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区别。 与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A 90E, 89N B 80W, 40S C 10E, 1S D 180W, 71S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而赤道长度约 4万千米即八万里,故只有

18、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符合 “坐地日行八万里 ”,结合选项中各地的纬度位置即可判断。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结合赤道长即可判断。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 180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 2003年 12月 31日 14: 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 ) A 2003年 12月 30日 14: 00 B 2004年 12月 31日 14: 00 C 2003年 12月 31日 15: 00 D 2004年 1月 1日 14: 00 答案: D 试题分析:日界线大致与 1800经线重合,而日界线以东为西十二区,

19、日界线以西为东十二区,故若日界线的东侧即西十二区是 2003年 12月 31日 14: 00,则日界线西侧东十二区的区时较西十二区早一天。 考点:本题考查日界线和时间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日界线东西两侧的时区分布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日界线的西侧为东十二区,东侧为西十二区。 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 20N, 30E B 25N, 25E C 23.5S, 60N D 40S, 120W 答案: A 试题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以内,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而在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区域,终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考点

20、: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纬度的太阳直 射点的移动情况,并主要结合选项中的纬度位置分析即可。 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悉尼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应在 7月初,此时为北半球夏季,而澳大利亚悉尼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冬季。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近日点的时间差异是解题的关键,并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度相同则地方

21、时相同, D项正确;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在同一纬度则相同。在南北半球的同一半球则季节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主要掌握地方时变化与经度的关系,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与纬度的关系等内容即可判断。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 A、 C、D项中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 B图 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

22、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即可判断,注意偏向分析需要以面对运动方向为前提。 10月 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0月 1日,处于 9月 23日到 12月 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进而可以推断全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画图分析可更直观。 按照气候统计来划分四季 ,北半球夏季的时间应是( ) A 4、 5、 6三个月

23、 B 5、 6、 7三个月 C 6、 7、 8三个月 D 7、 8、 9三个月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北温带国家,以 3、 4、 5月为春季;以 6、 7、 8月为夏季; 9、10、 11月为秋季;以 12、 1、 2月为冬季。 考点:本题考查四季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常用的四季划分的月份即可判断。 关于太阳活动对 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 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 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 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

24、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 C项错误;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直接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A 错误;磁暴现象是由于耀斑爆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而形成电离层的扰动,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差异。 综合题 读 “黄赤交角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恒星 是 星;角 的度数是 ;平面 代表

25、; 当太阳直射点在 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当太阳直射点在 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 3月 21日前后 B 6月 22日前后 C 9月 23日前后 D 12月 22日前后 答案: (1)北极 6634 黄道面 ( 2) B D 试题分析:( 1)图示 为地球的地轴指向的恒星,故判断为北极星;图示 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成 66.5交角。平面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2)根据图示赤道的位置判断,当太阳直射点在 F点时,即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H点时,即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考点:

26、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的图示,并注意区别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与黄赤交角的区别,能利用赤道的位置能确定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位置差异,进而利用太阳直射点位置确定二分二至日。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以下问题 (16分 )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日期可能是 前后或 前后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此时北京时间是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 答案: (1) 0, 30E 3月 21日 9月 23日 ( 2) 180 150W (3) 18:00 18:00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晨昏线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

27、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赤道;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 12时所在经线,根据图示本初子午线的位置确定 12时所在经线为 30E。( 2)分界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应为日界线( 180经线)和 0时所在经线,根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经线为 30E,故计算 0时所在经线为 150W。( 3)根据 30E为 12时,则北京时间为 120E的地方时,较 30E东面 90,即地方时早 6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 18: 00。由于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 ,故日落时间都为当地的 18: 00。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图的基本

28、判断方法和时间问题分析方法,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利于解题技巧的训练。本题还可结合图示考查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内容。 读图 “地球内部构造图 ”,回答问题( 14分): (1) 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 AB间: 面、 BC间: 面。 (2) 三个圈层名称: A: B: C: 。 (3)A、 B、 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答案: (1) 莫霍 古登堡 ( 2)地壳 地幔 地核 (3) C B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 AB之间的界面位于地表浅层,应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为莫霍界面; BC之间位于地下深处,应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为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自地表向下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由于地核的外核部分,可能呈熔融状态或液态,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横波不能通过 C层;软流层位于地貌的上层,即 B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界面和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等基础内容即 可判断,注意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征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