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6398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3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11 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11 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11 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11 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3 备案号:16748-2005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DB11/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for Technologies of Peanut Production 2005-03-28发布 2005-04-28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2602005 I 前 言 花生是北京市主要油料作物, 北京花生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五十年代中期播种面积曾达51 万亩, 但单产水平较低,单产不足100 公斤。三年自然灾害以后面积迅速下降,一直徘徊在20 万亩左右。粉 碎“四人帮”以后面积有所回升,76 年到80 年曾达到30

2、 多万亩。82 年以后又恢复到20 万亩左右。 但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后,单产有了较大提高,85 年达到150 公斤,以后逐年提高,到93 年突 破200 公斤,达到一个比较稳定阶段。 花生因其营养丰富、耐瘠性强、改良土壤、效益稳定等多种特点,在部分地区成为主要经济作物, 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标准指导生产,种植技术缺乏,田间管理不到 位,使花生产品产量和质量不高,影响我市花生的市场竞争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急需制定出适宜 北京地区生产的花生生产及质量标准,以规范生产,确保产量和质量。 本标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

3、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起草人:邓德江。 DB11/T 2602005 1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生产的基础条件、品种、种子质量、栽培、收获、产品质量、储存加工的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地膜覆盖、露地、间、套作花生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4、本标准。 GB/T 15321986 花生果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 4407.21996 经济作物种子 油料类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202000 绿色食品花生(果、仁)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花生 花生又名落花生、长生果。是食、油两用的经济作物。 3.2 地膜覆盖花生 选用透明度好的农膜覆盖在地表,能起到增温、保墒、抗旱、防涝、防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 壤理化性状,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 3.3 露地花生 花生直接在适宜的土壤种植,其地表不采取覆盖保护

5、措施。 3.4 间作花生 在同一地块,同时或间隔不久,按一定的行比种植花生与其它作物(玉米、甘薯、向日葵、蔬菜等) , 以充分利用地力与光能。间作是可以获得复种产品或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和总收益的种植方式。 3.5 套种花生 在前茬作物的生长期间, 于前茬作物行间播种花生。 这种方式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 提高复种指数, 达到粮(蔬)油多种作物皆丰收的一项增产措施。 3.6 DB11/T 2602005 2 种子纯度 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种子的纯度愈高生长愈整齐一致, 愈能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种子纯度=(供检种子粒数异品种种子粒数)供检种子粒数100%。 3.7 种子发芽势 提供

6、测试种子在48h 内种子胚根能长到3 以上的发芽粒数与供试种子粒数的百分率。 发芽势=发芽种子粒数(48h,胚根3 )供试种子粒数100%。 3.8 发芽率 提供测试种子在72h 内种子胚根能长到3 以上的发芽总数与供试种子粒数的百分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72h)供试种子粒数100%。 3.9 早熟品种 从播种到成熟的生育天数春播130d,有效积温2 6002 800(夏直播90d110d)为早 熟品种。 3.10 中熟品种 从播种到成熟的生育天数春播130d140d 为中熟品种,有效积温2 8003 000。 3.11 晚熟品种 从播种到成熟的生育天数春播140d150d 为晚熟品种,

7、有效积温3 000以上。 3.12 大粒种花生 花生百粒重80g 以上为大粒种。 3.13 中粒种花生 花生百粒重50g80g 为中粒种 3.14 小粒种花生 花生百粒重50g 以下为小粒种。 3.15 普通型 普通型,主茎上不开花,侧枝上的花序和营养枝两两交替而生,交替开花;茎枝有棱角、中空,荚 角茧状;荚果两仁,果仁较大,也称大花生。 3.16 珍珠豆型 珍珠豆型,主茎上有花,枝节较疏,侧枝上至少连续着生34 个花后才有一个营养枝,连续开花。 果仁为圆珠或桃形,果皮有白、粉、红、紫 红、紫黑等多种颜色。荚果较小,茧状,果壳较薄,有的 呈葫芦状。 3.17 中间型 有些品种介于普通型和珍珠豆

8、型二者之间, 3.18 栽培密度 DB11/T 2602005 3 根据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种类的花生品种,每667 适宜播种的穴数,每穴双粒。 3.19 最适温度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 3.20 最高温度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值。 3.21 最低温度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能耐受的低温极限值。 3.22 有效积温 花生生长期间大于15的日平均温度之和。 3.23 出苗期 从幼苗出土到50%的幼苗展现两片真叶的日期。 3.24 苗期 从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 3.25 花芽分化期 同一品种同一地块出现第一朵花时,标志着花生已进入花芽分化盛期。 3.

9、26 开花下针期 从50%的植株开始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的幼果为开花下针期。 3.27 结荚期 从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的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 3.28 饱果成熟期 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的时期。 3.29 种子的休眠性 花生种子成熟后,有的品种即使给予最适宜的环境条件,种子也不能正常萌动发芽,必须经过一段 时间后才能完成发芽,这种特性称为休眠性。 3.30 种子的休眠期 种子完成休眠所需要的时期称为休眠期。 4 露地花生栽培技术 4.1 种植安排 4.1.1 轮作倒茬 在一定的年限范围内,花生轮作周期越长,增产幅度越高,连作年限越长,减产越严重,花生与其 它作

10、物(禾本科作物或其他经济类作物、蔬菜类等)至少以2y3y 时间轮作倒茬一次,增产显著。 4.1.2 轮作方式 DB11/T 2602005 4 花生主要轮作方式: a) 第一:二年三熟,春花生 冬小麦夏玉米(主要禾谷类作物) b) 第二:二年三熟,冬小麦花生 春玉米 c) 第三:一年两熟,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花生 注:“”表示套种;“ ”表示隔年轮作;“”表示轮作。 4.2 间作套种 4.2.1 主要间作方式 4.2.1.1 花生与甘薯间作 采取一垄间作1 行花生,或隔1 垄间作2 行花生。隔一垄种2 行花生,花生种在相邻的两侧,而 甘薯茎蔓引向另一垄沟中,这样花生在盛花期前受荫蔽较轻,间作花

11、生采用穴播,穴距16.5cm,每穴 双株;每畦间作1 行花生的种植密度为2 500 穴/667 ;每垄间作2行花生的,种植密度为4 000 穴/667 5 000 穴/667 。 4.2.1.2 花生与玉米间作 以花生为主间作玉米,这种方式种植多样, 8 行10 行花生间种 2 行玉米,每 667 花生种植 密度接近单作,间种的玉米1 000 株左右。 4.2.2 主要套作方式 4.2.2.1 西瓜与花生套作 以西瓜为主,在西瓜垄上间种 1 行花生,西瓜垄距 1.4m,密度按当地种植规程,花生株距 10cm, 种植密度为 4 750 穴/667 (每穴双株) 。因为西瓜垄有地膜覆盖,花生播种期

12、 5 上旬。 4.2.2.2 冬小麦与花生套作 以小麦为主,在小麦垄上间种 2 行花生,小麦畦面宽 1.0m,垄 宽 40 cm,小麦密度按当地种植规程, 在花生株距 12cm13.6cm,花生种植密度为(70008000)穴/667 (每穴双株) 。花生播种期 5 中旬。 4.3 播种 4.3.1 种子准备 4.3.1.1 选择品种 4.3.1.1.1 花生品种选用国家或北京市审定通过或申请认定的品种。种子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 以上,含水量9%以下。花生品种选择可参见附录D。 4.3.1.1.2 春播覆膜花生,应选用中熟大果品种为主如花育16 号、豫花10 号、北京6 号、农花10

13、号、冀油4号。 4.3.1.1.3 夏播覆膜花生, 以中早熟中大果品种为主如北京9 号、 北京5号、 鲁花11 号、 白沙1016。 4.3.1.2 晒种 将备齐的种子选择晴天在上午10 时左右带壳晒种子,把带壳种子铺在晒场上,厚度6cm7cm 左 右,晒到下午4 时,连续晒2d3d。 4.3.1.3 选种 首先果选,其次剥壳后分级粒选,剔除瘪粒,病虫粒,破损粒,霉粒。精选一、二级饱满的种子, 分级保管。 4.3.1.4 剥壳 在播种前一个月剥壳为宜,花生剥壳不宜过早,使种子失去果壳的保护易受潮,降低生活力,使种 子发芽势弱,发芽率低。 4.3.1.5 籽粒分级 花生剥壳后,要将瘪小,破碎、感

14、病、虫及有霉变特征的种子挑出,把饱满的种子按大小分级粒选, 分级播种。 4.3.1.6 发芽试验 4.3.1.6.1 取样 DB11/T 2602005 5 要取包或囤上、中、下三个部位有代表性的种子,混合均匀后进行发芽试验,每个样本取 50 或 100 粒,重复3 4 次。 4.3.1.6.2 发芽试验方法 发芽时先将种子放在40左右温水中浸泡4h 后使种子吸足水分, 然后置于2530的温度条 件下,保持种子湿润(48h 以内发芽的总数为发芽势,72h 以内发芽的总数为发芽率,以胚根长 3mm 以上为准) 。 4.3.1.6.3 合格种子发芽标准 经过分级粒选的种子发芽势在80%以上,发芽率

15、要在95%以上,发芽率在80%90%作种子时,要 浸种催芽,低于80%不能作种。 4.3.1.6.4 催芽方法 花生浸种催芽的方法较多,其中以温水浸种砂床催芽法较好,砂床催芽法需要在背风向阳处挖坑, 深 30cm35cm,宽 80cm85cm,长度不限;坑北边用 3 块土坯,南边用一块土坯砌成矮墙,成斜 坡面,床底铺碎草木屑或马粪等酿热物厚约10cm,上铺席;用35温水浸种2h4h,视种子子叶横 断面尚有 1/3 或 1/4 未浸透硬心时,捞出种子,堆放在席上,厚约 10cm,上盖一布单,布单上铺湿 沙厚6cm7cm,再用塑料薄膜盖好。整个砂床,白天用阳光照射以提高温度。晚上用草苫覆盖以保温,

16、 使砂床温度保持在 25左右。如中午阳光过强,可盖草帘预防温度过高,或揭开塑料薄膜一角,以降 低床内温度。一般24h 就能发芽。先取出布单上湿砂倒掉,而后直接取出发芽种子,准备播种。 注:催芽时,芽不能太长,最好是刚“露白”,即胚根刚露出时就可以拣出种子,把萌动的种子摊在阴凉通风处,抑 制芽的继续生长。 4.3.1.7 药剂拌种 4.3.1.7.1 拌种时间 为了防治地下害虫、花生病害,促进根系生长采用药剂拌种, 预计好花生播种期,花生种衣剂需 要提前拌种,一般在播前 1015 天拌好种子为宜。 4.3.1.7.2 拌种方法 花生种衣剂的药种比例为 160, 即0.5kg 种衣剂拌 30kg

17、花生米。 将分级选好的花生种子(花生米) 称好,带上橡胶手套、口罩把所需药量洒在种子上,边洒边拌,要避免碰坏种皮,使每粒种子都沾满药 液。拌匀后稍干,即可装入编织袋子内,放在通风地方保存,待播。 4.4 适期播种所需的温湿条件 4.4.1 温度 春花生早熟品种土壤5cm 日均地温12以上;中熟及晚熟品种1518;地膜花生播前5 日 5cm 日均地温12.5时即可播种。 4.4.2 湿度 幼苗出土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土壤持水量的60%70%(土壤绝对含水量:砂土12%13%,壤土 15%16%) 。 4.4.3 播种适期 4.4.3.1 露地春播花生:北京地区 4 月底至5 月15 日。 4.4.

18、3.2 夏直播 6 月20 日以前;套种花生 5 月25 日30 日或在前作物成熟收获前 15d20d 套种。 4.4.3.3 地膜春花生比露地春花生提早 7d10d。 4.5 播种技术 4.5.1 播种方法 4.5.1.1 人工作业为穴播法 按密度要求开穴、点种、覆土,每穴两粒种子。 4.5.1.2 机、畜作业为沟播 边开沟边点种,随覆土结合镇压。 DB11/T 2602005 6 4.5.2 播种深度 土质粘的2cm3cm,沙土和沙壤土3cm4cm 为宜。 4.5.3 播后镇压 为了保墒,播种后一定要镇压,特别是露地栽培的。 4.5.4 查苗、查苗、补栽 4.5.4.1 查苗 春花生播种后

19、 15d 左右查苗,夏播花生播种后 7d 左右查苗。缺苗及早补种。 4.5.4.2 查苗 补种的种子用催芽后带芽补种,土较干时,浇水点种,出苗后适当用点“偏”肥。 4.5.4.3 补栽 即在花生播种的同时, 在花生田的一角做一小畦, 在畦内撒播一些花生, 出苗后在缺苗的地方补栽, 可保证花生生长一致。 4.6 合理密度范围 4.6.1.1 春播花生 4.6.1.2 适宜密度范围 7 500 穴(每穴2 粒)/667 10 000 穴(每穴2 粒)/667 。4.6.1.3 高产田普通型或中间型大果品种 7 500 穴(每穴2 粒)/667 8 000 穴(每穴2 粒)/667 。4.6.1.4

20、 中肥田普通型或中间型大中果品种 8 000 穴(每穴2 粒)/667 9 000 穴(每穴2 粒)/667 。 4.6.1.5 瘠薄地珍珠豆型或中间型中小果品种 9 000 穴(每穴2 粒)/667 10 000 穴(每穴2 粒)/667 。 4.6.2 夏播花生 4.6.2.1 适宜密度范围 9 000 穴(每穴2 粒)/667 120 000 穴(每穴2 粒)/667 。4.6.2.2 高肥田普通型或中间型早熟大果品种 9 000 穴(每穴2 粒)/667 9 500 穴(每穴2 粒)/667 。4.6.2.3 中肥田普通型或中间型早熟中大果品种 9 500 穴(每穴2 粒)/667 1

21、0 000 穴(每穴2 粒)/667 。 4.6.2.4 低产田珍珠豆型早熟中小果品种 10 000 穴(每穴2 粒)/667 120 000 穴(每穴2 粒)/667 。 4.7 施肥技术 4.7.1 花生所需肥料元素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有硼、钼、 铁、锌、锰、铜、氯等。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 规定。 4.7.2 施肥的原则 平衡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酌情追肥,花生生 长中后期叶面喷肥。提倡使用生物肥。 4.7.3 施肥的数量 每667 底施2 000kg 有机肥和50kg 花生专

22、用复混肥。酌情追肥和喷肥。 4.7.3.1 花生专用肥 氮磷钾最佳配比是21.51。 4.7.3.2 土壤中各种养分的丰缺指标及最佳用量 4.7.3.2.1 全氮 DB11/T 2602005 7 低于450mg/kg 时为严重缺氮,应多施;450mg/kg650mg/kg 时为缺氮。每667 荚果产量 低于250kg 时,纯氮的最佳用量5kg/667 ;花生荚果产量250kg/ha350kg/667 时应施纯氮 5.5kg/667 。 4.7.3.2.2 有效磷 有效磷含量低于 15 mg/kg 时为极缺磷,15mg/kg30mg/kg 时为缺磷,这两种情况必须施磷。 花生单产低于250kg

23、 施五氧化二磷60kg;花生单产250kg350kg 时,需施五氧化二磷75kg;花 生单产高于350kg 时,施五氧化二磷112.5kg。 4.7.3.2.3 有效钾 速效钾高于 90 mg/kg 时基本不缺钾,速效钾低于 67.0 mg/kg 时为严重缺钾,介于两者间为 缺钾,在缺钾及严重缺钾的土壤每667 施氧化钾7.5kg10kg。 4.7.4 施肥方法和时间 4.7.4.1 施肥方法 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作基肥,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氮肥可以2/3 底施,1/3 用于追施;钾肥底施、 追施各1/2。 4.7.4.2 追肥的时间 在开花下针前于苗期追肥。结荚幼果发育期,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24、复合微肥混合液,提高饱果 率。 4.8 浇水技术 4.8.1 需水量 花生生长过程中每产生1kg 干物质需水 450 kg,普通大花生每667 单产200kg,全生育期耗 水210m 3 230m 3 。单产250 kg 全生育期耗水290m 3 。 4.8.2 需水特点 需水特点为两头少,中间多。 4.8.2.1 种子发芽出苗期:占总量4.1%7.2%。 4.8.2.2 幼苗期:占总量11.9%24%。 4.8.2.3 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占总量52.1%61.4%。 4.8.2.4 饱果成熟期,占总量22.4%32.7%。 4.8.3 要求田间持水量 出苗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

25、%70%为宜。幼苗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50%60%为宜。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70%为宜。饱果成熟期, 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 4.8.4 合理灌水 较长时期低于上述各期指标时要浇水保墒。 4.8.4.1 灌水原则 科学灌溉,推广节水灌溉。 4.8.4.2 节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或水垄输水灌溉。普及喷灌、发展滴灌、推广雾灌。 4.9 田间科学管理技术 4.9.1 清棵蹲苗 露地花生在齐苗后先深中耕(2.5cm3.0cm) ,随之除草用小手锄将幼苗基部土扒开露出两片子 叶,直接接受阳光照射促壮苗。 (两片子叶露出地面的不需要清棵蹲

26、苗) 4.9.2 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中耕2 次3 次,第一次中耕除草结合清棵,第二次在清棵后15d20d,第三次在初花 期进行中耕除草、保墒,这时花芽已基本形成。 DB11/T 2602005 8 4.9.3 培土迎针 在花期、初封垄前,深锄垄沟或行间。用小手锄把行间松土培在花生基部,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 迎接高节位果针能提前入土结果。 4.9.4 适时收获 4.9.4.1 花生成熟标志: 茎叶,上部叶片逐渐变黄,中下部叶片逐渐脱落,茎枝呈黄绿色。荚果,大多数果壳硬化,网文清 晰,籽粒饱满,内果皮海绵组织极度干缩变薄有光泽;中果皮由黄褐色转黑色。种子,珍珠豆型早熟品 种的饱果指数达 75%以上

27、;普通型或中间型早熟大果品种饱果指数 65%以上;普通型中晚熟品种的饱 果指数达50%以上,种子皮薄、光润、呈现品种固有色泽。 4.9.4.2 花生收获期 春花生早熟品种在9 月上旬,中熟品种9 月中旬,晚熟品种9 月下旬。套种及夏直播花生在十一 前后,在不影响后茬播种的前提下延长收获。但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应及时收获。 4.9.4.3 收获方法 包括挖掘、抖土、集铺三道工序。方法有两种:人工或机械收获 4.9.4.3.1 人工收获 挖掘、抖土、集铺全部人工进行,挖掘方式有手拔、撅刨、犁收三种。手拔适宜在沙性土壤种植的 花生,关键注意落果。多数采用撅刨、犁收,关键是掌握好刨、犁的深度要在10c

28、m 以下。 4.9.4.3.2 机械收获 挖掘、抖土、集铺全部机械作业,作业时将10cm 以下土层连同花生植株、荚果全部铲起。 5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5.1 播前准备 5.1.1 选择适宜的地膜 以展铺性好的白、灰、兰、黑色高压聚乙烯与线型聚乙烯或高压聚乙烯与低压聚乙烯混微膜为宜。 它的工艺先进不粘卷,不卷边,膜与地面能粘实,也可以选择除草膜、光解膜、淀粉膜和草纤维膜。 5.1.2 适宜规格 5.1.2.1 宽度 地膜宽度 80cm100cm,最好 90cm,春花生早熟中小花生和夏播花生 80cm85cm,大垄花生 85cm95cm。 5.1.2.2 厚度 地膜厚度0.005mm0.014

29、mm,最好0.006mm0.008mm。 5.1.2.3 白膜透光率 白膜透光率要求大于或等于70%,小于50%影响太阳辐射热透过和传导。 5.1.2.4 强度 拉伸强度(纵横)大于等于30kg/ cm 2 ,直角撕裂(纵横)大于等于100kg/ cm 2 ,断裂伸长率 (纵横)大于等于100%,确保覆盖至封垄后不断裂。 5.1.3 选择优良品种 同4.3.1.1。 5.1.4 选择适宜土地 要求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经过 2y3y 轮作倒茬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层深 50cm,活力层 30cm, 结实层疏松 10cm 以上,有机质 0.82%以上,全氮大于 0.06%,速效磷大于 27mg/kg,速

30、效钾大于 55mg/kg 。 5.1.5 精细整地 达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无坷拉,无根茎。 DB11/T 2602005 9 5.1.6 科学施肥 5.1.6.1 施肥量每667 应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 000kg,纯 氮 13kg15kg,五氧化二磷5kg 6kg,氧化钾10kg12kg。或花生专用肥50kg100kg。 5.1.6.2 施肥方法 有机肥全部底施,氮肥2/3 做底施,1/3 开花下针期追施,磷做底肥一次施入,钾肥1/2 做底肥、 1/2 在花期追施。下针结荚期缺硼、缺锌的土壤,应喷 0.1%0.2%浓度的硼砂和硫酸锌水溶液,连 喷2 次-3 次。 5.1.7 浇水造墒 地

31、膜花生要求足墒覆膜,墒情不足必须浇水造墒。 5.1.8 起垄 一般在播前1d2d 起垄,标准垄宽90cm,垄面宽60cm,垄高度10cm12cm。 5.2 覆膜与播种 5.2.1 覆膜时间 盖膜花生比露地提前7d10d, 春播5 日内5cm 日平均地温达12.5时即可盖膜播种, 4 月20 日5 月初为最佳播期。夏播盖膜花生掌握前茬收获后抢时间整地播种,一般 6 月 15 日25 日播种 (越早越好) 。最晚不能晚于6 月25日。 5.2.2 盖膜喷除草剂 每667 用48%的拉索15g20g,兑水75kg,或乙草胺 50g75g,兑水30kg50kg,均匀 喷洒在畦面,喷后立即覆膜。 5.2

32、.3 覆膜方法 先覆膜后播种。 5.2.4 种子处理 5.2.4.1 晒种 同4.3.1.2。 5.2.4.2 选种 同4.3.1.3。 5.2.4.3 浸种催芽 同4.3.1.6.4。 5.2.4.4 药剂和根瘤菌拌种 播前可用防虫或防病的药品和根瘤菌拌种后再播种 5.2.4.5 播种孔标准 直径4cm4.5cm,深3cm3.5cm 。 5.2.4.6 下籽 在打好的孔穴内放2 粒种子。 5.2.4.7 覆土 用湿度适宜的土把播种孔封严,顺手按实,覆土厚3cm5cm。 5.2.4.8 合理密度 60cm 宽的垄面上种双行花生,行距40cm。667 种 10 000 穴时,穴距14cm-16c

33、m。667 种8 000 穴9 000 穴时,穴距18cm20cm 。 5.3 田间管理 5.3.1 检查护膜 播种后深入田间细致检查发现破膜、漏孔等及时盖严压实,确保地膜保湿、保墒效果。 5.3.2 适时清墩 在花生幼苗有 2 片真叶时,将膜孔上的土墩和幼苗根周围的浮土扒开及时清除膜孔上过多土墩,DB11/T 2602005 10 使子叶露出膜外。 5.3.3 结合开孔放苗和清理土墩,对缺苗的穴及时补种。 5.3.4 在花生有4片复叶时,将压在膜下的侧枝抠出来。 5.3.5 中耕除草 沟内用锄,膜内有小草用土压膜避光,大草用铁丝钩从膜孔钩出祛除杂草。 5.3.6 浇好关键水 5.3.6.1

34、花芽分化期,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50%时,及时浇水。 5.3.6.2 花针期,耕层5cm 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50%时及时浇水,促早开花早下针。 5.3.6.3 结荚期,耕层0cm30cm 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低于40%时浇水12 次。 5.3.7 化控 盛花末期,植株生长过旺有徒长迹象(主茎高超过45 )的花生,应喷施50mg/kg100mg/kg 多效唑水溶液50kg/667 75 kg/667 ,喷施一次,能有效地控制营养生长过旺。 5.3.8 根外追肥 地膜花生在生育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进入结荚后,应提高叶片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每隔 7d 10d 可喷施(0.2%0.3%)尿素+磷酸二氢钾+

35、复合微肥混合液.共三次。 5.3.9 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B、附录C。 5.3.10 适时收获 植株中大部分茎叶落黄脱落,中熟大果型品种单株饱果指数达50%70%,早熟中果型品种单株饱 果指数达70%80%为收获适期。 5.3.11 收回残膜 在收获的同时,地中的残膜要拣拾干净。达到净地、净膜,防止残膜对土壤、环境、饲草的污染。 6 收后管理 6.1 晒果 收获后要及时晒果防霉腐。大面积种植花生,刚收获的荚果含水量为50%60%,不要立即摘果, 要连棵晒果,可晒至叶片含水量在20%以下(荚果籽仁含水量20%25%)开始人工摘果或机械摘果。 6.2 储存条件 6.2.1

36、荚果含水量低于9%,留种的含水量低于8%。 6.2.2 储存适宜温度51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温湿度越低,越利于储藏。常温库储藏应 干燥、通风、阴凉。 6.2.3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库温度和湿度以及荚果堆温,荚果含水量,种子发芽率,若超过安全界限应 立即推广翻晒,室外囤藏。 6.3 果仁选择 花生果仁符合 NY/T4202000 绿色食品花生(果、仁)标准,凡是带有黄曲霉的花生仁,严禁食用 和作为加工原料。 DB11/T 2602005 1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禁止使用国家命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 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品种有:甲胺磷、

37、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 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滴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鳞、地虫硫磷、 氯唑磷、本线磷、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眯、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 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赎硅等农药。 DB11/T 2602005 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表B 花生病害及防治 病害 名称 症状 发病因素 防治措施 1 花生 根结线 虫病 花生播种后, 当胚根突破种皮 向土壤深处生长时, 浸染期幼 虫既能从根端浸入, 使根端逐 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形的 虫瘿,初程乳白色,

38、后变淡黄 色。 荚壳上的虫瘿呈褐色疮荚 状的突起, 幼果上的虫瘿乳白 色略带透明, 根茎部及果柄上 的虫瘿往往形成葡萄状的虫 瘿簇。植株的叶片黄化瘦小, 叶缘焦灼, 直至盛花期萎黄不 长。 幼虫侵入寄主作物花生根系土 壤温度为 11.334,最适 温度 2026,地温在 1219, 地温高于34时, 不能侵入。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 大持水量的70%左右是根结线虫 侵入根组织的最适宜湿度。在疏 松的沙土地内发病重。沿河两岸 的薄砂地亦利于发病。 1、农业防治:2Y4Y 轮 作、增肥改土、清除根结 病残体。2、药剂防治:益 舒宝 3750g/ha 4500g/ha 加土 600 750kg 拌匀,种

39、衣剂4号 37.5kg/ha 拌种。播种 时,开沟施入,沟深12cm 左右。 2 花生 茎腐病 幼苗期病菌首先侵染子叶, 使 两片子叶发生黑褐色腐烂, 然 后侵染接近地面的茎基部或 地下的根颈部, 产生黄褐色水 浸状的病斑。初期,地上部叶 色变淡, 后期, 叶柄全部下塌, 整株萎蔫。 天气干旱时变黄褐 色枯死, 病部表皮呈琥珀色凹 陷,紧贴茎上,髓呈褐色干腐 中空现象。阴雨天,病株腐烂 变黑褐色, 并在病部及侧枝上 产生很多黑色的小突起。 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发病严 重与否的关建因素。种用花生发 生“垛捂”或“堆捂时”, 则第二年 能造成病害大发生。花生苗期降 雨较多,土壤湿度大,病害发生 就

40、比较严重。栽培在轮作年限长 的地上,此病发生重。 1、防止种子霉捂。作种用 的花生要做到适时收获, 充分晒干,安全储藏。2、 合理轮作。3、施用腐熟的 肥料。4、及时防蚜虫。5、 用 50%多菌灵按种子的 0.2%0.3%拌种或 25% 多菌灵1%种子量浸种。 3花生青 枯病 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主要 自花生根茎部开始发生。感 病初期是茎顶稍叶片失水萎 蔫,早上开叶晚,午后提早 合叶,但夜间仍能恢复。随 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 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 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 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 维管束变黑褐色,用手挤压 切口处,有白色的细菌液流 出。 1、土壤条件:主要发生在保水

41、保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通气 条件好的沙性土壤地带,其次是 砂壤土,粘土地很少发生。2、 品种的抗病性:花生不同品种对 青枯病的抗性差异很大。3、温 度对发病的影响:当旬平均温度 稳定通过 20时开始发病, 25以上时进入发病盛期,7 月 份平均气温在 2830时达 发病高峰。4、降水对发病的影 响:久旱骤雨、或久雨骤晴、或 时晴时雨都会导致青枯病的蔓 延流行。5、耕作制度:花生连 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花 育 19 号、鲁花 11 号、豫 花15 号等。2、轮作换茬: 可选用青枯病免疫作物轮 作,如小麦、玉米、西瓜、 大豆等。3、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腐熟的不带菌的有机

42、 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 壤性质,及时防治地下害 虫。对零星发病的田块,为 防止蔓延,要及早拔除病 株,集中烧毁或深埋。4、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硫酸 铜:生石灰:硫酸铵=1:2: 7的复配剂稀释1000倍DB11/T 2602005 13 1500 倍,每穴花生浇药液 200ml250ml。 4花生叶 斑病 1、 黑斑病: 初为褐色小斑点, 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 斑,直径多在4mm 左右,很 少有超过 10mm 的。病斑正 反面均为黑褐色或黑色,有 淡黄色晕圈,最大的特点是 病斑背面有许多黑色小点粒 (子座) ,并呈轮纹状排列, 天气潮湿时产生灰褐色霉 层。发病严重时每张叶片上 可产生

43、许多病斑,并相互连 成不规则的大斑,叶片大量 脱落,仅留顶部新生的几片 小叶。2、褐斑病:初期症状 和黑斑病相似,后扩大成比 黑斑病稍大的圆形或不规则 病斑。正面是黄褐色或紫褐 色,有明显的黄色晕圈;背 面色浅,黄褐色。与黑斑病 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子座即 黑色小点粒很小,分布在病 斑的正面,不明显,且无轮 纹。潮湿时也产生灰褐色霉 层。由于两种病害常常同时 发生,所以统称为叶斑病。 1、温湿度:病菌生产发育温度 范围 1030,最适温度为 2528,低于10或高于 37均不能发育。相对湿度在 80%以上,阴雨持续3d,或有露 水 3d4d,则有利于病害大发 生。2、生育期:生育前期发病 轻,后

44、期发病重,幼嫩器官发病 轻,老龄器官发病重,两种病害 高峰期均在花生收获前 20d 30d。3、品种:花生品种间的 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性。4、栽 培制度: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 发病轻;地膜覆盖的春花生发病 轻于露地花生;夏播花生的发病 程度轻于露地春花生。 1、选高产病轻、高产耐病 良种:徐花5 号、6 号、鲁 花9 号、11号、14 号、花 育15 号、16 号。2、合理 施肥:1)施足基肥,每公 顷施有机肥 3045m 3 ,尿 素 150kg225kg,过磷 酸钙 375kg600kg 硫酸 钾 225kg,或花生专用复 合肥375kg。2)初花期追 肥。3)叶面喷施肥 2、推 广地膜覆

45、盖或双摸覆盖栽 培。3、化学防治:治病与 叶面喷施相结合, 每公顷用 4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或 40%多菌灵胶悬剂 750ml 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或 5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 剂 1500g 加磷酸二氢钾 2250g,尿素3750g。 5花生锈 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 在叶子背面产生针尖大小的 淡黄色斑点,后扩大为淡红 色、圆形突起斑,最后变红 褐色而破裂,露出红褐色粉 状夏包子堆。叶片正面在病 斑相对部位呈淡黄色褪绿小 斑点。 植株下部叶片发病早, 由下向上发展。 1、气候:此病对温度的适应范 围很广,在气温 1032范 围内都能发芽,以 2528 为最佳,病菌能否发芽,关键是

46、 叶片上有无水滴与水膜的存在。 2、菌源:越冬菌源的多少是左 右病害发生的关键。3、栽培条 件:播种期、土质、水肥条件等 都与病害发生有关。4、品种: 一般蔓生型比直立型花生的抗 病性强。 1、选育、推广抗病和耐病 高产优质良种:如鲁花系 列、徐花系列。2、药剂防 治:75%百菌清 500 倍液 600 倍液,胶体硫150 倍 液,波尔多液 200 倍液, 95%敌锈钠600 倍液。3、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 肥, 注意氮、 磷、 钾肥搭配; 开好丰产沟、 腰沟、 田头沟, 确保雨过田干; 推广高垄双 行、 竖畦横垄、 大小行种植, 改善花生田间通风透光条 件。 6花生病 毒病(花 生斑驳

47、此病是局部感染植株,主要 表现在顶端嫩叶片上出现退 绿斑,叶片上出现黄绿镶嵌 1、种子带毒。 2、蚜虫传毒。 3、气温的高低对花生斑驳病毒 1、三级选种:采用无毒种 子。 包括株选、 果选和粒选。 2、地膜覆盖栽培,花生出DB11/T 2602005 14 病毒病) 的斑驳。其次是果仁上。叶 肉的色泽浓淡不均,病株的 荚果大多变小,结果少,种 皮上出现紫斑,部分果仁变 成紫褐色。早期感病株稍矮 化。 病是间接影响。 4、降水的影响,降水量越小, 发病越重。降水量越大,发病越 轻。5、播种期的早晚与发病程 度:一般年份,播种早,发病越 重;播种晚,发病越轻。6、覆 盖地膜的花生田,发病轻于不覆

48、地膜的花生田。 苗后驱避蚜虫,减少传毒。 3、及时清除田间杂草。4、 在花生 30%出苗时和齐苗 期防治2 次。选用2.5%扑 虱蚜可湿性粉剂, 第一次每 公顷150g,加 水 300kg 375kg; 第二次喷药每公顷 225g 300g ,加水 600kg。5、播种时采用辛 拌种磷(812)盖种。 7花生矮 化病毒 开始在顶端嫩叶出现脉淡或 退绿斑,随后发展成浅绿与 深绿相间的普通花叶症状, 沿侧脉出现辐射状小绿色条 纹和斑点。叶片变窄。叶缘 波状扭曲,病株中度矮化, 结荚果多为小果 花生生长前期发展缓慢,到生育 中后期(7 月中至8 月中旬)发 病率80%以上,花生种子带毒率 一般为0.

49、3%1.1%,大粒种子 一般不带毒。蚜虫发生数量与该 病的流行有直接关系,蚜虫大发 生年份,此病毒就严重。 同花生条纹病毒病。 8花生丛 枝病 感病多在开花下针时,开始 一些小枝从基部叶腋处伸 出,向上发展至顶梢。长出 子枝垂生成丛,基部节间缩 短,植株矮化成丛生状。病 尖发展到中后期,花器变化 成叶,变态的花瓣呈辐射排 列,下针结荚期,许多子房 向上生长,形成“秤钩”状畸 形果。 是由小绿叶蝉传播,成虫最短获 毒饲育期在24h 以内, 虫体循回 期9d11d, 传毒成虫和若虫可 终生传毒。此病毒发生与花生播 种期有密切关系,旱地比水田发 病率高,沙土地比粘土地发病率 高,干旱年份发病率重。 1、适当调节花生播种期, 春花生适当早播, 秋花生适 当晚播。 2、及早拔除田间病株,清 除田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