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71112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 预习能力 摘要:预习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我们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又要加强科学的指导。指导时我们要注重目标设定,丰富预习 的 方式 ,选择合理的方法,有效的指导介入,注重预习检测 等策略 ,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关键词:预习目标 预习方式 预习方法 指导 检测 在当今小学生 语文学习现状中, 大多数 孩子预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态度马虎,方法不当。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指导,家庭缺乏配合,孩子缺少练习所致。新课程 实施以后,面对大量的信息和阅读素材,预习能力 差日益成为阻碍 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绊脚石。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我 认为既要充

2、分认识其重要性,又要 有科学指导学生提高预习 能力 的方法 ,让学生喜欢预习,学会预习。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必要性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充分、合理、有效,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去解读教材,预设课堂。学生的预习与教师的预设相互交融的时候,是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时候。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创造的快感。 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 程实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有效的语文学习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巩固,三者缺一不可。而课前预习的作用就在于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对

3、学习困难有个心理准备。预习内容是所学新知识的基础与先导,所学知识是预习的延伸与发展。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掌握一些已有知识,并对新的知识完成在“知识树”上的架构,为学生有效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也就是说,预习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目标设 定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布置预习就是一句话:“今天回家预习某某课。”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读课文,甚至于有些人连课文都可能没有读通。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反而会养成学生做事盲目、草率的坏习惯。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的接受、理解、感

4、悟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告诉我们:预习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低年级的预习要求,更应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起点要低,要循序渐进地设立恰当的预习目标。我从一年级下册刚开始要求学生预习时就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原则。首先,我将预习步骤编成儿歌:翻开书,找生字,打上点, 标音节。课文美,我来读,第一遍,慢慢读,第二遍,放声读,第三遍,细细读。请家长,来欣赏,夸夸我,把字签。然后,我将课文抄在黑板上按照儿歌的顺序,一步一步带领孩子们完整地完成一次预习过程,让预习流程牢牢地装进他们的小脑袋里。 进入二年级以后,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多了,理解能力也更强了,并学会了查字典,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在预习

5、要求上我做了一些调整,但仍然坚持好记易操作的原则。我把预习的要求归并为个字:读、标、圈、组、签。具体为:读,读通课文,最少两遍;标,标出自然段或小节;圈,圈出生字,注上音节并括 出带生字的词语;组,查字典给生字组两个词;签,家长针对预习完成情况签字。新的要求,我仍然用板书演示,一步一步教给学生。这些要求简洁、有序,都是学生稍做努力就能完成的目标,所以孩子比较乐于完成预习作业。 (二)丰富预习方式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比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可以较多地采用集体预习、亲子预习的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多采用合作预习与独立预习相结合的方式;高年级的学

6、生还可以采用网络预习,甚至博客、论坛、群预习(这几种方式主要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利用 网络把课前预习的知识通过博客、论坛、群聊等方式进行及时交流,克服地域限制,比如一些文本连接知识的学习心得就很适合)等方式。不同的方式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预习方式,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 (三) 选择 合理的方法 合理地选择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预习的方法。 熟读课文 语文学习中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一条捷径。课前朗读得充分可以保证学生在课上始终紧跟教师的讲解,起

7、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课前读熟课文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读出语感。 认字解词 从中年级开始,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认字解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前查询重点字、词的练习,作为预习的一项工作。几年下来,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巩固查字典的方法,而且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信息收集 要在预习阶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为课堂 学习服务。就拿文本链接知识的预习来说,要注重体裁的差异,写人的文章要着重指导学生查作者的资料 ,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 ,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写景的文章主要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

8、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相关文章等等。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丰满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品词品句 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受,要教会学生凭借语感品一品文中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这样的预习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四) 有效的指导介入 预习是十分需要指 导的,这指导包括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有监督,也要有指导。比如教会学生在预习中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收集资料,教师可以在新授课前简单指导学生在预习时,从一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方向去探讨,如何去发掘、确立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学习内容等等,这样可以提高预习的效率。对于一些比较难

9、的内容,预习时如果能促成小组研究性的预习,那么学生接触的范围和视野一定能够更加开阔。再如一些要求学生回家进行的预习工作,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和家校信息平台,取得家长的支持,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解决一些预习中碰到的困难。通过预习中的学法 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作为教师,及时有效地介入学生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五)注重预习检测 对孩子的作业,检查落实是关键,预习也不例外。对作业检查,老师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一定要每天按时检查预习作业,对认真完成的学生要大张旗鼓的表扬,对不完成的要积极与家长联系,并给与一定的处罚。再通过思想教育,让孩子认识到

10、预习的重要性,使其明白:预习作业绝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设计一些环节,让认真预习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他们起到引领、 示范作用,使其他孩子感受到预习的好处,从而产生认真预习的愿望。对学生的预习作业,我从不做简单评价,时时注意给予真诚而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价。让孩子从中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付出的认可、赞许,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更主动地完成预习。 在低年段我特别重视学生预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我们从事低段教学的老师也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孩子看到老师教新课,会兴奋地告诉你,这课我会了,这些生字我会读好些了。到了课上,见别的孩子不会自己会,他就很起劲。如果老师表扬了就更开心

11、,以后课前预习就更主动了,其他 小朋友一看,也都会效仿他。 这种热情我非常注意保护,并有意地渲染 扩大。 久而久之,大多数孩子就能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不管老师是否安排预习任务,他们都会按照平常的要求进行认真预习。预习已经从老师安排过渡到自主预习,从强迫完成过渡到习惯养成,从老师要求内化为自我需要,不需要我再去烦心了。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 相信,坚持预习指导不仅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思想准备,而且能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实现新课程下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 。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著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2.郭根福著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