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世界人口和人种的正确说法是 A非洲全是黑色人种 B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C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欧洲主要是白色人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非洲北部的阿拉伯民族属于白色人种, A错误;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属于发达国家, B错误;亚马逊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故人口稀疏, C错误;欧洲主要的人种为白色人种,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人口和人种分布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对于此
2、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A B C D 【小题 2】甲所在国一月均温 0 等温线与北纬 38度纬线基本吻合,而丙所在国一月均温 0 等温线大体位于秦岭 -淮河一线(北纬 34度左右),该事实说明 A甲所在国的南北温差大 B甲所在国的一月均温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C甲所在国受海洋影响较明显 D甲所在国的雨季开始时间比丙所在国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区位于东亚,根据图
3、示,从甲 乙 丙,由于离海远近的差异,导致了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故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明显的差异。 【小题 2】材料反映甲国冬季的气温较丙国高,主要是由于丙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强,而甲国受海洋影响和日本暖流影响,故只有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 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图示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 能结合海陆分布的差异判断其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能利用海陆位置、冬季风、洋流等因素分析对气温的影响。 读下面两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甲图中 、 、 、 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 B C D 【小题 2】乙图为甲图中某地一部分,实
4、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刚好位于 O 点,则其最佳的逃生路线是图中 中的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等高距一致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则坡度越大,故图示 处等高线分布最为密度,表示坡度最大。 【小题 2】泥石流多发于河谷地带,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可确定河流流向,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路线应垂直于等高线向山坡高处跑,故 线路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形坡度大小,并能结合等高线 “凸高为低 ”的原则判断河流流向是解题的关键,还需要掌握泥石流发生时,山
5、谷中的正确逃生线路。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 西部边缘。下图为邢台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 500m B 1500m C 1000m D 2000m 【小题 2】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不大 D在一定海拔高度内海拔越高降水越多,超过这一高度则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读图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对应到地形剖面图上,进而可读图该处的海拔高度,约为 500米附近。 【小题 2】直接根据地形剖面图与
6、降水量分布的关系,图示山脉东侧 500米海拔以东地区,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多,但之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故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在降水量线上只能读出降水量,需要把降水量最大值处对应到地形剖面图上才能读图其海拔高度。 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 、 两地均属于东经度 C 地位于 地的西北方向 D a地总比 c地早进入新的一天 【小题 2】以下备选项的两个地点中,既分别在东西两半球, 又分别在南北两半球的 A
7、 与 B 与 C 与 D 与 【小题 3】图中 a、 b、 c、 d四个区域,按实际面积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 bacd B b=cad C bacd D b=ca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纬度是指 30-60之间,而 位于 20-40之间, A错误;东经度从 20W向东到 160E,而 位于 140W-120W之间,属于西半球, B错误;根据图示的经纬度跨度判断, 地位于 地的东北方向, C错误;根据图示的经度位置, a地位于东十二区, c地位于西十二区,所以 a地总比 c地早进入新的一天, D正确。 【小题 2】直接根据图示
8、的经纬度位置判断, 与 都位于南半球, A错误; 与 均位于西半球, B 错误; 与 均位于西半球, D 错误;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正确。 【小题 3】根据经纬线长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所有经线都等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故图示四个区域跨经纬度度数一致,则所处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 面积越大,故 B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掌握经纬度应用的几条基本原理: 东西半球的基本划分: 20W和 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0、 60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经纬线长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所有经线都等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气温、降水量和
9、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右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 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55 0.50 B 0.55 0.35 C 0.30 0.50 D 0.30 0.35 【小题 2】导致 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小题 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 E B F C G D H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10、 【小题 1】根据等值线 “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的原理判断即可, E处数值低于0.45; F处数值高于 0.45。故 C项正确。 【小题 2】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 E地风险度小是由于 E地位于四川盆地,夏季高温且北面有高大山地阻挡冬季风,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温度年变化较小,全年热量丰富; F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面无高大地形阻挡,冬季易受冷空气侵扰,全年热量条件逊于 E地,风险度较高。可见地形和大气环流是导致 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小题 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则四地随着热量的增加,风险度都有可能降低。由于纬度最高的 H地,气候变暖前的风险度在四地中最高,因此其
11、风险度降低也最明显。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自然灾害和读图综 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为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试题,有一定难度,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等值线 “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的基本原则; 能根据经纬度位置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能结合地形、冬季风、海陆位置等因素分析对气温的影响; 掌握全球变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 a、 b、 c、 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图中 MN、 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下图)中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
12、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局部地形, a处等高线 “凸低为高 ”,为山脊; b处等高线 “凸高为低 ”,为山谷; c处等高线 “凸低为高 ”,为山脊; d处为山坡,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地带。 【小题 2】沿图示 XY剖面,该交点位于两侧山峰的中间低点, 符合;沿图示 MN 剖面,该交点位于鞍部,其为两侧山坡,该交点地势较高, 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能利用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局部地形区是解题的关键,注意 “凸高为低 ”, “凸低为 高 ”的等高线基本原则,并能掌握鞍部四周地势高低的分布特征,注意比较分析
13、。 北京时间 2010年 10月 25日 22时 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10月 26日晚 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 “石头雨 ”。结合图完成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印尼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B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因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适宜于天然橡胶和棉花生长 【小题 2】关于此次地震、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14、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小题 3】默拉皮火山喷发时下起了 “石头雨 ”,关于此次 “石头雨 ”主要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伴随火山灰凝结降雨 B火山灰使平流层凝结核增加,带来降水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水汽下沉,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加速了降水的形成 D受赤道低压影响,空气对流旺盛,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加速了降水的形成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印尼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A错误;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形容中南半
15、岛的地形特征,而印尼位于马来群岛, B错误;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故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C正确。棉花适宜种植于亚热带、温带地区,故不适宜该地区种植, D错误。 【小题 2】结合图示默拉皮火山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的西南部地区,故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小题 3】火山喷发主要释放大量气体和火山灰,其形成降雨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处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有大量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则形成 “石头雨 ”。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掌握东南亚的板块位置、地形、气候和矿产资源
16、的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能利用地图结合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判断板块边界的地壳运动。 下列关于东南亚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中南半岛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多对流雨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 C河流众多,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是世界上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A 错误;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地形,地形起伏较大, B错误;中南半岛东侧河流注入太平洋, C错误。该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世界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用的产地,盛产橡胶、油棕等,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
17、东南亚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 环境特征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湄公河是东南亚著名的河流,从 18世纪开始,就成为波西米亚们的大地圣经。 2012年 9月 21日,备受关注的 “10 5”湄公河惨案庭审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顺利结束。完成题 【小题 1】关于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我国云南省 B在我国境内叫怒江 C流经五个国家 D三角洲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 【小题 2】在世界上,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答案: 【小
18、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其上游为我国的澜沧江,共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6个国家,其下游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且人口稠密为世界著名的水稻种植业区。 【小题 2】 “五海三洲之地 ”形容西亚北非地区, A错误;东亚太平洋国家到达美洲不经过东南亚, B错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故 C项正确;欧洲各国进口石油从中东向西到达欧洲,不经过东南亚地区, 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湄公河的基本概况和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概况等基础性内容即可。注意区别东南亚和
19、西亚的地理位置的差异。 下图表示中国、日本、韩国 2000年蔬菜贸易关系,图中箭头 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下表。据此回答题。 【小题 1】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韩国、日本、中国 B日本、中国、韩国 C日本、韩国、中国 D中国、韩国、日本 【小题 2】甲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一是 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 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经济贸易关系的数据进行空间定位,输入最多且输出最少的国家为甲;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丙;居中的为乙。此时,再根据中国、韩国
20、、日本产业结构的梯度关系确定:甲为日本、乙为韩国、丙为中国。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甲国为日本,日本大量进口蔬菜主要从其农业经济特征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差异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从蔬菜的 进出口量的大小和日本的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即可。 读水系图完成题。 【小题 1】根据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判断该地区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降水中部多,四周少 D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小题 2】下列大洲地形特点与该图地形较符合的是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21、】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水系从中部向四周流,故判断该地区地势中高周低,则气温中低周高。 【小题 2】欧洲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低,南北高;亚洲地势特征:中高周低;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势自东南部向西北部倾斜;北美洲呈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东西高中部低。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判断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河流流向特征,结合河流流向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并能掌握世界主要大洲的地势分布特征即可判断。 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2分) ( 1)分析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 _气候;乙地是 _气候;丙地是 _气候。( 6分) ( 2)甲地气
22、候的形成原因是:_; 乙地气候的特征是 _;丙地气候分布的规律是 _。( 6分) 答案:( 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2)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西风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 40度 60 度的大陆西岸 试题分析:( 1)甲位于 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位于30-35的大陆东岸,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 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
23、律即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世 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气候特征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等基本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一般规律的归纳与总结。 下图的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回答: (8分 ) ( 1)甲图海峡所在区域是东南亚的 (中南半岛或马来群岛)部分, 乙图海峡是 (2分 ) ( 2)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 国家;乙所示海峡沿 岸国家均属 国家。 (2分 ) (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 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 13
24、 (2分 ) 在甲、乙两图所示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 海峡。 下列关于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的措施错误的有 。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 4)说明 A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 答案: (1) 马来群岛 英吉利 (或英吉利海峡 ) (2分 ) (2)发展中 发达 (2分 ) (3) 甲(马六甲海峡) C (2分 ) ( 4)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卡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上)(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图为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群岛,乙图为英吉
25、利海峡。( 2)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与法国之间,都属于发达国家。( 3)我国的石油主要来自西亚,需要从印度洋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我国。由于我国国内石油的储量有限,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其石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故不再进口石油明显不符合我国的石油安全, C项错误。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一般从开源和节流方面分析。( 4) A厄马六甲海峡,连接两大洋,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准确的进行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分析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6、18分) 材料一: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东亚地区图 ( 1)读材料一,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 ( 4分) 读材料二回答: ( 2) A国的农业类型以 为主,原因是 ( 4分) ( 3) C国所在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 2分 ) (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4分) ( 5)简述 D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地域差别并分析原因。( 4分) 答案:( 1)甲( 2分)从两图纬线分布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甲图大于乙图( 2分) ( 2)畜牧业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 4分) ( 3)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
27、西低);( 2分) ( 4)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2分) 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2分) ( 5)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 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 2分) 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日本 暖流的增湿作用)( 2分) 试题分析:( 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根据图示的纬度跨度比较,乙图图幅内跨纬度更大,判断其实际范围应更大,则反映其比例尺较小。(
28、 2)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国家轮廓判断,甲国为蒙古,位于内陆,草原广阔,故适宜发展畜牧业。( 3)根据图示的河流分布自东向西流,故可判断地 势分布特征。( 4)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应分成有利和不利条件依次分析,可依次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人口、科技、历史基础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注意结合该国家的区域实际分析。( 5)由于受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则其东南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而西北侧为背风坡少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则其西北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东南侧为背风坡少雨。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
29、的基础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经纬度的跨度大小判断实际面积的大小,结合比例尺与实际面积大小的关系分析。 能根据区域海陆分布准确的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掌握地形和季风风向的差异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 R地 旧金山 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 1)与旧金山相比, 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4分) (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 )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
30、B处与 A、 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 (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4 分) 答案:(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 2) B处大于 A处,理由: 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 C处,理由: B处位于迎风坡, C处位于背风坡。 (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试题分析:( 1)气温特征应从年均温、冬季气温、夏季气候和年温差等方面分析。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可从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等因素分析。( 2)结合图示的地形剖面图,可从地形雨的角度分析 B处与 A、 C两处年降水量的差异。( 3)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反映其注入的河流水减少,进而从冰川融水量补给减少,而蒸发量增加等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气温特征的一般分析规律和主要的影响因素;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养成从题干、材料等提取有效信息不断发散思维的解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