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4916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 “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B B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C A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D B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 【小题 2】导致 A、 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经度差异 【小题 3】图中 C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断裂塌陷 C火山口湖 D河道淤塞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根据经纬度 可判断该图显示的地区为非洲赤道地

2、区,其中 AB分别是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应该是热事雨林气候,但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而大气对流上升能力较弱,使之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景观。 【小题 2】有上题分析可知:导致 A、 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地势的影响。 【小题 3】 C为维多利亚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 点评:本题组考查非洲自然景观及其形成原因,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先根据经纬度对 “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进行定位。( 2)判断 A、 B所在的地形区。( 3)判断 C为维多利亚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 读 “我国部

3、分省区 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题。 【小题 1】影响图中 28C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地形因素 副热带高压 A B C D 【小题 2】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 28C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 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等温线基本有两种类型:与海岸线平行;呈闭合状,因此可知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为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小题 2】图示为 “我国部分省区 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 ”, 7月由南向北,白昼越来越长。 考点:本

4、题考查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等温线分布特征,并注意从图名中获取地理信息,如 “7月平均气温 ”中的 “7月 ”二字,暗示了 7月由南向北,白昼越来越长。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A B C D 【小题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小题 3】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小题 4】京杭运河在 M,N两处的流向是 A均向北 B均向南 C M向北 ,N向南 D M向南 ,N向北 答案: 【小题 1】 C

5、【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1】 甲地形区地处黄土高原,在该地区只有 太行山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小题 2】甲地形区地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小题 3】乙处为宁夏平原,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气侯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小题 4】京杭运河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 N处河水向南流,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 M处河 水向北流

6、。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本题还可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宁夏平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的成因,京杭运河的地势特征等知识点。 读 “我国局部地区图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 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 B C D 【小题 2】 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自然带不同,这种变化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 B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小题 3】关于 A、 B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B河流汛期长

7、A河流汛期长 B河流含沙量小 A河流含沙量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根据经纬度可确定 a山脉是秦岭,其南北两侧因热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 2】 a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分布自然带不同体现的是赤道向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分异。 【小题 3】 A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且雨季比 B区短所以汛期比 B河汛期短。 考点:考查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及区域差异性。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 P点以西为海洋, Q点以东为海洋, PQ为陆地。读图 完成题。 【小题 1】 P

8、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小题 2】下列四项,属于 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小题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 X地 A每月降水量在 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季 D气旋活动频繁 【小题 4】 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 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东经 120度经线是学生较熟悉的,我们根据东经 120经

9、过亚欧大陆的东部,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过东南亚,穿过澳大利亚的东部,再根据 PQ之间有 30多个经度的陆地,可以判断图示的地区正是澳大利亚大陆。所以第一题该地在南半球、东半球, 【小题 2】第二题泰姬陵在东南亚,好望角在非洲,格林尼治天文台在英国,只有大堡礁在澳大利亚。 【小题 3】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的中部穿过,南纬 30.5过澳大 利亚的南部, X地应是地中海气候,在北京夏季应是澳大利亚的冬季,是湿季,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丰富。 【小题 4】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东岸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该区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之外。 考点:世界海陆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

10、。经纬网是地理定位的最基本形式,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地理位置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热点。经纬网图题型一般有三种图式。 经纬网平面地图。 经线或纬线线段图。 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判读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 、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加记忆。 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在 B的东南方, D在 C的东北方 B B到 C比 A到 D的实地距离要长得多 C农业地域类型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两地区铁路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 【小题 2】图乙中 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

11、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地形影响 位于山地迎风坡 气压带影响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 的影响 洋流影响 沿岸有暖流经过 盛行风向 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甲乙两图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为我国台湾岛、乙为澳大利亚东北地区。由图可知 A在 B的东南方, D在 C的东北南方;乙图比甲图比例尺要小,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乙图的实际距离要大;台湾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为以混合农业为主;由于台湾多山,区域内铁路的走向受地形制约,澳大利亚东部是大分水岭,属山地地形铁路的走向受地形 制约。 【小题 2】

12、图乙中 D地区位于山地迎风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形成地形雨,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这些因素导致该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差异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我国台湾岛、澳大利亚东北地区的区域地图来考察两地的区域差异性。 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该地区山势雄伟,景色优美 C该地区终年 温和多雨 D该地区植被为荒漠 【小题 2】当自西向东通过图中海峡的轮船顺风顺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正处于科学考察的有利时期 B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

13、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地图可知本地区为直布罗陀海峡地区。该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由图可知两岸地势较高,大量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景色优美;该地地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小题 2】自西向东通过图中海峡的轮船顺风顺水时说明该地大洋表面洋流自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冬季时,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海区盐度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于是表面海水流入地中海。此时南极正值夏季是科学考察的有利时期。 开普敦是夏季正值高温干燥时期。北京正值冬季受亚洲高压

14、影响。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地图识记、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地区的地图,考查学生对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识记;同时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读下面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图, 回答题。 【小题 1】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发达国家 城市密集地区 滑雪运动开展早的地区 A B C D 【小题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场集中,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积雪厚度小 纬度高,积雪时间长 森林茂密,风景优美 河流少,土地开发程度低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15、】 读图知 ,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滑雪运动开展早的地区。 【小题 2】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高,积雪时间长,森林茂密,风景优美,因此滑雪场集中。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世界滑雪场的分布规律及缘由分析,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滑雪运动开展早的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场集中的原因,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处纬度,气温高低低及积雪时间等方面分析。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

16、一致 A B C D 【小题 2】日本一月 0C等温线与北纬 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 OC等温线与北纬 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 甲、乙、丙三地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导致温差、降水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 【小题 2】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明显海洋性特征显著,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考点:本题组考查东亚气候差异。 点评:本题组难度中等,主要考查了东亚气候差异。甲、乙、丙三地纬度相近,但由于

17、海陆位置差异而导致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有较大不同。 读某运河图,回答题 【小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 50千米 B 110千米 C 190千米 D 240千米 【小题 2】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穿过海拔 500米以上的地区 D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看出,运河长度约为 1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 110千米。 【小题 2】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属于巴拿马,沟通了大 西洋和太平洋,经过海拔 500米以下的地区。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图、比例尺计算及巴拿

18、马运河的特征。 点评:本题组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地图、比例尺计算及巴拿马运河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图中巴拿马运河呈东北西南走向又处在低纬度地区长度约为 1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 110千米。另外本题还可考查了巴拿马运河的意义。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面题。 【小题 1】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 白昼长短 【小题 2】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小题 3】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地 水源 B乙地 热量 C丙地 盐碱 D丁地 光照 答案: 【小题 1】

19、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显示年日照时数由乙到甲地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别是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而气候的差异又是由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 【小题 2】乙丙同一纬度,但由于丙地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 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时数多。 【小题 3】甲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水源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非洲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点评:本题组考查非洲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同时考查了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图中显示年日照时数由乙到甲地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别是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而气候的差异又是由大

20、气环流不同造成的。乙丙同一纬度,但由于丙地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时数多。甲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水源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综合题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 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a、 b、 c、 d、 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 a、 c、 d B c、 d、 e C a、 b、 e D a、 c、 c 【小题 2】影响 d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市场 C交通 D地形 【小题 3】图示 一 城市中,冬季降水占全年比重最大的 A B C D 【小题 4】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 A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城市

21、 是美国最大的经济 中心 C城市 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城市 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商品谷物农业是以商品出售为主要目的农业类型。在美国农业地域类型中a、 d是小麦区; b是亚热带作物带; c是玉米带;小麦、玉米带是以商品出售为主要目的的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 2】 d区小麦区主导因素是市场。 【小题 3】 一 城市中, 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属冬雨型。 【小题 4】美国东北部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地带有丰富的煤、 铁资源。城市 是华盛顿特区是美国的首都最大的政治

22、中心。城市 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休斯顿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分布等知识点。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主要考查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学生需全面掌握美国的农业、工业发展、城市分布状况等知识方可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 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 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 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 m山地和南部 n地的温差为多少度。( 2分) (

23、 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 2分) ( 3)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 m、 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 ( 4分) ( 4)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 4分) 答案:( 12分) ( 1) 20OC( 2分) ( 2)山地面积大,地势东高西低。( 2分) ( 3) 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 1分), m 地比 n 地正午太阳高度低( 1分)、昼长时间短( 1分),获得太阳辐射少。冬季风对 m地影响大( 1分)。( 4分) ( 4)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

24、运来运输粮食。(每答对一点给 1分,共 4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该图的等值线差值为 4度, n地值为 0度, m地是山地,气温较低,在 m地的外侧气温为 -16 ,因此 m地气温最低 可接近 -20 ,由此得出结论。 第 (2)题,甲乙两地的共同地理特征,可以从河流的分布判断。 第 (3)题, 1月为冬季,南北分布的两地温差大,与太阳高度的差异,昼长的差异,还有冬季风的影响等有关。 第 (4)题,甲国在乙国租地,与甲地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且甲国经济发达,技术资金雄厚有关;而乙国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落后,土地租金低,且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两国都有便利的海运条件。 考点:本

25、题组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城市分布等知识点。 点评:本题组结合局部区域图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运能力。解答本题组的关 键是:( 1)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给区域定位。( 2)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区域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区域城市分布。 左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局部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比较右图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 ( 2)右图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影响情况?( 4分) ( 3)左图中 145E东侧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 “烟雾列岛 ”,简要分析原因?( 2分) ( 4)俄罗斯准

26、备在右图中的岛屿的某处修建军港,请选择图中字母标 注的四地中最适合的地点并说明原因?( 2分) 答案:( 10分) ( 1)地形特征的区别:东南部总体地势高于西北部,起伏较大(或西北部地形平坦,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判断理由:东南部河流流程短,西北部河流流程较长,说明区域内分水岭位置偏向东南部( 2分) ( 2)虚线框中的地形对气候的具体影响表现在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在山地的南侧(东南侧)受到抬升,产生丰富的地形雨,而北侧(西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冬季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携带的水汽遇山地阻挡,在其北侧形 成丰富的降雪,而南侧则处于背

27、风坡,降雪相对较少( 4分) ( 3)小岛周围四面环海,水汽充足;且岛屿附近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大雾 或 这些岛屿所处海域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 2分) ( 4) A A处为海湾,可避风,且 A处更靠近海沟,航道较深; A处冬季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结冰时间相对较短; A处面向太平洋,修建军港可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从河流的流向、流程判断地形特征的差异。 第 (2)题,夏季东 南季风的影响,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大。 第 (3)题,有充足的

28、水汽和利于水汽凝结的条件是该地易形成大雾的主要原因。 第 (4)题,从风浪的大小、水的深浅、结冰期的长短、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理想的港口建设的条件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考点: (1)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从河流流向可以逆推地势起伏情况; (2)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可结合该岛属于季风气候,冬夏季风风向不同来回答即可; (3)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 ,三是有凝结核。岛屿周围四面环海,提供充足水汽;同时由于寒流流经 (或寒暖流交汇 ),温差大,水汽遇冷凝结,从而形成大雾; (4)理想的港口条件包括:水深、港阔、避风的

29、港湾。军港还应从战略地位加以分析。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颍。 ( 1)冬季 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_,说明其原因。( 2分) ( 2)图中 A、 B两国均以 农业地域类型为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 ( 3)中国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要在 B国建设一个大型葡萄种 植基地, 、 两地中较 适合的是 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此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分) ( 4)图中 c地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说出其主导工业部门及发展的优势区位。( 4分) 答案:( 12分) ( 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2分) ( 2)乳畜业(畜牧业) 两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

30、热不足,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本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及人们的饮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 3分) ( 3)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 3分) ( 4)煤炭、钢铁工业 煤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较近;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4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西欧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高。 第( 2)题,图中 A、 B两国位于亚欧大陆西岸,气候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另外,本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及人们的饮奶习惯,奶制品市场需求量大,故农业地域类

31、型以乳畜业为主。 第( 3)题, 地为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有利于果树种植。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 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此中国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要在 B国建设一个大型葡萄种植基地 地为最佳选择。 第( 4)题,由图可知:图中 c地为德国鲁尔区,其主导工业部门为煤炭、钢铁工业,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较近;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明确欧洲西部乳畜业形成的原因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3)明确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