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5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93812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5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5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5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5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5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15 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散文的内涵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所展现的特定自然景物、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常考题型:形象特点概括分析、物象作用分析。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应当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高考散文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查点;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有

2、时命题者也会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审题 示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 “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品质” “性格特点” “形象”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胡杨人家)(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散文人物形象考查的“3 个分析角度”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筛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内容依据,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筛选分析文中对人物某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这些评价常常是带倾向性的议论。分析文中用比喻、抒情等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语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分析文中人物的称谓,确定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结合文章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中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分析表现人物特征

3、的手法技巧衬托侧面衬托: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对比衬托: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或一个人物前后的行为形成对比。描写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性格心理等特征。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行动描写:传神地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刻画人物性格。2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它涵盖上述四种描写的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的不同作用内容上: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衬托、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形式上:开头结尾的谋划;详略主次的

4、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等。主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 。一般来说,写人的要寻品,写事的要析理,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典例一:胡杨人家刘之蔚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每年的九月下旬,黑

5、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 ,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

6、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寸进尺了。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 3“有手抓羊肉不?”“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

7、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 60 元。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 ”

8、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

9、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 60 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

10、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 ,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4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选文略有删改)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4 分)【答案】 老代淳朴。对老代“蒙古汉子”的外貌描写和“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的表现,可见其淳朴。老代憨厚。 “很腼腆” “憨憨地”的神情描写,可见其憨厚。老代豪爽。 “乐呵呵”的表情和“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的语言,可见其豪爽。老代大度。把他媳妇当作女儿的表现以

11、及作者“豪情和大度”的评价,可见其大度。 【解析】 “3 角度”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4 环节”1.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句子。2.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3.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4.

12、答掌握答题模式: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典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祭 父贾平凹5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七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六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了。其时中秋将近,天降大雨,我还远在四百里之外,正预备着翌日赶回。我并没有想到父亲的最后离去竟这么快。一下班车,看见戴着孝帽接我的堂兄,才知道我回来得太晚了,太晚了。父亲安睡在灵床上,双目紧闭,口里衔着一枚铜钱。他再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听见我的

13、脚步便从内屋走出来喜欢地对母亲喊:“你平回来了!”也没有我递给他一支烟时,他总是摆摆手而拿起水烟锅的样子,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守坐在灵堂的草铺里,陪父亲度过最后一个长夜。满院的泥泞里人来往作乱,响器班在吹吹打打,透过灯光我呆呆地望着那一棵梨树,还是父亲亲手栽的,往年果实累累,今年竟独独一个梨子在树顶。父亲的病是两年前做的手术,我一直对他瞒着病情,每次从云南买药寄他,总是撕去药包上癌的字样。术后恢复得极好,他每顿已能吃两碗饭,凌晨要喝一壶茶水,坐不住,喜欢快步走路。常常到一些亲戚朋友家去,撩了衣服说:瞧刀口多平整,不要操心,我现在什么病也没有了。看着父亲的豁达样,我暗自为没告诉他病情而宽慰,

14、但偶尔发现他独坐的时候,神色甚是悲苦,父亲多半是知道了他得的什么病,他只是也不说出来罢了。在贾家族里,父亲是文化人,德望很高,以至大家分为小家,小家再分为小家,甚至村里别姓人家,大到红白喜丧之事,小到婆媳兄妹纠纷,都要找父亲去解决。父亲乐意去主持公道,却脾气急躁,往往自己也要生许多闷气。时间长了,他有了一定的权威,多少也有了以“势”来压的味道,他可以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还动手打过一个不孝其父的逆子的耳光,这少不得就得罪了一些人。为这事我曾埋怨他,为别人的事何必那么认真,父亲却火了,说道:“我半个眼窝也见不得那些龌龊事!”当他活着的时候,这个家庭和这个村子的百多户人家已经习惯了父亲的好处,似乎并

15、不觉得什么,而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间都感到了他存在的重要。我守坐在灵堂里,看着多少人来放声大哭,听着他们哭诉“你走了,有什么事我给谁说呀”的话,我欣慰着我的父亲低微却崇高,平凡而伟大。父亲只活了六十六岁,他把年老体弱的母亲留给我们,他把两个尚未成家的小妹留给我们,他把家庭的重担留给了从未担过重的长子的我。对于父亲的离去,我们悲痛欲绝;对于离开我们,父亲更是不忍。当检查得知癌细胞已广泛转移毫无医治可能时,我为了稳住父亲的情绪,还总是接二连三地请一些医生来给他治疗。我知道他们所开的药全都是无济于事的,但父亲要服只得让他服,当然是症状不减,且一日不济一日,他说:“平呀,现在咋办呀?”后来他预感到了

16、自己不行了,却还是让扶起来将那苦涩的药面一大勺一大勺地吞在口里,强行咽下,但他躺下时已泪流满面,一边用手擦着一边说:“你妈一辈子太苦,为了养活你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只说她要比我先走了,我会把她照看得好好的往后就靠你们了。还有你两个妹妹” 按照乡间风俗,在父亲下葬之后,我们兄妹接连数天的黄昏去坟上烧纸和燃火,名曰“打怕怕” ,为6的是不让父亲一人在山坡上孤单害怕。冥纸和麦草燃起,灰屑如黑色的蝴蝶满天飞舞,我们给父亲说着话,让他安息,说在这面黄土坡上有我的爷爷奶奶,有我的大伯,有我们村更多的长辈,父亲是不会孤单的,也不必感到孤单,这面黄土坡离他修建的那一院房子不远,他还是极容

17、易来家中看看;而我们更是永远忘不了他,会时常来探望他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中秋将近,天降大雨”看似闲笔,却通过“中秋” “大雨”等特定的时间和环境的交代,于冷静的笔触之下隐含着作者波澜壮阔的心事。B.作者父亲的去世对村里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所以同乡人都到灵堂来悼念老人,以表达他们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的去世的无限悲痛。C.作者的情感抒发虽然十分隐忍、节制,很少使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再加上对父亲生活细节的描述,使得文章情景交融,情感抒发自然。D.最后一段通过“我们兄妹”给父亲上坟烧纸的描写,真实、真挚地表现了作者及其家人希望通过这种方

18、式与父亲的魂灵交流、让父亲不再寂寞的情感。2.简要概括作者的父亲的形象特征。(6 分)3.请简要探究文章的行文思路。(5 分)【答案】1. B2. 豁达,乐观。因为患胃癌父亲动了手术,但他没有因此唉声叹气,而是十分乐观、豁达,对别人说自己的病好了。热心,耿直。乡亲们有什么事父亲都要帮忙,并且乐意主持公道,不怕得罪人。坚强,爱家。估计父亲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真实的病情,所以一个人独处时有悲苦的神色,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还是十分坚强地和疾病对抗;特别是预感到自己不行时,还坚持吃药。同时,他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临终时,交代作者要照顾好家人。3. 文章开篇先介绍父亲的生平、疾病、去世的时间以及父亲安睡在

19、灵床上的样子等,以此表达对父亲去世的悲伤之情;接着文章回忆了父亲生前患病时的相关情况,比如父亲动过手术后的表现以及父亲感知病痛的悲苦等;然后回忆父亲在乡里的地位,介绍父亲为同乡分忧解难的事情,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接着写父亲临终前对作者的交代,交代作者要照顾好家人;最后写作者兄妹上坟、烧纸等情况,以此表达对父亲的留恋、思念以及告慰之情。 【解析】7难点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姥姥的端午王瀛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

20、再掩。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

21、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

22、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8就想起姥姥来。 ”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

23、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选自散文百家2006 年 03 期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节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运用神态描写,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B. 第节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C. 第节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D. 第节中

24、“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优秀的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 ,让“我”永志不忘。2文章的第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答案】1A2 (1)运用想象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的秀丽想象。 (2)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 (3)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 (4)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3

25、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9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解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汪曾祺家抢画陈建功过去我家离汪曾祺家很近,大概还不到一站地。离得近,且共同的话题不少,有时专程去看他,向他请教,有时在自由市场就碰上了。有一天清晨,在自由市场

26、见到他在巡视,问他所为何来,他说:“找牛尾呢,中午想喝牛尾汤了!”类似这种场合,请教的,就是关于“牛尾汤”的问题。当然,生活方面的问题,还有喝酒、品茶。汪老是品味生活的大师,讲起来,不光头头是道,而且津津有味。他知道我亦有此好,时不时也提携我一下,比如某日批评家何镇邦率领某位美籍华人女作家杀上门去,汪老亲自下厨煎炒烹炸,没忘了来电邀我前去大啖,遗憾的是,那次我家也有客人,只好辞谢。向汪老请教的问题,也有文学的,比如我问过他:“您作品的语言节奏怎么拿捏得那幺好?”他笑道:“别无它法,多读而已。我曾把晚明小品熟读于心,读到最后,内容可能都忘记了,节奏倒留在潜意识里。写文章写到某处,多一字必删,少一

27、字则必补,不然永远觉得系错了扣子,一天过不舒坦”短短数语,即令我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和汪老混得这么熟,竞未能求得一幅他的字画,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每到文友家申,看见他们把汪老的书法或水墨写意悬于堂上,总是提醒自己再见汪者时一定莫忘求字求画,然而直到我搬了家,10也没好意思张口。大约是 1996 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张锲同志来电话相约去看望汪老。那时我已经调到中国作协来工作,因为俗务忙碌,也的确很久没有看望他了。听说他搬了家,且曾对北京作协的朋友“骂”我:“建功这家伙,忙什么昵,这幺久没跟我联络了!”汪老的家搬到了虎坊桥附近,即他儿子所在单位的家属房里。既是出谷乔迁,是不能不参观一下

28、的。没想到张锲和我随着汪老看他的新居时,还有几住陪同前来的年轻同志发现了宝贝他们从汪老的字纸篓里找出了几团宣纸,抹平,如获至宝地跑过来道:“汪老!您画虚了的,我们可要了!”汪老还是一如往常的神态,先是很平和地瞟去一眼,随即枭然地笑起来,说:“哎呀,都是烂纸,你们真能翻!”他不再说什么,走到画案前,从一个角落里掏出一卷纸来大概都是他近期的画作。年轻人有足够的机敏,他们竟欢呼起来,一张一张展看时,这个说:“汪老,我要这张!”那个说:“这张是我的!”我速才恍然大悟,原来汪老是让我们挑画。张锲乐呵呵地说:“你们哪是挑画?你们这是抢画来啦!”嘻嘻哈哈中,每人各执所爱,请汪老一一题签。我选中的,是升庵桂花

29、图虬曲而上的枝条顶部,盛开着黄灿灿的桂花。环绕画面者,是汪老的题诗:“桂湖老桂发新枝,湖上升庵旧有祠。一种风流谁得似,状元词曲罪臣诗。 ”诗后加注曰:“升庵祠在新都桂湖 环湖皆植桂 1996 年新春 是日雨夹雪持赠建功 汪曾祺” 。四川新都的桂湖公固,我是去过的。这里是明代杨慎(升庵)的故居旧址。扬升庵于明正德间高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因“议大礼”而罹祸,谪戍云南永昌,流放终生。据明史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着、散曲,皆有成就。 “一种风流谁得似,状元词曲罪臣诗”之感喟,即由此而发。据说,现新都桂湖, “环湖皆植”之桂,即寿当年升庵所植也。八月时节,桂花盛开,香气

30、袭人。品画赏诗,当时便与汪老相约,何时随他新都重游?汪老莞尔一笑,说:“你太忙。 ”2005 年岁末,我再游新都桂湖时,汪老已经去世了。新都区政府在桂湖公园碑林举行了一个作家和读者见面会,川外作家有王蒙、舒婷、叶兆言和我,成都作家有魏明伦等出席。主办者请我主持会议。从北京起程时得知这一消息,我特意带上汪老所赠画眷与会主持之始,即先行展示之。此时回想起当年抢画情景,不由你不感叹唏嘘。(选自懂中国当代散文名篇赏析 ,有改动)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叙写“我”向汪曾棋请教“牛尾汤”等生活问题,从中可见汪曾棋的生活情趣。B. 文章运用语言、神态、细节、心

31、理等描写方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汪老这一人物形象。C. 本文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这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汪老的感佩与思念之情。D. 文章采用倒叙写法,结尾采用第二人称抒发“感叹唏嘘”之情,呼应标题,耐人寻味。2在作者笔下,汪曾棋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113文中围绕“我”选中的升庵桂花图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答案】1B2 (1)热爱生活,富有情趣;(2)乐观通达;(3)博学多才,艺术修为深厚;(4)热情好客,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5)关怀后辈,提携后学;(6)幽默、儒雅、大方。 3第一问:内容:文中描述了升庵桂花图画面图像、汪老的题诗与诗后加注;介

32、绍了杨升庵的生平事迹和新都桂湖的风景。第二问:作用:(1) 升庵桂花图体现了汪曾祺对杨升庵的敬仰,也投射了汪曾祺的精神志趣;(2)作者选这幅图画,一方面表明他与汪曾祺一样对杨升庵有敬仰之意,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汪曾祺思想境界、精神风骨、人格魅力的敬重。【解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只欠母亲12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

33、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着盼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 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

34、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她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 ”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

35、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13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

36、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

37、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母亲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母亲。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 、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母亲没有哭。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 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C. 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

38、,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D.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E. 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2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3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答案】1BD2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忠厚、老实:14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3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 ;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愧疚之情。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4780-2011 Solid biofuels - Sample preparation German version EN 14780 2011《固体生物燃料 样品制备 德文版本EN 14780-2011》.pdf DIN EN 14780-2011 Solid biofuels - Sample preparation German version EN 14780 2011《固体生物燃料 样品制备 德文版本EN 14780-2011》.pdf
  • DIN EN 14782-2006 Self-supporting metal sheet for roofing external cladding and internal lining -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782 2006-03《外部镶.pdf DIN EN 14782-2006 Self-supporting metal sheet for roofing external cladding and internal lining -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782 2006-03《外部镶.pdf
  • DIN EN 14783-2013 Fully supported metal sheet and strip for roofing external cladding and internal lining -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4783 2013《盖屋顶、.pdf DIN EN 14783-2013 Fully supported metal sheet and strip for roofing external cladding and internal lining -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4783 2013《盖屋顶、.pdf
  • DIN EN 14784-1-2005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Industrial computed radiography with storage phosphor imaging plate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78.pdf DIN EN 14784-1-2005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Industrial computed radiography with storage phosphor imaging plate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78.pdf
  • DIN EN 14785 Berichtigung 1-2007 Residential space heating appliances fired by wood pellet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4785 2006 Corrigenda to DIN EN 14785 .pdf DIN EN 14785 Berichtigung 1-2007 Residential space heating appliances fired by wood pellet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4785 2006 Corrigenda to DIN EN 14785 .pdf
  • DIN EN 14785-2006 Residential space heating appliances fired by wood pellet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785 2006-09《点燃木芯块的住宅空间加热设备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DIN EN 14785-2006 Residential space heating appliances fired by wood pellet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785 2006-09《点燃木芯块的住宅空间加热设备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DIN EN 14786-2007 Protective clothing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penetration by sprayed liquid chemicals emulsions and dispersions - Atomizer test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pdf DIN EN 14786-2007 Protective clothing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penetration by sprayed liquid chemicals emulsions and dispersions - Atomizer test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pdf
  • DIN EN 14787-2005 Fertilizers and liming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tent -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German version EN 14787 2005《肥料和石灰材料 水含量的测定 指南和建议》.pdf DIN EN 14787-2005 Fertilizers and liming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tent -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German version EN 14787 2005《肥料和石灰材料 水含量的测定 指南和建议》.pdf
  • DIN EN 14789-2017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 - Determination of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 Standard reference method Paramagnetism German version EN 14789 2017《固定源排放 测定氧体积浓度.pdf DIN EN 14789-2017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 - Determination of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 Standard reference method Paramagnetism German version EN 14789 2017《固定源排放 测定氧体积浓度.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