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7072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附件 4: 课程标准编写体例 经济学基础 课程标准 (供 金融管理与实务 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 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 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 管理类课程的学习

2、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与此同时 , 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 知识目标 ( 1) 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 。 ( 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 3)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 ( 4) 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 职业 技能目标 ( 1)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为学好与运用财经 管理 类 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 。 ( 2) 能够根据经济学的

3、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 ( 3) 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 3、素质 目标 ( 1) 具有热爱科学 ,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 ( 2) 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 ( 3)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 ( 4) 具有一定的经 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三、课程主要内容 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

4、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将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

5、动学习 ; 让学生学中做和做中学,容“教、学、做”为一体。 1、启发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学中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中来,主 动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以实际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任务的完成而展开。如关于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状况分析,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运用网络媒体等方式自主完成。 3、 讨论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设疑 、设问等形式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展开讨论。课堂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学生

6、可带到课后继续讨论,去查阅资料,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收效很好。 4、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以 经济生活中 实际发生的各种经济 现象 为例,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 “ 看得见、摸得着、会解决 ”, 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与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渐 将经济理论与 具体的实践 结合 ,从而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五、 教学条件 选用教材:经济学基础,“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新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该教材通俗易懂,寓教于乐,非常适合经济学初学者。此外,教学条件还需要 有较为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期刊、图书与文献资料等

7、教学资源。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主讲教师:应具 有 本科 及以上学历,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能够运用企业案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兼职教师:在企业担任从事基层主管以上职务,主要提供专业指导和协助项目考核。 二、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教研活动 近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 ( 1)教学多媒体:制作了 精美 的 经济学基础 教学多媒体课件 , 课件界面美观,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 ( 2) 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经济现象,

8、 增强了教师和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 3) 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授课艺术: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尊重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采取启发式、鼓励式的教学手段,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 经济学基础 课程 在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 第 1 学期开出。总课时为 56 学时 。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理论教学 时数 实践实验 课时 合计 知识模块一 走进经济学 6 6 知识模块二 需求与供给 6 6 消费者行为 分析 6 6 生产者 理论与成本理论 6 6 市场理论 6 6 生产要素和

9、分配理论 6 6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6 6 知识模块 三 宏观经济政策 6 6 国民收入核算 4 4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4 4 合 计 56 56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 知识模块一 导论:走进经济学 目标任务: 1、 了解经济学研究对象 。 2、 掌握微观经济需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 3、掌握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要点: 1、 重点:稀缺性、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与利用 。 2、 难点:微观经济 学 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 知识模块 二 微观经济学 细目一 需求与供给 目标任务: 1、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 其 影响因素 。 2、掌握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 3、 掌握需求

10、定理和供给定理。 要点: 1、重点:区分需求量、供给量变动与需求、供给变动区别 。 2、难点:用供求模型分析工具进行市场分析 。 细目 二 消费者行为分析 目标任务: 1、掌握无差异曲线 。 2、掌握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要点: 1、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2、难点: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 细目 三 生产者理论与成本理论 目标任务 : 1、掌握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 2、 了解生产函数、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长期生产中两种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 要点: 1、重点: 短期生产理论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与相互联系。 2、难点: 成本理论中,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

11、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相互联系。 细目 四 市场理论 目标任务: 1、 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 。 2、 掌握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过程 。 要点: 1、重点: 区分不同的市场结构 。 2、难点: 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分析。 细目 五 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目标任务: 1、了解生产要素的 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 。 2、 掌握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 分配理论的基础 。 3、掌握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均衡。 要点: 1、重点:劳动供给曲线 。 2、难点:各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 细目 六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目标任务: 1、了解 市场失灵的表现 。 2、掌握 公共物品和私 有 物品的差异 。 3

12、、掌握 不完全信息对人 们 行为 选择 的影响 。 要点: 1、重点: 公共物品的特点 。 2、难点: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知识模块 二 宏观经济学 细目 一 宏观经济 政策 目标任务: 1、了解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 。 2、掌握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3、掌握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 要点: 1、重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 。 2、难点: 内在稳定器 。 细目二 国民收入核算 目标任务: 1、 了解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2、 能够区分名义和实际国内 生产总值。 要点: 1、 重点:国民收入五个总量间的关系 。 2、 难点:名义和实际国 内 生产总值。 细目三 经济周期

13、与 经济增长 目标任务: 1、了解经济增长概念 。 2、了解经济周期的原因。 要点: 1、重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与联系 。 2、难点: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 1)突破传统 上“一本 中文 教科书”的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多种中文教材、英文教材等力图做到知识面全面 ,经济学理论 简单明了。 ( 2)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 经济学基础 原理的基础内容要作为重点,讲深讲透。尽量举出其应用实例,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知道该原理 的用处,听课时不感到抽象、空洞,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

14、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多层次开启和网络交互的便利,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接触问 题,主动思考问题,在线调用信息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课程考核方式 经济学基础 考核方法为 30%日常表现考核加上 70%理论知识考核。其中30%日常表现考核包含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课堂出勤和技能训练成绩, 70%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采取闭卷考试,试卷力争做到题型多样、覆盖面广、难易适度、注重应用。 第四部分 关于课程基础平台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内涵,设计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基础平台建设需求标准,如: 1、 教辅材料:要力求接近实践,最好是来源于实践的案例与情境,并开发课程的习题、参考文献等内容,以利于学生自 主学习。 2、 信息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 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 课程训练 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4、 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