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4919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重组属于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改变基因内部的碱基序列,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也不会改变;生物体内经过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配子不一定能够受精形成合子,所以不一定能够传递给后代;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的配子,不同的配子形成合子的表现型可能是与原有个体的表现型相同,所以基因重组

2、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过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肝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 液和淋巴 B内环境中多余的 H 主要从肺和皮肤排出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D血液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答案: D 试题分析:肝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都是组织细胞,所以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内环境中多余的 H 主要从尿液排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故选 D

3、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和水平衡的调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考点:本题考查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 ( ) A组织液 血浆 B组织液 淋巴 血浆 C细胞内液 组织液 细胞内液 D组织液 细胞内液 血

4、浆 答案: A 试题分析:食物中葡萄糖被吸收首先由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部。要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被吸收只进入血浆而不能进入淋巴。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点评:本题结合生物体吸收葡萄糖的模型图,考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 “”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 ATP, A代表的是腺苷(即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所以圆圈中的是一个腺嘌呤、一个

5、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 是核糖核苷酸,所以圆圈中是腺嘌呤, 是一段 DNA双链,所以圆圈中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是一段 RNA单链,所以圆圈中的是腺嘌呤。所以 和 的圆圈对应的含义最接近。 考点:本题考查 ATP、 DNA和 RNA的分子结构。 点评:本题利用表象相同或相似但实质不同来设置陷阱,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与 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 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 S型活细菌和 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 S型和 R型两种细菌 B被杀死的 S型细菌在 R

6、型活细菌的转化下激活并在小鼠体内繁殖 C曲线 bc段上升,与 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D该小鼠体内的 S型活细菌含有 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 S型和 R型两种细菌;被杀死的 S型细菌的 DNA能将 R型细菌转化成 S型细菌,而不是被杀死的 S型细菌在 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激活。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点评:本题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曲线,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100个碱基对的某 DNA分子片段,内含 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 n次,则在第

7、 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这 n次复制共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分别为( ) A 40n-1、 402n-1 B 40n、 40(2n-1) C 40n、 402n-1 D 402n-1、 40(2n-1)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 DNA分子含有 200个碱基,其中 C=6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C=60个,则 A=T=40个。该 DNA连续复制 n次,得到 2n个子代 DNA,在第 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02n-1,这 n次复制共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40(2n-1)。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 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点

8、评: 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m代表一个 DNA分子中某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 1)第 n次复制时需某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 m2n-1 ( 2) n次复制共需某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 m(2n-1)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反射弧由 A、 B、 C、 D、 E组成 B若从结构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 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 C若从结构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 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 D结构 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 A是感受器、 B是传入神经、 C是神经中枢、 D是传出神经、 E是效应器,这五个部分共同构成

9、一个反射弧;若从结构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 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若从结构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 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 ;结构 (突触)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5N 标记细菌的 DNA 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 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 b、 c为三种 DNA分子 a只含 15N, b同时含 14N 和 15N, c只含 14N,则下图所示这三种 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 15N

10、标记的 DNA分子连续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上繁殖四代,得到子代 DNA分子数为 24 16个,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只含 15N 的 DNA分子 0个,含 15N 和 14N 的杂交 DNA分子 2个,只含 14N 的 DNA分子 14个。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 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设 A、 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 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品种 AABB、 aabb经过 、 、 过程培育

11、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筛选育种 B基因型为 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 ,子代中 AAbb与 aabb的数量比是 1 1 C与 “过程 ”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 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过程 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品种 AABB、 aabb经过 、 、 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为 Aabb的类型自交,只需考虑 Aa,子代中 AA与 aa的数量比是 1/4: 1/4=1 1;过程 属于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明显缩短了育 种年限;过程 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

12、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运载体不是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几种育种流程图,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同时使用两种激素,观察大鼠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是为了排除体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动物生长的干扰 B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不应有时间间隔 C器官切除前与 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 D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对大鼠生长具有相互增强效应的特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

13、: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必须保证适宜的时间间隔,以避免前一段处理后对后阶段处理的影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相关的实验探究。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a、 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 a部位兴奋一定能够使 d兴奋 B兴奋由 b传至 c的过程中, 处膜外电流方向是 bc C 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 释放再作用于 D神经递质的释放与 无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所以图中 a部位兴奋不一定能够使 d兴奋;兴奋由 b传至 c的过程中,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

14、反,所以 处膜外电流方向是 cb;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使单向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需要能量,与 线粒体有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突触结构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 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 (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 ),据图分析不正确是 ( ) A图中共有五个突触 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 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 C D 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 的兴奋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共有五

15、个突触结构;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箭头 C的正确传递方向应该与图示方向相反,因为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 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可能引起 的兴奋或者抑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图,考查反射弧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人因外伤而成为 “植物人 ”,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 “鼻饲 ”,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枢神经

16、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植物人 ”完全昏迷,即丧失了条件反射。人体进行条件反射,要靠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而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此人的大脑失去正常功能。脑干具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的神经中枢,但脑干只有通过脊髓和部分脑神经才能和内脏相连,来调节和控制这些基本的生命活动。小脑也是通过脑干和脊髓才能发挥作用的;只有脊髓,或有脊髓和小脑时,会因缺乏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而不能维持生命。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 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 A、

17、 B、 C 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 4 天后,分别注射 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 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 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 A、 B、 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将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将促进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故选 D 考 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点评: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

18、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自然选择只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是遗传物质,所以种群 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 、 、 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种系

19、统或器官。 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与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内的葡萄糖通过 进入血液和淋巴 C 表示重吸收作用 D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内的葡萄糖通过 只能进入血液,不能进入淋巴; 是泌尿系统, 表示重吸收作用;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考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

20、力,有一定难度。 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基因突变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基因重组在自然条件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交换。这些都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说只要有有性生殖,就一定会有基因重组。所以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个婴

21、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乳糖酶失活是由于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换,而不是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也不是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因为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根据基因突变的原理可推断应该是乳糖酶基因有一碱基改换导致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不会是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因 为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会造成遗传密码的解读偏移,造成多个氨基酸的改变。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基

22、因突变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乳糖酶失活为素材,考查了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面对 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B 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 C DNA分子中只有 4种碱基 ,所以实际上只能构成 44种 DNA D DNA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配对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且

23、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在双链DNA分子中, A T, G C。 DNA分子多样性取决于碱基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DNA分子结构和 DNA的特性。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如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A和 B选项属于第一道防线; D选项属于第三道防线。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 点评: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

24、,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 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符合免疫原理的是 ( ) A抗原入侵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 T淋巴细胞 C 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 T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 D效应 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抗原入侵机体后,

25、被吞噬细胞处理,使抗原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 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 T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过程。 点评:细胞免疫过程: 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 ) A 5个、 4个 B 10个、 8个 C 5个、 2个 D 2.5个、 2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具有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由此可见,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

26、以甲细胞含有 5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含有 4个染色体组。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点评: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 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 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 “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 (3)根据细胞内形态不同的染色体的条数判定一个染色体组含几条染色体,然后判定染色体组数 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 识,判断下列

27、叙述错误的是 (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的内含有 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答案: C 试题分析: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 4个染色体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所以无子西瓜有种皮;无子西瓜没有种子,所以通常需要年年制种,但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

28、快速进行无性繁殖。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 点评:本题结合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考查无子西瓜形成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 T细胞 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 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 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 RNA病毒 答案: C 试题分析: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 T细胞;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HIV通过体液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但不能通过空气

29、传播; HIV是一种 RNA病毒,潜伏期比较长( 一般是 210 年)。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 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一般不会从红细胞出来。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是因为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流出,说明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破坏红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

30、,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 A黄色 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遗传的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是性状分离,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属于基因重组; C和 D属于染色体变异。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可遗传的变异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

31、,一定是单倍体 B细胞的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 C由生物的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 D基因型是 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单倍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所以 A、 C选项正确;细胞的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若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所以 B选项正确;基因型是 aaaBBBCcc的植物不一定是单倍体,也有可能是三倍体,要看该个体是否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点评:判断一个个体是单倍体还是几倍体的关键是看该个体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32、若该个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来的,则为 单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稳态遭到破坏,只能会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稳态遭到破坏后,不一定会引起儿童患佝偻病或成年人患肌无力病,但稳态遭到破坏,必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冷会

33、促使 X分泌激素 a B Y除能分泌激素 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 b含量低于正常值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X代表下丘脑, Y代表垂体, Z代表甲状腺, 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中, X分泌的激素 a和 Y分泌的激素 b增加,导致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产热;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不是垂体;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激素 b含量会高于正常值;血液中的甲状腺激

34、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或抑制自身的合成与分泌。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点评: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综合题 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 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 0.9%的生理盐水?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试管 盐水 红细胞形态 1 0.5% 体积变大,或涨破 2 0.7% _ 3 0.9% _ 4 1.1% 体积缩小 5 1.3% 体积缩小,皱缩 (1)实

35、验材料:略。 (2)方法步骤: 取 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 1 5号,分别加入 2 mL浓度为 0.5%、0.7%、 0.9%、 1.1%、 1.3%的 _,并各加入 2滴抗凝剂 (或柠檬酸钠 )。 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向 1 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 1滴血,摇匀,放置 5 min。 分别取 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 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_。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 相应的结论:_。 (4)讨论: 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 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 _。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

36、么样的实验措施? _。 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_ _。 答案: (2)NaCl溶液 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 体积变大 维持正常形态 相应的结论: 0.9%的 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 偏高 分组更精细 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试题分析: (2)由表格可知, 1 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浓度为 0.5%、 0.7%、 0.9%、 1.1%、1.3%的 NaCl溶液。最后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 的变化得出相应的结论。 (3)预期结果: 0.5%和 0.7%为低渗溶液,红细胞在低渗

37、容易题中会吸水膨胀,所以 体积变大; 0.9%是等渗溶液,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能维持正常形态,所以 维持正常形态。 相应的结论: 0.9%的 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 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溶液浓度偏低,会使探究结果偏高。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分组更精细。 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的探究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过 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下图表示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

38、工程中所用的基因 “剪刀 ”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 G GATCC ,请回答: (1)从羊染色体中 “剪下 ”羊蛋白质基因的酶是 _,人体蛋白质基因 “插入 ”后连接在羊体细胞染色体中需要的酶是 _ _。 (2)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连接到羊的染色体 DNA中,原因是_,人体蛋白质基因导入羊细胞的时常用的工具是 _ _。 (3)此过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中的表达是指_。 (4)你认为此类羊产的奶安全可靠吗?理由是什么? _。 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2)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有互补的碱基序列 ) 细菌质粒或病毒 (3)人体蛋白质基因在羊体细胞内控制合成人体蛋白

39、质 (4)安全;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没有改变,控制合成的人奶蛋白质成分没有改变 (或不安全,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可能由于羊细胞的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合成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发生一定的改变 ) 试题分析: (1)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外源 DNA,目的基因 “插入 ”后连接在受体细胞染色体中需要用 DNA连接酶。 (2)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连接到羊的染色体 DNA中,原因是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常用的工具是细菌质粒或病毒(运载体)。 (3)此过程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是指人体蛋白质基因在羊体细胞内控制合成人体蛋白质。 (4)此题属于开放题,只要答案:及

40、解释合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_ 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原 因是 。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_ 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 (4)若刺激图中 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 答案: (1)内分泌 (分泌激素 ) (2)

41、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 (糖蛋白 )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或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试题分析:图中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乙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丙是甲状腺激素。 (1)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如分泌抗利尿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物质甲、乙的分泌量均减少;物质乙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所以用

42、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物质丙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若刺激图中 A点,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即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或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图,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4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2)将植物 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 a、 b和 c之间形成 ,种群 b和种群 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 。 ( 3)在对 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和 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和 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 答案:( 1)种群 自然选择 ( 2)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3)没有 因为该种

44、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试题分析: (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2)将植物 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 a、 b和 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 b和种群 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即已经形成新物种。 ( 3)开始时,基因型为 DD和 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基因型为 Dd 的频率为 20%,可以计算出 D的频率 =10%+1/220%=20%, d的频率为80%。第二年,发现基因型为 DD和 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基因型为 Dd 的频

45、率为 32%,所以 D的频率 =4%+1/232%=20%, d的频率为 80%。由此可见,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 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a、 b、 c、 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和逆转录。 ( 2)需要 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 3) 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 ( 4)在真核细胞中, a和 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5)

46、能特异性识别信使 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6) 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达):(写出一种即可) ; 答案:( 1)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 2) c ( 3)间( S) ( 4)细胞核 核糖体( 5) tRNA(转运 RNA) 氨基酸( 6) RNADNARNA蛋白质 试题分析: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流向 DNA,即 DNA的自我复制( a过程);也可以从 DNA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 b过程)和翻译( c 过程)过程;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RNA,即 RNA 的复制( e 过程);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从 RNA流向 DNA,即逆转录过程( d过程)。在翻译过程中需要 tRNA 和核糖体同时参与。 DNA 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tRNA能特异性识别信使 RNA分子上的密码子并转运氨基酸。 RNA病毒的 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 RNA自我复制形成 RNA, RNA翻译成蛋白质; 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 DNA, DNA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从而表现出特定的生物性状。 考点:主要考查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