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71552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舌诊望舌苔,2018/9/30,2,舌苔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的,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及疾病的预后。望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薄厚苔 望苔质 润燥苔 腻腐苔剥脱苔白苔望苔色 黄苔 灰黑苔,2018/9/30,3,一、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等方面的改变。(一)薄、厚苔 1.舌象的特征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称为“薄苔”,又称“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的苔,称为“厚苔”,又称“不见底苔”。所以,“见底”、“不见底”是衡量舌苔薄厚的以

2、标准。,2018/9/30,4,薄苔,厚苔,2018/9/30,5,2.临床意义舌苔的厚薄可反应邪正的胜衰和邪气的深浅。薄苔邪气在表,病轻邪浅;厚苔邪入脏腑,病较深重,或内有宿食、痰湿积滞。一般来说,舌苔由薄转厚病情由轻转重,其病邪由表人里;舌苔由厚转薄病情由重转轻,邪气得以内消外达。若薄苔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若薄苔骤然消退,又无新生苔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2018/9/30,6,(二)润、燥苔 1.舌象的特征 正常人舌苔是润泽的,为津液上承的表现。舌苔润 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舌面水分过 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称为滑苔;舌苔干燥,扪之 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

3、;苔质粗糙,有刺手感, 称为糙苔。,2018/9/30,7,润苔,滑苔,2018/9/30,8,润苔,燥苔,2018/9/30,9,燥苔,糙苔,2018/9/30,10,(二)润、燥苔 2.临床意义舌苔润燥可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及输布情况。润苔正常 舌苔的表现之一,若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 未伤,多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证; 润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寒证、湿证;燥苔提示 体内津液已伤。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之证。多见 于高热、大汗、吐泻之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糙苔可 由燥苔进一步发展所致。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多 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舌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 邪盘

4、踞中焦。一般来说,舌苔由润转燥,表明热重津伤,或津失输 布。反之,舌苔由燥转润,则表明热退津复,或饮邪 始化。,2018/9/30,11,(三)腻、腐苔 1.舌象的特征 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 中间厚,周边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者, 称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 舌面,边中都厚,揩之易去者,称为“腐苔”。,2018/9/30,12,腻苔,腐苔,2018/9/30,13,(三)腻、腐苔 2.临床意义观察舌苔的润燥,可测知人体阳气和湿浊的消长。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多因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 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多为食积或是脾虚湿困,阻

5、滞气机; 舌苔厚腻如积粉者,多为时邪加湿,自里而发;舌苔厚而粘腻者, 是脾胃湿浊之邪上泛所致。腐苔多见于胃气衰败,湿邪上泛之证。腐苔的形成,一般先 为邪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积于舌,但因久病胃气 匮乏,不能续生新苔,已生之苔不能与胃气相通,渐渐脱离舌体, 浮于舌面而成,属于无根舌。,2018/9/30,14,(四)剥落苔 1.舌象的特征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者,称 为“剥苔”。根据舌苔剥脱的部位和范围大小不同,临 床可分为以下几种:舌前部苔剥落者,称为“前剥苔”;舌中部苔剥落 者,称为“中剥苔”;舌根部苔剥落者,称为“花剥 苔”;舌苔多处剥落,舌面仅斑驳片存少量舌苔

6、者,称 为“光剥苔”;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者,称为 “镜面舌”,是剥苔中最严重的一种。,2018/9/30,15,(四)剥落苔 2.临床意义观察苔之剥落可测知胃气强弱、胃阴存亡。舌红苔剥者多为 阴虚;舌淡苔剥多为血虚,或气血虚弱;镜面舌多见于重病阶 段,镜面舌色红者,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舌面晄白如镜, 毫无血色者,主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难治。,2018/9/30,16,镜面舌,2018/9/30,17,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等方面,可测知病邪之深浅,津液之存亡,病情之进退等,是有重要意义。,前剥苔,2018/9/30,18,二、苔色,苔色的变化主要有白苔、黄灰、黑苔三

7、大类。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亦可相兼出现。 (一)白苔1.舌象特征白苔有厚薄之分。苔上薄薄分布一层舌苔,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者,是薄白苔;苔色呈乳白色或粉白色,舌边尖稍薄,中根部较厚,舌体被舌苔遮盖而不被透出者,是厚白苔。,2018/9/30,19,厚白苔,薄白苔,2018/9/30,20,(一)白苔2.临床意义白苔主表证、寒证。苔薄白亦为正常舌苔的表 现之一。舌苔薄白而润,可为正常舌象或为表证初起, 或是里证病轻,或是阳虚内寒。薄白而滑,多为外 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薄白而干,常见 于风热表证。白厚腻苔,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内停,或 为食积。白厚腻而干,多为湿浊中阻,津气不得宣 化之象

8、;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称为积粉苔, 常见于外感温热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苔 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提示燥热伤津,阴液亏损。,2018/9/30,21,(二)黄苔1.舌象特征黄苔有淡黄、深黄、焦黄之分。淡黄苔又称 微黄苔,是在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多由薄 白苔转化而来;深黄苔又称正黄苔,苔色黄而深 厚;焦黄苔又称老黄苔,是正黄色中夹有灰褐色苔。黄苔还有厚薄、润燥、腻等苔质变化,黄苔多 分布于舌中,亦可布满全舌。黄苔多与红降舌同时 出现。,2018/9/30,22,淡黄苔,深黄苔,焦黄苔,2018/9/30,23,(二)黄苔2.临床意义黄苔主热证、里证。舌苔由白转黄,提示邪已化热入里

9、,苔色愈黄,邪热愈甚。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极。薄黄苔多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黄白相兼苔,是外感表证处于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的表现。苔淡黄而滑润多津者,多为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是气血亏虚者,感受湿热之邪。苔黄而质腻者,称“黄腻苔”。主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或食积热腐等证。 苔黄而干燥,甚至苔干而硬,颗粒粗松,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者,称“黄糙苔”;苔黄而干涩,中有裂纹如花瓣形,称“黄瓣苔”。,2018/9/30,24,黄滑苔,黄瓣苔,黄腻苔,2018/9/30,25,(三)灰黑苔1.舌象特征灰苔和黑苔同类,灰苔即浅黑苔。灰黑苔的分布,在人字界沟附近苔黑较深,越近舌尖,

10、灰黑色渐浅。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 2.临床意义 苔质润燥是鉴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标。多见于热极伤阴;阳虚阴甚或肾阳亏虚,痰湿久郁等证。一般来说,黑苔多在疾病持续一定时日,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才出现,所以灰黑苔主里热证或里寒的重证。苔色深浅与疾病程度相应。,2018/9/30,26,灰黑苔,2018/9/30,27,苔质的润燥是辨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寒湿病灰黑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成,灰黑湿润多津; 热性病中出现的多由黄苔转变而成,灰黑干燥无津液。 灰黑苔+白腻苔:多为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 灰黑苔+白腻苔:为湿热内蕴,日久不化 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 霉酱苔:多由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也见于湿热夹痰 的病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