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 毛细血管、 红细胞、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胰岛素能促进 中葡萄糖经过 与 进入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D 处中的氧气到达 需经过 2层膜,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错,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内液不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 项对,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通过毛细血管壁和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项错,
2、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部; D项错,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共穿过 4层膜,氧气运输的方向是顺浓度梯度,所以红细胞中氧气浓度高于组织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以及物质运输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内环境组成,同时熟记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关于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 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其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
3、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项对,根据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 B 项错,大火、洪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落,即使没有这些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 C项错,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 D项对,任一群落均会发生演替,演替现象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演替的概念及经历的阶段进行延伸拓展分析。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B
4、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项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B项错,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 C项对,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D项错,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
5、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及特点。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 性程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成正相关,即与生物多样性的程度呈成正相关,恢复力稳定性大小与生物多样性的程度成负相关。所以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小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程度呈正相关
6、,恢复力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程度呈负相关。 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 表示捕食关系,即狐与兔;图 表示竞争关系,即大小两种草履虫;图 表示互利共生,即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图 表示寄生关系,即细菌与噬菌体,所以 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那种物质对果实具有催熟作用(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答案: D 试题分析
7、: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植物激素的功能。 生 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效应相同的一组是 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重力性和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的向重力性、顶端优势均是由于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都是由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明显。 考点:本题考查生
8、长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对,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体温感受中枢; B项错,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进入血液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项对,下丘
9、脑属于神经中枢,参与神经调节,且其中含 有内分泌细胞,能够产生激素,参与体液调节; D 项对,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能分泌激素。 综合题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现很多脑保健品,有些产品是通过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 乙酰胆碱( Ach)的。当人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的乙酰胆碱浓
10、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 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 B处给予恒定刺激, C、 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 1)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刺激下 C、 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乙酰胆碱浓度(mmol/mL) C处感受刺激时间 (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处数据说明了 D处数据说明了 ( 2)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 时,突触小泡释放 到突触间隙,使后一个神经元 ( 3)在 D处进行电刺激时,在 C处能否记录到反应? ,为什么? 所
11、指的结构名称为 ( 4)利多卡因是一种麻醉剂,能抑制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如果在 A处注入利多卡因, CD处能否记录到反应, ,为什么? 答案:( 1) 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随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2)突触小体 递质 兴奋或抑制(必须答全才有分) ( 3)不能 因为兴奋 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不能向相反方向传播 突触后膜 ( 4)不能 因为抑制了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兴奋就不能传导 试题分析:(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酰胆碱的浓度,因变量是 C处或 D处感受刺激时间,其中 C处感受刺激时间可反映兴奋在神经
12、纤维上的传导, D处感受刺激时间可反映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随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2)突触小泡位于突触小体中,其中含有神经递质,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突触 小体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 3)由于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不能向相反方向传播,所以在 D处进行电刺激时,在 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 4)由于利多卡因抑制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所以兴奋不能传导,则在 A处注入利多卡因, CD处不能记录到反应。 考点:本题
13、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或神经元间的传递。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以及传递的方向,同时学会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激素 A是 。 ( 2)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 C的合成受阻。 (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 C 的含量将会 ,这是由于激素 A,B的含量 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 4)如果激素 C的合成
14、量过多时,激素 A, 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 2)碘 ( I) ( 3)增加(升高或上升) 增加(升高或上升) 神经 体液 ( 4)减少(降低或下降) 试题分析:( 1)图中反映的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所以可推测激素 A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2)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阻。 ( 3)人在寒冷或情绪紧张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增加,使垂体的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促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15、 ( 4)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分泌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若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降低。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动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以及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 _。当 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 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 2)将一只 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 1
16、0天后因 _反应而脱落,这是 _细胞所起的作用。 (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 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 A。若第 8天,同时注射抗原 Y和 X,图中表示对抗原 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_;表示对抗原 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_,其特点是 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细胞的作用。若第 8天不注射抗 原 X,则以后对抗原 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_。 答案:( 1)蛋白质 浆(效应 B) ( 2)排异(斥) T细胞( T淋巴细胞) ( 3) C B 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记忆 D 试题分析:(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抗体是由效应 B细胞产生
17、的,当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细胞。 ( 2)器官移植失败,主要源于免疫排异(斥)反应的存在,这主要是 T淋巴细胞所起的作用。 ( 3)注射抗原 Y属于初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慢、数量少;而注射抗原 X属于二次免疫,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 B细胞,效应 B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所以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抗原的本质,理解器官移植时排斥反应,以及二次免疫的特点。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一个由 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
18、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 ( 2)假如鲫鱼的 1/4食物来自绿藻, 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200 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kJ和 kJ。 (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期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 (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
19、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 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 答案:( 1) 5 绿藻和水草 (2) 500 500( 3)阳光 绿藻(食物)( 4) O2 试题分析:( 1)食物链有且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以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绿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以绿藻为起点有 3条食物链,以水草为起点有 2条食物链,共有 5条食物链。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2)鲫鱼增加能量的 1/4为 50 kJ,按 10%计算,需要绿藻 500 kJ;鲫鱼增加能量的 1/2为 100 kJ,按 20%计算,需要轮虫的能量为 500 kJ。 ( 3)浮萍喜光线充足的环境,喜浅水或不流动的水域,适应能力极 强,耐寒,也耐热,在竞争中易获胜,长满水面后遮挡了阳光,导致水草、绿藻缺少阳光死亡,轮虫缺少绿藻而死亡。 ( 4)加入有机肥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绿藻大量繁殖,死亡后的遗体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严重缺氧,导致动物死亡。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同时理解能量流动过程中每一营养级能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