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_secret.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6705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19 大小:10.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某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_secre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上海某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_secre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上海某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_secret.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上海某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_secret.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上海某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_secret.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亲,该文档总共2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0 *大学 新校数字化校园 弱电系统规划方案书 (详细规划 ) 1 目 录 第 1 章 室内外弱电综合管道系统 . 6 1.1 综合管道系统概述 . 6 1.2 室内综合管道系统 . 6 1.2.1 设计原则 . 6 1.2.2 设计内容 . 7 1.2.3 设计要求 . 9 1.3 室外综合管道 . 10 1.3.1 设计原则 . 10 1.3.2 总体设计思路 . 10 1.3.3 设计要求 11 第 2 章 综合布线系统 . 13 2.1 系统概述 . 13 2.1.1 网络布线系统 . 13 2.1.2 语音通讯布线系统 . 14 2.2 用户需求分析 . 16 2.3 系统设计目标

2、、原则 . 20 2.4 系统的组成 . 22 2.5 数据网设计 . 23 2.5.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 23 2.5.2 水平子系统设计 . 23 2.5.3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 24 2.5.4 设备间及管理子系统设计 . 24 2.5.5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 24 2.6 其他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设计 25 2.7 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25 第 3 章 网络系统建设 . 26 3.1 校园网需求分析与设计规划 26 3.1.1 校园网设计需求 . 26 3.1.2 网络建设规划及分析 . 28 3.2 网络方案总体设计 . 33 3.2.1 主干网络技术选型 . 33 3

3、.2.2 核心网络 方案设计 . 33 3.2.3 汇聚交换机的建设 . 36 3.2.4 接入交换机的建设( CISCO 产品方案) . 37 3.2.5 接入交换机的建设 (华为产品方案 ) . 37 3.2.6 主干网络可靠性考虑 . 37 3.2.7 INTERNET 访问设计 38 3.2.8 路由协议设计 . 39 3.2.9 无线接入设计 . 40 2 3.2.10 网络管理 . 42 3.3 安全性设计 . 43 3.3.1 本地主机系统的安全考虑 . 44 3.3.2 内部网安全控制 . 45 3.4 网络设计分析 . 46 3.4.1 高性能、高带宽的网络主干 . 46 3

4、.4.2 可靠性设计 . 46 3.4.3 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 48 第 4 章 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 52 4.1 概述 . 52 4.2 设计标准及依据 . 52 4.3 系统设计思想 . 53 4.4 需求分析及功能说明 . 54 4.5 主要配置功能 . 57 4.6 系统功能描述及能源控制软件 58 4.6.1 中央站功能 . 58 4.6.2 节能效果技术分析 . 59 4.7 BAS 控制系统结构图 . 60 第 5 章 校园安全防范系统 . 62 5.1 前言 . 62 5.2 设计原则 . 62 5.3 系统概述 . 64 5.3.1 报警 . 65 5.3.2 监控

5、 . 66 5.3.3 巡更系统 . 66 5.3.4 无线对讲 . 66 5.4 安全保卫系统设计 . 66 5.4.1 报警系统设计 . 68 5.4.2 监控系统设计 . 69 5.4.3 无线对讲系统 . 71 5.4.4 巡更系统 . 73 第 6 章 校园消防系统 . 74 第 7 章 校园一卡通系统 . 77 7.1 项目概述 . 77 7.1.1 需求分析 . 77 7.1.2 建设目标 . 79 7.2 一卡通系统总体规划 . 80 7.2.1 设计原则和依据 . 80 7.2.2 系统总体架构 . 82 7.2.3 主要业务流程 . 89 7.3 一卡通系统功能规划 . 9

6、8 7.3.1 支付交易类子系统 . 98 3 7.3.2 身份识别类子系统 . 99 7.3.3 综合业务接口类子系统 . 100 7.3.4 自助服务类子系统 . 102 7.4 一卡通系统技术设计 . 104 7.4.1 一卡通卡片规划设计 . 104 7.4.2 一卡通终端设备设计 . 106 7.4.3 一卡通服务器平台设计 . 107 7.4.4 一卡通网络系统设计 110 7.4.5 技术论证 112 7.5 一卡通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116 7.5.1 系统安全策略 116 7.5.2 密钥管理体系设计 116 7.5.3 IC 卡安全性 . 117 7.5.4 终端设备安全性

7、 117 7.5.5 支付交易安全性 117 7.5.6 网络的安全性 117 7.5.7 数据存储传输安全性 117 7.6 系统运行方案 119 7.6.1 一卡通管理运行模 式 119 7.6.2 卡片业务运行模式 . 120 7.6.3 结算中心的运行方案 . 124 7.7 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模式考虑 129 第 8 章 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 . 130 8.1 系统概述 . 130 8.2 设计原则 . 130 8.3 用户需求分析 . 131 8.4 系统功能介绍 . 132 8.5 系统设计 . 133 第 9 章 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 140 9.1 系统概述 . 140

8、9.2 用户需求分析 . 140 9.3 系统设计 . 141 9.3.1 系统功能 . 141 9.3.2 系统总体规划 . 141 9.3.3 系统点位布置原则 . 144 9.3.4 系统节目源 . 144 9.3.5 系统的供电 . 145 9.3.6 系统接口设计 . 145 9.3.7 系统的管理 . 146 9.3.8 系统的冗余 . 146 9.3.9 系统机房 . 146 第 10 章 多媒体教学系统 . 147 4 10.1 系统概述 . 147 10.2 多媒体教学系统 . 147 10.2.1 多媒体教学需求分析 . 147 10.2.2 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 . 148

9、 10.2.3 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室广播教学系统 . 149 10.2.4 多媒体教室的总体功能分布结构 设计 . 151 10.2.5 多媒体教室设备电气安全性保障功能 . 155 10.2.6 多媒体教学软件功能简介 . 156 10.3 智能会议系统 . 157 10.3.1 会议系统概述 . 157 10.3.2 会议系统需求分析 . 158 10.3.3 视频会议设计考虑 . 163 10.3.4 会议室在布局、照度、音响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 165 第 11 章 电话语音通讯系统 . 167 第 12 章 LED 信息发布及多媒体查询系统 . 168 12.1 系统概述 . 16

10、8 12.2 用户需求分析 . 168 12.3 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设计 169 12.4 电子公告牌设计 . 170 第 13 章 弱电机房工程 . 174 13.1 系统概述 . 174 13.2 设计依据 . 174 13.3 设计原则 . 175 13.4 设计内容 . 176 13.5 各子系统的设 计参数 . 179 第 14 章 IBMS 集成管理系统 . 183 14.1 方案概述 . 183 14.2 设计思路及设计原则 . 183 14.3 设计目标及实现功能 . 185 14.3.1 系统设计目标 . 185 14.4 系统功能 . 186 14.5 系统结构 . 187

11、 14.5.1 各子系统的接口方案及主要监测内容 . 191 14.5.2 系统联动 . 192 14.6 物业管理 . 194 14.6.1 物业管理的功能 . 196 14.6.2 物业管理同其它系统的接口 . 198 第 15 章 数字化校园应用规划(建议) . 199 15.1 软件概述 . 199 15.2 规划平台 . 199 15.3 应用系统 . 201 5 15.3.1 办公自动化 . 201 15.3.2 本科生教务管理 . 204 15.3.3 研究生管理 . 207 15.3.4 人事管理 211 15.3.5 学生管理 . 213 15.3.6 科研管理 . 216

12、15.4 估算 . 217 15.4.1 平台及应用系统预算 . 217 15.4.2 系统软件预算 . 218 6 第 1章 室内外弱电综合管道系统 1.1 综合管 道系统概述 弱电综合管道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各弱电系统的基础平台,它直接关系到各弱电系统的建设的基础通道。 *大学 新校区建设是逐步进行的,在建设初期必须考虑室内外管道系统的预留满足建成后各个系统需要,避免将来系统扩展时没有足够的预留管道,从而破坏整体建筑结构以及装修等。 综合管道的建设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与土建、装修、空调、水电煤和通信管道建设同步且密不可分,而综合管道的设计必须在了解各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

13、的实际需求后,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使用平台,图纸设计好后,又要求土建、装修、空调 、水电给予配合。这就要求学校在基建规划时,数字化校园的综合管道设计要有超前意识。 弱电综合管道系统分为室内综合管道系统和室外综合管道系统。 1.2 室内综合管道系统 1.2.1 设计原则 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成覆盖整个新校区各建筑单体的弱电室内线缆通道。 在弱电室内管网设计中 ,应符合下列要求 : 掌握建设规模和标准 ,充分了解用户性质、分布密度等实际情况,利用好现有条件。 注意线路设备的隐蔽和安全。 应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和通融性,留有发展和变化的余地。 符合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注意与

14、外界信息资源网络 的配合。 经济合理,便于维护和施工。 7 1.2.2 设计内容 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确定好各个系统中心位置,系统总体规模、系统需求后设计各个单体建筑的设计。 室内管网系统主要分为进出户管道、垂直主干、水平主干和分支管道。进出户为各个单体建筑和整个系统连接的通道;垂直主干在弱电竖井敷设;水平主干敷设在公共走廊和大厅内;分支管道从水平主干沿吊顶、沿墙、沿地面至使用终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各弱电系统的发展,预留一些的管线满足扩展需要,各类管道必须互联互通。 1) 进出户管道 进出户管为室内和室外接口,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构建。进出户位置 一般为根据弱电设备间位置确定。 在室内单体设计中,

15、首先要求解决设备间的位置 ,设备间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确定系统中心机房和系统架构。 了解本栋建筑物各房间的功能及分布情况。 确定本栋建筑物弱电需求,近期及远期的使用功能。 确定各弱电系统对距离和土建结构的要求。 考虑利用辅助用房和多余空间。 便于土建预留井洞。 方便进出线缆。 考虑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如果设备间在一楼,就可以直接进出户。如果不在一楼,除了进出户管道位置外,还需考虑垂直桥架的位置,大小。 进出户管道的数量根据系统规模、系统构建、室外综合管道的 各方面的要求确定。防止出现预留不够的情况。 2) 垂直主干 垂直干线主干为进户管道到设备间以及设备间到各个楼层的垂直通道。垂直通道基本

16、采用在土建预留井洞里敷设垂直桥架的方式。垂直主干系统是来保证所有弱电系统线缆从设备间连接到各层水平主干,在大楼弱电管井必须贯串每个楼层,8 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敷设光纤和各弱电电缆的垂直电缆桥架安装的长方形地面孔,弱电井开孔的位置设在靠近桥架的墙壁附近又不妨碍将来施工的地方。 设置桥架的垂直线缆通道如下: 土建预留井洞的大小一般为预留桥架大小的 双倍。 垂直桥架大小为根据各个弱电系统的需求,按照规范要求的截面积利用率来设计。如果垂直桥架和水平桥架大小不一样,一般来讲基本如此,采用各种异型通连接水平桥架。 3) 水平主干 水平主干为连接垂直主干和各个房间进管。基本为采用桥架敷设。连接垂直主干为

17、标准连接头,连接各个房间进管在桥架侧面开孔,通过各个分支管线连接至各个终端点。 如果水平线缆数量比较少,可以直接从垂直主干通过配管到各个终端。 水平系统示意图如下: 墙内 PVC 管 吊顶 P V C 管或桥架 信息插座 9 4) 支线管道 支线管道施工时注意水平有无 吊顶,注意美观。 支线管道设计时主要注意各个系统的分管敷设,以及各个线路的配管。需要注意水平直线穿线比较容易,转弯头多时,穿线比较困难。设计时注意配管数量。 各个单体建筑图纸(将在深化设计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设计施工说明: 设计施工说明主要分设计概况、设计依据、设计内容、线缆敷设及文字标注说明、专业配合等方面的情况

18、。设计概况主要介绍单体楼的基本描述,如层数、层高、面积、房间功能等情况,让实施者明白该楼的基本情况。线路敷设及文字标注说明主要介绍图纸中字母代表的含义,线路在建筑物的具体走向、管网材料 的选择等信息,方便安装者识图。专业配合则告诉实施者在弱电系统的建设中与土建、装修、水电的配合,保证弱电系统在建成后方便使用(信息点位置旁边必须考虑电源)。 系统图: 它是体现弱电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它告诉实施者各弱电系统在各楼层一个立体反映,还能反映主干到分支间的连接方式及线缆数量,以及各设备与主材的逻辑关系。 平面图: 它是综合管道的最主要的部分,反映实际需求的具体位置及各系统在每层楼面具体走向,还可以反

19、映设备和终端安装的具体位置和安装方式。通过字母和简单的数字标识来反映规范要求和专业技术。 通过设计施工 说明、系统图、平面图等相关规范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才能让实施者理解弱电图纸的各项含义和要求。才能全面反映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使用者的要求。 1.2.3 设计要求 管线桥架敷设:弱电系统传输线缆全部采用金属桥架和穿保护管敷设方式。在垂直主干和水平主干采用金属桥架,金属桥架表面做无毛刺 、 防锈、喷塑处理、宜为浅灰色。公共走廊上的综合布线、安保、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线均在弱电专用桥架内敷设,其他场所的信号传输线一律穿金属电线管,视情况在吊顶内、楼板内或墙内暗敷设。 有线广播系统的信号线一律穿金属电线管

20、,视情况在吊顶内、楼板内或墙内暗敷设,不得与上述各弱电系统信号线共管(桥架)敷设。 10 在 0.00地面楼板内暗敷设的配线管均采用 GC管 (GB3092-82,即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在机房内明敷的配线管道采用 TC 管道 (GB3091-82,即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其余的配线管均采用 SC管 (GC3640-82,即普通碳素钢电线套管 )。 不同种类的弱电信号传输线不宜同孔(管)铺设,严禁广播线与其他弱电信号传输线同孔(管)铺设,严禁电力导线与弱电信号传输线同孔(管)铺设。 其他:弱电管道电缆应尽量避免与电力电缆管道、压力管道一同铺设, 如确实无法避免,应遵守有关设计规

21、定,详细距离参见相关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弱电技术人员应与电力、暖通、给排水的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以确保施工质量。 根据以上系统设计需求,根据福大新校区规划特点,结合室内设计规范以及学校的特点,充分考虑系统的预留,同时节省投资的角度对室内进行统一设计。 各单体建筑进户管,一是满足本身弱电系统功能的需要,二是从地理位置和管理角度考虑,可能作为分中心和汇聚点,进户管要满足进出建筑线缆的需要,留有充分余量,不能成为室内外沟通的瓶颈。 1.3 室外综合管道 1.3.1 设计原则 采用整体规划、统一设计、逐步 细化、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成覆盖整个新校区各楼宇建筑、草坪、道路、室外广场等之间的室外线缆通道。

22、投资预留相结合。既注意到投资控制,防止浪费;又要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学校建设分期进行,需要满足将来的应用,能够分步实施,并且能够满足将来一定的系统结构变化。 1.3.2 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 某 大学新校区的园区布局情况,建议在主干道上组成一个扇型环,主干预留足够的管道。 室外弱电综合管道设计比较复杂,它不仅要和校园整个弱电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架构进行紧密和通盘考虑,而且还涉及到各个专业,从强电、上行水、下行水、煤气、道路、土建等等均 相关。一般做法是,根据土建的道路施工图,分为一期、二、三期各个不同阶段的道路施工时间,在根据各个专业的需求规划,提交到设计院或11 者其他专门设计管线的单位,集中进行统

23、一规划,调整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各个系统的修改意见,将要求返回给各个系统设计单位,各个系统设计单位再根据要求和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如有不同以及,再次提交,整体修改。这样的步骤,才能保证各个系统之间在施工时不会打架。尤其是在道路交叉路口,各个系统的管线均需要过路,如果各个系统要求埋深差不多(除了污水,其余基本差不多),这就会遇到问题。从规范的 角度看,各个系统之间的管线有不同的距离要求,必须认真按照规范执行。这就要求在前期各个系统协调好。弱电管线和其他专业的距离要求如下: 就弱电系统的室外管网而言,其组成的系统比较多,涉及到室外部分的有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综合安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一卡

24、通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等,室外管网的设计,必须先设计好各个系统的结构、规模、中心等关键内容,明确各个建筑的施工时间、竣工时间,各个道路的建设时间,然后才能进行弱电系统管网的统一规划。 弱电各个系统根据需求、建设工期等不同选择不同的结构拓扑。 各弱电系统的室外结构 将在各子系统介绍时进行 阐述。 1.3.3 设计要求 弱电系统传输线缆全部采用穿保护管埋地铺设方式。线缆外管采用硬质 U-PVC管。管线埋地深约为 0.7m,线缆穿过道路及广场时其外管应采用镀锌钢管加以保护。 12 不同种类的弱电信号传输线不宜同孔(管)铺设,严禁广播线与其他弱电信号传输线同孔(管)铺设,严禁电力导线与弱电信号传输线同孔

25、(管)铺设。 另外,弱电管道电缆应尽量避免与电力电缆管道、压力管道等同道路一侧铺设,如确实无法避免,应遵守有关设计规定,参见相关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弱电技术人员应与电力、暖通、给排水的技术 人员密切配合,以确保施工质量。 根据以上系统设计需求,根据 某 大学 新校区规划特点,结合室外设计规范以及学校的特点,充分考虑系统的预留,同时节省投资的角度对室外进行统一设计。 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成覆盖整个大学新校区各楼宇、广场等主要建筑的室外线缆通道。 考虑到投资,采用多根大口径的 PVC 管外加混凝土包封结构。充分考虑系统的管线扩展需要。 将会在弱电管道设计中,考虑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电话

26、通讯系统、一卡通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以及相关的弱电控制系统。 在考虑弱电管道管孔数时 ,不仅要考虑各区域各系统的实现方式,这关系到室外线缆的数量和种类,而且要考虑分期实施实际情况,这关系到室外管道做出预留和充分利用的问题。 同时要注意新校区各系统的引入的不确定性和校区规划的不确定性。根据新校区的规划位置,以及学校对教学和科研的定位,在室外管道设计中,考虑学校在多个方位均留有接口,方便学校与外部的互通互联,保证学校在后期的发展和建设中十五年不落后。由于校区根据总体规划可能对建筑的具体位置和功能作出调整和变更,在管道设计时,要考虑留有余量,以满足规划调整时的变化。 因此

27、,我们在考虑管孔数时,要注 意,要适度而留有余量,考虑的太多,投资大而产生浪费,考虑的太少,给校园的后期建设带来不利。 在室外管道敷设时,尽量沿道路敷设,尽量少穿路面、绿化带。在管道综合考虑时,弱电管道与强电管道尽量分在道路的两边。穿路面时,采用钢管。孔井的设置应符合规范。 室外管线平面布局图参见附 图 13 第 2章 综合布线系统 2.1 系统概述 数字校园是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联网技术、楼宇控制技术的普及应用,逐步发展起来的。数字校园是指对学校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最优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同时又拥 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安全便利的环境以及长远

28、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能力。 *大学 新校区 的智能化建设应是建立在综合布线系统基础上的,具有高度楼宇自动化 、 通讯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的新型 数字校园 ,它需要物业和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智能的程度如何,自动化的实现,就必然取决于系统的设计水平和合理化程度。 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递的媒介。它不仅将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同时还能够连接楼宇自控、监控系统和通道控制系统。其灵活性、兼容性和可靠性已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并已经广泛地在国 家职能部委、 学校、 机关、银行、大型集团公司等行业得以推广。在国际上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 SCS )早已成为建筑大楼的基

29、本设施。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 SCS )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并依靠其高品质的材料,一改传统布线的面貌,为 *大学 新校区 能够真正的成为智慧型的 数字化大学 奠定了 25年内不需改变通讯线路的传输媒介基础。 *大学 新校区 综合布线需要考虑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及公用天线系统、安保系统、多媒体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集成管理自动化系统等子系统的各类信息交换提供 的物理链路。 某 大学新校区的综合布线既要满足各单体楼的使用需求,又要从校园整体布线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是整体布线结构明了实用,避免因为施工的先后顺序造成的材料浪费和重复施工。 2.1.1 网络

30、布线系统 某 大学新校区的网络覆盖了园区内几乎所有的单体建筑 , 是数字化校园应用的高速通道,如 何合理的设计好室外的拓扑结构直接关系到网络的逻辑结构和性能好坏。 14 我们对校园所有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了综合考虑,决定主干室外采用单模光纤,布线结构上采用 星形 加环形 的结构 , 在校园总体设计上选择了几个区域中心和一个应用总中心(可作为 核心),区域中心之间通过 48芯单模光纤一一连接构成一个环,可作双环结构(可选);选择图文信息中心为园区总中心,该中心到各区域中心之间采用 2 48芯单模光纤进行连接,将来可以做成双核心的结构(可选);各单体建筑根据物理分布通过 12芯单模光纤接入就近

31、的区域中心。 单体楼 如宿舍、辅助用房等 采用 超五类 四对非屏蔽双绞线 连接用户终端和设备间的配线设备 ,教学楼、行政中心、科研楼、图文信息中心等地方建议采用 6类布线系统作数据水平线缆,语音布线建议采用超五类 4 对非屏蔽双绞线 ; 从区域中心到单体楼设备间可考虑两种模式,一种是从区 域中心直接引光纤至每个设备间,第二种是引光纤至单体楼,然后在楼内进行二次光纤分配 。 两种模式各有有缺点,第一种是 结构比较明了,光纤容量比较充足,能满足大容量的数据要求,但是会造成区域中心 出户和单体入户的光缆数量增多,出入户的管道需要有一定的容量;第二种模式减小了单体的 出入户光纤和管道数量,但是 在网络

32、结构上增加了一级节点(物理上的),即增加了一个故障点。 我们建议采用第一种方式 。 室内 同样 考虑 单模光缆进行主干数据传输。 2.1.2 语音 通讯 布线 系统 电话语音通讯系统 是一个普遍使用的系统,也是目前智能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系统,从 传统的电话系统到现在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程控交换系统,从传统的模拟电话到多功能的数字业务,电话语音通讯系统对于 某 大学这样一个数据业务平凡的 使用单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设计该系统有两个必须注意的地方: 第一 ,是如何接入的问题,采用虚拟网还是采用内部交换机的形式直接关系到业主的投资和系统的设计结构,一般由电信运营商提供虚拟网的形式一期的

33、投资会少一点,运营商会提供将电信信号的接入以及大对数到没栋单体设备间,然后由弱电承包商来负责内部的终端布线设计;如果业主选择自己购买程控交换机,则校 园内部的主干设计大部分 是由弱电承包商来设计,一期的投资会多一些 ; 第二 ,就是终端用户如何接入的问题,一些业主会选择采用传统的模拟线路接入,从目前的使用来说还不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以后数据业务增多的时候 ,在数据和语音之间的互换性上存在地很大的问题,而且程控的数字业务将来随着数据量15 的增加也很有可能用到 2芯以上的容量,传统的电话线路无法满足该需求,我们建议业主采用超五类的 8芯 4对非屏蔽双绞线作为布线水平子系统的通道基础, 开放式的

34、超 5类 RJ45 信息出口,可兼容并支持各种传真、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系统。垂直主干可以采用 3 类大对 数或者更高性能的大对数。 根据学校的初步需求,将整个 某 大学划分为学生区、教学中心区、体育区、国际合作区几个区域,具体接入等操作方式由业主和电信运营商以及弱电承包商协商后再定。 网络室外的光纤物理拓扑如下图所示: 图文信息中心楼上海海事大学网络光纤室外拓朴结构图公共教学楼通用工程学科群院系统楼商船类学科群院系统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食堂区域网络中心24 芯单模光纤教师宿舍楼专家别墅预留用地公共教学楼文理学科群院系楼实验楼食堂产学研用房预留用地科研楼行政楼食堂主体育场科研楼通用工程学科群院系楼通

35、用工程学科群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2 根 48 芯单模光纤12 芯单模光纤实训楼大礼堂校医院科研楼宿舍 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图文信息中心楼上海海事大学网络光纤室外拓朴结构图公共教学楼通用工程学科群院系统楼商船类学科群院系统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食堂区域网络中心芯单模光纤教师宿舍楼专家别墅预留用地公共教学楼文理学科群院系楼实验楼食堂产学研用房预留用地科研楼行政楼食堂主体育场科研楼通用工程学科群院系楼通用工程学科群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系楼经济管理学科院

36、系楼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根 芯单模光纤芯单模光纤实训楼大礼堂校医院科研楼宿舍 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16 2.2 用户需求分析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原因 现在各 学校 、企业和政府部门内,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由于这一原因, 学校 、企业、政府各部门都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进这些通讯系统,并 根据需要配置各种配线系统。而在中国,即便是在新设计的建筑物内,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相容,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而配线上的巨额投资往往是重复的。这种

37、情况还会随着 学校 、企业、政府的成长,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变动, 教学、 办公环境的变更而变得越来越糟。任何的增添、变动,都可能引起全局的变动,不但影响员工的 办公、教学 效率,对 学校 、政府的运营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随着 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的)、 ATM(异步传输模式)、 FDDI/TP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双绞线分布 式数据接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应用、推广和发展,原来使用的布线系统将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迎接未来对配线系统的挑战。 综合布线系统与应用系统

38、的关系 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递的媒介。它不仅将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同时还能够连接楼宇自控、监控系统和通道控制系统。其灵活性、兼容性和可靠性已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并已经广泛地在国家职能部委、 学校、 机关、银行、 大型集团公司等行业得以推广。在国际上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早已成为建筑大楼的基本设施。 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对于 一个新校区 ,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 学校 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

39、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17 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 人员的浪费。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难于维护和管理,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说,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

40、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 不须任何其它改变。 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进今后办公 、教学 全面自动化打下了 坚实的线路基础。 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 1. 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 2. 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典型综合布线示意图 传统布线与结构化布线的比较 结构化布线系统 传统布线系统 18 传输介质 1 以双绞线来传输。 2 单一的传输介质。 3 电话和电脑可互用。 1 电话使用专用的电话线。 2 电脑及网络使用同轴电缆。 3 电脑电话线不能共用。 不同电脑系统的处理方式 1 从配线架

41、 到墙上插座完全统一,适合不同电脑主机和电话系统使用。 2 提供 IBM , DEC, HP等系统的连接,以及 ETHERNET, TPDDI, TORKEN RING的连接。 3 电脑终端机,电话机和其它网络设备的插座可互用且完全相同。 4移动计算机设备,电话设备十分方便。 5 单一插座可接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终端机。 1各种不同电脑及网络布不同的电缆并使用不同的结构,线路无法共用也无法通用。 2 电脑和电话之插座不能互用。 3 移动电话和电脑时必须要重布线。 标准化问题 满足商用建筑标准 1 EIA/TIA 568 2 EIA/TIA 569 3 TSB36 4 TSB40 无国际标准可遵循

42、2.2.1.1 用户的要求 *大学 新校区 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本着 经济实用的原则, 按照各个系统对网络要求,预留足够的信息点。 *大学 新校区 综合布线主要综合语音、数据、图象、多媒体、楼宇控制及光网络系统等 ; 根据园区的物理布局考虑,建议学校的网络、语音、一卡通、安防、电视、楼控以及广播等中心都设置在图文信息中心 ; 学校网络数据布线系统水平布线采用 超五 类 和 6 类 布线 两种模式 ,主干采用光缆;语音电话布线系统水平布线采用超 5 类布线,主干 采用大对数电缆; 19 2.2.1.2 用户需求可行性分析 根据用户需求对智能化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初步设想,我公司对综合布线系统进

43、行了设计,综合布线子系统是整个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规划时将以 “ 统一考虑、分别实施、物尽其用、经济合理 ” 的原则进行分类实施。 某 大学校园的整体组网采用环形 加 星型 结构,数据主干采用多芯单模光缆,在 学生宿舍 、 公共教学楼、商船类学科群院系统楼、通用工程学科群院系统楼设置四个区域中心,在图文信息中心设置一个网络总中心,基本上按照四个 区域中心的位置将整个园区 划分为四个方 型的区域,每个区域内 不设置 三级 汇聚中心, 而是由 各个单体接入所属的中心 。为便于管理,在每个 方形区域 内 建议 不是采用传统的光缆到楼,而是采用光缆到每个配

44、线间 。 主干光缆在保证现有需求的同时作一定容量的光纤预留, 在整体网络结构中,设计 总 中心 到 4 个区域中心之间 的星型 主干光 缆 采用 2 48芯单模光 缆连接, 4个 区域 中心之间环网主干光缆采用 24芯单模光缆连接。 4 个 区域 中心到各个 单体楼 设备间 采用 12芯单模光 缆 。 各楼宇 内部 数据 和语音 信息点 均 采用 超五 类双绞线。 有线电视系统 : 本系统按照信号源取自城市有线电视网设计,各 建筑物内分别设置前端,前端设备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设备间。系统采用中心分配 分支方式,室外射频电缆沿地进入建筑物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导体按照规范要求与接地装置相连。此次

45、设计考虑从电视中心到单体的有线电视信号采用光缆传输的方式,从逻辑上是一个星型扩展的结构。 一卡通系统占用网络光纤中的 2芯,有线电视采用铜轴电缆的传输模式,安防采用基于校园网的方式,不单独设置专网,在网络分段时将安防单独设为一个网段。 综合上述综合布线系统应覆盖以下各部分: 涉及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包括数字化投 影系统设备)等; 涉及传统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传真、电话会议、无线分机的控制站点设备等; 20 为其它子系统提供基础; 同时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达到: 计算机网络系统将覆盖整个 *大学 新校区 的建筑物。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 INTERN

46、ET。 主干网可以适应 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 ATM网等 局域网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非常灵活的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 同时综合布线系统必须符合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用户 楼宇通用布线系统中各功能子系统的规定。 2.3 系统设计目标、原则 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将能支持楼内的话音和数据系统,实现局域网资源共享,其中包括:通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从而能提供电话电视传真服务,电脑通讯服务,多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 我们为工程设计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将完全按照上述要求并基于以下目标 : 满足 各项主要业务的需求,且兼

47、顾未来长远发展 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 布线系统设计遵从国际( ISO/IEC 11801) 标准和邮电部和建设部标准 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层层星形拓扑结构 电脑网络 的速度须达到 1Gbps 的应用并向 10G 发展的需要 布线系统将支持语音、数据等综合信息(如 ISDN 、 B ISDN 、 ATM 等)的高质量传输,并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电脑及网络产品 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 RJ45 插座,以同一的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插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网络终端、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等,以支持话音、数据、图象等数据信息或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48、 同时我们在设计中还体现了下列原则: 1) 适用性 -本设计从该大楼能提供综合服务这一基本功能出发,主要满足以下诸项对布线系统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网络通讯技术的21 发展的需求。 信息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 模块电话局通信网(含话音,传真, X.25, DDN 等) 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 2) 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 25 年不落后。 3) 灵活性 - 本设计应能满足楼内各种通信设备的功能要求,即在不同楼层里搭建特定的通讯子网;在大楼任意的信息点上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终端机等。 4) 可扩展性 -

49、 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 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进去。 5) 模块化结构 - 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可以使得在投入运行后的维护工作中,备品备件储备少,故障检查定位快,运行管理简单。 6) 开放性 -即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布点原则 数据点位需求量指标 性 质 参考需求量指标 备 注 教学用房 3 个 5 个 /每教室 一个教室最少 3 个网络点 学生公寓 1 个 /2 套宿舍 按实际套数考虑 教师公寓 1 个 /1 套 行政办公用房 1 个 /8 10 m2 后勤附属用房 1 个 /20m2 学生机房 主干 4 个或 1 根光缆 /1个机房 内部数量根据计算机数量定 22 公共场所 1 个 /50m2 主要在楼道和大厅等处考虑 根据目前楼宇建筑面积规划,除学生宿舍外,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方案计划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