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86874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诵读经典 历练智慧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林冲棒打洪教头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 “小旋风 “柴进 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使洪教头败于棒下, 羞惭而去。课文灵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鲜活、独特的个性特征,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极富灵性。通过文本的语言、动作描写 读活林冲, 讲活林冲 , 便能使学生对梁山好汉产生兴趣,对古典名著水浒传产生兴趣,形成美好的阅读向往和期待。 教学流程设计 : 一、 激情导入。 1、 视频出示:好汉歌。 这首歌大家都挺熟悉的,它让我们立刻想到了

2、一本书 , 联想到了一群虎虎生威的好汉 2、 话说北宋 徽宗 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演绎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英雄剧,成就了同学们熟悉的水浒 100 单 8 将。今天咱先表一人,此人乃东京汴梁人士,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三十四五年纪,官至 80 万禁军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你猜此人姓甚名谁? (板书:林冲) 3、 说到林冲,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且看, 水浒传前十章中有多个章节说到 此人 ,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今天咱 们说的

3、 这个 故事 就出自于此。 3、板书 课题 , 谁来读好课题? 生读题,师点评: 重读林冲: 重在“林冲”,虎虎生威,如见其人; 重读林冲: 重在“棒打”,干净利落,如闻其声; 重读林冲: 突出“洪教头”,表示打的不是别人,就是洪教头。 设计意图 : 本课的 学习基于长线阅读水浒传的 基础上进行。课之伊始,将课文的学习 置于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的大背景下 , 也是传递着一个信息 : 如 何阅读名著文选 。 二、 朗读大 PK。 1、 通过课前自学,同学们一定对故事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书中人物有了初步的印象,今天我们先不请大家来谈感受,而是好好地读读书。 2、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

4、带着你们对课文的初步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 最感兴趣的句段,再和其他小组来比一比,赛一赛。 2 【 学前 温馨 提示: 小组长可以先征求一下 大伙儿 的意见,选择大家 都感兴趣的内容,想想用什么 样的 方式最能 表现出你们小队的整体实力,读完可以自评自夸一下,特别是自认为读得最棒的地方。 】 3、小组汇报: A、指名一组汇报展示。 B、朗读 PK:哪一组也喜欢这一段,来 PK 一下, 比一比谁读得更有味道? C、除了刚才读的这一段,还有哪些小组想读读自己最感兴趣,最拿手的文字。 4、师相机引导: 走进人物内心,想象情境: 洪教头的话 表面上是说给柴进听的,实际上是说给林冲听的?你想象这句话

5、,那应该是怎样一字一句地送到林冲的耳朵里去?那该怎样数落、嘲讽、挖苦林冲啊? 让平面的文字立起来 ,添加合适的提示语,配上动作、神情: 洪教头那话之前可是“冷笑了两声”,你也可以“冷笑两声”再往下读,感觉就不一样了。 瞧瞧,这回洪教头那可是 “ 跳起来 ” , 跳起来说,那是怎么说的。 肯定学生中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 好,这个洪教头读得真像, 气得吹胡子瞪眼,火冒三丈,拍案而起。 我 发现这洪教头真是怒从心头起,恨向胆边生,他 对林冲 是 七个不服,八个不愤 。 放下手中的书,看大屏幕,连比划带读,这个方法挺好, 这样朗读更有表现力了。 5、 朗读至此,你们读到了这是个怎样的洪教头 呢? (感

6、受洪教头是心胸狭窄,骄傲蛮横霸道无理,不自量力狂妄自大) 而林冲呢,正和它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感受林冲的谦恭知礼,一再忍让) 6、师小结: 你看,读水浒这样的名著故事,同学们平时都习惯用 默读的方式,像我们今天这样有滋有味地朗读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同学们不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再去读读水浒,你的收获一定会更丰富。 设计意图 : 生本课堂 不仅有热热闹闹地说,还应该有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地读。 朗读是 目的,也是手段,首先诵读经典名著,享受大声读带来的快乐 ;其次,表现性朗读 既 培养训练语感,也是感悟发现的感性方式。 三、智慧大比拼。 1、 清朝文学评论家 金圣叹 盛赞 : “水浒所叙 108

7、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并为水浒做了精彩的点评。 3 2、 出示学习要求: 文中哪些文字写得特别精彩,能让 你充分感受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请你来评赏一下。 【 小组学习提示: 刚才大家朗读时大多集中在第 3、第 7 自然段,我们就从这2 段来看起好吗?为了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每个小组可以集中力量,择其中一段想深入,谈开去,做中心发言。 】 3、小组合作学习。 4、大组汇报 ,师适时点拨。 感悟传神的 外貌描写: 经典不愧是经典。 你看,寥寥不到十 个 字就传神地勾勒出了一个粗俗傲慢的洪教头的形象, 这 对你们今后写人物的外貌一定有所启发吧。 发现 对比衬

8、托的 表现 手法: 出示,补充介绍“背面铺粉法” : 我们古人对这样的对比,早有了自己的说法,在美术方面,为了突出人物的线条、眼神更加清晰,就在它的背面铺粉来突显人物的清晰。于是,我们的古人们也用上这样的文法来写小说,表现人物特点,这样的文法和你们刚才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便叫(生:背面铺粉法)。 瞧,为了突出林冲的正面气势,文中 就运用了洪教头这样和他截然相反的个性,来反衬林冲,越这样描写越是让我们从这背面铺粉 法 中去发现林冲的特点, 那真是四两拨千斤。既然读到了此处,我们发现这里用了背面铺粉法,那再来看看课文 其他部分有没有这 种文法。 品味看似简单文字背后的丰富 意蕴: 林冲棒打洪教头

9、一文,仅通过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时双方语言、动作的描写,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梁山第一等好汉。 预设一:同学们, 有人统计,在水浒中 写林冲呀,这林冲的话“哪里敢”用了 2 次,“怎敢”用了 3 次,“如何敢” 3次,“岂敢”用了 5 次,“不敢”竟然用了 6 次,这个看似简单的“不敢”后面是什么?谁来做林冲的代言人来说说他内心的想法,是真的“不敢”吗。 (从课本语言来看,林冲说话极少,只有三处。一处是洪教头无礼挑衅 ,林冲连说 :“不敢,不敢。”透过两个不敢,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林冲内心的想法:一来林冲思 量这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如果打败了他,怕是对不住柴进。二来这也跟林冲一贯逆来顺受的人物性

10、格有极大关系。妻子受辱,忍;遭受陷害,还是忍。作为禁军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并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深受儒家“温、良、恭、俭、让”思想浸濡。在洪教头这等耍赖小厮面前,他的善良、温厚、谦逊、忍让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预设二: 与洪教头比武 , 看似简单的三招, 更可以洞察出林冲的细致心理。 4 ( 洪教头使出浑身功夫,来了个“把火烧天”时,林冲一眼便看出破绽,把棒一“横”,第一个回合持平。第二个回合洪教头更是气势汹汹,劈头打来,林冲 只是轻轻往后一“退”,便避开一招。真是知己知彼,足智多谋。第三个回合,林冲见洪教头方寸已乱,“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于是一“抡”,一“扫”,便使得洪教头

11、倒在地上,羞惭逃开。 洪教头招招狠毒,林冲点到为止。 仅三招,一个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林冲便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 预设 三 : 从“羞惭”一词追溯洪教头恼恨林冲的心理根源,可恨之人亦有可爱之处,作者成功地塑造了 洪教头 ,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小 人物 形象。 (洪教头对林 冲态度是多方面的。不能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否认这个人物形象。洪教头 不是英雄,所以自然没多广阔的胸 襟,没多大的气度,这很正常。再看文章的最后“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 知耻近乎勇,他知道“羞惭”正 说 明他本质并不坏。这一处细节正是作者塑造人物成功之处。 ) 小结: 经典名著,历久弥新。你们看,这些看似简单

12、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意蕴,这就是名著的魅力,阅读这些文字,细细咀嚼,一定会给你带来许多收获和快乐。 5、师小结: 我们发现,原来朗读水浒不仅仅是朗读故事,还要在朗读中品味文法 ,这样我们才能努力地做到,成为文章的知己 。 再读水浒时 , 如果你不仅能读懂内容,还能 关注故事表达手法,这样的读书会让你变得 更智慧。 设计意图 : 评赏语言 , 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对林冲这个“好汉”的内涵能认识的更具体、全面,对“好汉”这个外延把握更准确 。 品味文法 ,开放的话题, 学生带着个体已有的经验,批判的眼光或者困惑的思索以及主观情思投入到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充分经历了思考、探究、体

13、验、感悟和发现的过程。 这样的 学习, 充分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历练智慧。 四、课外拓展、推荐阅读 1、有人对林冲是这样评价的:说他是“具有懦弱性格的锐气英雄”,说他是“为了自己生活而谨慎的人”,还说他“性格中所具有的重要东西就是窝囊”。 读读水浒传前十回, 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 再来综合评价林冲此人。 2、 朗读水浒传,剖析诸位英雄,发现 百味人生。 设计意图 : 苏霍姆林斯基 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课堂学习之末 抛出人们对于林冲的一段不同评价,引领 学生思其意,索由来。 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 每个学生 都应该为拥有自己的“水浒”去思索。 这样的语文才能 飞得更高,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