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4902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西省北海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 1为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 20世纪初期 B 20世纪 40年代 C 20世纪末期 D 20世纪 60年代 【小题 2】该国最有可能是( ) A美国 B肯尼亚 C英国 D中国 【小题 3】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我国仍坚持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大 B资源分布不均 C人口基数大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卷分析: 【小题 1】人口自然

2、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直接计算即可。 【小题 2】美国和英国属于 “三低 ”型,中国目前出生率很低,接近 “三低 ”状态,而该国处于 “高低高 ”过渡型。非洲国家大部分属于过渡型。 【小题 3】虽然我国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人口净增长数量仍很大,故我国仍需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计算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征。 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但每年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游览价值不高 B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差 C地区接待能力小 D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 答案: B 试

3、卷分析:黄河壶口瀑布虽然游览价值较高,但由于周围交通不便,故到达的旅游人数较少。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旅游景观开发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了解我国的旅游环境和影响旅游景观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许多地方提出倡导 “绿色旅游 ”的口号,这主要是针对( ) A旅游活动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D旅游活动冲击社会秩序 答案: C 试卷分析: “绿色旅游 ”是针对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的。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理清旅游活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旅游资源既是一种无价的精神文化资源,也

4、是一种经济财富,它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黄山、桂林山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小题 2】下列景观中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黄山云海 埃及金字塔 北京故宫 路南石林 巴黎凯旋门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卷分析: 【小题 1】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人们到自然风景名胜区去观光、度假、疗养,主要目的就是去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小题 2】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人文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自然景观。

5、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不同旅游景观 类型的特征差异,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 孔子被称为圣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该图为曲阜孔庙。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美国孔孟学会会长孔宪诏表示,他是孔子的第 72代玄孙,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推动洛杉矶筹建全美第一座孔庙。孔子的思想由中国传到美国属于文化的( ) A扩展扩散 B传染扩散 C迁移扩散 D等级扩散 【小题 2】孔庙反映的文化环境和下列四项明显不同的是 ( ) A龙门石窟 B东方明珠 C苏州园林 D龙胜梯田 【小题 3】孔庙和孔府、孔林合称 “三孔 ”,关于 “三孔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孔

6、”不属于文化的范畴 B “三孔 ”属于文化的范畴,但不属于文化景观 C “三孔 ”属于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属于文化景观 D “三孔 ”属于精神文化,因此不属于文化景观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卷分析: 【小题 1】孔子的思想由中国传到美国,是长距离的人口迁移传播过去的,属于文化的迁移扩散。 【小题 2】龙门石窟、上海东方明珠、苏州园林反映的是精神文化环境,广西龙胜梯田反映的是自然环境,孔庙反映的是精神文化环境。 【小题 3】 “三孔 ”是孔子文化的代表,所以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 “三孔 ”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因此是文化景观。 考点:本题

7、考查文化扩散和文化景观。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文化扩散的基本形式,并理解文化景观的真正内涵和类型。 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 5,回答问题。 【小题 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 2】四 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 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卷分析: 【小题 1】直接依据图中的箭头和数据,计算出四大地

8、区各自的人口流入量。 【小题 2】同上题分析,人口流动量的大小主要是看人口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值,差值越大,说明流动量越大,反之就越小。 【小题 3】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图示提取有效影响,并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B C D 【小题 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

9、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卷分析: 【小题 1】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是由于大型工程建设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 错误;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是受水源因素影响, 正确; 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属于政治因素影响, 错误;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属于自然灾害的影响, 正确。 【小题 2】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否则会带来因人口迁入诸如: 人口压力、资源紧张、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

10、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实例分析。本题还可结合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设计试题。 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但却看不到摩天大厦的原因是( ) A天安门广场在市中心,地价太高 B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应保留历史风貌 C天安门广场是商业中心 D天安门广场交通不便 答案: B 试卷分析: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门广场是受历史因素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知识性试题。 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运输的通达性 B风俗、习惯 C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 D收人与知名度 答案: A

11、试卷分析: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距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且在交通干线附近,地价较周边地区高。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知识性试题。 读某城市略图,判断问题。 【小题 1】该市周边 、 、 、 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 A B C D 【小题 2】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小题 3】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B为

12、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卷分析: 【小题 1】从风向频率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南风和东风频率大,从大气污染角度,化工区应布局在城市北部和西部地区,化工需要大量水,从河流流向看, 位于河流下游。 【小题 2】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老城区的东、北和南部均为农田,只有西部为坡度不大的地区。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少占农田。 【小题 3】城市合理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又保护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的合理规划。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

13、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的。 图 3为 “某城市 2001 2020年总体规划示意图 ”,城市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到 2020年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是 ( ) A集中式 B组团式 C条带式 D放射状 【小题 2】关于城市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域形态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山区的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不大 C山区城市用地比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条带状的格局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卷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 “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

14、功能区 ”,城市在 2020年所呈现出来的地域形态应该是组团式的。 【小题 2】城市形态往往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河谷地区城市受地形的影响,其发展被迫沿河谷延伸,形成条带状格局。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地域形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1997年至 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 16.7 B 14.

15、3 C 0.9 D 5.7 【小题 2】 1991年至 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小题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卷分析: 【小题 1】人口增长率 =增长人口 /年初总人口,计算即可。 【小题 2】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自然增长率较低,故人口增长率高,主要是由于人口迁入。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大量

16、人口迁入会增加城市用地压力。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一地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某 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6分)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4分) 答案: 【小题 1】旅游资源价值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6分) 【小题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得 4分) 试卷分析: 【小题 1】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般从其价值高低、集群性

17、、地域组合三个方面分析。 【小题 2】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植被保护、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内、水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解题 关键是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面和旅游环境保护的主要方面,调用课本相关内容。 该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分) (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 2)距市中心 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_、_。 答案: 【小题

18、 1】 A( 1分) 【小题 2】劳动力 市场( 2分,每空 1分 ) 试卷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根据各类经济活动的土地利用分布判断,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主要分布于市中心;住宅用地主要分布于商业区的外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于城市的边缘。 【小题 2】图示距市中心 4千米附近离市中心近,接近市场,这里还是主要住宅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图示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图 8为 “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_。( 1分) ( 2) F、 G所示

19、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_地。( 1分) ( 3)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4分) ( 4) A、 B、 C、 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_地,原因 是么?( 4分) 答案: 【小题 1】偏南风( 1分) 【小题 2】 G( 1分) 【小题 3】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便利( 1 分);靠近河流,用水方便( 1 分); 河流下游,减少污染( 1分);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1分)。 【小题 4】 A( 1分) 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1分),靠近河流上游( 1分)和风景区( 1分) 试卷分析: 【小题 1】工业区应布局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故根据图示工

20、业区分布于城市的北部,判断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小题 2】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故判断为 G。 【小题 3】工业区的布局除考虑风向,也应考虑河流流向,从水源、水运和水污染等方面分析;与交通线的关系主要考虑交通;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减少对居民区的环境污染等。 【小题 4】高级住宅区应布局于主导方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远离工业区;靠近风景区,故环境优美的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一般原则和影响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9分,每空 1分)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

21、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 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 1)长城属于 _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_(物质、精神)文 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_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 _(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_资源。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体现了文化景观的

22、 _性特点。 ( 2)试说明长城的旅游价值: 、 _、 _|_等。 答案: 【小题 1】物质 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时代 【小题 2】美学价值 文化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试卷分析: 【小题 1】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而长城属于物质文化景观;建筑规模与工程技术属于物质文化;当时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成为民族经商的象征,反映了它的精神文化内涵。其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主要的旅游景观;故这也反映了文化景观的时代性特征。 【小题 2】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而长城属于人文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23、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景观与旅游景观的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 掌握文化景观的分类和旅游景观的特征。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我国的综合国力到底有多强 2000年 9月中国 “综合国力课题组 ”发表了综合国力评估系统(第一期工程)研究报告对世界七大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了评估: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中国 综合国力 1 8371 5112 4270 4070 3918 3203 2175 综合国力 2 6090 3096 3254 2830 2710 1604 1101 注:综合国力 1是对经济、军事、科技教育、资源等几个因素进行评价得到的综合值;综合国力 2是在 1

24、的基础上,把政治、社会、国际影响力的评价值作为调整系数所得到的值。 七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与资源领域的分值情况 因素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 中国 经济 8924 6670 4820 4850 5413 2424 2511 科教 9492 8641 6904 6077 6276 3124 1337 军事 9503 1338 2085 2183 1222 3172 1068 资源 3330 1401 1918 1792 1289 5210 4621 ( 1) 从综合国力值来看, 2000 年美国居第 _位,中国居第 _位。 ( 2) 俄罗斯与前苏联相比综合国力下降不少,与美国的

25、综合国力相比,也相差较 远,原因是 _ _ _。 这一现象对我国的启示是 _ _ _ _。 ( 3)在经济、科教、军事 、资源四领域中,相对而言,中国最弱和最强的一项分别是 _、 _,这两项指标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_ _。针对这种情况,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措施有: _ _ _ 。 答案: 【小题 1】 1 7 ( 2分,每空 1分) 【小题 2】苏联解体后,国土面积、资源和人口数量、军事实力均下降了( 2分),再加上国内民族矛盾重重,经济滑坡,军事实力也因经济原因而下降( 2分)。 我国必须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祖国的统一( 2分); 各民族要大力维持目前安定团结的局面,一心一意发展经济(

26、 2分) 【小题 3】科技 资源( 2分,此处次序不能调)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科技发展水平不高 (2分 ) 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2分); 积极发展科技,走科技兴国之路( 2分)。 试卷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表示数据即可。 【小题 2】主要从影响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国土面积、资源、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军事等方面分析。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从维护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小题 3】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和教育落后,但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反映我国国情主要是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而科技发展水平落后。故主要的措施可从人口问题、科技和经济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政治 经济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从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