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7041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 摘要 : 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读者心中一直都是一个外貌丑陋而内心高尚的形象。然而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再次审视这个文学形象时就会发现卡西莫多性格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从 卡西莫多 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人性与兽性的矛盾 以及美丑对照等方面 具体分析了卡西莫多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结论,那就是 在 卡西莫多的身上体现了“人性与兽性统一” ,他 是一个 外 貌 虽 然丑陋 但 内心却是非常高尚的人,有着最美的心。 他 应该是经典文学宝库中的大丑角,然而他却一直是人们赞誉 的正面人物。 关键词 :亲情;爱情;人性与兽性; 美

2、丑 对照 ; 心灵美。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 1831 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 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 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 雨果 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塑造了 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阴险刻毒的克洛德、放荡无情的弗比斯 当然,还有敲钟人 卡西莫

3、多 等众多人物形象 。同时,雨果对卡西莫多的塑造也反映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书的写作特色。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 卡西莫多 是雨果的刻意夸张的描写所致。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 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 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 “无病呻吟 ”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 2 - 因此,强烈的对比便成为了巴黎圣母院的另一个写作特色。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

4、的 “丑八怪 ”,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 “美丽 ”,一种隐含的内在美。 卡西莫多是属于自身条件极差,但目光又非常高的幻想爱情主义的典范。 他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暖和。长大后,持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 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性命的大钟。 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 “虎口 ”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 “圣殿避难 ”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可是,当漂亮仁慈的爱斯美拉达呈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心坎对美妙爱情的盼望。然而这种盼望的觉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

5、活,反而使他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生理缺点带来的精力上的苦楚。 面对爱斯美拉达的漂亮,他是那样地自卑,苦楚,他盼望接近爱斯美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恶令到爱斯美拉达难受和惧怕。他对爱斯美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边就行了。 然而就连 这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失望中的卡西莫多恼怒地杀死了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 他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雨果通过对比,使主人公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更加凸显,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同时,这种 “表里不一 ”的缺陷也从一个侧

6、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的不足 卡西莫多的 “美丽 ”根本不为人所认识,甚至承认。难怪卡西莫多会在钟楼上绝望地疾呼 “天厌弃啊!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 ” 说到 “缺陷 ”,我认为 “缺陷美 ”也未尝不是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成功之处。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决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对卡西莫多来说,克洛德是他的 “再生父母 ”,他对他只有惟命是从。然而,为何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的问题上对副主教有了一丝 “叛逆 ”之心呢? 副主教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将她处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却誓死保护着她。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也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我想,对于卡西莫

7、多来说恐怕有些 “勉为其难 ”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虽然这是一种富有“自 我牺牲 ”精神的不求回报的爱,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自私的。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卡西莫多和流浪的乞丐们在巴黎圣母院的那场大战了。但是我想,卡西- 3 - 莫多有了 “缺陷 ”才显得真实 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 然而也正是因为 有了 这么一点点的“缺陷”,才 更加衬托 出 了他内心的 美丽。 最后,戏剧性的场面也是巴黎圣母院吸引我的一个原因。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 “丑人王 ”的花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视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 “绞架 ”

8、,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 “再生父母 ”摔 成碎片。 作为一部浪漫主义著作,戏剧性的场面即给我们以扣人心弦的震撼,又把人物之间和自身内心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幕幕场景栩栩如生,我仿佛身临其境。 夸张的描写、强烈的对比、 “ 缺陷美 ”的成功塑造、戏剧性的场面烘托,以上的这些写作特色使得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典范。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对卡西莫多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 一 ) 、亲情与爱情的冲突 克洛德是卡西莫多的义父。正是克洛德把他捡来收养,给他吃喝,把他养大。小时候,有狗和孩子追赶吼叫,卡西莫多总足躲藏在克洛德的胯下。正是克洛 德弗罗洛教他说话,识字和写字。最

9、后,还是克洛德弗罗洛让他当了敲钟人。 【 1】此时的亲情就是卡西莫多的一切。比较之下,爱斯梅拉达对卡西莫多的恩情就是以德抱怨,在他快渴死的时候给了他一碗水喝。谁的恩情更大呢 ?“父母之恩,世岂有足以比例之者哉 !【 2】 而卡西莫多在爱上爱斯梅拉达之后便对开始克洛德有了叛逆之心。在巴黎圣母院中,当克洛德企图侵犯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他准备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既保全爱斯梅拉达又不忤逆他的义父;在他以为是克洛德从巴黎圣母院劫走了爱斯梅拉达之后他也只是“抵制嫉妒和失望情绪的侵袭”。 【 3】 此时亲 情仍然在他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位置。但当爱斯梅拉达最终被送上了绞架之后,他却毫不犹豫将义父推下深渊,看

10、着他摊下去,最后望着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的尸体从心底发出一声哀号:“我所爱过的一切啊 !” 【 4】 克洛德因为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将她置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因为爱丝美拉达的死杀死了克洛德。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施恩于他之后便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 ?对于卡西莫多来说,他的思想意识还达不到这一点。“我们的爱恨观念,一般说来,不过是快乐和痛苦所引起的一些心理特质而已。” 【 5】 “理智不过足欲望 、感情的眼睛,不过是用来指导实现欲望和感情的手段而已: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情该做,某件事情该怎样做,却不能- 4 - 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 【 6】

11、 那么卡西莫多为之背弃了亲情的爱情有如何呢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由三种情感构成的: 1由美貌发生的愉悦感觉; 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 3浓厚的好感和善意”。【 7】 按照审美规律,人们对客体的认知和把握,总足从事物存在的感性形式开始,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由于外在感性形式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果外表美,能使人在观照时得到精神愉悦和快感;如果外 表丑,则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这种先人为主往往阻碍了人们审美由外观直觉向伦理道德深入,而以对人的表面印象代替了对人的全面的,本质的了解。 【 8】 虽然美感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爱,但爱情往往由美感产生。 【 9】 在产生爱情之前,美就像“招牌”一

12、样必不可少。如果爱斯梅拉达不是这般的美貌,而仅仅是单纯,善良,卡西莫多对她也许就只有深深的感激,而没有如此强烈的爱意了。因为司汤达说过,“人们并不会因为他所爱的人具有优良品德才感到欢欣,而只当作是一种令人高兴的巧合”。 【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爱情,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 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并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爱斯梅拉达至死也爱着英俊潇洒却虚伪薄情的法比,对长相丑陋的卡西莫多却不愿多看一眼,正如她下意识选择有裂口的元

13、法给鲜花供给生命之水的光彩夺目的水晶瓶而对粗糙平凡,却能使花朵鲜艳,芬芳的陶罐视而不见一样。“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栩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 用途的。 【 11】 在爱情方面,卡西莫多和爱丝梅拉达一样,也不过个“眼目色相的奴隶”,说不上多么伟太,也并不值得人们称颂。 ( 二 ) 、人性与兽性的矛盾 弗洛伊德认为二个完整的人是动物性和人性的完美的结合,缺一都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人。卡西莫多的人性首先是在克洛德的身上复苏的。“他对教士这个人感恩戴德,无比忠诚,又无比热爱,这些感情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 12】 对卡西莫多来说,是克洛德给了他第

14、二次生命。当他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眼见着 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 5 - 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行为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时,人性在卡西莫多身上再次复苏了,因此才有后来他胃着生命危险将爱斯梅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送饭送水时,为了不惊吓她,他总是侧过脸去;为了她的快乐,他忍受内心的痛苦请法比赴她的约会;奇迹大院攻打巴黎圣母院时,他拼死保卫她;在她上了绞刑台后,他抱着她的尸体也一起死去。但是,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完整的人,卡西莫多有

15、着动物性的神动,一旦这种冲动开始爆发,任何力量都是无法 阻挡的。卡西莫多也许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丑陋的男子:“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铁形的嘴巴,那只被棕红色眉丛所掩蔽的小小左眼以及一颗完全消失在一颗大瘤之下的右眼”, “那七扭八歪好似城垛一般参差不齐的牙齿,那两片厚皮赛过老茧的嘴唇,一颗犹如象牙抵着厚唇的獠牙,以及那劈裂的下巴”。 【 13】 他原本是 个残疾的,丑陋的弃婴,在所有的人都嚷着要烧死他的时候,是当时还只是一个年轻教士的克洛德收养了他。曲折的身世注定了他复杂的性格。他的丑陋外表让他自卑,由于自卑他特别需要自尊,因此他背着义父参加了“丑大王”的选举,坐在花 花绿绿的担架上,他的“温顺

16、中透出凛然难犯的神态”,“阴郁的面孔不由得开颜,现出一副心酸无比的喜悦神情” 。【 14】 心理学认为,虚荣是以不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同时由于迫切需要自尊,卡西莫多变得凶狠了。“他的确凶狠,这是因为他粗野,他粗野又是因为他丑陋。他这种天性,也同我们的天性一样,自有一套逻辑。他的体力异常发达,这也是他凶狠的一个原因。霍布斯说,健壮的孩子天生凶狠。 【 15】 “由于残疾者大多 (都如圣经 所言 )缺乏自然亲情所以他们对造物主都怀有报复之心。 【 16】 卡西奠多仇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除了对义父和爱丝美拉达。对义父卡西莫多的态度是从“善”到“恶”,从“人性

17、”转变为 “兽性”;对爱丝美拉达他的态度是从“恶”到“善”,从“兽性”转变到“人性”。对其他人,他从来都是“恶”,表现出十足的 “兽行”:他捉弄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居民,从烟囱里扔东两,扮鬼脸吓人,将扫把丢在别人屋顶上;他对攻打巴黎圣母院的乞丐痛下杀手,将恩人的弟弟孚罗洛无情地从巴黎圣母院上扔了下来;最后他甚至对抚养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义父也没放过,将其推下万丈深渊。卡西莫多最终在情感的支配下失去了理智,在。 “兽性”大发中失去了“人性”,杀死了义父。因此,在卡西莫多的善良中又带着一点凶狠,虽然他并非天生凶狠:“他发现周围对他对他只有仇恨,于是接- 6 - 过这种仇恨情绪,同时也学会了人所共有的狠

18、毒”。 【 17】 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由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爱情方面卡西奠多不过是一个眼目色棚的奴隶,他的爱情软弱无力,是一种并不能实现的愿望。此外,他也并不是一个灵魂多么高尚的“善”人,在他的性格当中既有 人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他的所作所为并非是因为他认清楚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人受到情感自然支配做出的本能反应。 三 、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美映着丑,丑衬着美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 “美丑对比 ”。书中的人物和事件

19、,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 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 卡西莫多 。在文坛中,雨果是世界上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伟大作家之一,而在雨果的许多作品中,巴黎圣母院又是世界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珍品。该作真实地再现了七月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广大人民对波旁复辟王朝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憎恨情绪和革命形式,深刻地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愚妄和黑暗,表达了作者同情下层平民,热爱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斗争精神的思想感情

20、。作品以丰富多变的想象,大胆奇特的构思,夸张怪诞的手法,异乎寻常的人物,惊心动魄的场景,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吸 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然而,真正使该作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的,却是作者在小说中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 “ 美丑对照原则 ” 来塑造人物形象。 “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 这就是雨果在 1827 年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著名的 “ 美丑对照原则 ” 。距巴黎圣母院的制作仅有四年,但历来人们都公认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这一著名 “ 对照 ” 原则的最初最成功的一次实践。 在马黎圣母院中,作 者 精

21、心设置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对比体系,正反两组人物互相映衬,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 种情况: ( 一 ) 、 纵向 对照 - 7 - 在人物对比体系中, 爱斯梅拉达 无疑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人物, 克洛德 、 卡西莫多 、法比和甘果瓦处在这个体系的较为次要的地位,形成众星拱月之势。通过他们对 爱斯梅拉达 的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性质的爱展示他们各自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与 爱斯梅拉达 形成强烈的对照。 爱斯梅位尔达是个 “ 超自然的生灵 ” ,她从小在吉卜赛人中长大,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她粗犷热情、矫健活泼,在圣母院前,翩翩起舞,如乳燕翻飞,多采多姿。她不仅容貌美,而且心灵更美,是体

22、态美和心灵美和谐完美的统一,是 “ 纯洁而光辉 ” 的人,是善的化身。 克洛德 副主教却是 “ 严峻、沉着、阴郁、狡黠 ” 的人,是 “ 阴森可怕 ” 的魔鬼,衣冠禽兽,是恶的代表,他对 爱斯梅拉达 的爱不是真情的表露,而是作为 “ 一个男人去爱一个女人 ” 的本能,是色欲的燃烧,他的爱 不是要付出,而是为了占有,为了满足情欲,他让加西莫去劫持他,当劫持未遂, 爱斯梅拉达 被骗投入法比怀抱时,他妒火中烧,兽性发作,他把 “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 ” 这句话作为自己座右铭,并在这思想指导下刺伤 “ 情敌 ” 法比,嫁祸于 爱斯梅拉达 ,与王家检查官沆瀣一气,诬陷无辜少女,还煽起宗教狂

23、热,把纯 洁、善良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他利用时机,威逼 爱斯梅拉达 在 “ 绞架与他 ” 之间作一抉择, 爱斯梅拉达 直截了当表示了他比绞架更可怕,迫使他凶相毕露,以后他发觉 爱斯梅拉达 被救藏在圣母院顶楼时,他夜闯住房要强行占有她,最后借 “ 乞丐王朝 ” 进攻圣母院之际,把她骗到院外交到官兵手里绞死。作者以 克洛德 所谓的 “ 爱 ” 把二者连接起来,形成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 爱斯梅拉达 献给法比的倒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她由对法比的救命的感激而心生爱慕,心中时刻装着他的名字,煞费苦心地教佳利拼组 “ 法比 ” 的字母,还不惜玷污自己的 “ 护身符 ” 放弃寻找自己十几年来 念念不忘的妈妈,

24、决心献身于法比,哪怕做他的情妇,甚至女仆,当她在法庭上听说法比已死时,她意志崩溃,痛不欲生,决然以死相报,招供认罪,而她侥幸被救避难于圣母院时,她仍挂念着法比,并为此错怪了 卡西莫多 ,在最后出逃时,她仍唤着法比的名字,以致自己被捕被送上绞刑架 但有情女偏遇负心汉,法比是个逢场作戏、放浪浮华的轻薄少年,他贪慕 爱斯梅拉达 的美色,与她幽会,骨子里却又瞧不起她的身份地位,完全是出于玩弄她,他宁愿要自己不爱的贵族名门百合花小姐也不愿娶她,只抱着拈花惹草,逢场作戏的念头与 爱斯梅拉达 交往,骗取姑娘纯真的爱 。出事后, 爱斯梅拉达 身陷囹圄,还心惦念着法比的安危,而法比竟为了自己的名- 8 - 声而

25、溜掉,不到法庭去为无辜的,爱他爱得死心塌地的姑娘洗刷冤情,对她的生死无动于衷,而跑去与一贵族小姐调情,最后, 爱斯梅拉达 上绞刑架时不断呼唤着他的名字,他却与贵族名门的小姐大肆举办婚礼,充分显露了一个纨裙子弟淫邪卑劣的兽性,这二者也形成了高尚与卑劣的对照。 卡西莫多 与 爱斯梅拉达 一样,也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孤儿,他身残貌丑,五官不全,不为人们理解和尊敬,有的只是鄙视和嘲笑,这无形中形成了他与人们的距离,他也敬慕 爱斯梅拉达 的美丽、纯洁, 把她当作天仙,他受 克洛德 指使劫持了 爱斯梅拉达 ,并因此受罚,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刑,倍受讥讽折磨,连他一向敬如父亲的主使人 克洛德 也离他而去,是

26、 爱斯梅拉达 不计夜里抢劫过她的旧怨,把清凉甘甜的水送给口渴难耐的他喝,这一以德极怨的行动地感动了他,使他在心底深处对少女萌发了近乎神圣的爱慕,他要永远保护她,使她不受任何恶毒的伤害,他不求拥有和报答,只求能以毕生精力来保护他心目中的圣女 爱斯梅拉达 , 卡西莫多 的爱是一种忠诚之爱,是一种为之献身的爱,他的爱光耀高尚,与 爱斯梅拉达 相映成辉,照亮了整部作品。 ( 二 ) 、 横向对 照 克洛德 与 卡西莫多 是一对义父子,前者对 爱斯梅拉达 充满淫欲,派人劫持在前,无耻威逼在后,不但刺杀法比,还嫁祸于 爱斯梅拉达 ,千方百计欲置 爱斯梅拉达 于死地,后者则充满对少女天真无私的爱慕,他冒死救

27、出 爱斯梅拉达 ,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处处为她着想,为了使姑娘快乐,他心甘情愿昼夜不息地等待法比,传递信息,他挨了法比一鞭,却又破天荒第一次说谎,不动声色地向 爱斯梅拉达 隐瞒了法比的负情,说自己没等着他, “ 他情愿被她苛责,也不愿给她带来痛苦,他把一切痛苦留给了自己 ” 雨果小说中这段话恰如其分地表现了 卡西莫多对 爱斯梅拉达 真切、无私 的爱。他的爱象海深一样深切、宽广。两相对照, 克洛德 的极端利己的丑恶灵魂, 卡西莫多 的自我牺牲的美德更加鲜明突出。 卡西莫多与甘果瓦都曾受恩于爱斯梅拉 达,但一个感恩戴德,一个却背信弃义。当少女处于危险境地时, 卡西莫多 是拼死相救、勇敢无畏、当他终于

28、识破 克洛德 ,就是害 爱斯梅拉达 的罪魁祸首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怒火,把 克洛德 从顶楼上推了下去,最后他伴随着 爱斯梅拉达 长眠于墓窟之中,以身殉情。甘果瓦是贪生怕死、怯懦自私之徒,处处先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发,直至最后出逃时还拐走爱斯拉尔达的母山羊佳利,这种对照,也深化了两者不同 的道德面貌。 - 9 - ( 三 ) 、自身 对照 这种对照在运用上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物行动前后不同的对照。 克洛德 青年时期曾经是一个有理智、有良知的静杖师,曾有抚育兄弟,收养弃儿等善举,表现出宗教的仁爱,说明那时他身上尚存着 “ 美 ” 的光芒,他也因此而坐上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宝座,成了年青有为的典型

29、的形象。他奉行宗教禁欲主义,而面对 爱斯梅拉达 却欲火中烧,人性冲决了教规,他疯狂追逐 爱斯梅拉达 ,一心要占有她,但遭拒绝后,长期压抑着的自然欲望使他几近疯狂,他控制司法,煽动遇昧无知的群众一再迫害不顺从于自己的 爱斯梅拉达 ,直 至亲手把她送上了绞刑架,兽性泯灭了人性,这里他又成了恶的化身。可以说 克洛德 是一个自我精神世界分裂的典型。这种行为前后不同的美丑对照,突出地说明了宗教神职如何异化与泯灭 克洛德 的正常人性,深刻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罪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卡西莫多 起初在 克洛德 的指使下劫持 爱斯梅拉达 ,凶恶愚昧,象一只 “ 野兽 ” 、一个 “ 魔鬼 ” ,但 爱斯梅拉达

30、在他受酷刑、口渴难熬之时,给他送来一壶清水,他便产生感激之情,并逐渐发展为 “ 卡西莫多 ” 的爱情,而爱情使这个 “ 魔鬼 ” 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成了 爱斯梅拉达 最忠诚的保护者。这种前后行为的对照,突 出了少女的美,少女的仁义之心对改变 卡西莫多 的心灵的巨大作用。 第二层次是人物仪表外貌与内心世界的对比。 卡西莫多 奇丑无比,又跛又驼又聋又哑,在小说中雨果是这样描写他的外貌的:四面体鼻子,马蹄形的嘴,小小的左眼为茅草似的棕红色眉毛壅塞,右眼则完全消失在一个大瘤子之下,横七竖八的牙齿缺一块掉一块,就跟城墙垛子似的,长着老茧的嘴巴上有一颗大牙践踏着,伸出来好似大象的长牙,下巴劈裂 ” ,

31、“ 两个肩膀之间耸着大驼背,前面的鸡胸给予了平衡。从股至足,整个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状,两腿之间只有膝盖那里才勉强接触。从正面看,恰以 两把镰刀,在刀把那里会合。宽大的脚,巨人的手 ” 总之,在他身上集中了人间所有的丑陋,但如此奇丑无比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金玉般美好的心灵,他纯洁、无私、忠诚,他为 爱斯梅拉达 所做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一点,内在的美,使他变得崇高、伟大, “ 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 ” ,这里丑的外貌就更加突出了美的心灵。 克洛德 外表虽谈不上美,但他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是许多大人物常来请教的大科学家,是人们心目中知识、礼教的标准尺度。令人不齿的是人前人后的他判若两人

32、,真正的他为人虚伪矫作,心如毒蝎,他不信上帝,狂恋淫- 10 - 欲, 却又在人前装出一副虔诚信奉上帝的清教徒的模样,他 “ 爱 ” 爱斯梅拉达 不成就设计害她,如此种种对照,突出了 克洛德 的伪善。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说: “ 如果删掉了丑,那就是删掉了美。独创性就是由两方面所组成的 有高山必有深谷,如果用山峰来填平深谷,那么,就只会剩下荒原和旷野,没有阿尔卑斯山了,只有沙布龙平原,没有雄鹰了,只有百灵鸟 ” 。巴黎圣母院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完整的对比体系,突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起到了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复杂性的作用,它正是这种既有阿尔卑斯山,又有沙布龙平原,既有雄鹰,又有 百灵鸟

33、的丰富多彩的佳作。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魅力永存经久不衰的秘密怕也在于此吧! 四 、 结论 巴黎圣母院 不仅从人道主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本质,更告诉了我们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的外表并不代表一切。内心才扮演着比外表更重要的角色。灵魂才是生命的主角。人不能过分地追求外表美,更不允许忽略内心的真正美丽,心灵的纯洁真诚才是我们一生需要具备的。同样,衡量一个人也要从他的内心,品质出发,不能以貌取人。因为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真挚的心;但在俊美的皮囊下,也有可能深埋了可耻的,卑鄙扭曲的人心。这一 点,小说中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活活地做了例证。他们的结果,难道不是给我们的警示吗?曾经,迷惘的我,以外表作

34、为评价他人的标准,现在蓦然回首 ,才知道,自己是那么无知,那么愚蠢。因为这,我错过了多少应该珍惜的好朋友,失去了多少份值得怀念的友情。一个个本应在我生命五彩册子上留下名字的人,却离我而去,难道前世的一百次回眸换来的只是今世的一次擦身而过?曾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现在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太多的失去换来了太多的警戒。林林总总的肮脏似乎充斥着我们的世界,遮蔽了太多沉默的美丽。面对着似是而非,我们该 怎么办?真正的美丽是什么?真正的丑陋又是什么? 每个人都曾经醉过,但总会有醒来的一天。读完巴黎圣母院后,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看完巴黎圣母院后,最多的就是对卡西莫多的

35、同情,他的正直与单纯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他自小因为畸形而被抛弃,由副教主收养,长大后也不曾离开教堂。他从没有得到过别人的一点关爱,但是他的心灵却和他的外表大相径庭。他向往着美和爱情,然而, 爱斯梅 拉达太优秀了,对他来说, 爱斯梅 拉达是一位女神,是高高在上的, 可望而不可及, 也- 11 - 绝对不容一个污点。他开始自卑,痛苦,他 的爱情给他带来了痛苦。但是他们的爱超越了生与死,上帝终究给了他们一个爱的世界。最后的结局正是文章出彩的一笔,也是我最喜欢的。 所以,人不必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自暴自弃,更不要过分地追求外表美,拥有一颗善待他人、无私奉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充满责任的心灵才是每一个人

36、应该具备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 尊重身边每个人,不要等这些让生命精彩的亮点逝去后才后悔不已。 参考文献: 1、 131213141517雨果著,李玉民译,巴黎圣母院, 中国书籍出 版社, 2005 2、 8黄涛梅著,巴黎圣母院人物新论, 甘 肃高师学报,第 7 卷第 3 期, 2002 3、 1116培根著,曹明伦译, 培根 论说文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 4、 714休谟著,关文 运泽,人性 论 ,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6 5、 256王海明著,人性论,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5 6、 210司汤达著,崔士筑译, 司 汤达论爱情,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