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pdf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62018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43 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43 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43 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43 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DB43/T 876.82015 ICS 65.020.01B 00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5-12-20实施2015-11-20 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Part 8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第8部分:科技服务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DB43/T 876.82015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科技服务人员与设备 25 科技服务内容 36 检验与评定 4DB43/T 876.82015 II 前 言 DB43/T 876高标准农田建

2、设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土地平整; 第3部分:土壤改良; 第4部分:田间道路; 第5部分:灌溉排水; 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第7部分:农田输配电; 第8部分:科技服务; 第9部分:建后管护; 第10部分:评价规范。 本部分为DB43/T 876 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正昌,刘登魁,周桂华,陈双。 D

3、B43/T 876.82015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 科技服务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技术推广应用的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技服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600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NY/T 214820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DB43/T 876.1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第1部分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服务 S

4、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为高标准农田提供服务。 3.2 科技服务体系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提供科技服务的机构、人员、及进行科技服务所必备的条件等形成的有机整体。 3.3 病虫害统防统治 The Commission ruled against pests and diseases 是指具有植物保护技能的服务组织,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实行安全高效的统一预防与治理的契约化承包服务行为。 3.4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formu

5、la fertilization 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3.5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 The rat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B43/T 876.82015 23.6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先进防治方式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植物

6、保护行为。 3.7 节水灌溉 Water-saving irrigation 指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工程措施及灌溉管理制度,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科技服务人员与设备 4.1 技术人员 每667hm2高标准农田配 2名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的农业科技人员。 4.2 科技服务设备设施 4.2.1 服务用房 以乡镇为单位,有不低于240的科技服务配套用房,设置咨询服务大厅、化验检测室、技术培训室、档案资料室、人员工作室、器械仓库等功能室。 4.2.2 仪器设备 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农业科技服务职能的需

7、要, 应配备的仪器设备见表1。 表1 科技服务仪器设备配置表 类 别 设 备 名 称 培训设备 投影仪、幕布、笔记本电脑、电视机、DVD机、音响、便携式音响、桌椅 综合服 务设备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土壤墒情速测仪、叶绿素仪、手持GPS定位仪、土壤取样器、农残速测仪、天平、恒温培养箱、恒温干燥箱、振荡器、蒸馏水机、冰柜、移液器、玻化仪器、水分速测仪、病虫测报灯、显微镜、手持放大镜、种子培养箱、农机常用工具及试验测试仪器(如扳手、千斤顶、速度表、万用电表、油压表)、科技服务车 办公设备 台式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文件柜、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4.2.3 耕地质量监测设施 按每县不低于5个的标

8、准设立。 4.2.4 墒情监测设施 按每县不低于5个的标准设立全自动墒情监测点。采用统一编号,设立标志牌。 4.2.5 病虫监测设施 每667hm2高标准农田应设立1套虫情测报灯、小气象观测仪等基本监测工具,配套通透围栏保护,DB43/T 876.82015 3 并保障路、电安全通达。 4.2.6 农业环境监测设施 按每县不低于5个的标准建立农业环境定位监测点。 5 科技服务内容 5.1 科技示范 每667hm2高标准农田建立(1.33.3) hm2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评价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物化成果的试验示范工作。 5.2 科技培训 以县为单位,分类

9、制定培训方案,根据需要对高标准农田科技服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采取集中培训和田间实训的方式培训农民骨干、农机手、农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 5.3 有害生物防治 开展病虫害调查监测,指导科学防控,实施统防统治。 5.4 测土配方施肥 5.4.1 土壤培肥 农作物秸秆还田率80%以上,冬闲田绿肥覆盖率50%以上,增施商品有机肥。 5.4.2 测土配方施肥 按“测、配、产、供、施”思路,以三年一个轮回进行农田土壤取样测试,为农民提供施肥配方,指导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5%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50%以上。 5.5 节水灌溉技术示范与推广 充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

10、水、通灌、微灌、喷灌、滴灌、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 5.6 农机技术示范与推广 在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作用,推行“四代一管”(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的服务模式。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75%以上。 5.7 信息技术示范与应用 5.7.1 建立高标准农田利用档案。将与高标准农田相关的利用、管理、技术等资料立卷归档。 5.7.2 建立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生产档案。将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产量情况等及时归档。 5.7.3 建立科技服务档案。农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时建立工作日志、咨询服务登记本、信息发布登记表、档案资料目录等。 5.7.4 为高标准

11、农田农户提供苗情、病虫情、墒情、耕地质量、农资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环境等DB43/T 876.82015 4监测信息,采集、上传、发送农业信息及时、准确,上门服务指导及时有效。 5.7.5 加强信息管理与共享。依托各部门相关信息管理平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监测监管系统,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上图入库,全面动态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和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等情况。 6 检验与评定 科技服务评价应对服务条件、科技服务内容两项指标分别进行评价计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90分为良好,60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计分标准见表2。 DB43/

12、T 876.82015 5 表2 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服务评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项 评分 技术人员 (30分) 每667hm高标准农田配2名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的农业科技人员。 服务用房(5分):每乡镇有不低于240科技服务配套用房,设置咨询服务大厅、化验检测室、技术培训室、档案资料室、人员工作室、器械仓库等功能室。 仪器设备(5分):根据需要科学配置办公设备、综合服务设备、培训设施等。 耕地质量监测设施(5分):按每县不低于5个的标准设立。 墒情监测设施(5分):按每县不低于5个的标准设立全自动墒情监测点。采用统一编号,设立

13、标志牌。 病虫监测设施(5分):每667hm高标准农田应设立1套虫情测报灯、小气象观测仪等基本监测工具,配套通透围栏保护,并保障路、电安全通达。 科技服务人员与设备(60分) 科技服务设备 设施 (30分) 农业环境监测设施(5分):按每县不低于5个的标准建立农业环境定位监测点。 科技示范 (5分) 每667hm高标准农田建立1.33.3 hm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优良品种覆盖率应达到95 %以上。 科技培训 (5分) 制定培训方案,根据需要对高标准农田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民骨干、农机手、农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 有害生物防治 (5分) 开展病虫害调查监测,指导科学

14、防控,实施统防统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应达80 %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60 %以上。 测土配方施肥(10分) 农作物秸秆还田率80%以上,冬闲田绿肥覆盖率50%以上,增施商品有机肥。按“测、配、产、供、施”思路,以三年一个轮回进行农田土壤取样测试,为农民提供施肥配方,指导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5%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50%以上。 节水灌溉技术示范与推广 (5分) 充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通灌、微灌、喷灌、滴灌、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 农机技术示范与推广 (5分) 在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作用,推行“四代一管”(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的服务模式。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75%以上。 科技服务内容(40分) 信息技术示范与应用 (5分) 建立高标准农田利用档案、农作物生产档案、科技服务档案。为高标准农田农户提供苗情、病虫情、墒情、耕地质量、农资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环境等监测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