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4937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 n,羊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为 36 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 48 n,则( ) A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 52%n B羊同化的能量为 64%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答案: B 试题分析: 羊同化的能量 =羊摄食的植物所含的能量 -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 =n-36 n= 64%n;答案:选 B. 考点:同化量 =摄食量 -粪便能量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信息传递是

2、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的是 ( ) A候鸟南飞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花香引蝶 D警犬嗅寻毒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信息包括三种: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A. 候鸟南飞属于物理信息;正确。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属于行为信息;错误。 C.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错误。 D.警犬嗅寻毒品属于化学信息;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点评:基础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的识记。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 “黑鱼 ”,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答案: D

3、试题分析: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 “黑鱼 ”,捕食其它的鱼 , 食物链延长,能量散失 ,另外能量流向黑鱼 , 不符合人类需要。清除以后 ,草食鱼中的能量就多 ,产量也会提高;答案:选 D。 考点: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点评 :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以说明( ) A一条食物链 B种群密度改变的要素 C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组成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一条食物链起点应从生产者开始;错误。 B种群密度改变的要素不止捕食

4、一个因素;错误。 C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题干中只有消费者;错误。 D螳螂、捕蝉、黄雀可以通过这种捕食关系而相互调节,实现自动调节;正确。 考点:食物链、种群密度、群落、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 “青草 食草昆虫 蜘蛛 食虫鸟 猫头鹰 ”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 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说明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占生态系统总能量

5、比例最多的消费者食草昆虫,比例最少的消费者是猫头鹰;答案:选 C。 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点评:对于此类试 题,学生应把握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实例分析,本题容易错误选 B,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关键词消费者。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同化的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被草食动物摄食的植物所含的能量

6、减去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答案:选C。 考点:同化量 =摄食量 -粪便能量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每 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但不同的食物链有不同的营养级;错误。 B动物属于消费者,腐生动物(蚯蚓)属于分解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错误。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

7、统的主要成分;正确。 D腐生细菌都属于分解者,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案:选 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木匠

8、蚁和一种蝶类幼虫共同生活在一起。蝶类幼虫以植物为食,其分泌物是木匠 蚁的食物。木匠蚁则为蝶类幼虫杀灭各种天敌,否则蝶类幼虫不能存活 24小时以上,那么, 木匠蚁与蝶类幼虫的关系是( ) A寄 生 B竞争 C互利共生 D捕食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外一种生物的体内或者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B竞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C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木匠蚁和一种蝶类幼虫;答案:选 C。 D捕食: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 考点:种间关系。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下列演替现象

9、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 C被彻底消灭了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D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属于初生演替。 B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被 彻底消灭了的农

10、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属于次生演替。 考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点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A浆细胞 B记忆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考点:过敏反应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11、 )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 “跳舞 ”动作 “告诉 ”同伴去采蜜 在植物 鼠 蛇这条食物 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 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 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 “跳舞 ”动作 “告诉 ”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

12、。 在植物 鼠 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生态系统功能 点 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就地保护 C易地保护 D实施大型的生态工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其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答案:选 B。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

13、确的是 ( ) 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杂草形成了一个种群 B小麦田中高矮不一的小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D生态农业使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能量的良性循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A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杂草形成了多个种群;错误。 B小麦田里的小麦是种群,高矮不一的不能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错误。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正确。 D生态农业使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

14、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提高能量利用率;错误。 考点:种群的概念、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消费者 B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或者分解者;错误。 B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生物因素,如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如声、光、温度、湿度、磁力、机械振动等

15、;错误。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错误。 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的 成分、功能、自我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由于免疫功能过强,自身的抗体攻击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会使乙酰胆碱无法和受体结合,使得兴奋不能

16、传导,故是肌无力;答案:选 A。 考点:自身免疫病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X1 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X1 过程吸收的 CO2总量与 Y1、 Y2、 Y3、 及 Z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 X3 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 过程的能量值 1% 4% D Z1、 Z2、 Z3、 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 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X1 过程代表

17、的是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正确。 B X1 过程吸收的 CO2总量应该大于 Y1、 Y2、 Y3、 及 Z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还有能量未被利用;错误。 C能量传递率是 10%20%, X3 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 过程的能量值 1% 4%;正确。 D Z1、 Z2、 Z3、 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一部分转变为 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另外一部分合成分解者体内的化合物;错误。 考点:能量流动图解分析。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 、 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号传导常见的两种方式; 、 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

18、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过程可用方式 和 表示 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到达靶细胞的过程可用方式 表示 C抗利尿激素和性激素都能通过 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 D信息分子在结构 1中是细胞外液运输,而在结构 3中是细胞内液运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过程可用方式 和 表示;错误。 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到达靶细胞的过程可用方式 表示;正确。 C抗利尿激素通过 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性激素能通过 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错误。 D信息分子在结构 1、 3中都是细胞

19、外液运输,错误。 考点:细胞间信号传导,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以及审题能力,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下列关于种群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 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与群落的相关知识。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基本不变;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加种群数量;正

20、确。 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错误。 D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垂直结构由食物和栖息地决定;错误。 考点:年龄结构、 K 值、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垂直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中 bc段时间内可出现( ) A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 B种群数量减少,种内斗争减弱 C种群数量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 D种群数量减少,趋于环境容纳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b段:种群数量为 0K/2时,增长率增大; b点:种群数量为 K/2时,种群增长率最

21、大; bc段 K/2K 时,种群增长率减小,但是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答案:选 A。 考点: 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曲线。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考查了 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右图 a、 b、 c、 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 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M表示基因多样性, 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 b B若 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 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 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C若 M表示种群密度, 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 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 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 a-d表示同

22、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 a是最高营养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若 M表示基因多样性, b的多样性程度最高,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 b,正确。 B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若 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则 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错误。 C若 M表示种群密度,则 b种群密度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正确。 D若 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 a能量最少,则 a是最高营养级;正确。 考 点:基因多样性、自我调节能力、种内斗争、能量流动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 CO2,并将 CO2释放到无机

23、环境中的生物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全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 CO2,并将 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答案:选 D。 考点: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一个高产的人工鱼塘中同时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 a,流 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 b、 c、 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b+c+d B a b+c+d C a丙 甲; 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食物链:乙 丙 甲。 (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 K 2

24、处,在图中的 D点。 AB 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 是: 食物 (乙 )数量减少; 天敌 (甲 )数量增多;从而使得死亡率增加,出生率降低。 ( 3) A为稳定型, B为增长型;丙种群在 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种群增长率、年龄结构。 点评:本题相对常规,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理解种群的隐性的理想题目。 ( 11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 J hm2 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25、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 hm2 a,这部分能量是指 。 (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 弃耕农田 ( _) ( _) 乔木林(森林) (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

26、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 _(填 “大 ”或 “小 ”) 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 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 N t =N0 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 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 答案:( 11分) ( 1) 2.481011; 被 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2) 3.2% ( 3)次生演替; 杂草丛; 灌木林(丛) ( 4) I标志重捕法 大 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 理想条件 (或食物和空

27、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由 “J”型增长变为 “S”型增长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种群、群落的相关知识。 ( 1)根据表格中三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的能量,构建食物链为 AC B,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为 2.481011J hm2 a。 (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 C)到第三营养级 (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0107/7.50108100 =3.2%。 ( 3)次生演替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28、.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 耕农田 杂草丛 灌木林(丛) 乔木林(森林),生物多样性增强。 ( 4) I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标记总数 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 . 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 N t =N0 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 J型曲线。 由于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就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

29、。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 进行长期研究,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 “J”型增长变为 “S”型增长。 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群落演替、标记重捕法、种群增长曲线。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 5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 “根深叶茂 “和 “育秧先育根 “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 _现象。 (2)在用 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 IAA的浓度较低,

30、适合采用 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的遮荫且 _,以保持 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可知, IAA对脱落的效应与 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 _是较为关键的。 答案:( 5分) ( 1)顶端优势 ( 2)浸泡 法 空气湿度较高 ( 3) IAA的浓度 ( 4)纤维素酶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1) 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说明根具有

31、顶端优势现象。 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侧根部位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促进侧根生长,打破顶端优势。 (2)在用 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 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的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防止蒸腾作用,以保持 IAA溶液的较低浓度;如果 IAA的浓度较高,适合采用沾蘸法 处理插条。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据图可知, IAA对脱落的效应与 IAA的浓度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与脱落有关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说明酶的专一性。 考点:根的顶端优势、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细胞壁的成

32、分。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 9分)人体感染 H1N1病毒后,神经 -激素 -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清除病毒的过程 ,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兴奋产生 时,膜电位的变化是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_(结构 )实现的 ( 2)当人感染 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 _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改变了下丘脑中的 _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_(激素 )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导致体温升高 ( 3)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_,垂体释放的 _减少,

33、使 _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外。 答案:( 9分)( 1)反射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突触 ( 2) T淋巴细胞 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 3)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 -激素 -免疫调节相关知识。 (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兴奋产生时,膜电位的变化是由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变为兴奋状态的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 触实现的,包括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2)当人感染 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

34、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 T 淋巴细胞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改变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最终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从而使产热增加 ,导致体温升高 ( 3)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外。 考点:神经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 ,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 10分)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乙是对图甲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图丙是通过调查北极冻原生态系

35、统中部分生物画出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 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A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_。若甲图中 “” 仅表示 CO2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 2)乙图中牛属于 _营养级。要预测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种群特征是 _。该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 牲畜的目的是_,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3)丙图中北极狐和雷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_。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1/2来自雷鸟, 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

36、量为 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 kJ。 答案:( 10分) (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产者 ( 2)第二营养级 年龄组成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 3)捕食和竞争 (2分 ) 3600KJ(2分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 (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 A和 D箭头双向的,则 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A 代表的是生产者。若甲图中 “” 仅表示 CO2 的流动方向, 是光合作用, 是呼吸作用, 是分解作用, 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流动。 ( 2)乙图中牛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营养级。要预测该区域田鼠种群数

37、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是年龄组成。 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 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该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3)丙图中北极狐和雷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 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 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 3600kJ。 根据题意 : 植物 北极狐: 801/810%=100kJ; 植物 雷鸟 北极狐: 801/220%10%=2000kJ; 植物 雪兔 北极狐: 803/820%10%=1500kJ; 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 3600kJ。 考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营养结构、种群密度、种间关系、能量流动计算。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提 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