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221-2016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61224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1221-2016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43 T 1221-2016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43 T 1221-2016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43 T 1221-2016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43 T 1221-2016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quaculture of Back tumour musselDB43/T 12212016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7-02-13实施2016-12-13 发布ICS 65.150B 52DB43/T 12212016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条件 25 稚蚌养殖 26 幼蚌养殖 27 成蚌养殖 38 病害防治 49 捕捞 410 养殖档案 5DB43/T 1221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

2、则编制。 请注意本标准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华容县水产局、岳阳洞庭丽珠蚌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冬武、邓时铭、李成、邓永富、蒋石容、谢敏、白尊富、邹利、李金龙、蔡育华、刘思雅。 DB43/T 12212016 1 背瘤丽蚌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养殖的环境条件、稚蚌培育、幼蚌、成蚌养殖及病害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池塘、湖泊背瘤丽蚌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43/T 279 三角帆蚌养殖技术规范 DB43/T 634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DB43/T 900 背瘤丽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4、适用于本标准。 3.1 稚蚌 蚌苗由寄主鱼体脱落后,在水体中发育为具有背瘤丽蚌基本特征,个体全长小于1.0 cm的小蚌。 3.2 幼蚌 稚蚌全长发育至5.0 cm的蚌体。 3.3 成蚌 体重400 g以上、全长10.0 cm以上或壳厚8.0 mm以上,用于制作商品珠核的蚌体。 3.4 营养土 用于培育丽蚌的附着载体,用20%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加80%的松土拌和制成,也可用塘泥替代。 DB43/T 12212016 24 环境条件 4.1 水质 水源包括江河、溪流、湖泊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远离污染区,符合 GB 11607和GB 3838()。养殖用水水质清新,无异味,无污染,水

5、质符合NY 5361 要求。养殖排放水符合SC/T 9101的规定。 4.2 养殖条件 具体见表1。 表1 养殖条件 规格 养殖水域 淤泥厚度(cm) 溶解氧(mg/L) 透明度(cm) pH值 稚蚌池 池塘 15 5 3040 78 幼蚌池 池塘或湖泊 1020 4 3040 78 成蚌池 池塘或湖泊 2050 4 3040 78.5 5 稚蚌养殖 5.1 养殖池 参照DB43/T 279要求,长方形,进水口和出水口设有栏网,防止虾蟹、水蛭等敌害生物进入和稚蚌的流失。池底铺约1.0 cm厚泥沙,以不超过稚蚌壳长为宜。养殖池参照SC/T 1008进行消毒处理。 5.2 营养土 一般每10天加1

6、次,逐步将营养土厚度补充到5.0 cm左右,同时翻动蚌体。 5.3 水流 前期保持水体交换量为(0.51.0)m3/h,并随蚌体的增大逐步增加流量。 5.4 投饵 每天使用黄豆浆1次,每次黄豆用量100 g/m2。 5.5 放养密度 稚蚌密度控制在(1000015000)只/m2。 5.6 出池规格 稚蚌在小池中流水培育(120150)d,全长达1.0 cm左右时出池,进入幼蚌养殖阶段。 6 幼蚌养殖 6.1 养殖方式 DB43/T 12212016 3 幼蚌养殖以网篓吊养为主,封闭性湖泊或精养池塘均可,一般养殖周期为(23)年,出池幼蚌规格达到(50100)g/只。提倡在主养草鱼、鲫鱼、鲂、

7、鳊等杂食性鱼类精养塘套养,以充分利用水体饵肥,改善养殖环境。 6.2 网篓制作与安装 以竹片制成40cm50cm15cm的长方形框架,用网目为(1.52.0)cm的34聚乙烯网片包裹,框架底部和侧面用塑料膜缝制,篓上方设一开口,便于投放和检查蚌体。 6.3 放养密度 每 667m2水面可吊养网篓(400500)只,每只网篓放养稚蚌(200300)只,篓底放入(1.02.0)cm厚的营养土。 6.4 吊养深度 网篓离水面深度夏季(3550)cm,春秋(2030)cm。 6.5 培水 使用生物有机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 规定。每次用量为(1.02.0)kg/667m2,(35)d一次

8、。生长旺季(610月)晴天上午泼洒。 6.6 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蚌篓、纲绳、吊瓶、木桩等,若发现有破损及时修复,定期清洗网篓,及时清除敌害生物。 6.7 分篓 每年冬季抽样检测,清除死蚌,分篓。幼蚌全长5.0 cm时,进行第1次分篓,放养密度为(90110)只/篓;幼蚌全长10.0 cm时,进行第2次分篓,放养密度为(4060)只/篓。 6.8 越冬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持肥水越冬;加满池水,或将吊养蚌体逐步移入水体中下层,吊养水深为(5070)cm;每月泼洒一次生石灰,保持水体pH值7.0以上。 7 成蚌养殖 7.1 养殖方式 一般为底播养殖。宜在富营养化水域放养,养殖周期35年。 7.2

9、 清除敌害 底播前重点清除水域中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青鱼、1.0 kg以上的鲤鱼等鱼类。 7.3 放养密度、规格和时间 根据水体肥度,底播密度为(10003000)只/667m2,规格 3+龄以上、全长 10.0 cm 以上(50 g以上)。3月底前一次放足。 DB43/T 12212016 47.4 日常管理 7.4.1 定期检测 结合养殖管理要求,定期检查水质、敌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定期抽样,测定蚌体生长情况。 7.4.2 水质调节 定期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cm,溶氧4.0 mg/L以上。 8 病害防治 8.1 蚌病预防 8.1.1 蚌体

10、下水前,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 8.1.2 生产工具使用前后进行曝晒或消毒处理; 8.1.3 养殖期间,每月使用生石灰(1012)kg/667m2一次,维持池水pH值7.08.5; 8.1.4 适时选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微生物制剂不宜与消毒药物同时使用,其使用方法按照产品说明进行; 8.1.5 早中晚巡塘。查看水体和进出水口栏网设备是否完整,发现敌害生物及时清除。 8.1.6 及时捞出死蚌,进行无害化处理。 8.2 常见蚌病防治 8.2.1 严禁使用对底栖动物有毒杀作用的药物如 4-硝基-2,5-二氯水杨酰苯胺或其复方制剂(氯硝柳胺、清塘净)、双烷基二甲基卤类复合物制剂

11、(虾蟹清塘净)等。 8.2.2 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见表2。 表2 常见蚌病防治方法 疾病名称 症状 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细菌性疾病 蚌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排出大量粘液,蚌壳开闭无力 4月-10月, 高峰期为5月-7月 (35)%食盐水浸泡(310)min;(50180)kg/hm2生石灰带水全塘消毒 寄生虫疾病 与细菌性疾病并发 5月-7月 0.5 mg/L硫酸铜; 0.7 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 水藻引起的疾病 养殖水体长满湖淀或青苔,易粘附在蚌鳃上,水体缺氧 4月-9月 0.5 mg/L硫酸铜全池泼洒 8.2.3 药物使用和休药期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 9 捕捞 9.1 起捕规格 壳厚8.0 mm以上或只重500 g以上。符合DB43/T 900背瘤丽蚌质量标准。 DB43/T 12212016 5 9.2 捕捞工具 用捕捞底栖动物工具拖耙进行捕捞。 10 养殖档案 按DB43/T 634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