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48994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汕尾市陆河县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只有行政区,故 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区域的基本特征,知识性试题。 读 “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

2、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该环境问题分布的省区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态 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可能是荒漠化。 【小题 2】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少,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选项 A错误;选项C、 D明显错误,保护当地的植被是缓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途径,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主要的治理措施。 该表为 “我国土地荒漠化

3、发展情况表 ”。据此回答问题。 年份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积(万公顷 )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小题 1】 20世纪 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 B C D 【小题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为原 因是导致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故选 。 【小题 2】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缓坡应结合植被的保护和农业生产发展, 错误;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故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植被枯萎,而加剧荒漠化,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主要的治理措施,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 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

5、“红色荒漠 ”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 2】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小题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 “红色荒漠 ”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南部山区的 “红色荒漠 ”,是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的现象,由于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该 “

6、红色荒漠 ”属于水蚀作用而形成。 【小题 2】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结合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为森林,故滥伐森林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小题 3】结合我国南方地区以低山丘陵地区为主,地形起伏大,且光热条件充足,故发展立体农业,加强农业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本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的 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的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距海洋远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

7、作用 纬度位置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故选 。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 下列关于自然条 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故 A错误;山地丘陵地区如果利用不当会产生石漠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B错误;目前对荒漠化

8、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D错误。大风天数增多是风沙活动的主动力条件,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荒 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 2010年 8月 5日,一块巨大的浮冰从格陵兰彼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 260平方公里的巨大浮冰岛,这次冰川崩裂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关注。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小题 2】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 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

9、遥感技 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小题 2】 “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 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 ”等需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属于 GIS系统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2011年 11月 23日江门日报消息: “十二五 ”期间,北斗导航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 预计将达到 2 500亿元,终端销售量超过1.58亿台。据此回答问

10、题。 【小题 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D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小题 2】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确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 通信服务 【小题 3】 2010年 9月 10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 “和平使命 2010联合反恐军演 ”在哈萨克斯坦的马特布拉克诸兵种合成训练场拉开帷幕,能为我军提供授时、定位

11、和保密通讯服务的是( ) A遥感技术 B北斗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北斗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其关键装置是空间卫星星座,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遥感技术, A项错误;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是 GIS技术,B项错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的是遥感技术, D项错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C项正确。 【小题 2】卫星定位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全球的定位和导航,故 ABC项正确,而不能提供通信服务, D错误。 【小题 3】北斗导

12、航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授时、定位和保密通讯服务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该图为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业布局 D客货流量 【小题 2】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丁 D甲、乙、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信息,丙图层是交通分布,丁图层是人口分布,与人口和交通相关的是商业布局。 【小题 2】图示丙为交通图层,交

13、通建设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以获得经济效益,在具体选线上,还要考虑到地形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以降低建 设成本。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 GIS的工作原理。 中国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 5月 1日正式开园,会期 184天。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是 GIS技术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 “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14、。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 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答案: A 试题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稠密,早期由于交通不便,故稠密的水网使田地较分散,限制农业生产,而现在随着技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稠密的水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利用该地区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小题

15、 2】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 2008年 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小题 2】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秦岭 淮河一线,其与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要能结合材料分析区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并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界线。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

16、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 【小题 2】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 A广阔的经济腹地 B高素质的劳动力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河运和海运相联系,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上海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小题 2】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地区,地处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 区域不同发展阶

17、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是 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 “粮仓 ” 【小题 2】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 B C D

18、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科技、经 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A错误; B正确;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初期的描述, C错误;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增长迅速,粮食的消费量上升,而城市化占用大量农业用地,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故其粮食的商品率不断下降, D错误。 【小题 2】后工业化时期,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故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减弱, 错误。新科技产业部门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故大多分散布局于城市的边缘, 错误。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环境问

19、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生 产活动特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 “中国政区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小题 2】下列说法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

20、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 【小题 2】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由于河网稠密,故土地分布较为分散,故 BCD都错误。而该地区由于长期发展水稻种植业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水稻土为肥沃的土壤。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环境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本题还可结合我国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差异设计试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示地区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B紧靠海洋,用水方便 C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D海陆交通十分方便 【小题 2】 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 1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

21、 1 000mm以下 C水田集中连片 D温暖时期较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热量、水源和粮食供应与该地区的商业发展的关系不大,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促进区域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小题 2】结合图示的海陆轮廓,判断 B为长三角地区,其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月均温在 0C以上;年降水量丰富,在 1000毫米以上,由于 河网稠密,故水田分布较分散,由于所处纬度较低,故温暖时期较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商业发展是主要区位条件和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有的渔民已经利用 GPS新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在渔民中广泛推广应

22、用这一新的捕鱼技术,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 ) A可能会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趋枯竭 B可能会使渔民的鱼获量日益持续增长,获得长久的高经济效益 C可能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使渔民获利更少 D可能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答案: A 试题分析: GPS具有导航和精确定位的功能,故利用 GPS来寻找鱼群可增加渔获量,但可能导致过度捕捞,而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GPS的主要功能。 综合题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 2010年 10月 20日 18时发布台风橙色

23、紧急警报:今年第 13号台风“鲇鱼 ”的中心今日 9时位于广东省台山沿海东南方大约 670千米的海面上,即北纬17.3度、东经 117.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6级( 52米 /秒)。 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 ( 1)要监测台风 “鲇鱼 ”的位置,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2分)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 2) 10月 22日一艘正行驶在南海上的渔船要想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除了借助下图外,还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_。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_。( 4分

24、) ( 3)要完成台风 “鲇鱼 ”未来 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有 _和 _。( 4分) ( 4)试举出( 3)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4分) 答案: 【小题 1】 A( 2分) 【小题 2】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4分) 【小题 3】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4分) 【小题 4】如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 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4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监测地面事物的位置,是遥感的主要功能。 【小题 2】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需要借助遥感影像图,并利用GIS技术进

25、行数据分析、处理。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准确定位和导航,则是 GPS的主要功能。 【小题 3】要完成台风 “鲇鱼 ”未来 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则需要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其台风发展的基本数据资料,而对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并绘制地图需要借助 GIS技术。 【小题 4】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 GIS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和林业领域,解决农业 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 (如土地、森林、草场 ) 分布、分级、统计、制图等问题; GIS也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等领域。例如, 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 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有最大的服务面

26、(城市资源配置问题 )等。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 16分)读 “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图 ”,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沙漠是 。( 3分) ( 2)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这里设置了沙障,主要目是 ,在一些极度干旱的荒漠化地区,设置沙障的功能作用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 6分) ( 3) D处依靠河水发展灌溉农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D处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分) ( 4) D处的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 E处 ,简述原因。( 3分) 答案: 【小题 1】黄河 贺兰

27、山 腾格里沙漠( 3分) 【小题 2】防止沙漠侵袭铁路,阻断 交通 增加地面粗糙度,削减风力 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 6分) 【小题 3】发展喷灌、滴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土地盐碱化。( 4分) 【小题 4】高( 1分) D地位于贺兰山东麓,( 1分)为冬季风背风坡。(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的地理事物分布判断,该地区为宁夏平原,故图示河流为黄河,山脉为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沙漠为宁夏平原西侧的腾格里沙漠。 【小题 2】草方格沙障的主要功能:一是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减缓风力,二是通过增加地表覆盖,截流水分,增加沙层的含沙量 ,利于

28、植被生长。 【小题 3】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故发展灌溉农业应主要节水;且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小题 4】结合图示 D处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故受冬季风影响少,气温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概况,本题还可结合该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资源分布等内容设计试题。 ( 10分) 2011年 6月 17日是第 17个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主题是 “林木维系荒漠生机 ”。土地荒漠化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结合 “我国西 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

29、下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4分)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 ( 2) 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_。( 2分) ( 3) 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_。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 4分) 答案: 【小题 1】自上而下依次是 c、 b、 a、 d。( 4分) 【小题 2】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2分) 【小题 3】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三北 ”防护林工程( 4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注意因果关系分析。 【小题 2】 地区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其荒漠化严重的自然 原因主要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和风力等)因素分析。 【小题 3】 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故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实施了 “三北 ”防护林工程。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和治理,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