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理论总结汇总.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68583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率理论总结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汇率理论总结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汇率理论总结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汇率理论总结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汇率理论总结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汇率理论 总结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 国际借贷说 铸币平价说 金本位制度 利率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国际收支说 汇率理论最新发展思路 宏观均衡分析方法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方法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模型 资产组合分析法 (资产市场说) 黏性价格模型 货币替代模型 一、传统理论 (一 )铸币平价说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 1816-1936) 1、 金本位制 :( 1)广义包括: 金币本位制 、 金块本位制 、 金汇兑本位制 ( 2) 狭义指金币本位制 , 也称金铸币本位制, 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 金本位制的特点:( 1)黄金是世界货币(根本保证) ( 2)各国货币的

2、含金量决定着彼此间的兑换比率 ( 3)汇率波动幅度小,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 4) “ 物价 -铸币流动机制 ” ( 5)资本 的流向与黄金的流向正好相反 金本位制的 局限性 :( 1)依赖于严格的条件 ( 2)世界黄金产量、占有结构的限制 ( 3)有赖于价格体系的稳定 ( 4)需要黄金的自由兑换 2、 金币本位制度 下汇率的决定 -铸币平价 (1)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 大卫 休谟 (David hume,1711 1776年 )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 “ 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 ” (2)铸币平价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 : s = G* G s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3、直接标价法); G为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G*为外国货 币的含金量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价值是以铸币的含金量表示的,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有一个基准,即铸币平价。 (3)黄金输送点 :金币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入国境的界限 . 黄金输送点 =铸币平价运费 上限 : 黄金输出点 铸币平价加运送黄金费用 下限 : 黄金输入点 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 (直接标价法) 外汇市场买卖时的价格在黄金输送点内波动 .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是由于金本位时期存在着两种对外结算方式引起的 ( 4) 结论 :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是两 国货币之间法定的兑换比率,但不是

4、市场上的真实汇率。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汇率波动的界线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5)局限性 : 各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理论建立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无法解释纸币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3、 金块本位 和 金汇兑本位 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黄金 平价 ( 1)这两种货币制度是不完全的金本位制 共同特点: 没有金币流通; 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币可以按照其法定含金量与黄金直接或间接兑换; 黄金输出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 2) 汇率决定的基础: 黄金平价 : 两种货币的法定

5、含金量之比 (二 )国际借贷说 1、 国际借贷说 , 又称 国际收支差额理论 。 是由英国学者 乔治 葛逊( GeorgeGoschen) 于 1861年提出的 。 2、 基本观点 :国际借贷的差额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基础,该差额是由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差额决定的 。 根据国际借贷的流动性,戈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 国际借贷分为 固定借贷 和 流动借贷 ,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 , 后者指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在他看来只有后者,即已经到期需要即刻清偿的借贷关系,才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固定部分有时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汇率表现。 3、评价: 局限性 :( 1)

6、没有回答汇率决定基础这一 本质问题。 ( 2) 难以解释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 3) 比较适用于外汇市场发达的国家。 意义 : 说明了国际收支失衡是导致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三 )购买力平价说 1、 地位 : 汇率理论的核心 2、 代表人物 : 古斯塔夫 卡塞尔 (瑞典学者,于 1922年进行系统阐述 ) 3、 基本思想 :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各国货币单位在国内的购买力大小及其升降的比较决定了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及其兑换率的变动。 4、 理论基础 : 一价定律、货币数量论 5、 一价定律 : 在不考虑交易成 本和商品套利自由的情况下,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商品活动时,将使国际间以相同货

7、币表示同质贸易商品的价格一致。 ( 1)提出:弗里德曼 (2)前提条件 : 商品同质、商品价格不存在粘性 ( 3) 一价定律: pid= epif e为 直接标价下的汇率 , pid为本国商品的价格, pif为外国商品的价格 ( 4)一价定律不成立的原因 : 交易成本 的影响。 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 非贸易商品的影响。 6、绝对购买力平价 : 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 1) 一价定律 : pd= epf e为 直接标价下的汇率 , pd为本国商品的价格, pf为外国商品的价格 (2)绝对购买力平价前提 : 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

8、品所占的权数相等。 (3) e = pd pf 该式表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比率。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上升时,本币的购买力就会相对下降,则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反之,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下降时,本币的购买力就会相对上升,则汇率下跌,本币升值 (4)绝对购买力平价的 缺陷 : 第 一、不同国家居民在商品消费偏好上的差异导致了产品的巨大差异性。在设立物 价指数时,各国各种商品的权重不可能是相对的,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权重也是不同的。 第 二、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关税、贸易壁垒以及交易成本也加大了这种偏离。 第 三、非贸易商品的存在,使得世界上所有商品的价格无法一致。 第 四、国际贸易中同一种商品

9、完全同质是不存在的。 7、 相对购买力平价 : 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1)相对购买力平价: et= PIdtPIfte0 , 其中, PIdt,PTft分别是本国和外国在 t 时期的物价指数, e0是基期汇率, et是计算期汇率 该式含义:尽管汇率水平不一定能反映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较快(物价指数相对基期提高较快)的国家, 其货币就会贬值。 ( 2) 在现实经济中,相对购买力更具有实用性。 8、购买力平价 理论总结 : ( 1) 购买力平价的基础是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支付功能。 ( 2)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在

10、国际市场无壁垒,商品充分交易基础上的。 ( 3)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在国际市场非完全的基础上的。 9、购买力平价 理论的 评价 : ( 1) 说明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法说明汇率的短期和中期变动趋势。 ( 2) 无法解释汇率的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 3) 前提条件与现实经济情况不符。 ( 4) 决定的均衡汇率是贸易商品市场均衡的汇率,而不是国际收支平衡的真实均衡汇率。 ( 5) 检验的技术条件过于苛刻。 (四 )利率平价说 1、 利率平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 于 1923年提出。 2、利率平价说 利率平价是建立在外汇市场短期均衡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是外汇短期分析的工具

11、。 该理论 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两部分。 3、 套补的利率平价 : ( 1)套补的利率平价指 在利率套利的同时进行远期外汇抛补交易。 ( 2) 假定条件 : 所有投资者与借款者都是厌恶风险的 套利的交易成本为零 套利资金供给弹性为无穷大 不考虑多种金融资产在利率、期限等方面的差异 完善的金融市场,资本自由流动 ( 3) 套补 的利率平价公式 : = id if 公式推导 (略) 该公式的经济含义是:远期汇率的变动率等于两国利率的差额。利率高的货币远期汇率下跌,利率低的货币远期汇率上升。 4、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 在即期外汇市场上 买进外汇进行利息套利时,自愿承担远期汇率变动的

12、风险,没有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进行抛补,而是根据对未来即期汇率变动的预期值计算获取的收益进行投机。 令预期的货币升值率或贬值率为 E ,则 E = i id 经济含义:当一国货币的升值率或贬值率等于两国利差时,则两国间将不会有非抛补的利率套利的活动发生。 5、 套补 的利率平价 和非套补 的利率平价 的关系: 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最终使得抛补的利率平价条件和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条件同时成立。 f=Eef , E = i id ,f 为一年期的远期 合约交割的远期汇率, Eef为一年后的汇率预期。 6、利率平价说的 评价 : 利率平价理论提示了利率与汇率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两种货币的利差

13、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且也表现为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这一关系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说明了利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揭示了通过远期套汇套利,规避投资风险的方法 第三,揭示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 第四,为远期汇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方法; 第五,为央行通过调节利率达到其汇率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由此,我们对利率平价理论可以做出这样 一个评价:利率平价理论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一块基石,同时以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而成为投资者的决策指南和投机者的盈利手段。 (五 )国际收支说 1、国际收支说又称作 外汇供需流量理论 , 由 美国学者 阿尔盖 完善 ,是国际借贷说的改进。 2、基本原理: 假定

14、外汇市场的汇率是一个 完全没有干预 的可自由浮动的市场价格。于是可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实现外汇资金的供求平衡,从而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假定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账户( CA)和资本与金融账户( K),用公式表示为: BP=CA+K=0 K代表资本账户, CA代表经常账户, 在此我们把经常账户等同于贸易账户,则它主要有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决定。 贸易账户中的进口是由本国国民收入( Y)和实际汇率( eP*/P)决定的,出口是由外国国民收入( Y*)和实际汇率决定的。于是,影响经常账户的主要因素就有: CA=f( Y, Y*, P, P*, e) 假定资本账户的收支取决于本国利率( i)与外国利率( i

15、*),还有对未来汇率的期( Eef e) /e。将这些因素与( 1-6)综合,于是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为: BP=f( Y,Y*,P,P*,i,i*, e, Eef) =0 再 假定,除汇率外的其它变量均是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动至某一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状态。 e=g(Y, Y*, P, P*,i, i*, Eef ) 3、各变量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 1) 国民收入 的变动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同),本国国民收入增加,将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进口的上升,这导致对外汇需求的增加,外汇汇率上浮(本币贬值);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通过本国出口增加,导致外

16、汇供给增加,外汇汇率下浮(本币升值)。 ( 2) 价格水平 的变动 : 本国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实际外汇汇 率下浮(本币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抑制出口,使本国经常账户恶化,这又导致了外汇汇率上浮(本币贬值),使实际汇率恢复均衡。而外国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实际外汇汇率上浮(本币贬值),由此,刺激出口,使本国经常账户得以改善,这又导致外汇汇率下浮(本币升值),使实际汇率恢复均衡。 ( 3) 利率 的变动 : 本国利率上升,将通过资本流入的增加,导致本国资本账户的改善,使外汇汇率下浮(本币升值)。外国利率上升,将通过资本输出的增加,导致本国资本账户恶化,使外汇汇率上浮(本币贬值)。 ( 4)

17、对未来汇率预期 的变动 : 如果预期本 币在未来将贬值,资本将会流出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带来本币即期的贬值。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则本币币值在即期就将升值。 ( 5)注意: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各变量如何影响汇率的分析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得出的。而实际上,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而它们对汇率的影响是难以简单确定的。以国民收入这一变量为例,本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在增加进口的同时,造成货币需求的上升从而提高了利率,但这又带来了资本流入。因此,国民收入增长对汇率的影响取决于以上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此外,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还有可能导致对未来汇 率预期的改变,这就更加难以确定它对汇率的影响。

18、(六 )汇兑心理说 1、汇兑心理说最初是由 杜尔 提出基本思想 ,是法国学者 艾伯特 阿夫达利昂 于1927年 完成理论体系 2、 基本思想: 对汇率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们对外国货币的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取决于 ( 1)“质”的方面: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债务的偿付能力、外汇投资的收益、政治稳定的程度、资本外逃的状况和投机活动 ( 2)“量”的方面:国际借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 3、评价: ( 1) 局限性 : 忽视了汇率决定的基本因素 对汇率长期变动趋势没有说服力 ( 2) 意义 : 将心理预期因素引入汇率分析 二、现代理论(资本市场说) 20世纪 7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对汇率产生了重大

19、影响,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极为频繁而且波幅较大。汇率逐渐被人们视为一种资产的价格,在分析汇率决定时采用了与普通资产价格决定基本相同的理论,这一分析方法被称为 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 。 在 2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称为汇率理论的重要一派, 代表人物 有美国经济学家布兰森( Willian Branson)、多恩布什( Rudiger Dornbusch)和弗兰克尔( Jacob Frenkel)等。该理论特别重视金融资产市场均衡对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影响。 资产市场说的 主要观点 : ( 1) 应将汇率看成是一种资产价格,这一价格是在资产市场上确定的,对汇率的分析应用与普通资产价格决定相同的理论。

20、( 2) 汇率的决定主要取决于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对资产价格而言,它在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反映的是对这一资产持有的存量进行调整的需要。 ( 3) 未来经济条件的预期对当期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资产市场说的 假设前提 : 第一、外汇市场有效,市场当前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 第二、分析 对象是一开放小国,该国无法影响国际利率水平。 第三、本国居民主要持有三种资产: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外国债券;同时外国居民不持有本国资产,本国居民不持有外国货币。在货币替代模型中,本国居民假设持有外国货币。 第四、资金完全流动,抵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 (一) 弹性价格模型 1、 可简称为 汇率的货币模型 ,

21、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弗兰克( J.Frenkel)和 比尔森( J.Bilson)等人首先提出的。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理论,是因为这一理论基本上不考虑价格刚性,认为,价 格水平总是立即调整的,从而使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并满足购买力平价条件。 2、 假设前提: ( 1)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 2)稳定的货币需求。 ( 3)购买力平价( PPP)成立。 3、 狭义弹性价格模型 ( 1)狭义模型不考虑货币机会成本,仅考虑交易性需求 ( 2)货币数量方程为 M KPY Ms货币供应量, Md货币需求量。 Y为一国实际产出, P为一国商品价格水平,K为货币行为常数,上标 *表示外国变

22、量 本国货币市场均衡为 :Ms =Md =KPY 外国货币市场均衡为 :Ms* =Md*= K*P*Y* 得到: P=MsKY P*=Ms*K*Y* 将上面两式代入购买力平价公式 S=PP* 中 ,得到: S=(K*K )(MsMs* )(Y*Y ) 两边取对数 :lns = =(lnk*-lnk) + (lnMs-lnMs*)+ (lnY*-lnY) 上式说明,汇率受两国货币供应量、两国的国民收入影 (3)狭义弹性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需求弹性和利率变量 4、 广义弹性价格模型: ( 1)广义弹性价格模型考虑了货币的投机性,增加了利率变量,将广义货币数量方程表达成: M KPY e i ,其中

23、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 2)本国货币市场均衡 : Ms Md =KPY e- i 外国货币市场均衡: Ms*= Md* = K * P * Y * e- i* 代入购买力平价 S=P/ P * 得 S=(K*K )(MsMs* )(Y*Y )(e- i*e- i ) 两边取对数得 :lns=(lnk*-lnk) +(lnMs-lnMs*)+ (lnY*-lnY)+ (i-i*) 假设两国有相同的货币行为常数,则模型可简化为 : lns = (lnMs-lnMs*)+ (lnY*-lnY)+ (i-i*) ( 3结论: 从最后公式可以看出,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下,汇率是由

24、本国与外国之间的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这样弹性货币 分析法就将货币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入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中。 (4)基本模型没有涉及资本的完全流动,没有考虑投机者的行为 5、 引入预期后的弹性价格模型 在弹性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非抵补利率平价成立: Se-S=i-i*, s 是即期汇率, se是下一期预期汇率。 lns=(lnMs-lnMs*)+ (lnY*-lnY)+ (se-s) 引入预期前,弹性模型无法解释汇率短期内超常波动。 引入预期因素后说明,在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时,汇率也会因为公众对汇率预期的变化而大幅变化 6、弹性价格模型理 解: 弹

25、性价格模型表明: 本国与外国之间实际货币供给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通过各自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决定了汇率水平。 ( 1) 货币供给水平 对汇率影响 : 外汇汇率与本国货币供给成正比,与外国货币供给成反比。 当本国货币供给相对上升时,将导致现有价格水平上的超额货币供给,在利率和实际产出(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公众将增加支出而减少货币余额。由于产出不变,额外支出会迅速导致本国物价水平的上升。在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条件下,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 ( 2) 国民收入 水平 对汇率影响 : 外汇汇率与本国相对于 他国的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增加,在现有价格水平

26、上由于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居民持有的货币余额下降,公众将减少支出而增加货币余额。而支出减少会迅速导致本国物价水平的下降。在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条件下,外汇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 3) 利率收入 水平 对汇率影响 : 外汇汇率与本国相对于他国的利率成正向变动。 本国利率的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减少,在现有价格水平上由于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居民持有的货币余额持有相对过多,公众将增加支出而减少货币余额。而支出增加会迅速导致 本国物价水平的上升。在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条件下,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 ( 4)影响小结: 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下,假定其他条件一样,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既定的

27、百分比,则导致本币贬值相同的比例。 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下,假定其他条件一样,本国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会导致本币升值。 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下,假定其他条件一样,本国利率水平上升,会导致本币贬值。 7、 缺陷性 : ( 1)它以购买力平价为前提,具有与购买力平价理论同样的缺陷; ( 2)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这在实证中存在争议。以收入和 利率为基础的需求函数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货币需求。 ( 3)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这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批评。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商品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不同于金融资产市场上的价格调整,它一般比较缓慢,在短期内具有粘性。 (4) 在浮动汇率前,弹性价格模型在实证检验中

28、拟合性较好,但 1978 年以后,实证检验效果差。 (二) 黏性价格模型 1、 黏性价格模型 又称为: 汇率超调模型 或多恩布什模型 , 由多恩布什在 1976年的预期与汇率动态论提出 。 2、 产生背景 :由于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忽视了预期在决定国际利差中的作用,无法解释 汇率在短期内剧烈变动的现象。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 3、 基本假定 : ( 1) 由于商品价格粘性,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

29、因此长期内购买力平价成立。 ( 2) 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商品价格存在粘性。 4、 基本 原理 :多恩布什认为,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 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

30、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5、评价 ( 1) 贡献 : 总结了汇率现实中的超调现象,并 在理论上首次予以系统的阐述。 汇率在短期内不仅会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而且还会不符合购买力平价说的相对形态。在汇率从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过渡中,本国价格水平在上升,但外汇汇率却不升反降,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反而升值。 ( 2) 局限性: 它将汇率波动完全归因于货币市场的失衡,而否认商品市场上的实际冲击对汇率的影响,未免有失偏颇。 它假定国内外资产具有完全的替代性。事实上,由于交易成本、赋税待遇和各种风险的不同,各国资产之间的替代性远远还没有达到可视为一种资产的程度 (三 )货币替

31、代模型 1、 该模型是 科瑞 1976 提出 ,货币替代理论的 核心 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理论 2、 假设条 件: 货币替代理论假设本国居民可以自由持有外国资产。 (1)研究对象为小国开放经济,就业充分 (2)价格完全弹性,本国只生产贸易品 (3)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 (4)人们只持有本国货币 M和外国货币 F两种零息资产 3、初始均衡,居民拥有外国资产 F,均衡汇率 s1 ,本国需求 D1,等于充分就业产出。 S1S 2:预期本币贬值,汇率上升至 s2 ,经常项目顺差 (Y Y” ),本国的外国资产增加,国内的外国资产均衡曲线上升,由 F1移至 F2,本国的外国资产均衡 。经常项目顺差

32、 Y Y” =F F” S2S 3:本国财富增加,需求从 D1移至 D2,形成新的均衡汇率 s3。在 s3下,对外国资产汇率超调引起的市场财富增加被外国资产吸收。外国资产均衡曲线上升,由 F2移至 F3。 (三 )资产组合 模型 1、由 布朗森 1977年开始建立。 主要 特点 : ( 1) 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替代的,非抵补利率平价不成立。 ( 2) 不仅从宏观经济研究,也考虑了实际经济单位的影响。短期汇率主要受由财富持有者的偏好影响,长期汇率受经常账户影响。 ( 3) 引了财富效应的分析,资产 价格影响财富水平,从而影响投资者的资产组合。 ( 4) 融入理性预期分析 ( 5) 资

33、产组合均衡模型强调存量和流量的区别 2、 基本假设 : ( 1) 本国居民持有三种资产:本国货币( M),本国债券( B)及外国资产( F)。 ( 2) 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替代的,风险等因素使得非抵补利率平价在此不成立 ( 3) 、外币资产的供给仅在短期内被看做是固定的,它的本币价值等于 sF( s为直接标价法汇率)。 3、图形分析 本国货币市场、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三个市场的均衡 ( 1) 本国货币市场 平衡 : 货币供给增加, MM曲线左移;货币供给减少, MM曲线右移。 ( 2) 本国债券市场 平衡模型 : 本国债券供给增加, MM曲线右移;供给减少,曲线左移。 ( 3)

34、外国债券市场 平衡模型 : FF曲线表示外币资产市场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 曲线斜率为负,因为随着本国利率的上升,部分对外币资产的需求会转移到本国债券上,导致外币资产需求减少,在外币资产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这需要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即 s的下降)来减少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资产供给量。 此外,外币资产供给的增加将导致 FF 曲线向下移动。因为如果在利率既定时,外币资产市场要 实现平衡,就得降低外币汇率 s,提高对外币资产的需求量 MM 曲线表示使货币市场处于平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 曲线斜率为正,是因为随着 s增大(本币贬值),使得资产总量的本币价值提高。因此,在其他条件 不

35、变时,将导致货币需求的上升。 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货币市场平衡,需要提高本国利率来降低货币需求。 BB 曲线表示使本国债券市场处于平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组合。 BB 曲线的斜率为负。如果本币贬值, s 增加,导致资产总量增加,会增加对本国债券的需求量 如果本国债券供给量不变,为维持本国债券市场的均衡,只能降低本币利率使得债券价格上涨,由此减少本国债券的需求量。 4、 资本市场短期平衡 状态: 当货币市场、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同时平衡时,经济处于短期平衡状态,显然这意味着经济的短期平衡位于三条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当资产总量 W的供求平衡时,若任何两个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则另一

36、个市场也肯定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分析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省略掉一个市场。 5、资本供给变动与资本市场 短期、长期调整 汇率是同时由三种资产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决定,汇率同利率有密切的联系。 ( 1) 短期 调整 :汇率是资产选择决定的,而 不是由相对物价或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经常账户状况会导致外币资产存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外币汇率变化。 ( 2) 长期 调整 : 在浮动汇率制度和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经常账户顺差(逆差)意味着资本账户逆差(顺差) ,同时又意味着外币资产的增加(减少) ,从而影响汇率,使汇率升值(贬值)。 这种不断的反馈过程形成对汇率的动态调节,直到外币资产存量不再变化

37、,经常账户差额为零。 6、评价: ( 1) 资产组合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 优点 : 资产组合分析法是更为一般的模型。 资产组合分析法具有特殊的政策 分析价值,尤其被广泛运用于对货币政策的分析中。 (2)资产组合分析法的 不足 体现在: 这一模型过分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它的运用。 从理论上看,这一模型纳入了流量因素,但是并没有对流量因素本身作更为专门的分析。 三、汇率理论最新发展思路 MM是本国货币市场均衡 FF是外国债券市场均衡线 BB是本国债券市场均衡线 BB比 FF陡是因为利率变动对本国债券价格冲击更大 1、宏观均衡分析方法 威廉姆森 1983 年提出的基本要均衡汇率理论( Fun

38、dan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FEER)是此类研究的代表。 FEER 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宏观经济均衡相一致的实际有效汇率 ,其中宏观经济均衡包括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可持续性的经常账户余额、合意的净资本流动等等。通过 FEER 与实际有效汇率的比较,可以判断一国实际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失调程度。 2、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方法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主要思想: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上的汇率又是在交易者的交易中决定的。所以研究一定基本面条件和制度下的各种交易者的行为,尤其是在外汇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做市商的行为,就有可能揭示汇率决定的原因和路径。形象地说,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将外汇市场视作一个“黑箱”,在黑箱一头输入“供给”和“需求” 等宏观变 量,就能从黑箱另一头获得决定好的汇率水平,而微观市场结构方法则想要揭示,在黑箱中,汇率是如何具体被操控的。 注:理论按照一般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利率平价理论中 套补的利率平价一般形式的公式推导、现代汇率决定理论(弹性价格、黏性价格、货币替代、资产组合分析)的模型 公式 推导、以及资产组合模型的短期、长期调整 过程 部分 ,由于推导过程及公式输入过程较为复杂, 没有整理完整, 如有需要, 请自行添加 ,整理过程中的错误部分请予以 修改,敬请谅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