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8427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8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 中 文 摘 要 :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是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本文对包头市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包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本论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是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同时也梳理了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还初步分析了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包头市城乡结合处的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从而突出强调了本研究的必要性。 本研究把包头市城乡结合处一所学校

2、中的 600 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了解了来自城市、县乡和乡村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自我感受,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因素。同时根据研究的结果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行个案访谈 ,了解到了城乡结合处初中生人 际交往的主要问题 ,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人际交往的影响。 具体的结论为:内蒙古包头市城乡结合处初中生在交际、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显著性因素主要为性别、生源地以及学习成绩等。同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对初中生人际交往也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初中生,人际交往 ,健康教育 ABSTRACT: Interp

3、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people use the semiotic system of language or non language symbol system,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cess,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mal communication and good inter personal adap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eoples mental health,the basic require

4、ments of high-quality talent is the era. This paper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otou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

5、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basic concep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elated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ain crux of the problem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ts also combs, also a prelim

6、inary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statu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t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Baotou City, which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this research.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Baotou City 600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a school in Baot

7、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informed from city, county town and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ituati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elf percepti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mutual attraction or repulsion factor. At the s

8、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part of the students as the interviewees, to understand the urban main crux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effect of family, school, society for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9、The conclusion is: Inner Mongoli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aotou city at the junc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problems in communication, the way one gets along with people making friends, communication etc.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as gender, loc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t the same time, fa

10、mily environment, school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effect 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health education I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1.引言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研究的目的、思路 . 1 1.2.1 研究目的 . 1 1.2.2 研究思路 .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 2.文献综述 2 2.1 人际交往的基本概

11、念 . 2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测量方法 . 3 2.3 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 . 4 2.3.1 人际关系理论 4 2.3.2 道德社会化理论 . 4 2.3.3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5 2.3.4 青少年需求论 5 2.3.5 从众理论 . 5 2.4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特征 5 2.5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症结 . 6 2.6 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主要因素的探讨和分析 .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4 3.研究方法 14 3.1 研究对象 . 14 3.2 研究工具 . 14 3.3 研究内容 . 14 3.4 研究程序 . 15 3.5 数据处理方法 16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16

12、 4.研究结果 16 4.1 问卷施测结果 16 4.1.1 包头市城镇乡初中生人际交往的总体情况 . 16 4.1.2 影响城镇乡初中生人际交往诸因素的问卷测试结果 . 16 4.1.3 初中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我感受 . 19 4.1.4 初中生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因素 . 20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22 5.分析与讨论 . 22 II 5.1 对城乡结合处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22 5.2 对城乡结合处初中生人际交往主要症结的分析和讨论 . 26 5.2.1 嫉妒心理强,他人不能超过自己的人际交往症结 . 27 5.2.2 交往中自私,自我功利心理强的人

13、际交往症结 27 5.2.3 交往中心眼小、过于敏感的人际交往症结 . 27 5.2.4 交往中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强的人 际交往症结 . 27 5.2.5 交往中脾气大、爱自我冲动的人际交往症结 . 28 5.2.6 交往中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人际交往症结 . 28 5.2.7 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症结 . 28 5.3 学校环境对初中生人际关系影响的分析和讨论 . 29 5.4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人际关系影响的分析和讨论 . 30 5.5 建议 30 5.5.1 健康教育自主,活动形式自为,心理疏导自悟 31 5.5.2 利用“固定小组”做好榜样 35 5.5.3 利用课外活

14、动增加人际交往之情 . 36 5.5.4 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 37 第六章 总结 . 42 6.研究总结 42 6.1 研究结论 . 42 6.2 研究工作的缺欠 43 参考文献 . 1 附 录 . 3 初中生人际交往调查问卷 3 致 谢 . 6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 第一章 引言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社会劳动方式从个体型、家庭型转为集团和社会型。其中任何一种社会类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是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社会,人即是社会的基本组成,所以说社会是存在于各种群体当中 1。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青少年在其发展中遇到心智发展

15、和身体发展不同步的现象,导致一系列人际交往的心理偏差。事实证明,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初中阶段正值是人的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段 2,3。本研究的主体正是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飞速增长 ,而他们心理成熟进程较慢,心理的独立性,性格的成人化速度滞后,这就促使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非常想脱离 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形成自我的所谓独立,表现出自己长大的叛逆表现。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自我调节及自控能力很不完善,所以他们在心理成长和人际交往上会遇到很

16、多困惑和问题,产生较多结症。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进行心里疏导,科学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教育,避免学生形成孤僻、封闭、自卑、脾气暴躁、易怒等极端化的性格,及早遏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高焦虑、低自尊和回避、攻击、甚至犯罪行为4,5。 综上,本文的研究主旨就在于帮助初中生建立处理人际关系及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 研究的目的、思路 1.2.1 研究目的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2 主要针对初中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选取内蒙古包头市地区为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展现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及影响因素,

17、有的放矢的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辅导学生。 1.2.2 研究思路 第一步、在包头新城中学随机选择 60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选择同伴交往特点问卷(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 第二步、对问卷施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包头市城乡结合处初中生人际交往现状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三步、加强对 初中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的指导。 第四步、查漏补缺,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文献综述 社交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人际交往,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重要能力。透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要素从以六个方面对研究工作进行阐述:一、人际交往的基

18、本概念;二、人际交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测量方法;三、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四、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特征;五、初中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六、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主要因素的探讨和分析。 2.1 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人际 交往,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个体共同活动产生,通常是进行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交流,是社会个体确立交往对象和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 6。人际交往是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3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范畴和客体较为狭窄。 人际交往具有的特征: (l)个体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彼此是否相互喜欢或者有好感,虽然彼此所呈现出的社会角色也会影响到

19、双方的人际交往,但这只是次要方面。社会角色关系不同于与人际关系。 (2)直接性特征:人际交往的产生依赖于面对面的交往过程和直接的接触,是可以切身感受到的。人际关系 一但建立,就能够被人们所感知和体验,或心情舒畅、或孤独抑郁,都可随交往方式的改变而变换。 (3)情感性特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这种情感交流分为两类:分别为彼此接近或相互吸引的情感和彼此疏远或互相排斥的情感 7。 人际交往的阶段: (l)觉察选择阶段:只有一方已觉察到另 方的存在,并进行详细的知觉和判断,才说明有了结交的表示,有了面对面的交往。 (2)表面接触阶段:只是角色性的接触而无进一步感情上的融合。 (3)亲

20、密互惠阶段:从了解到主动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对方。双方会敞开心扉进行交谈,不讲究方式,甚至可以无话不说。 (4)交往稳定阶段:交往的双方有更高的心理容忍性,允许彼此了解相互的秘密,同时彼此的交流沟通和自我展示更加深入和广泛。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测量方法 人际关系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进行实践和进行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的应用该学科的技术技巧可以增加教育的质量。 人际交往研究的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关系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参照测量法等。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4 当前广为应 用的是社会测量法,它不但可以表明“人”的选择,同

21、时可以选择信息的交流方式或组织形式 ,让被测人对数种进行等级排列。它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1934 年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社会测量法,是测量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用来研究和测量成员之间在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 )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即所谓社会结构)。用这种测量方法研究和测量,可以分析和了解到团体内的凝聚力,可以测量到团体内个体的人际知觉方式。这种方法要求团体的成员依据研究者所提供的内容,选择一位或多位同伴进行。它可了解到群体中谁最受欢迎,大的团 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如何等。还可以通过群体成员交往心理的数量化,测出群体内的成员人际状况是否被当事人所

22、觉察(比如成员之间的好感或情绪方面的联系等)。 2.3 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 2.3.1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即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理论。把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分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哈吐普。他认为儿童与父母、老师等的关系是垂直关系;与自己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关系是水平关系。垂直关系中的父母、老师具有监护性,控制性。 2.3.2 道德社会化理论 将道德规范逐 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理论。社会化是指获得自我人格、学会参与群体、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为社会化 8。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把人类基本社会化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初中生处于社会化的少年期,其道德

23、观及世界观正在形成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其道德规范也逐渐内化,可见对他们及时的进行道德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5 社会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3.3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哈瑞斯汇总总结了大量研究资料后提出的。具体是:给儿童与同伴个性留下明显且长远影响的是共享环境,而不是家庭环 境。家庭环境不能给儿童心理产生长期的影响,家庭之内和家庭之外他们的行为是相互独立的,家庭中的行为并不能迁移到家庭外的环境之中,他们是在确立并参与社会群体中学会了为人处世,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这也说明社会文化的传递不是家庭,而是家庭外的群体。 2.3.4 青少

24、年需求论 “由于社会与家庭对性的禁忌,所以造成了青春期青少年的紧张的性威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认为 ,“青少年逃避现实或从家庭中退缩,直到与同伴建立关系之后,性威胁才得以消除,青少年与家庭间的冲突才会趋于缓解。”哈维格斯特的发展任务论指出:青少年要学会 与同年龄的男女生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密切的互动 ,这对于青少年习得社会交往技巧,更好的与他人交往,适宜的表现自己的行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都非常有利。通过青少年阶段的良好人际交往才能让青少年在未来的成人社会里得到良好的发展。 2.3.5 从众理论 人们接受新的集体的态度与信念而放弃自己的态度与信念的行为被称为从众行为。感染论、会聚论、自

25、发规范论等理论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解释从众行为。 2.4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特征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同伴相似性。人际交往相似性:相同性格或兴趣相投的人形成友谊和同伴维持友谊。实践表明影响同伴相似性的主要因素是:性别的组合和年级的组合。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6 “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同伴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客我建立评价是在同伴中逐步形成。诸如初中生在与同伴的人际交往中学习、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并且逐步形成“自我”认识事物的态度和“自我”认识事物的价值观,而这往往是教师或其他成年人处不可得到或不可比鉴的。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他们更直接地获得为

26、人处世和思想交流的方式,他们逐渐培养 起沟通、合作和自卫的能力,他们学会了彼此平等对待和控制攻击冲动的交际方式。可以说同伴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关系亲密的同伴,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很多的社会交往及适应不良。 初中生交友的特点是:由普遍性的交友演变为个别性的交友,在交友中呈现不同的分层。感情的共鸣和体验的分享是高年级学生友谊的基础。教育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初中生是在同年龄段选择交友对象,选择比自己年龄高的作为交友对象的较少,以上可以限定心智认知的范围。初中生通常认为同伴或朋友能够给与他们心理支持、能保守秘密、能达到思想、情感 甚至更高层次的人格上的分享 9。 同伴关系因为年

27、龄段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5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症结 人际关系包括异性关系、同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和应变能力等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我非常赞同林崇德教授的观点:“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10 条标准: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 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悦纳自我,对自己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7 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28、;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设计自 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学,这种同学关系具备“同伴”的特征。而

29、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通常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而导致交往不利:社会、文化、心理等。对于初中生来说影响因素又相同,初中生交往问题主要由他们与其同学之间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10。具体表现为: (一)霸王主义心理。现在的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在为人处事方面较为自私,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只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却很少考虑同伴的感受 与需求。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成长中的过渡溺爱,导致爱能力的丧失。 (二)孤独自卑心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虚拟交往多于实质交往。并且在后组建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家中常常不被重视,养成了总是怀疑自己,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习惯,他们不仅怀疑自己的知识

30、和能力,还怀疑自己的外貌、衣着,在学习、生活中否认自己,缺少自信,难以承受失败、挫折与同学的耻笑等 11,因此独来独往,心理相当不健康。 (三)自我封闭心理。现代的初中生在校内交际范围狭小,常常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8 容易由环境不适产生病态心理,而自我封闭心理即为其中之一,它是指初中生将自己与外界相隔绝,很少或者从根本上拒绝与外界交往,即使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与他人交往时也有害羞、孤僻、胆怯等表现。他们不善言表,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独来独往,心里呈现出很不健康的表现。 (四)多疑多虑心理。多疑多虑心理的产生基于一种主观推测,也可以看做是在内心的一种缺乏信任感。

31、有多疑多虑心理的学生怀疑一切,疑心很重,胡乱猜测,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以为别人在指责自己 12, 浑身感到不自在。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猜测别人心理上,患得患失,无心学习。 (五)嫉妒他人心理。也作为一种交往障碍表现为嫉妒别人,羡慕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就非常羡慕、嫉妒、难受;看到别人遇到挫折,他们反而幸灾乐祸,甚至想方设法给别人制造麻烦和问题;这种心理的产生也会带来严重的人际关系紧张,使同学们都避而远之 13。 (六)急功近利心理。这些学生唯功不是力,万事急于邀功。持这种心理的学生通常是受到了社会上的功利行为的影响,认为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相互利用,这样就会导致他在交往中的目的性很强

32、,为了 取得回报而帮助别人,当无利可图时往往不会伸出援手。在长时间的同学交往中,往往会使得同学对其敬而远之 14。 (七)依赖他人的心理。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父母对他们是百依百顺,吃营养,穿名牌。家长一心想让他们成龙变虎,成为“名家”,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他们整天除了让子女学习以外,一切事情都由自己包办代替,长期以往就把孩子养成了一切依赖别人的习惯,不会学习,不会生活,对于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更是无从谈起,缺乏主动性,自己的事情只会被动等待,这样的依赖心理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9 表现在人际交往当中也是被动交往,不会主动与同学 交往 15。 (八)冲动不理智心理

33、。青春少年,血气方刚,江湖义气十足,哥们心理很强。遇事冲动 ,缺少理智,爱打抱不平,其处理事情的方式令人不可思议 -万事总以武力来解决问题,常常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不计后果而大打出手,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自身的人际关系。 交往是当代中学主完成学业、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交往既能给中学主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能造成无穷的苦恼与悲伤;交往既能促进中学生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 交往关系处理得当,不仅在中学生心情陶冶、互助交流上起很大作用,而且对于他们形成美好 理想、崇高的人主追求具有特殊的意义。但中学生由于自身成长过程中固有特点及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够,难免出现

34、这样那样的交往障碍,当前,中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能力障碍。 一、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对于学生这一交往主体而言,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中学主交往特点所决定的。中学生的交往特点之一是理想化。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经常是先在自己头脑中塑造一个理想的模 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与实现不符。则交往产主障碍。中学生的交往特点之二是自我中心,即以理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而理想自我的不现实性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如,自己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什么都

35、不顺眼,产主坏的看法和否定的态度;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以为别人也喜欢,认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就是美好的,而自己所讨厌的东西则是丑恶的;自己对某人有看法,就认为对方也在搞鬼。如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0 此等等,使人际认知失去客观性,造成交往障碍。 二、情感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由感情而萌发,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中学生由于感情 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重客观,重一时不重全面而使行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主各种障碍。 1恐惧引起的交往障碍。有些中学主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常常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手足无措

36、、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尤其害怕与比自己水平高、能力强及有所成就的人进行交往,怕他人瞧不起自己。有的同学一到人群中就觉得紧张不安,在课堂上、教室里、图书馆,都会觉得别人在注意自己、挑剔自己,轻视或敌视自己,以至无法安下心来听课、看书、做作业。这些恐惧使生活 暗淡、不愉快,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 2. 嫉妒引起的交往障碍。嫉妒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品的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主的情感。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等心怀不满。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住挫折。容不得甚至反对别人超过自己。对胜过自己的同学轻则蔑视,重则仇视,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地攻击、报复对方。嫉妒的种类很

37、多,有的因容貌,家庭条件等因素 而产主嫉妒;有的因智力、能力,交往等因素产生嫉妒。从而引起交往障碍。 3自卑引起的交往障碍。在交往活动中,自卑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惭形秽,想象成功 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当出现深层体验时,便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似乎所有的人比自己强得多。因而,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范围内。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1 4自傲引起的交往障碍。自傲与自卑的性质相反,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总是把交往的对方当作缺乏头脑的笨蛋,

38、常指责、轻视、攻击别人,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因而影响彼此交往。 5孤僻引起的交往障碍。孤僻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 高,不愿与人为伍,与人不合群,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另一种属于有某种特殊的怪僻,使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人际交往。 三、人格障碍 人际交往中,人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人格,简单他说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从气质角度看、有些学生属胆汁质气质的类型,他们常因一点小事而突然间怒不可遏,对人大发雷霆。使对方深感委屈和不满。 有些学主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他们反应慢,不灵活。办事慢慢吞吞,难以同时处理几样事情,难以从一

39、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常使多血质的学主不耐烦,催 促他、指责他,而产主不快。 从性格角度看,有些学生属外向型性格,他们活泼好动、乐观开朗、善于谈吐、感情易变、性情急躁,他们既具有吸引力,又易于使人反感,容易引起冲突,有些学生属于内向型性格,他们对周围的事不大关心,不喜欢与人交往,与亲人之外的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使交往不能顺利进行。 人格障碍,还表现为有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动不动发火、生气、脾气暴躁、态度生硬、对人充满敌意,或者自我陶醉,受人摆布,易受委屈等,由此而经常发生人际冲突,中学主交往中党见的人格不健全还表现为自私自利,苛求于人、为人不正派、不尊重他人 等现象,引起交往障碍。 江苏师范大学

40、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2 四、能力障碍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当前,不少中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梆梆的,如此等等,阻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2.6 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主要因素的探讨和分析 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社会支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父母育儿的方式和对亲子的依恋作为的支持对象,考察亲子关系在家庭中的相互作 用,分析了父母对孩子人际交往的影响力度。 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发展能力

41、的影响和亲子在同伴关系中的适应能力作为社会支持 16。 三、考察了因家庭背景不同而导致的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关系的不适应程度,例如社会外化与家庭内化行为的模式。杨文蜻等 17学者把多个典型个案结合起来加以仔细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出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具体为: (一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即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我们在一生中最早接触的,影响最深刻、接触最为频繁、交往最为稳定的关系。家庭地位的平等、家庭氛围的和谐,对于孩子优良情操的陶冶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相反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但影响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而且会导致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的隔阂和恶化。最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的产生是

42、由于相互间交流的匮乏,很多父母一心投入事业 ,忽略孩子的心理,只关心物质生活,很少去深入了解孩子的情绪、内心以及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等 18。 (二)师生关系。师者不仅授业解惑,还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造就学生的品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师生关系对上面提到的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3 良的亲子关系有补偿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在实际的师生关系中,由于老师往往占主导位置,同学由于惧怕或是自卑心理,会回避与老师的正面接触与交往,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投入较多的情感和耐心去关心学生、去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 (

43、三 )同伴关系。志同道合的学生每天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玩耍,交往相当频繁。当然这种同伴间的交往能促进初中生各方面交往技能的发展。初中生在遇到 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彼此间相互商量、相互帮助、共出主意,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为学生交际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是,有些学生,总是害怕别人在背后嘲笑自己,会不自觉地拒绝与同学间的交往,将自己保护起来,从而丧失了许多获得真诚友谊的机会。研究发现,不少初中生因消极而误入到落后的小团体中,这种同伴团体的发展在初中阶段达到顶峰状态,行动最为活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重点工作进行。 影响初中生进入同伴团体的主要因素有 19: (一 )距离。距离在影响初中生进

44、入同伴团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初中生的交友范围较其在小学时 相比扩大了,但是他们结交的同伴还是限于学校内部,这是一种相对较近的距离范围。有研究调查表明:超过四分之三的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主要在班内或者是校内,还有多数学生之间的家庭居住的距离也较近。 (二 )个人的品质和行为的因素。国内的研究发现:“兴趣相投、能谈得来”、“成绩优秀、有特长”、“思想、性格好”、“同忧同乐、相互关心”等是吸引人的主要因素。而引人厌恶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性格不好、脾气差、不关心同学、思想品德坏等”。通过对受欢迎的学生的同伴评价,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合作的、有成熟感的、有吸引力的:而对不受欢迎的 学生的评价则被认为是有攻击

45、性的、破坏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4 性的等等。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城镇乡村结合处初级中学的初中生,调查采取的方式为:问卷调查量化统计法。 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随机群体抽样,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包头市昆区新城中学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个学校先前归属于九原区,后区划为昆区。它地处青山区、昆区和九原区的甲尔坝村这个三角地带,学生来自城市、县乡和乡村,还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务工子弟,是一个典型的学生生源地冗杂的特殊学校。把这个学校定为研 究的对象,很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调查研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数量 6

46、00份 ,其中收回并统计有效的问卷数量为 564份 ,有效率为 94.0%。 564 名初中生中 ,其中男生 292 人 ,女生 272 人 ;初一 180 人 ,初二 196 人 ,初三 188 人;这些研究对象很有代表性的反映出初中生人际交往中的诸多因素。根据数据统计,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诸多因素基本做到了胸中有数,施之有策。 3.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量化考核表和问卷调查表。调查中,我们设计的量化调查问卷表的标题为初中生人际交往问卷调查。 3.3 研究内容 根据专家的理论,本研究问卷的内容为:人际交往的困惑;人际交往的认识、目的;人际交往中受(不)喜欢同学的特征;学生的基本情况这

47、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际交往的困惑及程度。此内容从 4 个方面进行考核,共 1-28 个题,题项的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具体内容为: 1、人际交往过程中交流的困惑程度。 2、人际交往过程中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5 交际、交友的困惑程度 3、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人处事的困惑程度。 4、人际交往过程中异性交往的困惑程度。 第二部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认识能力。此部分主要是为了考察初中生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人际交往的目的, 同时还考察初中生对人际交往的整体认识。其设计为第 29、 30、 31 和 34 题,共四道题进行考核。 第三部分人际交往中受(不)喜欢同学的特征。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

48、调查来了解在初中生的交往中,受同学欢迎和不受大家喜欢的同学的特征。我把它设计为第 32 题和 33 题。 第四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此考察是从学生的性别、年级、民族、父母职业等个人基本情况进行权衡考核。 此问卷的内容是围绕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编制的考核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实用价值很高。 3.4 研究程序 准备工作: 提 出和确定研究的问题 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目前有关该问题研究的现状。 制定研究目的和计划 (确定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人数等 )。 选择研究工具 (量表 )、确定和算法。 寻找理论依据,精选考核内容。 问卷测试: 调查了解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调查了解初

49、中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我评估与预测。 调查了解初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调查了解初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的烦恼和愿望。 调查了解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2 级学生论文 16 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问卷结果。 通过总结对初中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意见和对策。 3.5 数据处理方法 调查的数据分析应用 SPSS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采用 t 检验。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把包头市城镇乡村结合处的昆区新城中学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抽样,进行样本研究。 4.1 问卷施测结果 4.1.1 包头市城镇乡初中生人际交往的总体情况 包头市初中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问卷总体检测情况总结为四个方面:交谈、交际、接人待物、异性间交往,测试表明几乎全部 的初中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各方面的人际交往问题。 检测时,我们对 564 份问卷进行统计研究,分别对这四个方面给出均值士标准差来描述他们存在问题的不同程度:交际 (3.76 士 1.44)、交谈 (2.77 士 1.33)、异性间交往 (2.07 士 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