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4885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云南位于低纬高原,是我国天文观测的理想地之一。现有两个知名的天文观测站:一个是昆明东郊凤凰山观测站( 10245E,2502N),海拔 2 000米;另一个是丽江高美古村观测站( 10002E,2642N),海拔 3 200米。据此回答题。 【小题 1】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凤凰山观测站的 (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东北 【小题 2】两个观测站之间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距离约为 ( ) A 165千米 B 225千米 C 205千米 D 185千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2、【小题 1】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 10002E,2642N),凤凰山观测站位于( 10245E,2502N)。由此可知: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凤凰山观测站的西北方。 【小题 2】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 2642N,凤凰山观测站位于 2502N.两地南北相距 140。根据 1纬度相当于实际距离 111千米,可知两个观测站之间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距离约为 140111km=165km 考点:地球、地图知识 点评: 本题通过我国两个知名天文观测站考查地图方位的判断及实际距离的计算。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题。 【小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7时 B 17时 C

3、 15时 D 21时 【小题 2】若 两点经度相同, 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 A B C D 【小题 3】此时:( ) A PM为昏线, 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1/8 C全球昼夜平分 D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7/8 【小题 4】此时图中 O 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读出,图示地区是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 2326N、45E。 45E(东 3区)地方时为 12:0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时间( 120E,东 8区)为 12:00+5小时 =17:0

4、0。 【小题 2】若 两点经度相同, 两点纬度相同,太阳直射 2326N,可知此时 点太阳高度为 90, 的太阳高度为 90减去 两地的纬度差。明显 。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但此刻 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东侧,故 太阳高度角要小于 地。 【小题 3】从图中可读出,图示地区是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 2326N、45E。 MPN 是晨昏线, PM是晨线, PN是昏线。 P点所在的经线( 135W)地方时是 0时,此时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 135W向东到 180,新一天范围约占7/8。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故选 D。 【小题 4】 O 点是北极点,该日太阳高度始终是 2326。 A项正确。

5、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时间换算和读图分析能 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全面考查太阳高度、时间换算和读图分析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 读下左图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小题 1】若 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 A南半球 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 1月等温线分布 C北半球 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 1月等温线分布 【小题 2】若 ab,则越往北气温越高,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阴影部分为陆地,则陆地上等温线 “凸高为低 ”,即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低,故判断此时为当地的冬季,南半球冬季为 7月份。 【小题 2】若 abcd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C气压: da

6、bc D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小题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 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 A净化、增湿 B净化、增温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 a处气流下沉,温度低,气压高; b处气流上升,温度高,气压低。那么 a对应的高空气压低于 b对应的高空气压,温度要高于 b对应的高空。所以温度: bad c,气压: abcd 。 的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若 a是海洋 b是陆地,则此时可能是白

7、天。 【小题 2】若此图表示的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 a 表示的是郊区 b 表示市区;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流经 绿化区对城市空气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 考点: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其表现形式,考查了基础知识的应用,较为简单。 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为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B为山谷风,主要从山坡白天空气增热快,夜晚冷却快分析; C 图为海陆风,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陆地应是上升的气流,海洋是下沉的气流,故 C 错;D图从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8、。 点评:本题选项极具迷惑性,易被误选。认真审题,是答对题目的前提。 【小结】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 “海风 ”;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 “陆风 ”。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 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 “城市热岛 ”。当大

9、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读某地等高线图 (等高距: 100米 ),回答题。 【小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东北流向西南面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小题 2】 X点和 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90米 B 550米 C 385米 D 632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结合图

10、示的指向标确定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 【小题 2】根据图示河流的分布,判断 b的等高线值高于 400,故 b为 500米等高线,故 Y海拔( 500, 600); a的等高线值为 200米,故 X海拔( 200,300),故计算 XY的相对高度( 200, 400)。只有选项 C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通过某地等高线图考查河流流向及相对高度的判读,难度较大,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 1)河流沿集水线发育,根据凸高为谷,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 2)对于等高线图中的计算: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所在范围,根据交叉相减的原则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11、;小区域地形区(闭合区域)高度范围,用大于最大和小于最小来计算。 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是 A 9月 24日 2时 B 6月 22日 8时 C 3月 21日 10时 D 2月 22日 12时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说明晨昏线过南北两极,时间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又有题干信息可知,本初子午线 0o经线对应的地方时为 18: 00,即中时区的区时为 18: 00,东八区比零时区快八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3月 22日 2时或 9月 24日 2时。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解答本题需注意: ( 1)明确春秋分

12、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过南北两极。 ( 2)北京时间指东八区区时。 ( 3)区时计算要 找参考时间,遵循 “东加西减 ”原则。 下图是达累斯萨拉姆( 7 S)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 夏至日 春分日 冬至日 B 春分日 冬至日 夏至日 C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D 冬至日 夏至日 春分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知,该地是南半球,直射点离该地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确的是 B项。 考点:太阳高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以达累斯萨拉姆( 7 S)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背景考查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规律总结

13、】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及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 (纬度差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因此:已知某一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般有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此度数 )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且该地若在北半球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3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

14、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4计算公式: H 90-所求点及太阳直射点纬度差 5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方向由太阳的位置确定。若太阳位于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反之则影子朝向南方。 6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楼间距的计算等要抓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0 B地球位于近日点 附近 C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 答案: C 试题分析:晨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平分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故晨昏线只有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则全球昼夜平分。 考点:

15、本题考查晨昏线分布特征。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解题关键是掌握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尤其是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 读 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7: 18 16: 48 6: 54 15: 30 6: 36 16: 50 8: 24 18: 56 【小题 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A B C D 【小题 2】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是下图的 A 4位置 B 2位置 C 3位置 D 1位置 【小题 3】 位于 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16、【小题 1】由图表可知此时我国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纬度越地昼越长、夜越短。所以四地中白昼时间由大到小排序是 ,那么纬度由高到低是 【小题 2】由地球公转轨道图可知 为近日点附近的冬至 为远日点附近的夏至根据公转方向 春分 秋分。根据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推知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位于图中的 1位置。 【小题 3】根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可知 位于 的西南方位。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为载体考查地球公转方向、公转轨道及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充分掌握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

17、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题。 【小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 7日和 8日,甲地为 A 8日 8时 B 7日 4时 C 7日 8时 D 8日 4时 【小题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B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日期分界线为 0时或 180经线,故判断图示与经线重合的虚线表示日期分界线;而另一条为晨昏线,图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应为 6点或 18点,故判断日期分界线不可能为 0 时,必定为 180经线,根据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判断图示日界线以西为

18、 8 日,以东为 7 日,且此时公转速度较慢,说明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北极附近应出现极昼,故图示晨昏线以西为夜半球,以东为昼半球,故图示部分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 6时,故计算甲地时间为 8日 8时。 【小题 2】澳大利亚东海岸 150E左右,时间约为 8点左右,泰晤士河正值黑夜,几内亚湾也是处于黑夜当中,安大略湖夕阳西下,本题主要考察时间计算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和时间问题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这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明确日界线有两条,国际日期变更线和零时线。图中两条虚线只有中只有一条是 经线,所以另一条于经线相交的虚线肯定是晨昏线,因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19、可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的现象,所以图中为晨线,那么图中所示日界线就是 180经线。 读下图 回答题 【小题 1】 2002年 11月 20日 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 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 ”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 19日 19时 B 20日 5时 C 20日 21时 D 19日 21时 【小题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 2270千米 B 2070千米 C 2570千米 D 2670千米 【小题 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正午太阳高度大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白昼时间长 答案: 【小题 1】 D

20、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首先判断 “长城站 ”所在的时区为西四区,区时较 “北京时间 ”迟 12小时,再根据题干所给的时间,用减法可计算出正确答案:。 【小题 2】地球表面纬度每间隔 1,其实地距离大约为 111 km。从图中可看出“中山站 ”距南极点的纬度约 20多一点,通过乘法计算出的结果与 A选项最吻合。 【小题 3】 “长城站 ”的纬度较 “中山站 ”低, 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较 “中山站 ”大;“中山站 ”位于南极圈内,在南半球的冬半年,其白昼时间较 “长城站 ”长;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 “长城站 ”的纬度较 “中山站 ”低,因此其线速度

21、较“中山站 ”快,而角速度是相等的,两地均位于地球表面,自转周期应该相等。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方位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考查地球公转、自转的相关知识及实际距离计算。 综合题 读 “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 ”,完成下列要求。 纬线 2326S 6634N 90N 正午太阳高度 4308 4652 2326 (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 2)当太阳直射 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 2分)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 ( 2分) ( 3)( 4分)该日,当

22、太阳直射西 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图中 780的子夜太阳高度为 。 答案: ( 1) 2326N ( 1分) ( 2)见下图 ( 2分) 国际标准时间 0: 00( 1分)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各纬度( 2分) ( 3) 300以东至 1800 ( 2分) 子夜高度 11026, ( 2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根据 “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 ”,并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326N。 第( 2)题,当太阳直射 180经线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326N,北极圈内为极昼,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如下图

23、所示,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0时区区时,为 0点,因为 180度经线是 12点。夏至日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第( 3)题,夏至日,当太阳直射西 10区的中央经线时,西经 150度为 12点,东经 30度为 0点,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东经 300以东至 1800。夏至日这天, 0时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对应太阳高度为 0度,则 780N 的子夜太阳高度为( 7806634 ) =11026, 。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技巧,会从隐含的文字、光照图中挖掘

24、地理信息。 北京时间 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图 17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资料: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后,国土资源部迅速组织国家和 10余省的地质调查力量实施紧急排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地面调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见表 2)。 表 2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汇总表 ( 1)此次地震位于中国 地震带,是由于印度板块向 (方向)移动,与 板块相撞,推动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导致此处岩石圈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引发

25、四川西部断裂带震动。 ( 2)此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 为主。分析当地这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 3)震后,受灾者 90%都是在最初的 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 “黄金 24小时 ”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_(选择填空)。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 “生 ”,后救 “人 ”。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

26、目乱挖、乱刨 答案:(共 10分) ( 1)南北( 1分) 北( 1分) 亚欧( 1分) ( 2)滑坡( 1分) 构造活跃;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降水丰富( 3分) ( 3) BCE( 3分,多选不得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由图可知,此次地震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相撞,推动 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导致此处岩石圈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引发四川西部断裂带的震动。 第( 2)题,由于该地构造活跃;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故此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山体滑坡为主。 第( 3)题,震后,本题

27、考查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拯救生命优先。 考点:本题考查汶川地震的成因机制及震后救灾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下图分别为 “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 ”和 “我国北方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 ”, 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分) (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 作用所致。 (3)地球公转到图中 A、 B、 C、 D处中的 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在 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 (4)此图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

28、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5)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 11点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6)地球由图中 B公转到 D期间,窗外天亮的时间为( 2分) A越来越长 B 越来越短 C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D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答案: (1)逆时针 ( 2分) (2)散射 (3)A C (4)两 地球 ( 5) 135 E ( 6) D( 2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第 (2)题,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天亮时间早于日出时间。 第 (3)题,地球公转到冬至日这天

29、,我国北方正午射进屋内阳光面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与图中 A点位置对应;在夏至日这天,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夏至日与图中 C点位置对应。 第 (4)题,由图可知,此图共包括 两 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第 (5)题,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 11点时,说明东经 120度地方时为 11点,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为 12点,根据时间差求经度差,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东经 135度。 第 (6)题,由图可知,地球由图中 B公转到 D期间,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故窗外天亮的时间为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考点:地球的运动 点评:本题难

30、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二分二至日的判断,解答本题还应该注 意提干中提到的房屋的位置在我国北方。 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 2分) ( 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 地的河流。( 2分) ( 3)图中 河流的位置不对,原因是 。( 3分) ( 4)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1分)主要原因是 。( 2分) 答案: ( 1)东北 西南( 2分) ( 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 地的河流。如下图。 (分) ( 3)图中 处的河流位置不对( 1分) 原因: 处为山脊(分水线),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2分)。 ( 4)

31、丙( 1分) 地势平坦( 1分),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足。)( 1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找到图中两条闭合的等高线,即两个地势较高的地区,把这两地用线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山脉,由图可知,该山脉走向为东北 西南走向。 第( 2)题,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河流在山谷中发育, 地的河流如下图所示。 第( 3)题,图中 处的河流位置不对,原因是 处为山脊(分水线),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第( 4)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丙地,因为丙地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交通便利,供水充足。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等高线图的判读规律,另外学生还需明确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